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189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7 KB   上传时间:2020-11-09 19:29:33

  “……亲自动手打孩子的皇家传统,就是从秦四世陛下时期开始的。”老师艰难道,总觉得秦四世为后人开了个极坏的头。

  听说秦六世陛下也被秦五世陛下揍过,不过史书没有记载,这应该是人们臆想出来的……

  知道秦五世陛下被自己父亲揍过,不少学生心里面都有了一股感同身受,毕竟从孩子长到大,除了极少数的家庭,大部分的孩子在家里面基本都挨过打。

  当然,打和打也是不同的,他们的父母打孩子基本都是教育为主,而那些下了狠手的父母,孩子们基本都被送去福利院去生活了。

  伴随着大秦父母意识觉醒的越来越多,大秦曾经最底层的机构——福利院,已经很多年都没有进去过新人了,所以,福利院的人对社会上面虐待孩子的长辈也盯得非常紧。

  “除了秦四世陛下一家人的故事,齐廖写的最多的就是几位同僚和好友的生平趣事,比如王生家的象国公主妻子,因为忍受过饥荒的缘故,爱在家里面每年都存储很多样式的罐头,那些原象国的百姓们互相走访时,互相赠送的就是可以长时间储存的罐头。”

  “别笑,可别小看那些罐头,就是依靠着各种各样的罐头,我们大秦在未来面对那么多的天灾时,才能最大程度的保住了我们大秦现有的人口,这也为我们后来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奠定了基础。”

  “身为大秦子民,以前的百姓们都会有意识的在家里面存储粮食,在银行里面储存货币,这可是他们古朴的生存经验。”

  “除此之外,齐廖的中还记载了大秦第一女官——易如玉的记事,他从易如玉进入大秦朝堂开始,一点一滴的记录着大秦女子越来越多的为官数量,我们完全可以从他的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一步步发展。”

  身为大秦第一女官,齐廖特地给了易如玉不少的篇幅,甚至还涉及了她的家人。

  易如玉真正入朝堂为官的时候,已经快三十岁,家中的孩子都半大了,女人如果一心打拼事业,那么男人就得退居幕后为她打理一切,骆礼就正好是易如玉的“贤内助”。

  “当时易如玉大人和自己的夫君夫妻两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映射的是当时女娶男嫁的婚姻常态。”

  女户、婚姻法、男女平等、还有同性之间的合法性,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听到老师说大秦的同性婚姻法早七百多年前就有了,学生们不由惊讶道,“老师,那个时候我们大秦的总人口数量不过几千万,同性之间婚姻的合法性,真的不会对当时的社会体系造成冲击么?”

  “一,当时大秦的同性婚姻法推出以后,实际上真正有勇气去衙门办理婚姻户籍的恋人们并不多,倒不如说,大秦同性婚姻的合法性反而把同性之间的混乱风气给彻底斩断。”

  “就像时至今日,我们大秦现在也基本以异性婚姻为主流,同性婚姻为小众。”

  “二,推出大秦同性婚姻法以后,大秦下一步的做法是提高那些生产孕妇的基本待遇,鸡蛋和红糖,能够让她们快速的恢复自己的身体状态,进行变相的鼓励生育……”

第224章

  “……据后世研究,秦四世初期的每项政策都是针对少数人,比如贵族、女户、商人等,就因为这类人在整个人类群体占据的比例不大,

  所以这些政策才得以顺利施行。”

  “之后推出的王田变法走的也是怀柔政策,也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民愤……”

  “我们后人把这些事情从后往前推,发现秦四世陛下的步子走的非常稳当,其中,多劳多得,给予天下臣民报酬稳定了当时九成多的民心。”

  “秦四世时期,为我们大秦后来的基建大国之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那个时候,南方的百姓们挖渠给大河分流,得益于这项基建,

  让我们后世的南水北调,修建大运河这个工程省却了不少的事情……”

  老师的讲课仍在继续,伴随着他的声音,视线往外看,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色。

  哪怕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大秦也没有通过破坏掉他们的绿化植被而增加某些人的个体收入。

  比之数百年前,大秦境内的建筑物依旧,没有国外林立的高楼大厦,而是与绿色田园相伴,居住的舒适度被评选为世界最高。

  舒适的居住环境,也向来是大秦吸引外国移民者们的一大利器。

  每一个来大秦旅游的旅客都会被深深吸引。

  只可惜,大秦的户籍可不像几百年前那样好落户了,现在普通人申请移民,按照现在的科技都审查个好几年,说白了,就是难呗。

  而越难,才越吸引外面的人对大秦飞蛾扑火。

  不过国外普通的人虽然申请困难,但是来大秦旅游一次却非常的便捷,搭乘最新款的飞机,不到半天就能在两国之间飞个来回。

  国外来大秦旅游的旅客们从飞机上下来,迎接他们的是一个精通多国语言的导游,导游身穿着玄黑干练的衣服,身上背着多功能背包,来为这些国外旅客们介绍着大秦独有的旅游胜地。

  “大家请看,这里就是我们大秦四世和之前的朝都:咸阳城,它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地处泾、渭两河交界处,地势北高南低,全城由北原向渭河逐渐低下,城市的最北部是作阶梯状陡起的形势,以咸阳宫为中心,直径有80余千米,整体占地面积为372平方千米……”

  数百年过去,秦五世迁都阿房宫,曾经的大秦国度已经成为了大秦对外的旅游景点之一。

  虽然是旅游景点,里面却也是有百姓们居住的,一座座古朴大气的房屋内却安装着大秦最新的高科技。

  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们会对外来的旅客们提供食宿,从而为家里人创造出额外的收入。

  旅客们听着大秦导游对咸阳城的介绍,眼神却止不住的朝着另一个方向看去。

  那个方向的建筑物体比他们现在正身处的咸阳城还要大气磅礴,那是大秦现在的朝都:阿房宫,集大秦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为一体,并不像咸阳城一样对外来旅客们开放。

  大秦的旅游景点都非常的出名,旅客们把目光收回来,跟随着导游的介绍去领略大秦国都的旧址风光。

  导游先把他们带到了繁华街道上,对他们道,“这里有着我们大秦名气最盛的【食楼】、【墨斋】、【玉研阁】和【糖果屋】,咸阳城这边的是数百年的老店,不管是味道还是质量,都是最正宗的。”

  依旧还是古香古色的建筑味道,恒古永存一般,一进去,众人眼前就仿佛看到了数百年大秦那些有钱人是如何用饭购物的。

  哪怕放在科技信息大爆炸的现代,这样的建筑物依旧没有一丝的落后。

  逛完【玉研阁】、【墨斋】、【糖果屋】,买了诸多好看又实用的旅游纪念品以后,导游带着他们去【食楼】内吃饭。

  天南海北各个地方的菜色,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不光有大秦境内的特色美食,还有国外快速空运过来的高等食材,有些材料明明是那么的熟悉,被大秦的厨师一过手,味道好吃的恨不得让他们把舌头也给吞下去。

  用完饭,填饱旅客们的肚子以后,导游带领他们去领略大秦曾经官员们的府邸,时至今日,不少官员的府邸已经对外开放,比之国外的别墅庄园,几进的大宅院显得更有意境。

  “这里是君王们的故居,他们并非是我们大秦国的君王,而是原胡人的单于、原朝鲜国的最后一个君王、还有诸多原夜郎国的君王们……”导游介绍道。

  在来之前就已经做过一些攻略的旅客们问道,“这里也包括西域三十六国的君王么?”

  毕竟后来西域三十六国也被并入大秦帝国了。

  导游道,“并没有,西域三十六国的君王们都居住在外面。”

  起码西域三十六国的君王们在投奔他们大秦的时候并没有很多的花花肠子,不像被困在这里的原夜郎国君王们,当初可是对他们大秦君王们实行了刺杀计划的。

  君王们的住址非常大,比之外面官员们的府邸也不遑多让,不过比起他们的数量来,这个面积就有些狭窄了。

  据说,当时在这里伺候那些君王们的侍从并不多,大部分君王都对自己的衣食住行亲力亲为。

  而这其中,胡人的单于占据了整个宅院的一半面积,朝鲜末代君王次之,其余的面积则被剩余的君王们所平分。

  旅客们听的咋舌道,“就这么大点的地方居然也有阶级之分么?”

  胡人单于到底是什么人?他不就是一个草原放牧的领头人么。怎么那么能耐?

  导游道,“胡人单于的武力值在众君王中是最高的,他的地位也是最特殊的一位……”毕竟,比起别的君王来,胡人单于的肚子里干货非常的多。

  “大家请看,这块区域是胡人单于为他的独女亲自监工建设出来的,从这所建筑中我们能够看出数百年前游牧民族特有的审美和建筑风格……”

  “独女?他就只有一个女儿么?”旅客们奇怪道,身处那么高的身份,就一个孩子,未免太过奇怪了吧。

  “当年胡人单于被我们大秦虏获,他的部落以为他已经身死,后面的单于为了上位,就把前任单于的子嗣们全都给杀害了,而他这唯一的独女,还是在咸阳城孕育的……”

  旅客们听的睁大眼睛,无法想象那个时代的野蛮。

  导游道,“现在草原上的人们习俗自然不会那么的野蛮,而是只保留了游牧民族的精华……”

  “胡人单于的独女在十八岁后开始定亲,然后准备娶夫的时候,胡人单于就常常在院子里面感叹,为什么大秦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而不是多夫多妻制度……”导游笑着说到这则趣闻。

  旅客们会心一笑道,“一夫一妻制很大程度保证了配偶的匹配率,要不然就像我们那边,男人和女人宁愿去当有钱/权人见不得光的情人,也不愿意选择一个门当户对的对象嫁娶……”

  还是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参观完君王们的故居以后,旅客们终于来到了他们期待已久的目的地:咸阳宫。

  始皇帝至秦四世时期的皇室居住地。

  繁多的台阶,被抬高的地势,还有平行于地面的复道走廊,脚下不知是什么建筑材料,数百年的时间过去了,它们依旧还在工作着。

  “事实上从秦三世时期开始,大秦皇室的人口数量就直线下降,他们本身居住的宫殿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多。”

  “更多的,咸阳宫内住的是龙卫和最开始一批的诸子百家们。”

  很难想象,原本应该安置一个个国色天香美人的宫殿会被建设成为训练场和锻造坊之类毫无任何美感的存在。

  咸阳宫的面积非常大,从头走到尾,得用上车子才能不耽误时间,这也是秦四世当初为什么会把龙卫和诸子百家安排到咸阳宫的原因。

  一是近,二是为了避免浪费。

  空荡荡的宫殿被各种人气所充盈,哪怕是数百年后的今天,耳边好似还能听见来自那个时代的喧嚣声。

  除了大秦境内的咸阳城,另一个备受瞩目的大秦景点就是秦四世时期,他为自己父亲建设的蓬莱仙境。

  自己父亲一心想要修仙,而海外的蓬莱岛上面并没有找到仙境怎么办?

  当时的秦四世交出了一个高标准的孝顺答案。

  那就是动用大秦国力在蓬莱岛造出一个蓬莱仙境来。

  数百年前人们最顶尖的审美,哪怕是在现在也是非常超前的。

  而大秦的蓬莱仙境,现在除了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外,还是大秦影视最佳的取景处,旅客们搭乘的飞机在蓬莱仙境下方的空地上降落,一下来,眼前高耸伫立的建筑物就惊呆了国外的旅客们,激动的国外旅客们不停的拍摄着,这样美丽缥缈的景色和建筑物,不需要后期的任何美化,随便单独拿出去一张都能做出全息壁纸来。

  “蓬莱仙境建设于大秦帝国七百多年前,那个时候,我们大秦的航海技术才刚刚的启航,最远才到了目前的蓬莱岛,也许在我们现在看来这个距离不算什么,可是对于那个时候的大秦,每一次出海都意味着无尽的凶险。”

  “而蓬莱仙境又是怎么被建造出来的呢?当时大秦的还是楼船,楼船上装载着无数工匠和诸子百家们的先驱者,他们只带了智慧过来,而后就在蓬莱仙境这个地方进行白手起家。”

  “历时数年的时间,蓬莱仙境从无到有的在大秦子民的手中妙手生花出来。”

  导游带着旅客们往上走,并提醒道,“当时为了保持仙境的“仙气”,蓬莱仙境的地势并不低,我们在底下的时候还好,越往上走,气温就会越低,大家请注意身体保暖和维持稳定的呼吸频率……”

  终于,众人来到蓬莱仙境的最顶上,某些旅客已经开始呼吸不畅,好在上面配置了供氧装备,不至于让他们因为一次旅游参观而昏厥过去。

  站在蓬莱仙境的最高峰,旅客们全都惊呼不已,而后发现自己的腿肚子在发颤。

  不,他们并不是因为害怕,只是这上面太过寒冷了,对,就是这样。

  天黑后,导游带着旅客们用完最后一顿饭,就送他们去旅馆休息。

  等明天晚上,飞机就会把他们送回自己的国度,结束这为期两天两夜的旅行。

  天亮之际,送走游客之后,导游书写报告向上级汇报:编号——4387420批旅客中并未发现异常人员。

  汇报者:龙卫。

  这个身份才是他的本职,至于导游,是他发展出来的副业。

第225章

  阿房宫,大秦如今的朝都,里面一派盛世景象,无数人此时正井然有序的来往着。

  一名面容白嫩至极的少年于宫殿内睁开眼眸,他的面容还微留着一丝稚气,眼眸的神色却分外的老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3页  当前第18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9/1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