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嬉闹三国_分节阅读_第118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99 KB   上传时间:2021-04-13 19:53:57

  荀公达,你好狠的心!

  你我一无怨二无仇,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这个世界,已经连一点点友好都没有了吗?!

第118章 【不是结束】

  赵云一路西行,马走得很快,中途没怎么停歇,只匆匆用了些饭食又继续赶路。

  百余里的路程,赵云不过六七个时辰便走完了。

  只是抵达许都附近时天已擦黑,赵云估摸着再赶路怕也进不了城,便在附近的县城歇了一宿。

  翌日清早,赵云收拾收拾,背上曹冲的信前往许都。

  有荀攸开的路引,赵云入城没受到什么阻拦,只被个守城门的校尉玩笑般询问他在哪位将军麾下效命。

  赵云这身量、这气势,一看就不是寻常百姓。

  赵云怕横生枝节,只说自己从洛阳来,没说自己曾是刘备的主骑将。

  听到赵云说是洛阳那边过来的,对方立刻自动把他的身份脑补完整,恍然说道:“原来是夏侯将军手底下的,进去吧,别耽搁了正事。”

  赵云顺顺利利地进了城。

  荀在许都也算有名,赵云稍微问了个路,很快找到了荀家门前。

  赵云正要上前敲门,就见一辆马车停在不远处,两位女眷相携从车上下来。他只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准备等待对方入内后再过去。

  那两位女眷也注意到身姿笔挺的赵云。

  见赵云立在自家家门附近,其中一个年纪较小的少女停下脚步,遣丫鬟上前询问赵云可是有什么事。

  赵云见丫鬟落落大方地向自己问话,点头说道:“我乃常山赵子龙,受邓侯之托前来求见文若先生。”

  丫鬟跑回去向少女回话,脚步略带急促。

  赵云只见到对方凑近压低声音和少女说了两句,那两位女眷便朝他们走了过来。

  少女含笑说道:“赵将军,我父亲眼下不在府上,你先随我们进府候着,我这就派人去寻他回来。”

  赵云一下子猜出了少女的身份。

  这约莫就是曹冲的未婚妻、荀的小女儿了。

  赵云点点头,默不作声地随荀意两人入内。

  荀意到底是女眷,不好亲自接待赵云,进府后便派人去寻自家兄长过来作陪,又让人出去把荀找回来。

  赵云观荀意行事稳重大方,心中不免讶异:相比这位荀家女,曹冲行事未免太跳脱了些。

  荀意叫人领赵云去接待客人的地方,回头就对上自家阿姊促狭的目光。

  荀意并不害臊:“阿姊难得回来,母亲见了一定很高兴,我们赶紧去母亲那边吧。”

  荀家阿姊说道:“我倒是好奇邓侯是什么样的人了,竟能让我们向来沉着的阿意这般上心。”

  一听是曹冲派来的人就又去请兄长又去请父亲,说是没把人放在心上都没人会相信。

  荀意抿唇说道:“仓舒他从未让人单独上门,这次派了赵将军过来,必然是有十分要紧的事。”

  近来荀的沉郁,荀意这个当女儿的都看在眼里。

  只是荀不乐意让她掺和外面的事,她自然无计可施,连宽慰都无法宽慰。

  荀意隐约觉得,曹冲恐怕也是为了荀心中郁结之事才派赵云过来的!

  荀家阿姊见她神色认真,便也没再打趣她,姐妹俩携着手去了唐氏那儿。

  另一边,赵云见着了荀家兄长,两人客客气气地聊了起来。

  得知赵云乃是刘备麾下的主骑将,荀家兄长有些意外,对自己这位未来妹夫行事之荒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赵云连对他都三缄其口,可见这次曹冲要给荀的信非同一般。

  这么要紧的事儿,他居然交给赵云这位刘备心腹来办?

  哪怕心中犯嘀咕,荀家兄长还是敬业地履行妹妹交待的陪客任务,一直陪聊到荀从外面归来。

  荀近来一下子苍老了好几岁,瞧着十分憔悴,眼底甚至隐隐能看见青影。

  见儿子在作陪,荀顿了顿,打发儿子离开,邀赵云去书房叙话。

  赵云起身跟着荀去书房,这才解下一路上不曾离身的包袱,把曹冲的信取了出来。

  荀对曹冲写信的长度已经习以为常。他见赵云杵在旁边没动,不由问道:“仓舒可还有什么吩咐?”

  赵云说道:“邓侯吩咐我在旁边等文若先生把信看完,当场将信烧掉再回去。”

  荀眉头狠狠一跳。

  他邀请道:“赵将军且先坐下吧,我看看仓舒在信中写了什么。”

  赵云依言落座,默不作声地守在一旁,并不打扰荀看信。

  荀启信看了起来。

  一开始看见曹冲那异于寻常的话本叙事,荀并没有放在心上,可越往后读他就越发心惊,不由自主地倒回去细细重读前文才接着看下去。

  哪怕曹冲是化用子虚乌有的典故,还是叫荀看得心惊肉跳,仿佛曹冲所写的那些东西真的会发生。

  事实上,曹冲明面上假借子虚朝乌有国来写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之事,实际上却还掺入了靖康之耻、鸦片战争、日本侵华这些更叫人耳熟能详的惨烈耻辱,一桩桩一件件都写得十分详实有据,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人看了都会怒发冲冠。

  至少荀看完这一部分,手止不住地颤抖起来。到看见那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的唇也微微哆嗦,想说点什么,又觉千言万语哽在喉间。

  连看完后面曹冲那堪称大逆不道的表态,荀也生不出半分怒气来,恍惚间只觉整个人像离了水的鱼,呼吸都变得有些艰难。

  曹冲都能看出天子刘协并非明主,荀又何尝看不出来。

  刘协一无兵马在手,二无过人才能,眼下当逢乱世,岂是他哭一哭就能扭转乾坤的?

  他只是怕曹操重蹈董卓、袁绍覆辙。

  他只是怕选这样一条路曹操没能流芳千古、反倒遗臭万年。

  可连曹冲这么个半大小子,都能掷地有声地说出“抛开身前身后之名,为江山社稷做长远计”“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这样的话来,倒显得他在惜名爱誉。

  若当真能平定天下、开创盛世,难道天下就非得姓刘不可?

  这条路固然难走,可他们一路走来,又有哪一步是容易的?一直以来曹操都待他信重有加,他的规劝曹操大多能听进去,若是换成天子刘协,他当真能辅佐对方成为一代明君吗?

  天子刘协会接受他们的辅佐吗?

  兴许天子刘协只会对他们杀之而后快!

  荀手里拿着曹冲的信,久久无法放下。

  他并不是愚忠之人,当年朝廷昏聩,他也辞官而去,不愿为昏庸的朝廷效力。

  后来诸侯并起,他之所以选择举家投效曹操,也是因为曹操的行事与抱负更符合他的追求。

  他写信直言劝曹操放弃称魏公,只是怕天下再生动乱而已。

  可事已至此,谁都无法后退半步。

  倘若当真不能尽快一统天下,那事态便可能往曹冲所写的方向发展――

  长年的天灾人祸把中原百姓耗到油尽灯枯,外族肆意践踏中原大地。

  刘协是可以结束乱象、一统天下的人吗?

  刘协不是。

  曹操是可以结束乱象、一统天下的人吗?

  曹操正在做。

  他不能要求曹操一点野心都没有,一统乱世之后就主动要求解甲归田,对权势富贵毫不恋栈。

  即便曹操果真能做到这一点,眼下的朝廷又当真能开创盛世吗?

  要知道正是桓灵二帝昏庸无能,只顾自己享乐,不顾百姓死活,才导致皇权旁落,动乱频起,乃至于活不下去的百姓揭竿而起,天下诸侯趁机争城掠地、割据各地!

  一统天下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平定乱世以后如何让天下长治久安,才是他们真正需要考虑的事情!

  良久之后,荀终于长长地叹息一声。

  他挪出入春后便没再用过的火炉,将一把火折子递给赵云,对赵云说道:“你把信烧了吧。”

  天下未定,曹冲信中所说的支持曹操称帝这些话难免会落人话柄,所以信还是烧了为好。

  信中之言,他都已记下了。

  赵云顿住。

  他接过信,点着火折子开始一张一张地烧信。

  在火舌将曹冲的信彻底吞没之前,他大略把信中内容扫了一遍。

  曹冲写东西从不用佶屈聱牙的文辞,一眼看去便能明白意思,赵云虽看得不太仔细,却也知晓了曹冲所写的到底是什么内容。

  曹冲其实什么都懂。

  什么都看得挺明白。

  荀坐在一旁看着赵云烧信。

  待到厚厚一叠信都化作灰烬,荀才邀赵云留下吃顿便饭再回洛阳。

  赵云没有拒绝。

  两人不曾讨论半句曹冲信中所写之事。

  一顿饭用完,赵云起身辞行。

  荀也起身,亲自送赵云出门。

  赵云上了马,径直出城往洛阳方向而去。

  荀转身回了书房,却见女儿正坐在那里等着自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3页  当前第1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2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嬉闹三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