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38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7 KB   上传时间:2020-11-09 19:29:33

  “咳咳,我这是在告诉你,我虽然不能再前进一步,却也同样有一颗为陛下分担解忧的心。”被友人打趣,代左相不由老脸微红。

  “你看,右相制定律法,左相忙碌文化,太尉稳固边关,而杂家出身的我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就连农家出身的士大夫都有事情忙碌了,就我还在闲着,心里觉得很对不起陛下。”

  “所以你就来找我了,可是我又能帮你什么?”郑循心有疑惑道。

  “你难道不知,陛下有对外用兵的意图,而一旦开战,我们就有立功的机会了。”代左相笑道。

  “只怕“远交近攻”的战略又要开启了。”

  “所以你就过来名家这里分一杯羹了。”郑循唇角轻勾道。

  名家向来以嘴上功力闻名,更有清晰的逻辑在脑内长期运转,一旦开启“远交近攻”的策略,那么名家将会是当仁不让的游说人选。

  “咳咳,确实,因为我想来想去,还是跟你们名家在一块立功的几率比较大。”

  儒家最不缺人,墨家的人又不热衷扩充地盘,法家,有右相呢,又有多少他施展的余地。

  而名家就不同了,儒法墨三家不缺人,名家可是缺人的,刚好,他杂家也没多少人,就是凑一块还不够儒家一个零头呢。

  “好吧,那你可要把你的人给备好了,到时候我说不定会要。”郑循道。

  代左相听了不由眉眼微跳,“难道陛下已经对你说起这事了?”看样子居然连时间都有可能已经定好了。

  “陛下给了我假期,待假期过后我就会出发。”郑循道。

  “怎么会这么赶?其余的东西都准备妥当了么?”代左相关心道。

  “现在还没有,等过段时间,大秦就不再缺钱用了。”郑循笑着道,而后和代左相告辞离去归家,代左相也连忙回去做准备。

  一箱箱属于那些贵族们的财富被一批批的抬入国库,着实让天下人大开了眼界,那些没有遭受到朝廷清算的贵族们看了同样心生寒颤,心里不免有一股兔死狐悲之意。

  失意之下,贵族们选择化悲愤为食欲,结伴去食楼内大吃特吃。

  刚筹交错间,不禁有人感叹道,“这年头,钱放在家里也不见得有多安全了。”

  “还好我们当初做了正确的选择,要不然今天也不会还能坐在这里一起吃饭喝酒。”看看曾和他们一样身份的人,现在已经尘归尘,土归土。

  “现在既然已经没有阻碍了,那我们要不要把家族的钱都存进银行里?毕竟银行是真的便利。”他们已经臣服,想必四世陛下应该不会对自己人下手,再说了,他们清楚银行的规则,也不担心到时候钱会取不出来。

  “想存就存吧,毕竟那个时候我们可是连身家性命都做好交出去的准备了。”可能真的是生死线上走一遭,他们对四世陛下的信任大增。

  那个时候,但凡陛下有一点贪心,他们也不能囫囵走出咸阳宫。

  贵族们的钱也不是说存就存的,首先得做好家族内部人员的思想工作。

  待那些贵族们面色严肃的召集家族中的顶梁柱,告知他们想要把家族财产存进银行的消息后,众人的反应大大出乎了贵族们意料。

  “家主大伯,您还没把钱存进银行里面啊?我们可都是早就用上存折了。”

  “您看,这是我从银行内取出来的纸币,可以全国通用。”一个家中小辈从怀里掏出一张崭新的纸币说道。

  “是啊家主,您未免也太落后了,现在哪个家族小辈手上没有一本存折都不好意思出门去。”

  “别看存折小小的一本,只要能找到银行,就能进行银钱存取,出门比以往不知方便了多少。”

  众人三言两语的说着,贵族们后知后觉的发现,合着家里人都用上存折了,反倒是他们身系家族命运,想的多做的少,反而比下面人还要落后。

  当然,那些人的存款和一整个家族的财富没法相提并论,可是凡是手上有存折的,皆对存折所带来的便利推崇不已。

  “好,既然你们都信任银行,那我把家族的钱财也存进银行里面了”

  “家族财产我会单独开一个户头,以咱们家族的名义,由家主保管这一大笔财产。”

  去除书籍绵帛等其余形式的财务,光是一箱箱的金和铜就让人瞩目不已,更别说还有各种矿石,带到银行里面后,会被折合成相应的钱财。

  当然,绵帛和书籍的价格会低上一点,尤其是书籍,不是孤本,在有了活字印刷术的大秦那基本上只有收藏价值了。

  等把所有形式的财务都算成钱财,贵族们的存折上财富一下子涨了一大截。

  最最关键的是,怀里揣着这个小本本,别人就是抢走也取不走里面的钱财,一下子就让那些贵族们有了十足十的安全感,更别说钱放在银行里还能生利。

  而被银行吃下去的绵帛书籍等物,绵帛被收拢在一起,堆积起来另有用处,书籍则被送往了印刷处,用作模本出更多的书。

  与此同时,市面上因为印刷术的出现,各色书籍纷纷踊跃,让那些各家的学子们心里乐开了花。

  在以前,他们哪能想象的到书籍随便看这么好的日子。

  贵族们把钱存进银行里面所带来的后果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别的不说,就在贵族们陆陆续续把钱都存进银行里面以后,天下十成的财富不说,七成还是有的。

  国库不缺钱以后,朝中的官员们走路都带着风,一个又一个需要用到钱的项目请求赵燕歌批准。

  “陛下,马上就要秋试了,要不要把科举棚给修缮一下?”有官员建议道,关心起了马上就要考试的莘莘学子们。

  说起现在的科举棚啊,虽然不像后世考的是八股文,四书五经,而是百家思想,可是他们的考试地方却大相径庭。

  考前的各种检查,老师名号的举荐,核实考生的身份,为杜绝各种作弊现象,让考生们衣衫单薄是必须的,考试的地方也没多大的地,就是几块薄薄的木板组成,考试要是不幸遇上刮风下雨,那就只能干受着。

  咸阳城的科举棚还会用些好料,其余偏远郡县的科举棚大都是用泥巴糊出来的,反正一年才用两次,用不着费心去收拾。

  没有用木料,泥墙就算倒塌也砸不死人,是以以前就没多少人对这个问题有所上心。

  修缮科举棚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就遭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

  “原先的科举棚不都还能用么,哪能专门挪用一笔钱财去修缮,反正也就几天的功夫,让他们忍忍就过去了,谁又不是那样过来的呢。”

  “这话可不能这么说,先不说咸阳城内三年一次的大考,就是一年两次的小考,也有不少学子遇上不理想的天气而无法把题目答完。”

  “现在我大秦已经有了活字印刷术,以后的文人只会越来越多,与其把修缮事宜放在以后,还不如从陛下开始就把这件事情给一劳永逸呢。”官员道。

  众朝臣把反对和同意的理由都说出来,最后看向赵燕歌,让赵燕歌来拿主意。

  “科举棚还是重新建设一下吧,让那些学子们能够专心的答题。”赵燕歌道。

  是重新建设,而不是修缮,那些漏风又不挡雨的木板,再修缮又能修缮的多好,还不如全都推了重建。

第49章

  大秦的科举流程没有后世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名头,每年只有春秋两次考试。

  小考在自己县城,考中的人次年去郡里进行中考,再中则去咸阳城天子脚下进行最后的大考试,三年为一轮。

  如今临近秋试,已经有不少地处偏远县城的学子们顶着头顶上面的大太阳上了路。

  施工队里,王生已经跟随着施工队走了很远,每天吃喝不愁,怀里还揣着属于自己的工资,哪怕是炎炎夏日也没能打消掉众人的施工热情。

  比起他刚进来队伍里面的时候,施工队在这短短十几天内已经推进了一条大路,几乎连通了两个郡县。

  而王生,身为过了郡里中考的学子,距离大考之地的咸阳城也越来越远。

  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王生向施工队的人提出了辞行。

  一听王生是要赶往咸阳城去大考,众人纷纷面带喜色的为他送行,更是准备好了干粮给他带在路上吃。

  早就知道王生会走的王猎户原地犹豫了一下,迟疑上前道,“我送你去咸阳城吧。”

  “不用了王大哥,你好好的在施工队里干活挣钱,这条线路距离咱们村子不远,到时候你可以回家去看看,也亲自给他们报一个平安。”王生笑着拒绝道,让王猎户留下来继续工作。

  “不行,虽然我们不是一个村的,但是也是一起出来的,你一个人上路我不放心。”王猎户摇头道。

  “谁说我是一个人了,放心吧,我在郡里已经约好了同袍,会一起前往咸阳城,如果你还是不放心的话,那就耽误你半天的工作时间陪着我一起去郡里看看吧。”王生道。

  听到王生这么肯定,王猎户道,“真的么?那我先把你送到郡里去。”

  向施工队请了半天假,王猎户和王生两人就走着去了距离他们最近的郡里,郡里有驴车出租,到时候王生会一路乘坐驴车前往咸阳城。

  到了郡里,王猎户一看,果不其然,王生找到了和他同样儒生打扮的同袍们,王猎户这才放下心来。

  “你这次前往咸阳城,身上的钱够不够?不够我给你拿点。”王猎户对王生叮嘱道。

  “我身上的钱足够,王大哥你可别忘了我的工资可比你的高多了,负责一路开销没有任何问题。”王生笑着道,分别在即,王生也叮嘱了王猎户几句。

  “山上虽然逍遥,但是也孤单,这次王大哥你回去以后就把家里人都安置到村子里面吧,这样大家互相都有个照应。”

  听到王生这么说,王猎户不由摸了摸自己衣服里面的钱,“行,这次回去我就去官府办理户籍,也去银行办理一个存折把钱都存进去。”

  存折必须得持有大秦户籍证明才给办理,施工队百分之九十的人手中都持有存折,王猎户没有,就只能把钱全都带在身上。

  如果是刚来的时候,王猎户的态度自然没有这么容易被说服,可是现在怀里揣着用自己劳动力换来的钱财,心中有底气,王猎户自然想让家里面的妻儿的日子也变好。

  别的不说,没有大秦户籍,买盐都比人家来的贵。

  和王猎户一起用过最后一顿饭,王生和同袍们就和租快的人商量好价钱,不到中午就踏上了去往咸阳城的路。

  待驴车的身影看不见以后,王猎户就快速的返回了施工队继续努力干活挣钱。

  而驴车上,王生和同袍们则谈论着大秦最近发生的事情。

  贵族们被抄家,四世陛下却赦免了大部分的人。

  一位身穿儒衫,手中拿着一把大蒲扇给自己扇风的儒生感慨道,“我有一个友人是那些贵族们还没出五服的亲戚,这次要不是陛下仁慈恩德,恐怕也要被牵连进去。”

  没办法,谁让这个时候讲究的就是一个连坐、株连、血缘、家族、姓氏呢,一个做错事,别说家人,就是街坊邻居也得跟着倒霉。

  “那还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好在现在没事。”有儒生跟着感叹道。

  “是啊,他现在正准备发愤图强,准备报效陛下的活命之恩,我们说不定还会在考场上见到他呢。”手中摇着大蒲扇的儒生道。

  时值盛夏,林间蝉声嗡鸣,热浪翻滚,让大蒲扇扇出来的风都是热的。

  坐车没一会,众人身上就出了一层细密的薄汗。

  好在他们走的是水泥路,驴车一点都不颠簸,只是热还是可以忍受的。

  王生喝了一口水,有些好奇道,“和那些贵族们勾结的山贼强盗们真的全都处决了么?”

  “听说是的,有看到的人说那些寨子的土都染成了黑色,当然,这话以讹传讹,也不知有多少的可信度,只知道那些山贼和强盗们的确被拔除的彻底,不少山下的村民们都敢结伴上山了。”

  想到山林里也不乏像王猎户那样的野户,王生不由皱眉道,“希望没有误伤到那些山民们吧。”毕竟真要确定那些山贼强盗们的位置,秦兵肯定是要搜山的。

  “山民?是那些没有大秦户籍的野户么,听说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野户下山去官府办理大秦户籍了。”有消息灵通的儒生说道。

  众人一路聊着天,伴随着蝉鸣和热风,还有驴车的“咕噜”声,行在水泥大道。

  咸阳城附近,距离水泥路不远处的一处地方,妇人怀中紧紧抱着已经失去自己母亲的孩子,跟随着给她们这群孤儿寡母带路秦兵寸步不离。

  没一会,那些从山贼强盗的窝里得以生还的妇人和孩子们来到了一处炊烟袅袅的村庄外。

  给她们带路的秦兵道,“以后你们就在这个村子中住下就行,不同于外面的村落,这个村子是被特别管理的,在这里,你们不用担心那些异样的目光。”

  “真、真的么?”一个双十年华的妇人惊喜道,目带期待的看向了前面的小村庄,离的近了,她的耳边听到了孩童们天真烂漫的笑声。

  “能被带到这里来的,都是失去家人的,这个村庄以后就是你们的家了。”秦兵道,看见有人来,村子立马就有人迎了出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3页  当前第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1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