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72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7 KB   上传时间:2020-11-09 19:29:33

  鸡蛋再多也没肉珍贵啊。

  不过两人多年街坊邻居,不适合那些虚的,谁还没帮过谁家的忙呢,早就算不清了。

  家里得了一大块肉,养鸡的老太太也舍得,连忙用上好料配好肉做起了好菜来。

  这一天,不少人家的家里都弥漫起了肉香,馋的更多人用粮食或别的东西去向那些分到肉的人家换点肉回家做着吃。

  一时间,咸阳城成了大秦年味最浓郁的地方。

  按照以往惯例,宫中会在过年节设宴,文武百官都可携带家眷们参加,今年也不会例外。

  只是不同于以往,菜上久了有可能会冷掉,吃进嘴里面会口感不好,这次咸阳宫内准备的是火锅和自助餐。

第89章

  火锅下面放置着木炭,会有专门人加火,不会让温度冷下去,在里面可以涮各种食材。

  自助则是烧烤自助,可以在青铜烤炉里进行自主烧烤,如果不愿意自己亲自动手,也会有宫人为之代劳。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精致小巧,有着各种口味的糕点摆放在殿中,可以随意拿取。

  如此布局自然就不能向以往那样座位,而是变得自由了很多。

  不会有人专门盯着,不少跟随着家长过来的小孩子都欢呼起来,眼睛直盯着香喷喷的烤肉看,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他们家也没有断过肉食,现在看到烤肉还是觉得别人家的烤肉味道更香。

  后来他们才知道那不是错觉,因为给他们烤肉的全部都由食楼的大厨们出马,能不好吃么。

  自助风格的聚餐没有以往那种紧绷的气氛,各种各样的美食让不少人心神都放松下来,公孙起拉着太尉夫人去招待那些夫人,赵燕歌则和三公们坐在一起亲自动手烤肉和烤菜。

  公孙太尉看到糕点旁有酒水,就随手拿了一杯,低头却看见青铜酒杯中的液体宛若清水一般,能够映射出他的面容。

  这是酒?该不会就是水吧。

  味浓烈,应该不是水。

  公孙太尉尝了一口味道,“轰~”一股强烈的味道自他的舌尖上彻底的炸开,口中宛若喝的是刀刃一般,公孙太尉舌头为之一麻,而后酒水化作火焰流入他的喉咙里,滚烫火热的进入了他的胃里。

  那种宛若被火焰灼烧一般的感觉让公孙太尉久久未能回神,等公孙太尉清醒过来,这才发觉他刚才居然惊出了一身细密的暖汗,公孙太尉看着酒杯中的酒问赵燕歌道,“陛下,这是什么酒水?”他从来都没有见到过。

  赵燕歌道,“那是烈酒的一种,名为烧刀子。”

  “烧刀子,好名字,真是酒如其名。”说完,公孙太尉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这次有了心理准备,公孙太尉细细的品尝烈酒和他们以往和的酒有什么不同。

  比他以前喝的酒都要辣、烈、清澈……度数高。

  两杯酒下肚,还没待公孙太尉好好的品尝一番,他就醉倒发出鼾声。

  “陛下,您这是什么酒?要知道公孙太尉可是出了名的好酒量啊?”左相问道,不敢轻易品尝这款烧刀子,连公孙太尉都能放倒的酒,他这个文人显然更扛不住。

  “烈酒,度数不低,不过公孙太尉会喝酒,等以后适应了就好了。”赵燕歌道。

  这也就是过年,赵燕歌才会把烧刀子给拿出来。

  要知道好酒都是粮食酿造,赵燕歌手头可没多少烧刀子酒。

  烧刀子是烈酒,文人们可能会不太喜欢,武将们却对在今晚宴会上发现的这款烈酒非常的感兴趣,是以,随着宴会时间过去,被烧刀子放倒的武将们不在少数。

  如此多的前车之鉴,让后面更多的武将对这款美酒前仆后继,而后被纷纷征服、放倒。

  还好今天大臣们都带了家眷,能有个照顾并把醉鬼们带回家的人,可是转头一看,发现那些夫人的眼神并没有给这边一点点。

  大多数小男孩在吃着烤肉,小女孩们则乖巧的跟在母亲们的身边,听着夫人们分享着彼此之间的美容秘籍。

  “还好当初及时知道铅粉和朱砂有毒的事,要不然我们的脸可就惨了。”一位夫人庆幸道,她的皮肤属于那种一晒就黑的,平时最关注的就是肌肤美白问题。

  可是没有想到,铅粉和朱砂居然有毒,要知道那个时候她可是准备开始用呢。

  “是啊,还好这事揭开的早,听说最开始涂抹铅粉和朱砂的女子们经过调养,现在已经好的差不多了,经过那一件事情,我都不敢随便往脸上涂抹东西了。”

  “我也是,不过我现在每隔一段时间就去一次美容院,你还别说,真的挺有用,让我的脸摸上去比以往光滑了不少。”

  咸阳城真正的贵妇人并不少,哪家没有一两个女子美容秘方的底蕴,她们的容颜和肌肤在家中有专门的人护理着,按理来说应该是看不上这个所谓美容院的,可是谁让美容院里会聚集那么多的官员的后宅夫人,说说笑笑,聊聊夫君和孩子,可比她们独自一人在家做美容有趣多了。

  美容院如今俨然成为了后宅妇人们的一大社交场所。

  宴会内各种声音汇聚,不知不觉变得嘈杂热闹起来,赵燕歌和三公们吃着饭聊着天,气氛轻快又融洽。

  至于那群喝醉酒,又没有家中女眷照顾的醉鬼们则被统一安置到一旁,给他们灌了醒酒汤慢慢醒酒。

  直到宴会的后半场,已经接近尾声之际,公孙太尉摇摇头,从醉酒状态中清醒过来。

  “我怎么会在这里?对了,我记得是喝酒喝醉了。”公孙太尉按压着自己两侧的太阳穴,让自己清醒过来。

  他想起来了,他在宴会上看到一种酒,好奇之下品尝,结果被酒给放倒了。

  他还记得那个名字,叫做烧刀子。

  现在回想起来,嘴中腹中依旧还回味无穷着。

  肚子有些饿,公孙太尉这才想起来他在宴会上还没吃多少东西呢。

  抛下身后一群醉鬼“酒……好酒……”的醉话,公孙太尉准备去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火锅有清汤和辣汤的,下面的火正旺着,可以随时涮菜吃,烧烤架更是不停的翻滚着,让烤肉的火候变得均匀。

  几块大肉吃进嘴里面,公孙太尉又回到了那个小团体内。

  “陛下,那款名为烧刀子的酒可否大批量的生产?”公孙太尉开口问道,想到那群醉醺醺的酒鬼们,他想到了更为遥远的边关,那里天气寒冷,军中向来喜欢喝酒暖身,这款烧刀子经过那么多武将认证,足以证明边关也会喜欢的。

  “暂时无法大量生产,毕竟太费粮食了。”赵燕歌道。

  公孙太尉听了有些失望,却也理解,毕竟比起喝的,还是用吃的填饱肚子更为重要。

  “望我大秦今年能够五谷丰登,财粮滚滚来。”农家出身的那位士大夫眉眼微醺道。

  他负责玉米、红薯和土豆事宜,如今种子都已经备好,就等着今年春耕发放粮种下去了。

  除此之外,还有棉花和甘蔗等,今年需要耕种的新品种有不少。

  深夜,宴会于繁华中落幕文武百官们吃饱喝足的出宫归家而去。

  不少夫人暗中掐着自己醉鬼夫君腰间的软肉也没能把醉鬼给弄醒,只能面带得体的笑容带回夫君和孩子们回家去。

  要说今天最高兴的莫过于肚皮吃的圆滚滚的小男孩们,他们从东吃到西,从南吃到北,火锅、烤肉、糕点、果汁,遇见的一个都没放过。

  不少小家伙们心里期待着下一年快点到来,要是能天天过年就好了,这样他们就能每天进宫吃好吃的了。

  等过了年,紧接着就是初春的脚步,外面的冬雪开始慢慢化冻,小河重新流淌,冬眠的小动物们会陆陆续续的出来寻找食物的踪迹,大街上人们的身影也越来越多起来。

  南方的冬季比北方的短一些,有人扛着锄头在地面上挖掘几下,土地被顺利挖开。

  “春天马上就要来了,可以开工了。”工匠们欣喜道。

  那些工人们一听,立马赶到了门外。

  工厂内,有关于缝纫机的生产被缩短到两条线,其余的流水线都被一款小巧便捷的机械承包。

  是播种机,一个人就能自由操控的播种机,省却了一人挖坑一人丢种并掩埋的功夫,至于推着机器在地里面走过去,种子就完全撒好。

  播种机的生产比缝纫机快速的多,机械工厂内刚生产了一批播种机,就被运送到了各个郡县中。

  尝过一次甜头的百姓们见到朝廷又有了新的农具租卖,纷纷赶到郡县去看。

  种子自播种机内哗啦啦的下着,并且自动埋进土中,不少百姓都看了倒吸凉气,“乖乖,发明这个农具的人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有了这个东西,家里面的老黄牛都可以退休了。”

  而老黄牛则表示离自己退休还早着呢。

  毕竟机器又不会犁地让土地变得更加松软。

  地硬了,哪怕有播种机也不容易播种,而是得先让老黄牛把地犁的松软了,之后再用播种机就快了。

  这一次郡县都还没有推销呢,百姓们就自发的租起了播种机来,有没有赶上的听到播种机已经全都被租走,不由满脸的懊悔,问还有下一批播种机么?

  还有不少人当即决定出手购买一辆这么方便的播种机,比起笨重的收割机来,播种机的价格可就便宜多了,一个家庭节省一点就能买的下。

  播种机畅销,让全国各地的郡县都传来播种机缺货的消息,机械工厂的工人们不由感到分外紧张,生怕供应不上了。

  “没有想到播种机居然会那么的受欢迎。”发明了播种机的墨家人和公输家的人道。

  “是啊,还以为会像收割机一样没有市场呢,没有想到播种机会这么的热销,早知道就让工厂早点开工了。”两家人不由可惜道。

  “现在开工也不晚,毕竟咱们的流水线速度也不慢,应该能赶得上进度。”

  毕竟现在还不到春耕的时候呢,只能算冬天的尾巴梢。

第90章

  春天还没真正来临,大秦全国各地就动了起来。

  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去准备春耕所需要的物品,朝堂的百官们开始准备着今年的民生计划,而边关,大秦的将士们已经顶着寒风开始了晨练。

  农家出身的士大夫负责玉米红薯和土豆的留种事宜,经过玻璃大棚一整个冬天的培育,这几种粮种的数量已经非常可观,已经可以送往各个郡县去播种。

  不管是玉米红薯还是土豆,它们的身上都带有一种味道,不像大米和面粉没有任何的味道,可以进行百搭,偶尔吃一次,会觉得这些东西非常的好吃,可是你要是长时间吃这个,就会产生一种呕吐的反胃厌恶感,这是身体本能的一种排斥反应。

  不过难吃总比没得吃好,长年生活在饥一顿饱一顿的百姓们听说后一点也不嫌弃,纷纷去郡县领取粮种准备春天播种。

  本来种了一辈子地的百姓们对于新品种本该保持一种观望的态度,不过由于这些东西已经在边关那种不毛之地经过事实检验,亩产800~900斤,他们这里地处大平原,土地肥沃,水源丰沛,再加上精心照料,产量不得达到千斤左右。

  这样一来按照粮税,他们上交九成,留下的一成也比他们之前两年加起来留的还多。

  北方的雪刚化冻不久,赵燕歌就让下面的郡县加大各自的把控力道,把郡下的县、镇、村重新统计一下,还有他们管辖范围内的流民们。

  你说大秦实施的户籍制度,大街小巷为什么还会有流民?

  无非就是土地兼并所带来的恶果。

  底层的百姓不识字,而不管是户籍、田契还是地契等那都是需要写字的,比如有百姓售卖土地和房屋,有人在字据上面动动手脚,十两的钱给你写成十钱,不少底层的百姓们都被那些玩文字游戏的人给欺骗的倾家荡产。

  家里面没有足够的钱给大秦交税,青壮年都被抓到北方边关修长城去了,而没有足够劳动力的老人和孩子没有地种,没有房住,就只能用沿街乞讨的方式这样生存下去。

  古代的乞儿是真正的乞儿,被人称作“要饭的”,他们上门基本只要一口吃的,而不是后世那种只求钱的假乞丐。

  只是底层的百姓们也穷啊,只能偶尔救济一下,却救济不了他们一世。

  不过好在东讨一口,西讨一口,只要每天勤快点,还是能混上一顿饭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3页  当前第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1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