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7 KB   上传时间:2020-11-09 19:29:33

  “官盐降价了。”猎户不由瞳孔一缩,知道了私盐贩子不在这里的原因,私盐最便宜时才85钱,现在官盐价格比私盐低,私盐贩子可不就卖不动了么。

  80钱的价格听着让猎户心动不已,遂准备趁着天早去城里把盐给买回家。

  “等等,王猎户,我忘记你是野户了,没有大秦户籍,买盐时依旧还是去年的盐价。”村民见猎户走连忙开口道。

  宛若一盆冷水浇到王猎户的头上,让王猎户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二十钱的盐,足够他们一家人吃上一个月了,却因为户籍的关系而被舍了出去,想想就让他心痛不已。

  “这是怎么回事?”王猎户站在原地迷惘道。

  他有时会把从山上猎到的猎物带到山下售卖,村民们对他并不陌生,见王猎户迷茫,村民们就把王猎户给带回了村子里,给他详细讲了一下最近发生的事情。

  “……官盐是四世陛下怜惜天下万民,给有大秦户籍的百姓优惠的价格,不是大秦的子民自然不会享有这个优惠。”

  猎户想到自己一家人居住在山上,虽然是大秦的地盘,却并不算是大秦的子民,不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我知道你们一家人觉得税重,家中只有你一个男丁,承担不起大秦的赋税,可那是以前了,现在则多出了好多挣钱的机会,你现在出上一把力,赋税也就没有那么难以承受了。”村民们语重心长道。

  王猎户道,“我的一身本事都在狩猎上,早已不擅长种地,就算在大秦落户又如何,迟早还会回到山上的。”

  大秦对野户刚开始的待遇还是很好的,给分配土地,收成三年的赋税减半,只可惜他一大家子只有一个能干的男丁,三年过后同样承担不起赋税,真到那时,可就不是想走就能走的了。

  “我们说的不是种地,你来的时候看到村子里面的情况了么,都剩下我们一群老家伙,青壮年已经寥寥无几。”村民们道,也没有卖关子,直接道,“他们都去县城里聚集,准备到时候一块去加入大秦施工队,趁着地里粮食还没熟,去挣点钱回来。”

  “大秦施工队?”这个名字让王猎户皱起眉头,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个大秦官方机构。

  “他们居然干活给钱?”王猎户震惊道。

  以前大秦征调劳役,修路架桥挖渠,哪样给过工钱,每天就给一点吃的,动不动就被鞭子抽打,每年去劳役的人就有不少没能回家的男丁们。

  村民们又何尝不感慨,却还是道,“大秦施工队和以前的劳役不一样,工作内容是修路,只要身上有一把子力气就要,不仅管吃管住,还给工钱,这不,村子的人就心动的想加入进去。”毕竟,他们这些地里面的泥腿子别的没有,一身的力气还是不缺的。

  “如果王猎户也想去,可以和我一同前行。”一道声音从外面传来,一个身穿儒衫的年轻男子步入进来道,是这个村子少有的文化人。

  “进入大秦施工队并不需要户籍,工钱还是日结,非常适合王猎户,正巧,我也准备前往施工队内,你如果想去,我们可以结伴上路。”儒生道。

  村民们听了大惊,“马上就要科考了,你这个时候怎么还乱跑?”

  “家里如果缺少嚼用,可以从村子里面支取,你不用操心这个问题的。”村民们道,极力反对他们村里面的宝贝疙瘩外出。

  文人的身体可不比他们这些种地的,哪能跟着一起去劳累修路。

  “大家都误会了,我加入大秦施工队不是因为家庭生活方面的原因,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好大秦施工队就在附近,我想出去看看,长长见识。”

  “再者说了,我会识文断字,哪怕是大秦施工队也不会财大气粗到让我去修路的。”儒生声音温和道,劝着这些为他着想的乡亲们。

  他在家里面听到不少的消息,只可惜因为囊中羞涩而无法前往咸阳城去验证,听到大秦施工队马上就要来到他们郡县时,他这才怦然心动。

  大秦施工队是四世陛下的团队,传言说待在里面有多好,他也想去看看,见识见识什么叫做水泥路,什么叫做厕所和镜子。

  听别人说总会有些失真,这次他要亲自去验证那些传闻。

  “好吧,到时候要真是干不了你就回来,我们供你读书。”村民们道,拜托一旁的猎户如果决定前去一定要多照顾照顾他们村的文化人。

  王猎户连忙应下,感叹道,“如果是真的话,那我一定要去看看。”

  别的不说,工钱日结才是让他最心动的。

  “王猎户家中正缺盐吧,你也别去城里了,我们各自给你匀一点就够你家用了。”村民们热心道。

  每家一点,没多久就让王猎户怀中的陶罐装满了盐,村民们也不要钱,王猎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大家放心,我会招呼好王生的。”王生,儒生的名讳。

  有王猎户这样被村民们匀盐的野户,也有那些掏了钱进城去买官盐的野户。

  明明依旧还是那死贵死贵的价格,他们明明都该习惯了,可是看着那些拿着户籍买了优惠盐的大秦百姓们,心里怎么想怎么不是滋味。

  “仔细想一想,办理大秦户籍后还是很划算的,起码每个月的盐费都能省下一笔不是。”再一想,他们待在山林里虽然不会饿死,可是手中也没进项啊。

  因为官盐的优惠价格,有不少下山卖盐的野户都动了心,去官府办理了大秦户籍。

  第二天,王猎户就辞别家人,带着儒生王生踏上了旅程。

  一路上,王生把自己知道的消息说给王猎户听,听的王猎户脑海中嗡嗡的,路和路是不一样的他知道,可是怎么这次的路就能玩出花来了,还有厕所,专门用来解手的地方,不愧是有钱人,就是讲究。

  “听说咸阳城内的百姓们给四世陛下豢养家禽,等家禽们长大以后会留下一只给百姓们当做报酬,有鸡肉、鸭肉、驴肉、羊肉、猪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我们这边,我喜欢吃驴肉。”

  “这些消息你都是哪得来的?”王猎户疑惑道,作为村子里少有的读书人,别说他这个野户了,就是整个村子里面的村民都没几个能见到这位读书人的,这样一来,王生的消息来源在众人眼中就成谜了。

  “我有和同窗好友们互相通信,是在咸阳城内的书友们告诉我的。”王生道。

  王猎户“哦”了一声,表示理解。

  对于他们这些大字不识的人来说,信就是给他们了他们也看不懂。

  两人一路轻装上阵,就在快要赶到目的地时,两人身上的钱都用完了。

  王猎户提议道,“我去山里走一趟,打几只猎物回来。”

  “还是别去了,山里太危险。”王生道,就算是待在山里的猎户有时也不敢深入山林,谁知道那里面会隐藏潜伏着什么样的猛兽。

  “那总不能让你饿着肚子吧。”王猎户叹道,他饿几顿没事,可是王生不能被饿着,一个有知识的人对村子有多大作用他是知道的。

  “没事,等到前面的城镇我就去取钱,也就半天的路程,忍忍就过去了。”王生道。

  “取钱?你在前面城镇有亲戚?”

  “不,之前我把家里面的存到银行里,现在可以取出一点来用。”

  王猎户听的一头雾水,什么是银行?

  王生见他迷惘,对他科普道,“银行是大秦所开,大秦各地都有,只要拿着存折,就能把存进去的钱取出来用。”

  没见他们这一路来都比以往安全许多么,那些靠打劫为生的山贼们都已经失业了。

  直到看着王生靠着一张小本本把钱从银行里取出来,王猎户眼中都还带着迷惘,

  是他在山上待的久了赶不上变化,还是世上变化太快,一天一个大变样?

  再往前,就是大秦施工队修路的地方,无数赤着膀子的男人们在大太阳底下挥汗如雨,浑身都充满干劲,身上生气勃勃。

  修路之所以会那么快,除了和先修大路主干有关外,这些数不清的工人们可是占据了最重要的原因。

  当然,这样高效率的工作后方,赵燕歌私库内的每日流水也是非常惊人的,钱可以说是“哗啦啦”的往外流。

  伴随着一条条水泥路的修成,赵燕歌却觉得非常值的。

第37章

  钱放在那里又不会升值,还不如换成有意义的事情。

  那些远一点的郡县可能还没觉得,咸阳城附近的郡县已经开始体会到了一条好路所带来的通畅和便利。

  不同于土路,阴天下雨路就很难行走,水泥路上面不会积水,道路不会泥泞,哪怕是下雨天也不用担心裤腿上溅一腿泥巴,行程更是不会被耽误。

  路变好了,大家自然也都愿意走动了起来,亲戚之间的来往变得更加密切,人流带动商机,让咸阳城内的商业变得更加繁华。

  不知不觉间,咸阳城内的繁华已经算是大秦的顶尖,不管是文人士大夫,还是商贩走卒,都对别人口中的咸阳城感到非常的向往。

  就在秋试越来越近,各家学子在家中备考之际,活字印刷术的消息被赵燕歌给放了出去。

  一时间在无数文人中间掀起巨大的风浪。

  如果说民学是打破了士族的垄断教育,科举是让下面的人看到了改换门庭鱼跃龙门的希望,那么活字印刷术就意味着从今以后,大秦将不会再缺少书籍的存在。

  底层的学子们听了都纷纷疯狂,而那些垄断无数孤本书籍和竹简的世家大族则觉得心里不妙。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让底层那些缺少书籍的文人眼前出现了一道光亮,而对他们来说,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则让他们眼前蓦然一暗。

  一旦书籍能够广为流传,他们这些世家还能有什么优势站在高处蔑视那些寒门。

  那些独一无二的知识就是士族们立足于这个世上的底蕴,如同一击重锤,猝不及防正中士族们的胸口,让他们心里气的想要吐血。

  活字印刷术的技术并不是保密的,赵燕歌下了帝王诏令一一把活字印刷术的原理给公告天下,让天下万民都能用的起活字印刷术,只有民间流动起来,活字印刷术才能算是推广成功,赵燕歌并不想用一己之力承包下天下书籍。

  活字印刷术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可它巧就巧在这个心思着实出奇制胜,让这些勤勤恳恳一字一笔老实写书的文人们打破了传统了固有思维,可谓是颠覆性的创新。

  咸阳宫内的书籍已经全部印刷完毕,负责稷下学宫修建的左相已经准备接手,看着自家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积累,士族们看着自己汗牛塞栋的书籍,突然觉得他们手中的这些书不像以前那么香了。

  赵燕歌的帝王诏令一出,凡是知道又不乏脑筋灵活的人已经开始了民间的活字印刷术行为。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贵族们的书斋,已经开始请工匠去雕刻足够的活字模板。

  他们其实并不愿意跟在秦四世的身后捡东西用,只是他们如果不用活字印刷术,到时候被那些民间的市井小民赶超在身后,那丢脸才更大呢。

  民间最常见普遍的是泥模板,其次是木模板和石模板,对于有技术在身的匠人们上手活字印刷术并没有碰到什么困难阻碍。

  而活字印刷术一出,就被百家之人奉为瑰宝,他们正愁自己的思想得不到扩展,手写满足不了他们的数量,活字印刷术的出现让他们两眼放光,甚至还无师自通的给书籍上配上不同的图案。

  比如医家,以前如果想要表达药草的外表,会用文字去叙述,并不如一副清晰的图片来的直观。

  再比如墨家和公输家,更是把大大小小的机关都拆解清晰,让人看了可以做到一目了然。

  最绝的是法家,把各种刑法图片也给印刷下来,血腥冷硬的风格能止小儿夜啼,让儒家出身的左相心中稍有不适。

  一时间,从上之下的刮起了一场书籍风暴,各色各样的书籍百花齐放,让那些有心向学却囊中羞涩的寒门学子们开心坏了。

  尽管活字印刷术版本的书籍算上了纸张费油墨费人工费,可是依旧比以前的书变得便宜了起来,能够让他们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书籍。

  冥冥中有民心正在往赵燕歌的身上汇聚,就像修路所带来的持续性发展,活字印刷术在文人中的威力也可想而知。

  体型巨大的黑龙龙身变得更加稳固,赵燕歌蓦然抚上自己的胸口,那里正有一枚肉眼看不见的黑色龙鳞在慢慢的生成。

  哇,是龙的逆鳞,你现在已经开始化龙啦。系统开心道。

  两人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赵燕歌变得越强,对它来说就更有利,系统自然一心盼着赵燕歌好。

  抚摸着心口的那片龙鳞,赵燕歌回过神来,死穴突然换了位置,稍微感到一些不适应。

  从此以后,蛟龙的弱点将不会对他再起任何作用,龙鳞的出现意味着他变得更强了。

  正想着,公孙起靠近了赵燕歌的身边,摸了摸他的额头,“你身上怎么突然变凉了?”

  是赵燕歌下意识的调整了自己周身的气候。

  “如果不这样,你是不是就不会靠近我?”赵燕歌伸手抱住公孙起道。

  “夏天两个人抱在一起实在是黏糊了,会容易出汗。”公孙起叹了一口气道。

  “你看,我们现在多像烧烤架上面的五花肉,再撒上一把辣椒和孜然,都能直接吃了。”说着,公孙起滚到了冰凉的竹席上,轻轻的舒了一口气。

  在有冰块的室内还好,一旦到了室外,就是一块块正在行走的五花肉,咸阳宫都这么难熬,更别说民间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3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1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