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成康熙表妹_分节阅读_第118节
小说作者:意元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8 KB   上传时间:2021-01-19 12:03:01

  “皇上想挣钱吗?”都到这个地步了,明夷明白,玄烨的确想挣钱,想挣钱的好啊,明夷更有一桩生意,如果能让玄烨掺合进来,很多问题都能轻而易举的解决。

  刚刚意识到自己很穷的玄烨,一听抬起眼看像明夷,总有一种自己落入陷阱的感觉。

  “皇上不必如此看我,我只是询问皇上一句,想不想皇上自己考虑,就算皇上不想做的生意,我要是想做定也会做。”那么多年,明夷和乔幽做生意,乔幽的确生财有道,但其中也有明夷的出力,玄烨比谁都清楚,征知书院弄出来的那些新奇东西全部都是供应百姓的,虽说价格便宜胜在量多。

  因此这些年,明夷究竟挣了多少钱?大概只有明夷和乔幽比较清楚。

  可是明夷能供应征知书院烧钱一样的研究,足以证明明夷这些年挣的钱实在不少。

  “说来听听。”玄烨纵然知道明夷有所算计,那也莫可奈何,谁让明夷的确亮出来让玄烨心动的东西。

  “皇上开了海禁,设立粤、闽、江、浙四大海关,可是其他地方都无人出海,英吉利从广州而入,以广州一口贸易,英吉利来大清者,以及其他传教士,他们口口相传之,皇上难道不知,我大清诸物于他们而言有多珍贵。”明夷说起都是和玄烨颁下的政令息息相关的,依玄烨的聪明,闻弦而知雅意,定然明白明夷话中究竟什么意思。

  “你的意思是让我组织船队出海?”玄烨询问以确定明夷的意思,明夷点点头,“眼下大清的各处生意,几乎难以插手,想要赚钱就得另辟蹊径,若是海上贸易的确可行,皇上该知道能带动整个大清。”

  明夷说到这里,细数如果海上贸易真的做成,会有什么样的好处,一条条和玄烨细线,玄烨沉吟半响,抬头看向明夷的眼神透着打量。

  在玄烨一心一意想要安顿大清天下的时候,明夷的视线已经放到外面。

  “皇上不会以为不远千里而来到我们大清的英吉利人只是例外,在我们所不知的地方有多少国家,今天英吉利人能来到我们大清,将来会不会更有别的人来到我们大清。所以说我们大清如今的左邻右邦都不如大清,未必见得其他地方的国家也不如我们。天底下的人都是喜欢旁人国土的,尤其如果看到大清如今的繁华景致,有几个人能不动心?”

  以人心而度之,没有人会不动心,想将一个繁华的国土收入囊中,拥有这天下间最大的财富。

  玄烨完全是一脸惊呆的看向明夷,明夷神色如常的,面对玄烨打量的眼神,“从传教士的嘴里,皇上听得出来,他们对大清的心之向往,没有人在听说大清的繁华之后,不会认为这是一个神秘的国度,旁人知我们,我们却不知旁人,最终的结果是自取灭亡。皇上好不容易才让大清一统,难道希望将来天下被他国所毁?”

  再不知道历史,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在华夏烧杀抢掠,桩桩件件没有人能够忘记。

  明夷从前或许不知道为什么,最后的华夏会落到那样的地步,但却明白并不是一时造就的,而是一天天一点点慢慢的堆积无数的问题,内忧外患之下才会造就那样的结局。

  站在明夷现在的立场,既应该为了自己谋利,又可以为后世做点事,明夷为何不做?

  能够让玄烨一起朝着这个目标奋进,明夷也知道如果要改变很多的事情,必须要让玄烨一起努力。

  玄烨听完明夷的话,半天没有作声,明夷注意看着,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士农工商,皇上,该不会是看不起商人?”

  “自然不是,只是我从未想过,明夷竟然看得如此长远。”有些是有些局限,玄烨都没有察觉,可是明夷却已经有了目标,甚至以此为目标不断的改进,更要说服玄烨。

  在消化明夷说的那些话,玄烨同样在反思。

  “沙俄胆敢进犯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不会是唯一,只要有一天大清不及他们强盛时,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对大清出手。”听到玄烨否认并非看不起商人,明夷也就继续刚刚提出的观点。

  最好的证明莫过于沙俄的进犯,这场仗刚打完,一个国家如果不足够强盛,谁都能踩上一脚,如果不能反击,最后的结果也就是自己的百姓被欺负,国土被夺去。

  明夷都拿事实来说服玄烨了,玄烨又怎么会不懂这个道理,居安思危,不管是什么人都一样。

  一个国家不仅要考虑眼前的得失,更要考虑百年甚至几百年之后究竟会怎么样。

  玄烨震惊无比的凝望明夷,越想越为之而惊心。这些年在外面,明夷到底经历了多少看到多少?

  “对外贸易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要看看外面的世界都有什么样的变化,哪些东西是我们所没有的,我们更应该向他学习。皇上喜欢西学,喜欢和传教士们讨论,为何不考虑在太学之中设立同样的科目,让他们一起学习?”明夷能够在外面暴露自己那些算术,都是因为从小和玄烨一起和传教士学习,理所当然的就把上辈子学到的代数几何合理化。

  明夷是在征知书院把这些科目放入讨论和学习的行列的,但是大清最高的学府却只读四书五经。

  “皇上以为一味的读那些四书五经,果真就可以治国平天下,能够应对外面的变化?”身为帝王想要中央集权,把所有的权势牢牢的握在手里,所以希望底下的人变蠢。但这样一来当真对天下都是好?

  凡事有利有弊,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若一味的想要中央集权,却不把江山稳固,天下百姓放在心上,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完全可以预料。

  玄烨想否认,或是不愿意接受可能带来的后果,明夷都给他指出来,打开眼界,放眼未来,终能决择。

  玄烨望向明夷显露出来的是满心的惊叹,“多年在外,你竟然学到那么多东西?”

  明夷沉吟半响,出门在外,确实是明夷最好寻来的借口,毕竟从小在宫里,她都是跟玄烨一起读书识字,学到什么,擅长什么,都瞒不过玄烨,有些想法,可以作为想法,然而要是想把事情合理化,要寻借口,恰恰明夷并不想寻太多的借口。

  “学海无涯,不出去看过,永远不会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宽广,广州我也曾去过,同他国的传教士亦有接触,和我们宫里见到的人完全不同,而他们告诉我的世界,那些东西,也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明夷说到这里都是真的。

  早些年明夷在听到玄烨开海禁,马上就动了海上贸易的心思。不能否认此时大清的繁荣,以及大清存在的许多东西都是让国外的人趋之若鹜的,□□上邦,后来在国外人的眼里更是成了一个黄金满地的人。

  如此的情况下,大清输出的东西,将会带来多大的利,显然易见。

  “皇上不想让人去看看外面的人究竟都是怎么样的?”明夷问起玄烨,玄烨不好奇外面的世界,不想知道在外面,比英吉利更遥远的国度里,究竟有多少国家,他们是不是比大清更繁荣,更昌盛?

  玄烨看出

  明夷眼中闪烁的光芒,“你想出海吗?”

  原以为明夷会点头,没想到明夷摇了摇头,“我喜欢我们的国。未必见得国外会比我们大清好。”

  上辈子明夷对出国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国外的月亮不会特别圆,如今大清都处于封建制度之中,其他国家是什么样,明夷一个不了解世界史的人不清楚,但未必见得比大清就会更好。

  每一个国家都有他好与不好的一面,明夷喜欢华夏的文化,喜欢华夏的人,并没有想过要离开这个国家,哪怕为了自由,亦不曾想过远远的逃离。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明夷很明白,她这一张脸,她的性子,换一个国家,也不见得会比现在过得更好。

  对于未知生活的冒险,又或是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明夷一直所向往的都是安宁自在的日子。

  她希望可以自由,因为她喜欢看这天下的风景,感受不一样的人文,没有人喜欢被人禁锢,纵然一开始她未必想要离得玄烨远远的,却因为玄烨的强留,明夷本能便想反抗,大抵这就是逆反心理吧。

  玄烨听到明夷的一句喜欢我们的国,暗松一口气,但凡明夷不曾想过永远的离开大清,一切都好。

  “此事,我们能否细议?”玄烨提起此,明夷道:“早些年乔幽让人安排了,具体如何行事,可以让乔幽同皇上细说。”

  明夷提出的仅仅是想法,如何实施,又怎么实施,这一点上来说,明夷不如乔幽知道得多。

  乔幽此人,借明夷的东风,那么多年来生意遍布天下,富甲一方,着实了不起。

  “可。”玄烨是心动的,同样也为明夷所指出的那些事而自我反省。

  或许,他确实该让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郑和下西洋时历经多少国,那些年里,所到之处如何,经过数百年的变化,难道会和以前一样?

  曾经的大明变成大清,大清的变化和大明是明显的,谁又敢说在这些年来,其他的国家不会同样的变化,那样的变化,将来会不会变成大对清的威胁,玄烨不应该好好的验证一二?

  至此,明夷将事情交给乔幽,和朝廷合伙做生意,如何借大清的力,赚他国的钱,让天下的人都因此富起来,且看看如何运行。

  玄烨作为一个帝王,没有自己的私房钱,或者说,想到自己的私房钱竟然比不上明夷,自然心中有其他的想法。

  能让明夷都赞不绝口的生意,玄烨同样看出其中的利,因此,不由分说的召见乔幽,让她给出详细的方案。

  乔幽早得明夷叮嘱,接下来他们的方向是对外,按明夷的话来说,国中的市场饱满,想要挣钱不容易,既然如此,世界那么大,担了风险,同朝廷一起分担风险,有钱大家一起赚,何乐不为?

  不得不承认,虽然明夷对经营之道所懂不多,可是论目光长远,论对天下时局的掌控,明夷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君不见明夷都把玄烨忽悠上船了,一点都不含糊。

  接下来,如何选择出船的人,代表大清的人出海贸易,一如英吉利的人来到大清,相比起他们想来大清学习,大清派出去的人,完全是想赚人钱的,虽然不能否认在此过程中会有有危险,同样,回报也是巨大的。

  出海贸易,自来就有,一向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最后由谁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也决定将来他们会得到什么样的利。

  这点事情,明夷就不操心了,开了头,想要暴利的玄烨自然会知道怎么做好这件事,反正借谁三个胆,也没有敢忽悠玄烨的人。

  诸事都在有条不紊的安排。守孝三年,不过是二十七个月,转眼间到了康熙二十九年,期间玄烨回过紫禁城,住不到两个月又回畅春园。

  有所不同,所有的儿子都带到畅春园去,皇太后,淑慧长公主,都一并到畅春园去,偏偏却无一个妃嫔跟来。苏茉儿留在宫中,并不愿意出门,玄烨自不会勉强。

  胤禛好些日子没有见到明夷,再见明夷脸上露出了笑容,明夷倒是一如既往的平静,瞧着就如同昨天刚见过一样,神色淡淡没有丁点的波动。

  淑慧长公主瞧见了,着实没能忍住地问道:“你们母子在外头那么多年,怎么还是这样冷淡的,感觉不像母子,倒像是……”

  陌生人三个字淑慧长公主忍了忍终是忍下没有说出口,明夷抬眼看向胤禛问道:“觉得有哪里不妥?”

  胤秅理所当然地回答道:“并无不妥。”

  淑慧长公主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心塞,拿眼看向明夷和胤禛,才发现两人的神色没有任何的两样,都好像现在的情况再理所当然不过。

  “胤禛,多带你五弟一起玩。”皇太后抚养了五阿哥胤祺,皇太后不会说汉语,一直教胤祺的都是蒙语,以至于胤祺的汉话是众多兄弟中最差的那一个,有好些兄弟都不太乐意和胤祺一起玩,皇太后希望胤禛能带上胤祺一起玩的。

  “是。”说到这里胤禛看向明夷,带着几分询问地道:“我同兄弟们交好,额娘以为如何?”

  不喜欢皇宫的人是明夷,连带对玄烨的儿女们,明夷自来也是敬而远之,胤禛有此一问,亦是想确定一二明夷的想法。

  “我同你说过,做你想做的事,不必理会旁人怎么想。包括我。”明夷的想法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变过,往后想来也是不打算变的。

  胤禛是顾忌明夷的心情,方有此一问,然而终究错料,明夷不管是作为一个母亲的身份,或是作为一个先生的身份,都不想管胤禛太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明夷可以为胤禛解惑,却不会为胤禛选择太多。

  一个人自己做出的选择,无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与人无尤。

  “是。”胤禛虽然早就知道明夷是这样的态度,不会打着为他好的名头,让胤禛完全按照明夷的喜好做事,事到临头,胤禛依然想问一句,无非想知道明夷有没有改变。

  如今看来,并没有所谓的改变。无论明夷同玄烨的关系如何,最终都是一般对待胤禛。

  “你这当额娘的,真是凡事不管。”淑慧长公主听完明夷和胤禛的对话,怎么说呢?

  当过额娘的人,听完这样的话,越发的觉得明夷不像一个母亲对待儿子一样的对待胤禛,怎么胤禛没有任何意见,纵然玄烨,也不觉得现在的明夷有何不妥。

  明夷但笑不语,管,为何要管,该管的人是玄烨,并不是她。

  院子人多了,自然热闹了,大阿哥胤禔已经成婚,眼下福晋诞下一女,虽是女儿,这却是玄烨的第一个孙子辈的,争得第一的胤禔自然得以大办。

  太子胤礽早年其实选定太子妃人选,不过因为太皇太后的薨逝,婚期延后,玄烨执意守满三年的孝期,表露的是对太皇太后的孝心,对于儿子却无此要求。

  不过玄

  烨对太子胤礽一向寄以厚望,专门让人教导选下的太子妃人选瓜尔佳氏,并不急于让太子成婚,明夷不曾见过瓜尔佳氏,听淑慧长公主提及过太子妃一回,道是个温婉的女子,可见玄烨在为儿子选妻的时候煞费苦心。

  与之而来,也有人同明夷提醒,胤禛的婚事是否该定下?

  不过两年,胤禛现在不过虚岁十三的年纪,明夷看着有些恍惚,古人早熟太过了!

  直接岔开话题,明夷不想太早让胤禛祸害人!

  可是,玄烨与明夷提起为胤禛择福晋的时候,明夷瞥过玄烨,“皇上很急?”

  说不出原因,玄烨总觉得明夷另有所指,“若是明夷不想过早当婆婆,可以择宫女教胤禛男女之事。”

  哦,万恶的社会,更有专门教皇子阿哥男女合欢一事的宫女,这点事该是当娘的操心的事,玄烨却再清楚不过,明夷定然不会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因此唯有他安排人来办。

  “皇上可知无论男儿或是女儿,身体若不成熟,过早欢好对身体有利无害。”明夷提起这一点,玄烨微微一顿,明夷半眯起眼睛地问道:“听闻皇上对医术颇有研究,竟不知这个道理?”

  ……玄烨感受到明夷对他的嫌弃,那种万万没有想到玄烨是这样的一个人的那种嫌弃,玄烨有心想解释一句,明夷抢先一步道:“显然皇上的医术学得不行,专业的事,自该交由专业人士办。”

  说到这里,明夷已经在想,到底让谁去给胤禛科普一下,小小年纪要是纵欲过度,很伤肾。

  玄烨伸出手小声地道:“自来都是如此。”

  “皇上可记得早年时子嗣连连夭折?”狗屁的自来如此,明夷不客气的翻了一个白眼,提起当年的一些事,无非让玄烨好好地记起来,先前都有过什么样的事,就算玄烨想忘,忘得了?

  “难道皇上一直认为那是意外?”明夷再一次的问,玄烨自然明白那绝不是意外,接二连三的子嗣夭折,一度让玄烨对自己都产生怀疑。

  明夷道:“我说了,专业的事自该过问专业的人,宫中的太医不少,让他们过来问问,自然会知道,究竟什么事该为。”

  过早的给儿子送女人,生怕儿子不知道女人怎么回事?

  女人的世界里记着传宗接代的事,因为这个世界的人不断的告诉她们,她们的职责就是传宗接代,与之而来她们一心一意记着的就是那么一回事,因此牢牢的盯着,迫不及待的想通过此表现自己的存在感。

  女人的可悲都是这个时代,以及男人们造就的,而玄烨在此时此刻又想让儿子早日懂得男人和女人间的事,目的是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页  当前第1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2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成康熙表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