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45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7 KB   上传时间:2020-11-09 19:29:33

  公孙起听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道,“到时候我要撒上辣椒和孜然。”

  那些蝗虫还不知道它们的命运已经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处于干旱区域的聂粮尽管对那些蝗虫感到头皮发麻却没有后退半步,让人尽力的去田里捉那些虫卵碾碎,另一边加快了挖井的速度,还有负责安抚人心,“大家别怕,蝗虫是没办法吃人的,朝廷肯定不会对我们的事情坐视不管,一定会派人来解决蝗虫的。”

  “蝗虫是不吃人,但是它们会把我们的庄稼都吃掉,没有吃的,人会饿死,和被蝗虫吃掉没有什么区别。”百姓们悲观道,心中悲愤不已。

  好不容易,朝廷派人来给他们挖井,让他们眼前看到了度过灾难的希望,却没想到后面还会有蝗灾这个更大的绝望。

  他们地里面的粮食其实早就做好了颗粒无收的准备,可是那是蝗虫啊,它们有翅膀会飞,它们会飞到那些长势良好的庄稼里面啃食,一旦大秦的粮食大面积的减产,就算是陛下给他们调控粮价估计也没粮食卖。

  因为地里面发现虫卵,周边百姓们夜以继日的在地里面弯腰忙碌着,就为了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把那些蝗虫们给扼杀在虫卵里。

  与此同时,赵燕歌在朝堂上面批下来的资金让文武百官们摸不着头脑。

  那批资金数额太少,让某些人看都不看一眼,他们现在只忧心那批赈灾银为何还没发下来,难道是陛下不想赈灾了?

  应该不会,就算帝王心中真的不顾百姓们的死活,也不会一点面子都不做。

  那就只有一个原因了他们要的钱太多了。

  早知道他们就写少点了。

  他们心里不是想着,银行现在连接着国库,此时大秦的国库内肯定丰盈无比,钱多的没地方花,到时候他们手上留一点,一层层下去,到底下的钱也足够那些百姓们得到救助。

  到时候既能得了利,又有了功绩,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他们千算万算,就是没有想到陛下会把他们的奏章给晾在一旁不做理会。

  “陛下,听说那些干旱地区已经出现了虫卵,想必蝗虫也就这几天事,赈灾银和粮是不是要马上拨下去?”那名官员在朝堂上把旧事重提道。

  他话音一落,就见前排的三公们齐刷刷的回头看了他一眼,那一眼好似要把他牢牢的给记在心里一般,直看的那名官员头皮发麻,大气都不敢再喘一下。

  他为官多年,哪里受到过这样隆重的瞩目,汗水不自觉的从脸上流下,骇的他以为自己的算计已经被人看的一清二楚。

  可是仔细一想,赈灾银、粮还没有被批下来呢。

  “此次赈灾一事,你们谁适合前去?”赵燕歌开口道。

  话音落,不少后方官员纷纷毛遂自荐,有的是心中有鬼的,也有的是真心忧国忧民的,都盯上了那个位置。

第58章

  竞争很激烈,在不知情人的眼中这个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后方有官员们互相打着眼色,赵燕歌坐在他们对面,把所有的一切尽收入眼底,双眸黑白分明,唇角似笑非笑的勾起。

  “陛下,臣愿意前往赈灾之地进行赈灾。”想了想,一位墨家出身的御史大夫站出来道,他的出声让后方的声音不由静了一瞬。

  赵燕歌看了一眼这位知道内情的三公之一,对于他的出声有些意外,毕竟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赈灾银什么的,早就支取出去了。

  不过这位墨家的御史大夫是能做实事的人,赵燕歌遂点头同意由他来当赈灾钦差。

  墨家的御史大夫是赈灾的主事人,下面自然也少不了辅助的,拿着帝王给予的批条,他们出发前往有可能会发生蝗灾的区域。

  一路行来,所遇水源越来越少,他们下马勘探地质,手中碾着干燥的沙土,道,“这里十有□□会发生蝗灾,规模还不小。”

  他们把有可能会发生干旱的区域边缘跑了一个遍,大致确定了蝗灾的范围,再查询范围内的人口数量,然后向墨家的御史大夫汇报上去,手里拿着帝王的批条,御史大夫可以调动附近任何郡县的粮仓和人口,还有各个银行的储蓄款。

  手中握着那张空白的批条,墨家的御史大夫把批条收好,只要没有亲眼看到蝗灾,他就能继续稳坐如山。

  事实上他也想亲眼看看,那些所谓的蝗虫是不是真的能被人食用,如果蝗虫真的能被人食用,那从今往后,蝗虫将不再是让人们头疼的天灾。

  他手中的批条就是后手,希望没有用上的那天。

  “那些油运到了么?”

  “已经运到了,大人,那些油现在正被存储在各个银行中。”下面的人回禀道。

  还不待御使大夫点头,天际就猛的一黑,宛若乌云压顶一般,无数蝗虫飞到天空上,搜寻着它们能够啃食的目标。

  “蝗虫,是蝗虫。”地里面的百姓们惊呼道,完全不知道那些东西都是从哪来的。

  聂粮见此,连忙招呼众人躲进屋子里面,那些正在干活的人也纷纷停下来,把东西一撂,快速的跑回屋子里。

  门刚一关上,就有不计其数的蝗虫从他们的屋外飞过,蝗虫的翅膀打在窗棂上,同时覆盖住了来自外界的光线,屋内不由猛的一暗,让聂粮等人心不由一沉。

  蝗虫的动静太大,方圆数里内的人只要稍稍抬头就能看的到,不同于聂粮,其余地方没有遭遇太大干旱的老百姓们不进反退,纷纷赶到地里面用各种工具驱赶着地里面零散的蝗虫。

  遮天蔽日的源头已经不可考,地里面还有庄稼的百姓们全家老小的上阵,站在地头严阵以待。

  就在这时,有人带着一个巨大的网赶了过来,银行职员们也把银行关门,带着一口大锅赶了过来。

  带网众人可以理解,可是你带锅是想干嘛啊?

  他们的动静吸引了百姓们的注意力,直到耳边听到啃食声,百姓们大声道,“它们已经飞过来了。”

  今年大旱,蝗虫们的发源地本来就没多少粮食,相比同一批种植下去的粮种,干旱地区的粮食严重的发育不良,没有粮食,蝗虫们自然不会逗留。

  眼见越来越多的蝗虫自天际飞来,墨家的御使大夫从家中走出来,来到县城外的田间。

  百姓们捕捉蝗虫的捕捉蝗虫,烧火的烧火,火势上来,让锅内的油块融化成了液体,墨家的御史大夫走过去,站在油锅旁边看着,油热以后,道,“先把蝗虫炸了再说。”

  “喏,大人。”负责油锅的人应道,招呼那些用大网捕捉蝗虫的人,满满的蝗虫落入沸腾的油锅中,油水飞溅,打在蝗虫们的翅膀上,让它们再也飞不起来,油热,没一会众人的鼻间就闻到了一股香味。

  墨家的御史大夫沉默数秒,最后从盘子中夹了一只蝗虫放进嘴中开始咀嚼。

  “大人,蝗虫我们来吃就好了。”身边的人们紧张道,生怕这个东西吃坏了御使大夫的肚子。

  口中咀嚼完,并咽了下去,嘴中仍有些回味,墨家的御使大夫道,“无事,蝗虫真的能吃,口感吃起来不仅酥脆,还很有嚼头,就是肉少了点。”

  要是再撒点孜然和辣椒就更好了,不过这里没有,撒上一点盐也能更有嚼头。

  见到御使大夫这么说,其余人也纷纷对油炸出锅的蝗虫们纷纷动筷,一吃,蝗虫的味道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怪异,反倒是难得一见的美味。

  “蝗虫真的能吃,还很好吃,大家赶紧捕捉蝗虫过来这里油炸啊!”一个大嗓门的银行职员大声喊道。

  一听油炸,百姓们的注意力纷纷被吸引过来,尝上一口已经油炸好的蝗虫们,百姓们全都疯狂了,连忙跑回地里面去捕捉蝗虫过来油锅这里进行油炸,百姓们抓到的蝗虫油炸好了就全归他们。

  “爷爷,爷爷,蝗虫是肉味的。”小孩子拉着大人们的衣摆开心的说道。

  “是啊,是肉,味道比鸡蛋还要好吃呢。”大人们笑着道,再次看向地里面的蝗虫时,眼睛已经开始发光发亮。

  油锅很大,下面的火势也旺,一会就是一大锅蝗虫,女人和小孩子捧着蝗虫在地头里坐着吃着油炸蝗虫,男人在地里面继续不辞辛劳的捕捉着。

  这个消息得到证实后,立马就被人用快马传递了出去。

  墨家的御史大夫看到百姓们一反之前的消极,对蝗虫不再恐惧,反过来对蝗虫们赶尽杀绝,心里清楚,朝廷的后手他已经用不上了。

  而跟随着墨家御史大夫出来的官员们,站在御史大夫的身后,嘴巴不由张的老大,难以置信的看着他们眼前这疯狂的一幕。

  蝗虫是能吃的,为什么他们以前没有发现呢?

  不需要赈灾银、粮,只需要准备少数的油,帮百姓们油炸一下就行。

  这一次,不是蝗虫盯上了百姓们的庄稼,而是百姓们反过来盯上了它们的身子。

  下油锅一炸,再撒上点盐拌匀了,吃进嘴里面有滋又有味。

  听到城外有人在吃肉的消息,城里没有出来的人也纷纷跑到外面去看,同样也加入到了蝗虫的捕捉队伍中。

  小孩子和女人们跑来跑去,把他们家炸好的蝗虫送回家里面,要知道这可是难得的肉啊,他们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而这次居然能吃到饱,这让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脸,一改之前的悲观。

  后方官员们嘴中咀嚼着香喷喷的蝗虫肉,有的人沉浸在这难得的美味中,有的人则食不知味。

  蝗虫味道虽然好,但是他们可不是那些长年缺肉的百姓们,蝗虫这点子肉哪里比得上那些大鱼大肉,更不能和钱财相提并论。

  当蝗虫不成被称之为灾害,那么今后将不会再有“蝗虫赈灾”这个借口。

  能往怀里搂钱的借口又少了一个。

  锅里面的油少了又添,整整油炸了一天一夜,哪怕晚上了百姓们也依旧借着月光和火把的光亮在地里面捕捉着。

  墨家的御史大夫也陪着看了一天一夜,直到天亮以后才稍稍阖上眼睑,还没等他睡着,就听见百姓们大喊,“大家快看,地里面的蝗虫们起飞了。”

  “别走,别走啊。”懵懂的孩童们口中挽留着,他们不知道蝗灾,他们只知道他们嘴里香喷喷的肉想要飞走了。

  如果是以前,蝗虫这样飞走,百姓们只会喜极而泣,可是现在,在尝过蝗虫的美味后,百姓们的心中蓦然有些惆怅若失。

  因为捕捉蝗虫的数量足够多,地里面的庄稼被蝗虫们啃食的不多,这要是在以前,地里面的庄稼不吃完蝗虫大军们是不会飞走的,可能它们也察觉到留在这里就不是壮大种族繁衍,而是被人果腹的下场吧。

  蝗虫会飞,百姓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升空离去。

  比起那些蝗虫们刚来的时候,它们离开时的队伍一下子缩水了四分之三,可见百姓们对食物的疯狂。

  墨家的御史大夫到地里面看了一下,发现叶子上面全都是蝗虫啃出来密密麻麻的洞,“和以前的蝗灾比起来,这次的损失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只要苗没死,之后就还能结出粮食来,好歹不至于像以前蝗灾那样颗粒无收,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而有了蝗虫肉作为少许补贴,百姓们心里不再像以前那样畏惧蝗虫,蝗灾一词以后将不会再是大秦的威胁。

  “那些蝗虫飞去哪了?”

  “回大人,那些蝗虫们兵分数路,飞向了周边好几个县城。”

  “油锅他们有准备好么?”墨家御史大夫问道。

  “回大人,油锅早就准备好了,听人说就等着蝗虫们过去了。”

  “蝗灾已解。”墨家御史大夫说了一句,然后回去好好的睡了一觉。

  聂粮后知后觉的收到蝗虫能吃的消息,和百姓们对视一眼,心中宛若错失了好几个亿,他们这里可以说是蝗虫的发源地,结果他们却没有尝到一点味。

  “大人,您也别伤心了,咱们这里连吃的都没有,那些蝗虫也不会在这里逗留的。”没见那些蝗虫们长成就直接飞走了么。

  没有了蝗灾,那些干旱地区地里面的粮食被啃食的一干二净,连个根子都没有给百姓们留下,可是不同以往,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的百姓们跟随着聂粮按部就班的打井、挖水渠、造蓄水池。

  这些东西才是他们来年丰收的有力保障。

第59章

  蝗虫过境,留在油锅里一批又一批,它们之所以让人畏惧,靠的就是那无与伦比的数量优势。

  而现在,它们这个群体被一个又一个油锅进行挽留,还没等它们肆虐祸害更多的庄稼,整体数量就少了不止一半,没有数量优势的蝗虫,连个小孩子都不会害怕,更不用说现在陛下给他们拨下来油,可以让他们美美的吃上一顿。

  不少从未吃饱过的百姓们在蝗虫来临的这天终于吃上了一顿饱饭,肚子里面有足够的食物打底,让他们心都跟着踏实起来。

  “可惜蝗虫可遇而不可求啊。”思想转变的人们说道,对蝗虫的离去依依不舍着。

  远去的蝗虫们宛若丧家之犬样远远的飞离了田地,不再像之前一样傻乎乎的撞到百姓们的手中进了油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3页  当前第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1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