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7 KB   上传时间:2020-11-09 19:29:33

  眼前宛若一个浩瀚新体系在他们眼前展现,让他们情不自禁的沉迷了进去。

  瓷器之美,博大精深。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滋润细媚有细纹。』这是瓷器制作的最高境界,也是目前瓷匠们正在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公手里各自把玩着一件精美的瓷器,舍不得放下,赵燕歌让人把这几件瓷器包起来让他们带回家。

  直到被赵燕歌带着回到了前殿,三公都还久久沉浸在瓷器之美中没有回神。

  公孙太尉是三公中最先清醒过来的,相比起法家出身的右相,儒家出身的左相,兵家出身的公孙太尉就没有那么多文艺细胞了。

  不过瓷器和玻璃的价值他却是一清二楚的。

  “陛下……”公孙太尉激动的看着赵燕歌,眼前仿佛看到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正涌向四世私库中。

  公孙太尉的声音让二相回过神来,右相抚须赞叹肯定道,“陛下,瓷器和玻璃绝对会被那些六国贵族们竞相追捧,一掷千金。”

  同样惊叹沉迷于瓷器的左相也道,“陛下,你的计划切实可行。”

  时下因为秦灭六国,有许多还心念故国的六国贵族们对秦朝多有抵触,虽然做不到复国,但是他们收拢财富于怀中,造成民间货币不流通,多多少少也会让朝廷感到苦恼。

  以前他们拿那些人没有办法,现在瓷器和玻璃一出,他们就不信那些自诩为贵族的家伙们还能坐的住。

  要想得到瓷器,就得乖乖奉上钱财来。

  右相和左相两人此时都不得不认同赵燕歌的方案,当然了,这些东西也就是帝王能够护住,要不然普通人把东西造出来,估计还没等赚钱呢,就已经被那些贵族们强取豪夺过去了。

  “陛下,瓷器的价格不能低了。”左相伸手抚摸了一下自己怀中的瓷器道,乐滋滋的给赵燕歌出主意道。

  “诸公,以后这些瓷器也会奖赏给于朝中或天下有贡献的官员们,你们可要记得把这个消息给放出去。”赵燕歌道。

  六国贵族们不屑和秦朝多来往,更有无数有才华的子弟被他们约束着不来考取功名,要不是还有科举制度筛选民间的人才,整个秦朝很难做到正常的运转。

  赵燕歌这么一说三公就懂了,这是准备用瓷器做诱饵,钓鱼儿上钩了。

  扪心自问,瓷器还真具备这种魅力。

  要是他们当初还未入朝之际,听到去朝中做官还有此等福利,肯定也会眼巴巴“为瓷卖身”。

  不过好在,他们现在已经在朝中为管,并且官职还靠前,官员福利少谁也不会少他们的。

  三公心里喜滋滋的揣着瓷器回了家,不需要过多的造势,只需要三公把兵、法、儒三家的好友邀请来家里面看一看,有关于瓷器的消息就一传十,十传百的流传了出去。

  自从在三公家里面欣赏过精美的瓷器以后,不少人看着自己手中的陶器突然就觉得不香了。

  他们动手摸过瓷器,瓷器的表面是那么的光滑,手感冰凉,纹理紧密,再一对比,陶器突然一下子变得太粗糙。

  这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天,一位同修兵家,公孙太尉的好友上门,一眼就看到了公孙太尉摆放在屋内正中央的瓷器。

  瓷器之美,哪怕看过了数次也依旧让他感到头晕目眩。

  一时失神,那名兵家出身的人下意识的把公孙太尉的瓷器给揽在了自己怀里。

  等回过神来,他突然觉得这样好像也不错,就跟公孙太尉打商量道,“反正你这大老粗品鉴能力也不怎么样,借给我带回家看几天怎么样?”

  公孙太尉的唾沫星子差点喷到他的脸上,道,“都是兵家的,你埋淘谁呢,让你带回家它肯定就回不来了。”

  “那这样,我前段时间刚巧得了一件青铜器,你不是最喜欢青铜器么,我用它来跟你换这个瓷器如何?”友人打着商量道。

  公孙太尉道,“没门,青铜器是美,但是和瓷器没法比,你不知道,瓷器的数量注定不会太多。”起码,在秦四世的私库被填满之前,作为聚宝盆的瓷器和玻璃不会在民间流通起来。

  这样一来,瓷器就越加显得珍贵非常。

  友人又道,“别人不行,不代表你不行,你好歹也是帝王老丈人,帝王难道还能舍不得一件瓷器给你。”

  如果瓷器在别人手中还好说,不管是什么,总会有办法得到手,可那是帝王啊,他们有的帝王会更有,他们没有的帝王也会有,这样一来,如果想从帝王那里求得一件瓷器,几乎难于登天。

  可三公这里就不一样了,首先,三公这边比四世好对付,其次,他们和三公好歹有私交。

  “那你还是先放弃吧,我可不敢仗着自己的身份去向陛下一而再,再而三的讨要,你也知道,我要是把瓷器给你了,开了这个头,对别人那边又该怎么交代?”毕竟,谁还没两三个好友,头一旦开了,就难收了。

  友人砸吧了一下嘴,知道也是这个理,可心里就是舍不得精美的瓷器,总想抱回自己家去,“那你说,如果我去陛下那里求一件瓷器回去,机会大不大?”

  “这,陛下倒是提起过瓷器会赏给朝中有功之臣,只是,你对秦朝有贡献么?”公孙太尉挤兑友人道。

  虽然同为兵家,可也有入朝和不入朝之分的。

  起码公孙太尉这个好友就没有在朝中做官。

  友人惊呆了,“就只有朝中做官这一个方法么?”

  他和公孙太尉同龄,难不成还要从底层一步步的做起?

  “陛下还会公开拍卖一些瓷器,只是那价格,相比起来还是你去做官还是更有机会一些。”

  公孙太尉这里遇到的问题,右相和左相同样也有,最近几天,右相和左相家的门槛差点被法家和儒家的人踏破,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他们家中欣赏瓷器。

  求赠的,互换的,更是数不胜数。

  其中左相身上的担子比较轻松一些,毕竟儒家人一向在朝中做官的就不少,在知道四世会奖赏瓷器给官员们有不少觉得自己胜券在握。

  相比起只被女子关注的【玉研阁】,凡是近距离欣赏过瓷器的人无不惊叹,瓷器的名声很快就流传出了咸阳城,落入那些六国贵族们的耳中。

  有相信想要亲眼目睹的,也有不屑一顾的,认为传言比陶器还要精美的瓷器是咸阳城内哗然取宠的一则流言。

  就在关于瓷器的传闻越来越广,咸阳宫内,赵燕歌定下了一整套十二生肖瓷器给公孙起送了过去。

  精美的瓷器上绘制出了十二生肖的图案,每一个生肖的模样都栩栩如生,憨态可掬。

  公孙起把玩着一只绘有小狗图案的瓷器,爱不释手道,“陛下,你真太厉害了,这些东西拿出去一定很赚钱。”

  也就瓷器是在赵燕歌手里产出,在此之前,偌大的咸阳宫内用的全都青铜器和陶器。

  精美的瓷器再一次的丰富了宫廷的奢华。

  “以后那些官员的后宅都交由你打理,你多留一点心,我会让龙卫配合你。”赵燕歌对公孙起道,没打算让自己媳妇在后宫干巴巴的闲着,一直没事做可是会憋出病的。

  赵燕歌不想把公孙起当成一个漂亮的花瓶给供养起来,白虎的锐气不应该被消磨掉。

  “龙卫?那不是只负责保护陛下的人么。”公孙起疑惑道。

  “是啊,只是他们现在的职责扩充出去了,你手上这套瓷器就是龙卫的人打造出来的。”赵燕歌笑着道。

  “那龙卫里面的人还真厉害。”公孙起惊叹道。

  赵燕歌毫不心虚的受用了。

  瓷器的名声在民间越传越广,就在那些闻名瓷器之美,按捺不住赶往咸阳城的众人纷纷投帖拜访三公之际,眼看着是时候了,赵燕歌让人把帝都拍卖瓷器的消息给放了出去。

  让下面的人负责,赵燕歌去往龙卫处查看玻璃的进度。

  相比起注重观赏性的瓷器来,玻璃的实用范围更广,不说小到女子们使用的镜子,中到磨砂玻璃,大到建设玻璃房,玻璃的用途比瓷器更加的广泛。

  最重要的是,玻璃的原材料比瓷器的原材料更便宜,更加容易获得。

  龙卫处,士人们最喜爱的纸张也有所进程,反倒是非常讨小孩子喜欢的糖果的进度被卡住了。

第8章

  赵燕歌了解一下才知道,这个时候还没有用甘蔗来制糖。

  现在流行的糖为饴糖,也就是麦芽糖,吃起来很粘牙的那种,一般都把糖融于水服用,而麦芽糖的原材料为米、麦、栗,也就是纯粮食酿造,就像酒水一样,在这时期是属于奢侈品的存在。

  至于赵燕歌构想中的水果糖和牛奶糖,原材料同样需要糖来调配。

  而用粮食这种原材料制造出来的糖果,价格显然平民不到哪去。

  赵燕歌就让龙卫的人先把糖果的事情放一放,等以后粮食多了再说。

  “陛下,这是您吩咐的卫生纸,已经做出来了。”一名龙卫来到赵燕歌面前躬身道,盘子中盛放着一卷淡黄色柔软的卫生纸。

  这才是卫生纸的真面目,那种一看就莹白干净的卫生纸中基本都是加了化学品。

  赵燕歌伸手扯了一块,浸泡进水里,很快,卫生纸就被水给浸湿而后溶解在了水中。

  “不错,把这东西以后提供给宫中的厕所。”赵燕歌道,而后问龙卫在制造上的困难。

  龙卫恭敬道,“虽然同样都是纸,但是一样溶于水,另一样则尽量避免被水溶解,所以卫生纸和白纸的制造过程是完全不同的。”虽然它们的原材料都是树木。

  赵燕歌耳边仔细听着,而后在龙卫的带领下去看白纸的进度。

  不同种类的原材料被打成浆后浸泡在水里,而后被制造出来的纸张也有着各自的不同之处。

  有的纸张韧性十足,有的纸张质地轻盈,有的吸墨能力出众。

  其中最出众的是一份光洁平滑的宣纸,摸上去的手感宛若玉石一般,纸张表面就像剥了皮的鸡蛋一般光而不滑,更兼有韧性,细薄复有光泽。

  比之赵燕歌现在用的和民间所流行的纸张,无疑就像陶器和瓷器一般的对比。

  除此之外,其余不同材料制造出来的纸张也各有各用途。

  有适合作画的,水墨晕染出色;有适合书写的,轻易不晕墨;有适合收藏的,纸张里面添加了药材,可以做到有效驱虫;还有适合装订成书,不会轻易损毁的。

  这些纸张如果拿出去,绝对会受到那些士人们的疯狂追捧。

  “陛下,瓷器拍卖会的时间已经定下,就在一个月后,已经足够那些六国贵族们全都赶过来。”有负责瓷器拍卖的龙卫过来禀报道,并为赵燕歌呈上一副精美的请帖。

  赵燕歌打开请帖,精美的请帖内完美的展现了瓷器之美,最妙的是它们都是搭配出现,没有单独拍卖的。

  每一套瓷器都有它们专属的图案。

  日、月、山、川轻灵。

  梅、兰、竹、菊风雅。

  福、禄、寿、喜吉祥……

  这次赵燕歌一共拿出了八套瓷器,只准备卖给八个卖家。

  一套就是千金打底。

  别以为这钱很多,那些真正的贵族们手中的财富超乎人的想像。

  就算被限制了进入拍卖会的门槛,也依旧有千余名人拥有了拍卖会的入场名单。

  诸多贵族后裔齐聚咸阳城,这是六国贵族们以前从没想过的。

  因为人太多,所以大部分都坐在了大堂中,有不少熟人之间相互认了出来。

  “咦,你不是说瓷器为哗众取宠之物,不屑一顾么,怎么也赶来了咸阳城?”有声音诧异道,让整个大堂内都安静了下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3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