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炮灰养包子_分节阅读_第210节
小说作者:小乔且中路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2 MB   上传时间:2021-04-12 17:54:40

  莫寻寻却是有些紧张,她虽然对谢家那位未婚夫没什么影响了,但是婆婆亲自来接,站在这寒风刺骨的冬雨里,还是让她觉得有些心慌。

  下意识地朝拓跋筝这个假舅妈看去,“怎么办?我要上前去么?”

  “自当去,这天寒地冻,她来这码头,总不是为了看你一眼,你做晚辈的,的确该上去行一礼。”拓跋筝说着,见她有些害怕,缩着肩膀,又做惯了脏活累活,越发看着小家子气。便将手伸到他腰间,“背脊骨挺直一些,不必紧张害怕,我在这里呢!”

  虽知晓是个假的舅妈,本来也没什么舅舅的,可听到她这话,莫寻寻还是莫名有了些底气,下意识地站直了身子,挺直了腰杆,领着雀儿带着王妈朝那谢夫人走了过去。

  孟茯见拓跋筝的目光一直跟着莫寻寻追,分明就是不放心她,便道:“咱们也去看看吧。”

  拓跋筝没拒绝,也没说要去,也不晓得是在犹豫什么,直至见着孟茯走了过去,才移步追去。

  这厢莫寻寻已经走到谢夫人面前了,在王妈的指引下,福身行了礼。

  谢夫人身材有些消瘦,眼角有不少细纹,但这些细纹丝毫不影响她眼睛里的光彩,看着就是个精明之人。

  她伸手扶起莫寻寻,“往后便是一家子,谢家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规矩,你不必紧张。”这一扶也摸到了莫寻寻粗糙的手,甚至还能感觉到手上的道道裂痕。

  眼底不免对莫家浮起几丝怒火!

  其实她在去年就与莫家重提婚事了,但是花氏那里一直推三阻四的,谢夫人便觉得不对劲,今年打发人去莫家乡下老家,所以自然晓得莫寻寻在乡下过的是什么苦日子。

  因此才一再催促,算着莫寻寻及笄后,就直接找到了莫大人提起婚事。

  花氏这才没法子,打发王妈去接人的。

  莫寻寻断然没有想到,这谢夫人如此平易近人,连道了谢。

  “莫大人如今没得空闲,那边没顾得上安排人来接你,不如就乘着我们的马车回去。”谢夫人提议,只因见那莫寻寻穿得太单薄,身上虽披了氅子,但明显是大了几分,一看就不是她的,而且又十分华贵,与她里面船的普通衣裳根本不搭配。

  莫寻寻身上披着的,正是拓跋筝的氅子,但是拓跋筝个头有些高,所以那氅子看起来便有几分不合身,不过也能将就遮风取暖。

  然她就犹豫了这么一瞬,谢夫人目光就已经落到朝她这里走来的孟茯和拓跋筝,“你认识她们?”刚才谢夫人就见着莫寻寻与那两位气质不凡的女子说话,只是不晓得她们之间是什么身份。

  而看到拓跋筝后,也猜测出来,多半莫寻寻身上的披风是她的。心里不免是有些疑惑,这披风是上品的白狐皮,没有一丝杂色,价格必然不菲,她却愿意给莫寻寻披着?于是便问:“你认识那两位夫人?”

  莫寻寻犹豫了一下,还是介绍道:“那两位夫人是一位是沈夫人,一位则是我舅妈,我们是船上才相认的。”

  谢夫人有些惊讶,当年独孤氏曾说过,有个幼弟在世,只是没什么来往。

  没想到这么多年,竟然还寻来了,心中也为莫寻寻高兴。又因为拓跋筝这年纪上也差不多,所以谢夫人不疑有他,当下上前主动与孟茯二人打招呼。

  莫寻寻便插不上嘴,只在一旁听着她们说话。

  却听得谢夫人说:“这桩婚事是我与她母亲从前订下来的,她也是我认定了的儿媳妇,早前是我糊涂,竟然信了莫家那边的话,直至今年差遣人去了他们老家,才晓得她过的是什么日子,所以这样一及笄就赶紧催促莫家将人接回来,我是舍不得她再吃那样的苦了。”

  所以莫寻寻听到谢夫人的这话,她能脱离苦海,竟然是谢夫人在这边催促,所以婚事才被提起,莫家不得不接自己回来。

  心里一时对这谢夫人生了几分感激。

  这时候听拓跋筝说道:“我也是认出她后,才晓得她这些年过的什么日子,不过夫人放心,如今有我等在,自然不会让她再受半分委屈。”

  因下着雨,大家也没多言,莫寻寻也不可能跟着谢夫人的马车走,莫家那边也没来人接,便直接与孟茯她们一起去了这里的别院。

  院子是刚置办的,所有一切都崭新着,不过提前叫人收拾打整好,各处都烧得暖烘烘的,可直接主人。

  又因为已经晚了,孟茯只打发人去给莫寻寻置办了些行头直接送来,好叫她明天体面地去莫家,将属于自己的嫁妆要回来。

  王妈没敢回去,带着人继续跟着莫寻寻,生怕早一步回去,让花氏白打自己一顿,或是发现什么端倪,直接药死了自己。

  翌日一早,拓跋筝便领着莫寻寻去莫家,自不必细说,孟茯这里先将各处牙行逛了一遍,然后这才让皓岚将信帖送往知州家中去。

  如今的景州高知州高大人正为着这每年冬天想要进城的老百姓头疼,明明这景州没什么天灾人祸的,可是每年到了下半年,大家的日子都便过得紧张起来,尤其是这入冬后,天气寒冷,真落了大雪,还不晓得一天要冻死多少个人呢!

  于是拿到了信帖,先是有些发愣,“不曾听说过南海郡还有黏土。”

  季师爷是本地人,前年落榜的,有个秀才名头,年纪不过二十出头的模样。“怎么没有?多少年前景州这边就有商人去过,不过那边闹海贼厉害,到底性命要紧。”

  “你这样说来,这信里说的是真的?”高大人有些年长了,但并非景州本地人,他原本是想任期满了,风风光光退下去的。

  可是这景州虽是盛名在外,可是真来了此处,他才晓得在这里做州父母的难处,打碎了牙齿还要往肚子里吞咽的那种。

  而且这些个烧瓷世家,一个都动不得。

  处处受气。

  “大人管他信里说的是真是假,反正这章子是真的,南海郡既然要人,您痛痛快快让治下各县令放人就是,只要今年少死些人,您再熬半年任期就满了,到时候虽是无功劳,但也没什么过处啊!”季师爷还是明白人,不过到底是这几年来,窑厂一个接着一个关,多少手艺人无处可去,无生计可求,如今有这样一条出路,干嘛要拦人活路?

  非得将人困在这里,活活给饿死?

  就好比那些百姓是鱼,景州却干旱无水,这样不放鱼走,迟早是要饿死的人。

  高大人却是有些担心,“这些个世家素来横行霸道惯了,如今黏土越来越少,瓷器就越来越贵,他们只怕不愿意让这些手艺人离开,若南海郡那边真烧出好瓷器来,他们这居高不下的价格也就维持不了多久。”

  到时候自己岂不是将这些个世家给得罪了,未来这半年的日子也不好过。

  季师爷倒没有想到这一点,一时有些为难。但想着近年来南海郡飞速一般的发展状况,又想起城外那些衣衫破烂的老百姓们,明明会手艺,却无处可展,种地这景州又不出粮食。

  一脸正色地看朝知州:“大人,您若是因怕得罪了这些世家,而眼睁睁看着他们被困在这景州而活活饿死,难道您的良心就能过得去么?”

  高大人回想自己这一辈子,虽没有什么大建树伟功绩,可也没什么过错。

  所以这心里是如何也不愿意临退之时,还要背上这么多条性命。

  景州的日子一年比一年还要艰难了。几年想要进城的老百姓直接翻了几十倍。

  所以他不得不规定每日可进城的数量。

  “罢了罢了,本官不管如何到底是朝廷命官,他们不会真拿我如何,最多是给本官些难处罢了。现在就去写信。”高大人思来想去,余下来这半年,他忍着些吧。

  反正都老了,到了这把年纪,还争那些做什么?

  季师爷听罢,连高兴道:“学生替百姓们多谢大人!”

  高大人把章子递给他,摆着手。“去吧!”

  这信很快就送了下去,那季师爷也怕几大世家晓得,所以办事密不透风,悄悄咪咪的。

  各县衙就是缩小的景州城,也同高大人一般担心今年饿死冻死的人数攀增,于是有人来办理迁移,他们自然是高高兴兴放人。

  要说也不是平白无故有人来办理迁移,孟茯不是先去了牙行么?自然也留了招工启示,牙行也想赚这一份中介银子,自然是到处给他们找人。

  所以孟茯这里几乎没怎么出力,牙行那边就替她把事情给办得漂漂亮亮的。

  等世家们反应过来,已经晚了,那些会手艺,甚至是手艺还不错的匠人们,人家即便舍不得离开故乡,但总不能愚昧地不为饿着肚子的儿孙考虑?

  再加上这几大世家着实欺人太甚,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衙门离的迁移文书都拿到了,自然不怕他们。

  话说莫寻寻那日领着拓跋筝回了莫家后,花氏那些个后宅里的阴谋算计,在拓跋筝绝对的武力值面前,都不值一提的。

  谢家那边又匆忙来提亲,不给花氏一点喘气的时间,莫老爷虽是早出晚归,但是也不敢怠慢拓跋筝这位妻弟媳妇,只将花氏好生约束,独孤氏留下的东西,都统统交给拓跋筝,由她来承办女儿的婚事。

  而他这些天忙什么?当然是跟牙行里的人一样忙着。

  盖了南海郡知州沈大人红章子的信函他看到了,而且南海郡那边如今发展飞速,人家做什么成什么,本来那双峰县又多的是黏土,所以这些匠人们与其在这里饿肚子,不如去那边求生计,他自然跟季师爷一般,没钱就出力。

  但莫寻寻很纳闷,尤其是昨天谢家就来提亲了,她父亲百忙之中便抽空将她母亲留下的东西,都转交给了拓跋筝。

  对拓跋筝信任无比,甚至是自己的婚事都托付给她,而非花氏。

  “我一会儿便带你去见一见那谢兰江,你若不喜,这桩婚事就退掉,不必勉强,将来找更好的就是。”虽然那谢夫人看起来还算是个好婆婆,可拓跋筝想着孟茯说的那话对,送佛送到西,既然已经帮了这莫寻寻,就帮到底。

  最为重要的是,莫大人提了独孤氏有个幼弟,养在庙里,年纪算起来和独孤长月不相上下。

  至于那位弟弟,多半不晓得有这么个姐姐,因为当年独孤氏是跟莫老爷私奔的,与独孤家那边断了来往,许多年不曾来往,她身体不好,病故的缘由正是因为思念家中亲人,莫老爷去替她寻,却得了被灭门的噩耗。

  然后独孤氏才没撑下去。

  虽没有证实,都是凭着莫老爷红口白牙说。可有这么多巧合一致的地方,已经算得上是一道难得的缘份了。

  还有这莫寻寻的相貌也摆在那里,无法让人去忽略。

  即便最后不是,拓跋筝也要看着这缘份之上,不妨帮她一帮。

  但莫寻寻此刻心里想的还是拓跋筝这个冒充的舅妈,“你是如何说服我父亲的?”难道她真有个舅舅?

  拓跋筝听到她这个问题,想了想,很认真地看着她:“你应该问,你父亲是如何说服我的?”

  莫寻寻侧着头,有些不明白她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听拓跋筝说道:“姓独孤的人很少,我有一个朋友,刚好是个这姓,那日决定帮你,纯属是阿茯一时心善。但昨日你父亲与我提,你母亲的确有一个幼弟,身世与我那朋友相互吻合。”

  莫寻寻当下一脸震惊,难以置信地看着拓跋筝,好半天才惊诧道:“所以你真的是……”真的是她的舅妈?

  不过她话还没说完,就被拓跋筝打断:“不是,他是个出家人!”心忽然慌起来,难道进来疏懒了,没有好好练武的缘故?

  莫寻寻又一次愣住,“出家人?”

  “对,你去收拾一下,马上就出门了。”拓跋筝催促着她,这几日孟茯那边收获不小,这样下去,她们会比预计的时间还要早些启程回南海郡。

  所以回南海郡之前,一定要将莫寻寻的事情处理好。

  如果她不愿意嫁,就直接带着她回南海郡。

  但莫寻寻不知道拓跋筝是这样打算的,如今听着她催促自己,少不得有些紧张。

  听说那谢兰江身体不好,刚回来那天,就被二妹嘲讽,他们谢家这么着急娶自己过去,就是为了给谢兰江那病秧子冲喜的。

  所以她嫁过去,可能就是做寡妇。

  跟着莫寻寻出了府邸,因坐在轿子里,她也不晓得是往哪里去,只觉得七弯八拐的,过了三盏茶的功夫,轿子便停下来了。

  她打起轿帘,只见是一座茶楼的大门口。

  拓跋筝已经出来,见莫寻寻探出半个身子,只示意王妈过去扶她出来。

  “阿茯也在,谢家那边兴许还没来,咱们先上去暖一暖。”说着,伸手替她拉了拉遮风的斗篷,然后转身大步进门。

  莫寻寻连踩着小碎步追上去。

  上了二楼,推开一扇门,进了雅间,出乎意料,里面除了孟茯和戎岚之外,还有一个陌生的男子,穿着锦绣华服,生得俊秀,脸色有些苍白,即便是守着火炉,仍旧不见半丝血气。

  他正面对着这门方向,门一响,他抬眼便看到了跟着拓跋筝一起走进来的莫寻寻。

  当下连忙起身,同拓跋筝行礼,“晚辈见过夫人。”目光也随之落到莫寻寻的身上,但只浅浅看了一眼,便将目光收回来。

  孟茯回过头,招呼拓跋筝带着莫寻寻过来坐下,“这便是谢公子。”戎岚从前来过景州好几次,与这谢兰江刚好认识,今日便是他将人约出来的。

  是有些唐突,不过事关两个年轻人的终生幸福,婚前见一见,总是好的。

  莫寻寻有些坐立不安,显然这和她所预想的不一样。

  她还以为偷偷地,远远地看一眼,哪里晓得她们竟然把人给约出来了。

  拓跋筝不擅长这些事情,坐下便喝茶,示意孟茯帮忙。

  孟茯当然也没给人做过红娘,也是头一遭,于是干咳了声,试图打破和尴尬气氛,“那什么,虽说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终究是要相互扶持一辈子的枕边人,我觉得你们两个当事人最好先见一面,若是不满意,着实不必勉强,想想这人生一辈子,活得长久的,最多也就是三万三千三百天罢了,没道理委屈自己不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6页  当前第2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0/2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炮灰养包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