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成康熙表妹_分节阅读_第178节
小说作者:意元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8 KB   上传时间:2021-01-19 12:03:01

  皇家的事虽然闹得沸沸扬扬,满朝都为之震动,但对百姓来说也不过是茶余饭后的闲聊,感叹一声,皇家的事情可真多。

  随后该吃吃该喝喝,为了生活忙碌奔波,谁有那么多的精力管皇家的勾心斗角。

  不过征知书院研究出了新药来,而且试药的效果还不错,立刻让人推行。

  能够救人性命的药,怎么可以自己一个人独享,明夷一开始创办征知书院的时候,打着的目的就是能够惠及天下,更能惠及后世。

  这样的宏愿不必与人多说,只管做就是。

  不过胤祉的儿子没能熬过来,没了嫡子的胤祉显得很是颓废,可是看着胤禛的眼神却也越发的不对劲了。

  胤禛倒是淡然处之,毕竟胤祉是什么德性,他又不是今天才认识,完全要把过错归在明夷的头上因此而找胤禛的错处,明夷当天在给药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明白的告诉过玄烨,玄烨也把这些话原封不动的告诉儿子们。

  胤祉的儿子发生这样的意外,不是任何人想的。事成了定局,其他人都安然康复了,就一个胤祉的儿子病故,就算再想怪明夷,那也得敢把话说出口。

  弘晖和弘昀的身体康复之后,马上就被接回了府上,站在玄烨的立场是自己的儿子自己养,别想把孩子都丢给明夷,一个宝儿陪伴明夷让明夷能够分一分心神,足够了,再来两个,这是想把玄烨将明夷留在身边的时间全都抢去吗?

  玄烨这样迫不及待的,胤禛也不加迟疑,赶紧把儿子接回去,别真把玄烨惹急了。

  内宫的动荡,前朝一开始虽然震惊,但过后也是该干什么干什么,毕竟玄烨都已经处置相关的人,一个都不留。胆敢谋害皇嗣,这样的罪名,株连九族都是轻的,内务府经此动荡之后,玄烨更是加速简人。

  果然是人一多,心思一多,动手脚的人也就更多了,为了后续不会再出现像德妃这样的事情,玄烨也开始考虑是不是应该重组内务府?

  明夷之前针对内务府举措虽有些效果,但因为树大枝茂,在内务府中长大的人,总能轻而易举地寻到一些关系,由此而造就属于自己的一番势力。

  比起一味的放权,也应该设一个监管的机构,而且内务服的人不应该再从八旗之内选,八旗中人关系太密切,极容易再发生同样的事。

  想来想去玄烨还是征询明夷的意见,这件事到底应该怎么做?

  “废内侍之制。”明夷又是旧话重提,这么一件收拢人心的事,玄烨如果做下了,那么不管从前满人对汉人有过多少伤害,从今往后都会在历史上记下重重的一笔,就是大清的康熙皇帝,废除了封建王朝一直以来不得人心,而且没有人道的内侍制度。

  阉割本来是酷刑,最后却一步一步演变成封建王朝中皇帝为了杜绝身边的女人和男人私通所用的办法。

  这些内侍都是跟在皇帝身边伺候的人,不要以为他们这些人都是好相与的,与内务府勾结起来,有的是让皇帝头痛。

  很多年前玄烨就拒绝过推行这

  样的政治,但是如今想到内务府和内侍之间的关系,玄烨第一次没有果断的拒绝。

  “我知道皇上考虑什么,无非是宫中的妃嫔不少,一旦废除了内侍之制,皇上心里不安心,毕竟虽然皇上不再宠幸各宫的娘娘,却不代表皇上愿意她们背叛皇上。”明夷比谁都清楚皇帝的双标,他可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嫔,却要求身边的女人必须对他从一而终。

  “皇上不要忘记宫中现在并不缺人。”就算现在下诏废弃了内侍之制,但是紫禁城之内,内侍从来不少,每一年进宫的人不说,原本留在宫里的难道都不是人?

  那么大的数目,如果不是一直关注的人,绝对想象不到,那到底有多少人,又可以让宫中多少的贵人身边都有内侍。

  玄烨最不愿意废除内侍之制的原因就那么被明夷说破了,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却也不敢否认。

  “别人家也不是没有三妻四妾,怎么不用内侍也没什么事,轮到皇家,却要如此的苛刻?”明夷再接再厉的劝说玄烨,要是按明夷内心最真切的想法,还不如废除三妻四妾的制度,直接改成一夫一妻制,那不就可省以了皇帝的诸多担忧。

  心里想想可以,明夷很清楚,绝对不能说出来,否则有位皇帝会炸毛的。

  “此事关系重大,我得和前朝商议。”玄烨的确心动了,如今看着天下好像太平,但是满汉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彻底的缓解。

  在汉人的心里,纵然经过了玄烨许多少年的示好,想要让天下人知道满汉一家,总有很多人记得满人对汉人所行的酷吏,易发易服,屠杀,这一些都刻在人的骨子里,平常的时候看着没什么,但是想要让他们完全忘记,绝不可能。

  明夷第二次提到这个办法了,一个收拢人心,而且极有可能改变汉人对满人的看法的办法。就看玄烨能不能下定这个决心。

  玄烨既然说要和朝中的大臣商议,最后还真是提及了。

  但是这个想法一提出来,确实把人惊得不轻。本能的反应就是谁给玄烨提的这事?考虑过后果吗?

  “都有什么想法,说说吧。”玄烨说出问题之后,所有人都傻眼了,直到玄烨再一次询问,示意所有人发表意见,别只干瞪眼。

  “此事,此事延用千年,若是就此废除,那宫中往后如何是好?”尴尬得人都在细细的斟酌到底应该怎么回答玄烨的问题。

  这件事太尴尬了,毕竟牵扯到皇帝和妃嫔之间的事,要是同意了这件事,万一将来传出宫妃与外人私通的消息,那可是丢尽了皇家的颜面。

  但也有人同意这件事,毕竟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废除这种酷刑的用人之法,极为深得人心的。

  朝堂上反应很快,有人开了头,每个人都各抒己见,毕竟玄烨可不是看着他们不做声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就这件事发表自己的意见,想当哑巴的人,那是官当到头了吧。

  吵来吵去一天是吵不出个结果来的,消息也就流传出去,所有人都知道玄烨既然有意废除千年王朝沿用下来的用人制度-内侍制度。

  马上有人觉得玄烨是不是想戴绿帽子,竟然要废除这样的制度。以及而来也开始抨击满人从前的恶习,比如兄死弟及,父死子续。

  意识之间都开始挑满人的毛病,直说满人就是蛮夷之邦,根本不懂规矩,就这样的王朝休想长久。

  既然是明夷提出来的想法,明夷也得就这件事和征知书院的人好好的论论。

  首先该说说阉割之制因何而起?是自古就有,还是人定,又是为何而定?

  寻根究底地寻找问题所在,就问题的本身提出意见,而不是一味地纠结在什么满人汉人的民族问题上,毕竟不管是什么样的民族都是有好有不好,毕竟人皆无十全十美的,更何况是一个民族。

  抛开民族的问题,单论废除这样的制度应不应该?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损。愿意进宫当内侍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抛弃了男人的自尊,只为了寻一个爬上高枝的机会,让这样的人在皇孙贵胄身边长大,由这样的伺候在左右的人影响着,孟母三迁的道理,天下读书人难道不知其理?

  不人道之制,该废当废而不是。

  古往今来的王朝,没有哪一个能下得定决心废除这样的制度,为的是皇家的一己之私,为的也是皇帝的私欲,而如今大清的皇帝愿意废除这样的不人道之制,难道只有错?

  征知书院早就聚集了

  很多敢于发表意见的人,明夷提出的观点,站在人道也站在人性的立场,谁也没有办法说明夷说的不对,毕竟那么多的人睁大着眼睛看着都能明白,当内侍这样的事,人人都看不起。如果能够废除这样不人道的制度,为什么不好?

  朝堂与民间都为这件事争执不休,明夷开一个头,顺便也提起了汉人的裹脚文化。

  裹脚之风因何而起,那是自宋朝之后朱理文化升起,各朝以来皆以禁止妇人裹脚。

  当年大清入关以来,实施剃发易服之制,多少文人士子大喊头可断,血可流发不能剃!盖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损,内侍之制有违人道,难道让女子裹脚就不违人道。

  天下男人喜女子的三寸金莲,所喜的究竟是什么?一双畸形的脚不过巴掌般大,连路都走不了,是想以此将女子禁锢,如此男人,存的是一颗什么样的心?

  就是害怕天下的女人,你没一个有本事留得住,所以只能用这样毁掉一个女人的办法,强迫把女人留在身边吗?

  明夷也是女人,作为蒙满联姻的结合,明夷可从来没有裹过脚,但也曾经看到过所谓的三寸金莲,当时只觉得触目惊心。虽然到现在为止,满族中无女子裹脚,但在汉人里,那些大户人家出身的姑娘,有多少是没有裹脚的?

  大清自入关以来,也曾令行禁止女子裹脚,可惜因为民族的矛盾,汉人偏偏不愿意执行这等有利于女子的诏令,更有故意唱反调的,为了不进一步激发民族矛盾,大清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既然都说到人道的事上,废内侍之制有好处,同样,顺便把裹脚这样的事一并搅黄了,那也是好事。

  在指责完男人的险恶用心之后,明夷更是让不少的名医指出女子裹脚之后对人体的伤害,尤其一个女子,因为终日无法下榻,身体自然每况愈下,无论是将来生育或者是寿命都是百害无利的。

  生产本来就是一道鬼门关,若是不好生锻炼,一尸两命都是常见的事情。

  有了这些名医陈述女子裹脚的利害之后,之前那些因为明夷的发言,也因为明夷的身份而攻击明夷的人一下子变得少了许多。

  那么多年来,多少女子死

  在生产这道鬼门关上,但凡经历过的人都知道,也不能违背事实的说出没有这回事。

  眼看吵的差不多了,明夷再一次指出人道两个字,连我等满蒙之蛮夷都懂得不为人道,难道华夏礼仪之邦却连知错能改的勇气都没有,有何资格称之为礼仪之邦?

  这句话的杀伤力是巨大的,就算之前还愤愤不平,想和大清做对的人,这个时候也不能否认明夷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

  有违人道之事,理当废之,如何能为了所谓的民族之间的仇恨,而不顾人道,反而失了汉人原本的风度和气韵,还有资格指责满清的野蛮。

  征知书院与天下人吵得沸沸扬扬,朝堂之上也一刻不曾安宁,最终还是玄烨拍板决定废除内侍之制,自此宫中不再行此政。

  这件事首先是玄烨下定决心要实施的,所以明夷才会顺着玄烨的意思,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

  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清的皇帝,愿意废了这等不人道之事,就是想让天下人都明白,大清入关以来无论做下多少的恶事,但现在的皇帝却一心一意记挂百姓。

  愿意为了百姓做出任何的改变,也愿意为了百姓敢顶天下的骂名,废此千百年的恶习。

  或许对于很多文人士子来说,玄烨的这一番举动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让他们明白,纵然大清入关以来,的确做下很多不得人心的事,但现在的皇帝在一心一意的弥补,想让满汉成为真正的一家。

  玄烨曾经拜过孔子陵,也曾去祭奠过明□□,南下的时候,玄烨和所有的名家大儒也有往来,态度恳切,而且饱读汉人书籍,对于文人士子的推崇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数十年如一。

  也是在玄烨这样不留余力的表现下,开了一个好的局面,因此玄烨想要废除这等有违人道的制度,虽然很多人为了争一口气而表示反对,但大家都明白,内侍之制确实是陋习,千百年来没有皇帝想要废除这项制度,玄烨却出手了,正好说明了玄烨有一颗开拓创新的心。

  明夷在这过程中,顺便把裹脚一事,闹得人尽皆知,让人知道了男人的审美有多么有违人道,用这样的办法毁了女子,也毁了这个天下。

  天下人口凋零

  ,百废待兴,一条人命何其重!在这个时候,男人还为了自己那点丑陋的审美如此约束女子,更把一个女人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人走路都不成。

  喜欢裹脚之人的男人,到底存的是颗什么心?

  每每看着那一双丑陋扭曲的脚时,难道就不觉得恶心吗?

  发自灵魂的拷问,一度让人没办法反驳,有违人之常性的事情,很多名家大儒其实也是反对的,但是因为那些富商,也因为一些人对于大清的不满,对于满人的怨恨,所以就算朝廷屡屡禁之,一样还是有人喜欢。

  但是提到人道两个字时,而且也让所有天下有名的大夫都指出裹脚对于人体的伤害,很多人家就算再想让女儿讨别人的欢喜,也该好好的想想,是不是应该先保住这个女儿的性命再说。

  利害关系的陈述自然不会有人无视之,除非真的是那等丧心病狂,一心只想让女儿攀附权贵,不顾孩子死活的人,才会继续坚持让孩子裹脚。

  大清自入关以来,因为满汉之分无法推行的废除裹脚之制,这么一场闹下来,很快裹脚之风慢慢的消失了。

  所谓的制度不能一言断定,更应该将所有的厉害陈述出来,为什么废,为什么创,这就给了百姓参与的机会,也就更加深入人心。

  什么有利什么无利百姓心中自有衡量,而不会一味的跟风,以为那些富家之人做下的决定就都是对的,而他们这些贫穷的百姓就应该听之随之。

  这件事做好之后很快感受到汉人学子中对于大清的又一个认可,事情闹得太大,一开始玄烨担心是不是会适得其反,毕竟征知书院一出面,天下人全都跟着吵了起来,玄烨担心会惹起众怒,没想到最最支持废除内侍之制和裹脚之事的人,正是一直以来他认为最反对激烈的儒家之士。

  事成之后感受到那些人心情的变化,玄烨很高兴的同明夷喝了葡萄酒。

  喝完酒后的玄烨难掩欢喜的道:“之前我一直担心推行这样的政策会不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如今看来你是对的。”

  “皇上所为,既利于天下,又除陋习。纵然有那故意唱反调的人,却敌不过天下人心。天下人不在乎你是什么样的出身,只问你所作所为是不是真的为他们着想。只要这颗心是真挚的,他们会感受得到。”明夷一直觉得天下的百姓其实都是很务实的人,你的一颗心是不是真正为他们着想,处处为他们谋划,他们可以感受得到。

  至于那些唱反调的人,天下间的事又有哪一样不会有人反对,反对就反对吧,只要支持的人更多,那么一点抗议的小声音又怎么不允许存在?

  “往后内宫也得大变。”前朝的事情解决了,现在该考虑的就是紫禁城内,皇帝的内宫,没了新进宫的太监,伺候在内宫的人,就得好好考虑考虑,如何安排才能妥当。

  明夷对此没有过多的插话,仅仅是提了一句,“我们满人从前有这么多的规矩吗?以前大清没有入关的时候,我们身边难道都是太监伺候?以前什么事都没有,现在为什么又要担心?”

  玄烨担心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内宫出现私通之事,可是太监和宫女之间的那点事,玄烨当真就不知道不清楚。

  如果是有心的人,总有无数的办法,无论那究竟是不是一个正常的男人?

  “如今宫女都已经定为满十八岁可出宫。你该知道我担心的不是宫女,而是妃嫔。”玄烨也只有在明夷的面前说出这番心里话,那些担心在别人的面前,尤其是玄烨自己提出废除内侍之制之后,根本不能和任何人提起。

  明夷对此更是不发一言,皇帝的担心她又怎么会不懂,比起宫女来,他的女人,纵然这些妃嫔现在已经不为玄烨所喜,也不代表玄烨愿意接受她们和别的男人在一起。

  男人啊,天底下的男人都是如此,更何况眼前的这位皇帝。

  仅仅是在心中腹诽,明夷任由玄烨倾诉,也全都当做听不见。

  玄烨半天得不到明夷的回应,也就知道了明夷是什么意思。

  “这些话原本就不该和你提,可是不和你说,堵在心里,总是难受。”玄烨的确难得喝一回酒,还是有人特意给玄烨提及,小酌可以养生,尤其是这样的葡萄酒,所以一直以来很是注重养生的玄烨,才会每日小酌一杯。

  不过玄烨的酒量一向不怎么好,纵然是这样的一杯葡萄酒喝下去也是满脸的通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页  当前第1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2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成康熙表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