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芳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须弥普普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8 KB   上传时间:2020-12-16 19:39:33

  又道:“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裴家这样的门第才能养出如此人才,却也因得‘裴’这一个姓,不知要耽搁他多久。”

  陈狄素来是个保守的性子,极少夸人,此时夸得这样过分,刘氏不由得奇道:“我听得说他不过在一县当中做个吏员,官人如何看出他将来或可一飞冲天?”

  又道:“我也算见过些事情,知道作书著文虽也算大才,可将来能有什么成就,却未必单看这个。”

  陈狄叹道:“我这些年见过不少读书厉害的年轻人,只是或锐气十足,或谦虚知礼,俱是各有性格,却无人能比得上这裴继安,果然人要经过磨砺,才能历久弥芳,他家中事情如此坎坷,或有妨碍,却是半点看不出来,直叫人要夸一声坚韧。”

  “如若当年那裴七郎有他这侄儿一半的坚忍,又何至于会落得那般地步。”

  陈狄叹息一番,却是又道:“你看他而今不过是在一县之中作个吏员,却不知他位小而心不小,眼光半点不曾局限在一县一州,一旦做起事情来,十分懂得顺势而为,因势导利,更知如何盘忘扎根。”

  刘氏听得十分心动,却是仍旧不放心,复又笑道:“今日才见得半天,官人怎的就看出他因势导利了?”

  陈狄正色道:“肚子里头有无东西,一问皆知——你道他同我都说些什么?眼下朝廷要发春役,要从各州抽调人手去漳州防汛,他欲要同我做交换,今次由宣县代替信州出人,等到夏日要征发徭役送粮秣去潭州时,便由信州代替宣县出人。”

  “因宣县比信州离漳州近,百姓过去,不但少了奔波之苦,也免了许多口粮,而信州距离潭州又比宣县近,道理也是一般。”

  又道:“还同我说,立时就要收帛税,宣县乃是丝绸兴盛之地,绢帛比信州价贱,问我愿不愿意在用比信州市价低二十文的价格买宣县的绢帛,代为缴税。”

  刘氏听得目瞪口呆,问道:“这……这也行?”

  陈狄点头道:“哪里不行?朝廷只要人、钱,只要收得齐了,哪里会管你这样多?况且如此转换一番,还叫百姓减了负担,只要宣化得当,年末考功,还能做政绩报——这法子他已是同好几处地方一同做过了。”

  刘氏也是掌中馈,管产业的人,一旦想清楚其中的关窍,脑子顿时活动起来,道:“如此商贾之道,用在民事之上,不想竟会如此得力!如果能寻得到离徭役地点最近的州县,又同当中官员商量妥当,另又寻得粮谷、绢帛便宜之地……”

  只是她想得更深之后,却是又摇头道:“好似不行,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

  各地的价格随时都在变动,同样是一斗粮谷,前一月同后一月也许就能差上十文钱,而两地来往不便,还要反复商榷价格,偏生能拍板的人都不能擅离——总不能叫知县、通判这些个官员去谈罢?然则如果他们不说话,下头谁人又敢定?

  况且天下之大,谁又知道哪里东西便宜,哪里东西贵?漫无目的去找,只会得个费时费力的结果。

  陈狄也颇为头痛,道:“正是,他这样的行事,只为孤例,难以效仿——知外地物价贵贱,懂货物经行之法,虽是吏员,却能做知县的主,随身把盖了印的公文都带着,那宣县知县也是个有胆魄的!”

  他一面说,一面难免生出惋惜的心理来。

  那彭莽不过是一介知县,怎能寻到这样好的吏员?

  自家明明是一州通判,比对方大上不知多少级,自恃也是个有眼力的伯乐,怎的从来就遇不到如此千里马?!

  偏生此人身份特殊,还不好招揽——也亏得那彭莽心大,又无什么向上之心,才干这般任用!

  刘氏听得丈夫夸了又夸,心上那石头终于落得下来,犹豫了片刻,终于还是道:“既是官人这样看好这裴继安,咱们把他招作女婿,如何?”

第78章 苦不苦

  陈狄只觉得自己的耳朵出了岔,呆了好几息功夫,复才问道:“你说什么?”

  声音里头尽是震惊。

  刘氏见得丈夫这般反应,甚是不解,道:“既然那裴继安品貌俱佳、才学过人,又是个迟早能一飞冲天的,还同咱们家有这般渊源,招作女婿又有什么不好?”

  又道:“你也知道,当日他救了信之同锦娘,那两个便十分心服口服,锦娘又是个女儿家,如此救命之恩,又是这般品貌,再兼性格十分温柔体贴,你我都觉得好的,她难免会惦记,好容易遇得今次上门,我已是问过,那裴小三郎对亲事避而不谈,想必是还没有人家……”

  “锦娘白日也在,在一旁问来问去的,那裴继安却并无半点不耐烦,几乎算得上有问有答,后头锦娘走开,我又去问话,他这才承认说这些年里也曾挂记信之同锦娘二人,唯恐当年落下什么不妥,只是通信不便,又怕打扰,复才没有上门,眼下见得两人俱是康健,极是高兴。”

  “你且想,十年修得同船渡,为何偏生当年是他救的人?正乃缘分二字!”

  “俗话说,姻缘天定,咱们锦娘相貌、性情俱是出挑,又是这般出身,不招人喜欢才是怪事!他口头说见得两人高兴,我看未必是假话,此人今日如此肯表现,又肯同官人推心置腹说厉害事,未必没有这一重渊源在。”

  再道:“那裴继安虽说出身差了些,可细论起来,却也不差——放在二十年前,咱们这样一家,还未必高攀得上呢!又因他救了锦娘兄妹,咱们也未真正报恩,欠着个偌大人情不知如何还才好,如若成了一家人,也不必再去多想。”

  陈狄面色大变,咬牙切齿道:“他虽说于我陈家有恩,我却也不至于要赔个女儿出去罢!”

  他一起了心,也懒得去管妻子口中的话有没有粉饰,不免越想越觉得不对,思及白日里那裴继安来时同自己说的话,本觉得此人大才,眼下回想,却又认为其人句句里头都透着深意,同只开屏的花孔雀一般,好似唯恐旁人不知道他厉害。

  难道此人从前就是用这样一张脸对着女儿,又装出什么温柔才子的模样?

  心思也忒重,忒阴险了罢!

  今日自家同他处了大半天,半点没有察觉,却不知竟是在这里等着!

  锦娘年纪轻,没有见识,被哄骗了也是正常!

  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可这话放在老岳父身上,却是恨不得当真做一回“泰山”,把那敢骗自己女儿的坏坯子给压死得了。

  此时虽还不是女婿,可敢打女儿主意,还做得这般可恶的,更惹人嫌恶。

  一扯到女儿身上,便是陈狄也淡定不能了。

  他再不见平日里的老道与精明,仿佛眼睛被浆糊糊了一般,怒道:“枉我那般夸他,又把他看得那样好,却不晓得竖子背地里竟有这般心思!这样的人,如何堪给托付终身!”

  刘氏见得丈夫越说越不像,嗔怪道:“你这是在胡说什么呢!人家也没说自己有那般心思,只是我在胡猜,觉得这果然是个好人罢了。”

  又道:“你且说说,又有哪里不好了?”

  陈狄已经六十出头,膝下只有一子一女,儿女俱是晚得的,尤其女儿,四十六岁才抱上,简直当做掌中宝,正因如此,挑挑选选,选到十五了还未寻到个满意的人家,此时被妻子这般一说,简直像是被脏水污了心爱的宝物,恨不得冲出去把自己今日给裴继安亲手倒的茶从对方喉咙里抠出来。

  他连脑子都不用过,随便一数,就数出了五六七八桩不妥当。

  无父无母、白身一个、穷酸困苦、心思深沉阴险。

  若非刘氏从前就认得裴继安,又知道其人品,今日还亲眼得见了人,只听丈夫这般说,还以为其人口中的是什么样的一个落魄户。

  陈狄说完这些,复又郑重道:“女儿嫁给谁也不能嫁给这一个!除却这些,如若陛下龙体康泰,重新临朝,他在一日,那裴继安便只能做一日吏员,便是他当真有了万一,如若太子不肯用,裴家便一世不能出头——难道要叫锦娘过一辈子穷苦日子吗?”

  又道:“如果同这样一个说了亲,被人特地捅到宫中,天家又会如何看我?难道不会被裴家牵扯?”

  刘氏一向知道丈夫的秉性,自女儿到了说亲的年纪,其人没少挑剔有意来说亲的少年郎,几乎个个都被他贬低到地底十九层去,是以前头那些事情,她半听半不听的,只是后头这一桩,却是不得不考虑。

  她沉默了片刻,道:“虽是如此,我还是看好这一个。”

  “当年我到了年龄,京中许多来提亲的,最后家里是如何挑中的官人,你可知晓?”

  陈狄愣了一下。

  刘氏说起两人旧事,眉眼间都露出几分怀念的模样,道:“当年除却官人,我爹娘还另选了两人,俱是当科进士,还都有好出身,一个滁州的,一个湖州的。”

  说到此处,她不由得微笑起来,道:“几十年了,我今日也不怕说——当初官人其实是个凑数的,你家世在里头其实寻常,相貌也不算出挑,穿的袍子还不怎的合身……”

  陈狄心中微微酸苦。

  他贫寒出身,家里不过一个老娘,几乎是拿命才熬得出头,科举时口袋里穷得叮当响,年纪又不小了,哪里有心思去管自己的穿戴。

  “最后为什么选了我?”陈狄问道。

  刘氏笑道:“当日相看,你还记不记得有个小厮去迎你们,不知为何被拌了一下,只有你扶了他一把……”

  “我当时就想,对个下人都这般好,人品定是好的,娶了我回家,再如何也不会欺负罢?就这般嫁了。”

  “我爹娘当时劝了半天,也没劝动,眼下看来,果然还是我眼光好,嫁得这一个虽说未必十全十美,人品是半点挑不出毛病。”

  刘氏抿嘴微笑。

  陈狄不由得就伸出手去握住了妻子的手,小声道:“夫人这些年受苦了。”

  刘氏道:“我不觉得苦,嫁个自己选的人,对我也好,哪里苦了——而今到得咱们女儿,我也想她嫁个自己挑的。”

第79章 小钱小账

  对于裴家的倒霉事,刘氏自然也有耳闻。如果不是实在看上了裴继安这个人,又因陈锦娘喜欢得紧,她也不会在此处帮着说项。

  做娘的,再怎么顺着女儿,也不至于失了理智。

  “锦娘喜欢,我也看得好,官人也说好,虽是家中有些毛病,却不是太打紧——不妨先同那裴继安透个底,等看一两年,如若宫中当真有变,他又举业有成,两家再来说亲,官人以为妥不妥当?”

  刘氏的这一番考量,不可谓不稳妥。

  虽然大家都不敢直说,可人人都知道天子周弘殷病入膏肓,归天在即。

  在刘氏看来,太子周承佑为人厚道,一旦天子没了,后者继位,裴继安卓有才干,自然出头在望。

  等他举了业,虽说家族里头早已没了什么积累,可女婿正如同半子,陈狄这个岳丈又不是吃素的,刘氏自己娘家也能出出力,帮着搭一把手,扶起一个自有能干的,其实并不太难。

  如此这般,只要裴继安能举业,就说明宫中已无芥蒂,裴家仍能起来,陈锦娘嫁过去就不吃亏。

  可如果他不能举业,此事自行揭过,左右都是两家私下说的话,并未商定,外人半点不知晓,彼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对妻子的提议,陈狄还是有些不满意,道:“锦娘眼下正是说亲的时候,过得一两年,她都十七了,能挑的余地更少!”

  刘氏哪里不知道丈夫这是鸡蛋里挑骨头,笑道:“也不是而今就不找,不过多一个备选罢了,左右同他说一声,咱们这一处有合适的继续看着,当真更妥当,自然不必等那裴继安,只是叫他这一二年等一等,不必着急说亲——左右凭他此时的条件,想要说个好的实在也难。”

  陈家势大,裴家落魄,自家形势比人强,刘氏说话都硬气,道:“这话还是要好好说,莫要叫人觉得咱们家仗势欺人,反倒好事办成坏事。”

  又道:“这一二年能找到色色都好的自然最好,即便找不到,将来还有裴继安作为托底,他这一处再不行,恰好届时有新科进士出来,正好看看有无合适的。”

  既是只作为备选,陈狄就觉得没有那么难接受了,只哼哼了两声。

  刘氏心中好笑,道:“那我明日着人去寻他过来?是我来说,还是官人来说?”

  陈狄只装作没听见。

  刘氏又道:“那妾身去说了?”

  陈狄这才哼哼唧唧道:“叫他未时末过来,我下了衙先好生考校一番,过得明日这一关再来说!”

  ***

  这一头夫妻二人在商量女儿婚事,另一头,郑氏也想商量婚事。

  她前日听得侄儿说了通判之子陈信之的事情,虽说不喜其人好色,可既是提起了,难免帮着多想一想,便在此处小心翼翼打听沈念禾的心思来。

  沈念禾此时一心只想去京城挖金银珠宝,又想去好好卖一回书,脑子里被灿亮亮、金闪闪的东西塞得满满的,稍有一点空隙,便去考虑沈轻云了,哪里有空去思考旁的东西,听得郑氏来问,便道:“我还小,婶娘不必这样着急。”

  郑氏嗔道:“你莫以为自己年纪小,过了来年就及笄了,此时看着久,其实不过一眨眼的事情。宣县毕竟是个小地方,能选的人家少,趁着今次去京城,婶娘原也有些人品可靠的旧交,能托她们打听,毕竟知根知底,总比盲婚哑嫁好,你喜欢什么样的便说得出来,叫婶娘也好帮着挑一挑。”

  又道:“你是个聪明孩子,不管翔庆军中是个什么情况,日子该过还得过,婶娘把你做女儿看,你三哥也把你做一家人,若能一直做一家最好,若是要嫁出去,也要挑个靠得住的。”

  她一面说,一面去看沈念禾的表情。

  沈念禾手中捏着一杆笔,正就着桌子算怎么才能得把书卖得更快,得钱更多,见郑氏如此认真,只好把笔放得下来,坐直了背,道:“婶娘,我只想先去得京城,探一探我爹的景况,再看看朝中、宫中是个什么形势,至于旁的,还是等将来再说罢。”

  郑氏其实话中有话。

  她其实一半想看看沈念禾是个什么反应,一半也真的是为她日后婚事考量,只是此时提得这样明显,对方却是毫无触动,难免有些无奈,只好叹一口气,道:“那便到得京城再说吧。”

  毕竟家里出了这样大的事情,不等到尘埃落定,没有心思想别的也是正常。

  这般想着,郑氏更是心疼了,见沈念禾忙着在纸上写写画画,忍不住道:“时辰都这样晚了,还是早些休息,这一路本来就辛苦,什么事情着急在今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7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2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