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配在年代文里跳芭蕾_分节阅读_第58节
小说作者:草莓甜饼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13 KB   上传时间:2021-04-08 19:54:45

  她往招待所的方向去,走到半路才想起来,一起在火车上呆了好几天,可她居然忘记告诉他自己已经考上部队了。

  只好等下次见面再说,他再过段时间也要调回省会的军区,总能碰到。

  ……

  沈娇宁到招待所放了东西,会议要等明天才开始,今天还早,她记挂着母亲给她留下的东西,准备先去找一下沈首长,把东西拿回来。

  她走到前台,被喊住了:“沈同志,汪英毅部长刚刚打来电话,说想跟您见一面,我正要上去问您有没有时间。”

  汪英毅是主管全国文艺系统的领导,地位很高,一说他的名字,就是普通老百姓也知道。

  沈娇宁虽然也幻想过来京市会见到很多领导,但没想到一到地方,就被这样的著名人物点名见面,当然答应了:“有时间,说了去哪里见他吗?”

  前台把地点告诉她,沈娇宁点头应了,改了行程,先去见汪英毅,至于要回财产,考虑等会议结束再找时间。

  约的是一家烤鸭店,沈娇宁走到约定的地点,见到了传说中的汪英毅同志,心里不由自主地有点紧张,还有点激动,她深吸了两口气,调整好情绪,这才走过去。

  对方六十岁上下,戴着一副细边框眼镜,见她到了,和蔼地请她坐下:“这家烤鸭店有些名气,你好不容易来一趟京市,请你尝尝。”

  沈娇宁对他笑了一下:“谢谢部长。”

  “不要那么拘谨,就是随便吃个饭。”

  正好服务员把烤鸭端上来了,应当是认识汪英毅,服务很周到,还给他们卷了一个面饼做示范,卷的那个本来是要给汪英毅的,结果他指了指沈娇宁:“给这位同志吧,女士优先。”

  沈娇宁受宠若惊地接过。

  他们吃到半程,才说起正事。

  “能说说你对现在文艺界的看法吗?”

  沈娇宁略一思索,便开口道:“如果说对整个文艺界的看法,那我只能笼统地说,我觉得目前的文艺发展太缓慢了,几乎是停滞状态,我们明明有很多优秀人才,可是我觉得他们都被埋没了,完全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汪英毅一愣,似乎是没想到她居然这么大胆,忍不住继续问下去:“那要是具体到你熟悉的领域呢?”

  “如果具体到我熟悉的芭蕾领域,我觉得,首先应该放开对芭蕾的偏见。”她说,“古典舞,民族民间舞,都可以正常地表演,但是芭蕾是受限的。在国内,芭蕾已经有五年时间没有再演出过西方剧目了,可是不能否认,确实有很多西方经典的芭蕾舞剧,我们国家以前也排过《巴黎圣母院》、《泪泉》这样的作品,可现在都没有了。”

  因为芭蕾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下的产物。

  沈娇宁说:“其实芭蕾也只是一个舞种而已。”

  “不愧是自己搞舞剧的人,果然胆子很大。”汪英毅笑了,“我个人是很喜欢芭蕾的,最早的时候是排了《和平鸽》、《鱼美人》,到你说的《巴黎圣母院》和《泪泉》,我都看过,芭蕾方面有你这样的人才,我也非常高兴。”

  他问道:“不过我有点疑惑,既然你是这么想的,为什么又排了一部完全本土化的舞剧呢?”

  “这是两回事。打破现在的阻碍,是发展的基础,但是具体编排什么风格的舞蹈或者舞剧,取决于编舞或者艺术家个人的风格和喜好。我想要讲述那样一个故事,自然就用了那样的舞蹈语汇。”

  沈娇宁总结了一下:“总之我认为,艺术需要创新,但芭蕾的创新要加一个破除偏见的前提。”

  汪英毅赞赏地点了点头,这位女同志虽然年纪小,但思路很清晰,对艺术的看法也很成熟。

  看来她的舞剧能成功不是偶然,而是真的有实力。

  他喝了口茶,说得斯条慢理:“你排的那个舞剧,大领导都听说了。也是时间赶得巧,今年元旦的时候,他才说现在的文艺作品太少了,应该多鼓励文艺创新,紧接着到了春节前后,你们那边的曾立轩组长上报说,有位女同志带领地方文工团,大力创新,排出了一部了不得的芭蕾舞剧。”

  原来是曾组长上报的,沈娇宁点点头。

  “后来电影厂那边又来报批,说要拍你们这部舞剧,大领导不知怎么的,又听说了一次,这还不止,前段时间妇联的年度报告,发现绵安的妇联工作做得特别优秀,一问经验,居然还是因为演你们的舞剧。你说说,我们能不对你好奇吗?”

  沈娇宁自己也觉得意外,事情居然这么赶巧,一件事情听一次没什么,一连听了几次就让人在意了。

  大概就是这样才有了通知她来京市一起开会。

  汪英毅道:“不过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位厉害的女同志居然还这么年轻,真是年少有为。大领导本来是想亲自见见你的,但他最近身体不太好,就让我来了。觉得这里的烤鸭怎么样?”

  “很好吃,谢谢您和大领导的款待。”

  吃完烤鸭,事情也聊了,汪英毅让沈娇宁回去好好休息,明天准时参加会议。

  汪英毅想,艺术在国内沉寂了好几年,现在从大领导,到芭蕾青年人才,都认为应该创新,看来艺术确实到了该大力发展的时候了。

  沈娇宁走出烤鸭店,心情有些激动。

  她从汪英毅的话里得到了一些信息,领导层面有意要创新发展文学艺术!

  明天就要召开会议了,汪英毅特意在这个时候找自己谈话,很可能明天的会议内容就是如何发展文学艺术。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如果会议顺利的话,极有可能马上就可以自由地创作。

  当然年代所限,束缚应该还是会有一些,但是至少大家可以看到更多的新作品了!

第65章 《女儿》26 要回财产

  沈娇宁心情颇好地回了招待所, 在房间里练了两个小时基本功,洗了热水澡,身心舒畅地躺在床上。

  她幻想了一会儿未来文艺蓬勃发展的景象, 又翻出了顾之晏送她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书的扉页签着顾之晏的名字,他人挺温和, 没想到字却十分凌厉。

  以前她只听这个书名, 就对这本书没有什么兴趣, 这次耐着性子读下来, 才发觉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坚韧意志,意外地合她胃口。

  书里还有一些圈点划痕,力道与那个签名如出一辙, 显然是顾之晏看过做的笔记。他已经看过却还要随身携带,可见很喜欢这本书。

  里面有一段话被他划出来,是个很著名的句子:“应当这样度过人生……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她还没有那么伟大, 谈不上为人类解放斗争, 只能尽量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事。

  她想,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芭蕾的发展,还是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她还不敢说会让芭蕾在这个国家发展到什么程度, 但至少可以让它早日重新开始发展。她想把她的一生,奉献给芭蕾。

  第二天一早,沈娇宁穿戴整齐,去参加了文艺工作大会。

  与会的好些是老艺术家, 再不济也是人到中年, 只有沈娇宁最年轻,看着完全还是个小姑娘的样子,高高瘦瘦的, 眼神倒是聪慧灵动。

  大家都是文艺界人士,互相之间多少都认识,或者听说过对方,可是那个小姑娘,他们谁也没见过,也不知道她是哪个行业的。所幸大家都是有阅历有智商的人,没人怀疑她是混进来的。

  沈娇宁也发现这里没有她认识的人,其实她现在认识的人也不多,算起来也只有金先生夫妇和高文康导演,是她目前知道又有艺术水准的。

  会议很快开始,汪英毅走进来负责主持。

  这里请的人,都是在各自领域有所成就的,也是汪英毅认为能担当起发展文学艺术重任的艺术家。

  他们没有花很多时间说些没有意义的话,直接开始进入正题。首先由每个人各自发表他对自己领域的意见和建议,在每个人开始发言之前,汪英毅会简单地介绍一下发言人。

  沈娇宁不知道这个顺序是怎么安排的,可能是论资排辈,反正她等了半天也没喊到自己,干脆先认真听其他人的发言。

  来之前,她想过也许有的人会不敢说真话,毕竟这几年的形势太严峻了,几乎到了人人自危的程度,但现在听下来,她发现其实大家还是挺敢说的,不愧都是有名气的艺术家,风骨就在那里,说得很中肯,也有道理。

  有了这个基调,轮到沈娇宁的时候她就更轻松了些,按之前准备的发言稿说就行。

  她是最后一个发言的,汪英毅对她的介绍是:“青年芭蕾舞演员、编导,作品有芭蕾舞剧《女儿》,已经拍摄成电影,过段时间上映。”

  大家这才知道她的身份,原来是芭蕾演员,心里暗暗惊奇,这么年轻就已经有自己的代表作了,还是编导,看来这小姑娘不简单。

  《女儿》这个作品,电影界相关人员有所耳闻,是八一厂著名的高文康导演在负责拍摄,高文康也算是老牌导演了,虽然风格保守了一些,但他导的片子质量都有保障。

  现在很多电影都是把舞台剧拍出来,但是能被拍出来的舞台剧,不论是戏剧还是舞剧,无一不是经典。

  听了汪英毅对沈娇宁的介绍,大家心里更加重视这个小姑娘了。毕竟她看起来也就十几岁的样子,绝对不会超过二十,这个年纪就有这个成就,真正的未来不可限量。

  沈娇宁开始发言。

  她除了说昨天跟汪英毅谈到过的那几点,还强调了一件事:“舞蹈演员有他的特殊性,要达到在舞台上精确的表演,需要每天排练。现在有很多优秀的舞蹈演员山上下乡了,这固然是对他们精神意志的磨练和再教育,但是势必造成他们舞蹈技术的退步和身体柔韧度的倒退。”

  她的声音不像有些女孩子那么尖,圆润柔和,娓娓道来,让大家听得进去,不觉厌烦。

  她说:“我知道其实领导们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特许舞蹈演员在劳作之余,每天排练一个小时。但其实这是不太现实的。我本人就主动申请下过乡,有过切身体会,在那个劳动强度下,真的很难有精力和体力继续练习舞蹈。”

  “所以我的第三个建议是,希望可以逐步开始,让优秀的人才们从乡下回来,让他们做自己更擅长的事情,在适合他们的岗位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的发言,谢谢。”

  每个人发言完毕,大家都会鼓掌,可是她说完了,全场陷入一片死寂。

  太敢说了,大家虽然也部分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但那也是委婉的,而且最多表达一下艺术范围内的看法,是说他们能说的话。可是她的最后一点,赫然是让知青回城。

  其实她那句话,可以直接说让舞蹈演员回来,但她偏偏不那么说,她说的是“优秀的人才们”,到底指的是舞蹈演员还是所有知青,端看大家怎么理解。

  他们心里是赞同的,因为他们也有亲人去遥远的乡村当知青,可是他们不敢鼓掌。

  还是汪英毅带头肯定了她:“我们的小同志,年纪虽然小,但是心里是真正有艺术的,考虑得非常全面。要发展文艺工作,当然不能少了优秀的人才。”他还特别认真地拿钢笔把沈娇宁的建议一条条都记下了。

  大家松了口气,终于一起鼓掌。要是真能让知青们回来,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

  中午大家休息吃饭的时候,有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笑眯眯地拉住她:“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这些老家伙不敢说,只有你敢说。”

  沈娇宁记得这位老奶奶,汪英毅介绍过,是著名的文学家:“想说就说了,舞蹈演员和其他艺术领域的人还不一样,他们身体要是留下了重大伤病,艺术生涯就彻底结束了。”

  老奶奶也不多说,又笑眯眯地看看她,再跟其他几个老艺术家一起夸奖一番。

  年轻就是好,这就是年轻人的胆量。

  他们心里莫名地燃起了一些希望,国家有这样的青年艺术家,艺术就有未来。

  所有人发言和讨论用了一天时间,从第二天开始,各界分组讨论,确定接下来要做的文艺项目。

  沈娇宁虽然也算是有作品了,但在舞蹈界到底资历还浅,确定项目是由舞蹈界的前辈带头负责的。

  因为这边的舞剧团从年初开始,正在创作两部芭蕾舞剧,分别是《沂蒙颂》和《草原儿女》,他们最后定下来,舞蹈方面,先创作和排演这两部舞剧。

  开会一共花了三天时间,散会之前,汪英毅给了他们一个建议,等电影《女儿》上映,他们可以看一看,如果好的话,也可以推广到全国排演。

  ……

  会议结束,沈娇宁回到招待所,前台告诉她,有位军人来找过她,听说她不在就走了,留了张纸条给她。

  沈娇宁接过纸条,顾之晏说他临时有事,今晚就要离开京市,让她回去的路上注意安全。

  她收起纸条,夹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

  沈娇宁后天才走,明天还可以在京市留一天,她没有去玩,给沈首长打了个电话,说明天要去找他。

  她本来是想去军区找沈首长的,可是对方接了电话后,说让她回家,就在家里见面。

  沈娇宁不太想回去,不过沈首长说姜玉玲他们都不在,他有事情单独跟她说,沈娇宁还是答应了。

  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沈娇宁第二天一早就去了沈家。

  果然其他人都不在,沈鸿煊给她开的门。

  当年她下乡的时候是负气走的,连大门的钥匙都没带,打定了主意以后不要再回来。结果原主真的再也没能回这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2页  当前第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1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配在年代文里跳芭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