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年代小美人(作者:三春景)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三春景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6 KB   上传时间:2021-04-19 20:16:50

  毛思嘉人在公园湖边等着孙继东,孙继东来的时候她上下看了看他,笑了起来:“我觉得你这一个假期胖了。”

  孙继东出门的时候也会照镜子,就为了看自己衣服是不是穿的整齐。但对于自己是不是胖了,他是没有太大感觉的。这个时候下意识摸了摸脸,才觉得是好像有肉了一些。

  不过其实也没有什么妨碍,事实上,毛思嘉觉得孙继东以前好像过瘦了一些。

  孙继东的长相在时下而言不能说多出众,卡在‘周正’的标准上了。不过他身材挺拔,长辈看了就挺喜欢...毛思嘉最喜欢看他穿大衣,长得高又有身材的男孩子穿大衣,脸只要不是太难看,都是养眼的。

  在这件事上,孙继东可以说是超额完成标准了。

  不过,放在几十年后的情境下又不同了...孙继东貌似是气质挂的,很有一种‘酷哥’气场。将来穿西装、打领带,再梳个油头,随随便便勾搭小姑娘是不成问题的。

  他在瘦的时候,这种气质会明显一些。

  “胖一点儿也挺好的,我觉得你以前好像太瘦了一些...不过长肥肉就不好了,嗯,这不健康,所以最好是多锻炼。”毛思嘉倒退着走在湖边,眼睛笑得眯了起来。孙继东轻轻颔首,然后把手上的东西递给了毛思嘉。

  毛思嘉接过之后发现分量不轻不重的,也不知道是什么,疑惑地看着他。

  “老家的枣糕,给你尝尝的。”孙继东就解释了这一句。

  “正好想吃酸酸甜甜的东西!”毛思嘉又笑了,然后从自己的挎包里拿出了一个纸包:“咱们怎么想一起去了?过年吃吃喝喝还没够吗?”

  孙继东接过纸包,手指灵巧地解开了红绳,发现里面是用油纸一个一个分包好了的酥饼。说实在的,样子不太好看,一看就像是自己家做的。但家制的也很稀奇了,这个时候油、面什么的都是配给制,很少有人会大张旗鼓地耗费这些,就为了做点心。要是想吃点心了,回头去商场买点儿就是了。

  这个年代会家制点心的,孙继东就认识一个...

  “哥,你吃点心吗?”孙卫南当年把一个点心包打开了招呼他吃:“毛思嘉做的,是给他男朋友做的...说实在的,她就不擅长这个,又硬又甜...是甜的发苦了!她家糖不要钱吧...你说她过分不过分,挑出来成功的给男朋友,剩下的就打发我们这帮朋友了?”

  “这是当朋友的吗?也就是我了,有革命先辈的美好传统,从不浪费粮食,这才拿来了。”孙卫南还在愤愤不平。

  然而孙继东却什么都听不见了,他拿了点心去吃——正如卫南说的,又硬又甜,甜里面发苦。

  他那个时候就知道了,是有不苦点心的,只是不是他的而已。

  “我自己做的,我已经挑出相对成功的了,你不许嫌弃啊!”毛思嘉说的很认真。她的厨艺一直是个笑话一样的存在,有的时候得相信天分这种东西是确实存在的,不行就是不行,强求不来。

  孙继东在她话音未落的时候就尝了一口,然后迅速看了毛思嘉一眼。

  “挺好的。”这是他曾经的求而不得。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2-16 23:59:05~2020-02-17 23:59: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梅花鹿5瓶;风铃如沧海2瓶;唯唯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2章

  “挺好的。”这是他曾经的求而不得。

  此时的‘幸福’对于他来说是陌生的,他甚至有一种他已经抓住什么了的感觉——他有一种预感,他这辈子很难比这一刻更加幸福了。

  不是说人生一世就没有别的幸运的事情了,只是‘幸福’这种事情是有极限的。达到一个上限之后就没办法升高了...而现在,他就是这样觉得的...已经无法更加幸福了。

  ...毛思嘉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上一次和孙继东互相交换了点心作为新年礼物,孙继东就经常给她送吃的。因为没有那么多见面的机会,很多时候都是托孙卫南捎给她的。

  毛思嘉不好白吃,高频次送礼物的话又会佷容易陷入不知道送什么好的境地。所以有样学样,她也选择了各种吃的喝的零食作为回礼。

  这样持续了大概一两个月,换上比较薄的春衫的时候,毛思嘉敏锐地感觉到衬衫比之前紧绷了一些。该说幸苦这个时候的衬衫剪裁没那么贴身吗?不然的话,甚至可能出现穿不了的窘境。

  “不行...减肥吧!”毛思嘉真的没想到,来到这个年代她居然还会有说这句话的时候。

  这个年代的物质条件相比起几十年后实在是差的太远了,她的家庭条件让她不会有衣食之忧,但要说想吃什么吃什么,那也是做不到的。只说一条,几十年后那些花样繁多的零食,高糖、高油、高盐...总之就是热量爆表的存在们,很多这个时代就是想吃也吃不到呢!

  她在这个年代的需求是满足需要,而几十年后,分明是过饱和啊!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本身就减少了很多发胖的可能性。比如说年轻人肥胖的幕后真凶,油炸食品、奶茶什么的,这个时候都是没有的。再加上她都不跳舞了,在体型的要求上也就没有那么严苛了...

  “果然...人是不能松懈的...”毛思嘉真的觉得特别懊恼——她之所以会放开嘴,也是因为她现在的工作量。除了转移阵地的时候坐车,其他时候都是全程站立,每天步行的路程实在不远。

  这么想吧,旅游好玩归好玩,累不累呢?

  事实就是,旅行是累的(超级富豪的那种旅游就不用提了)。而普通人旅游之后还可以休息,毛思嘉作为导游则是要不停地旅游,中间还得照顾游客,处理各种杂事...辛苦到家了!

  有的时候一天站立的时间过长,回到家休息的时候她都浑身酸痛!

  这样的运动量,让她在胃口上越来越放开了。不经意之间,她的饭量似乎都增大了。

  这样想着,毛思嘉真正下定了减肥的决心。

  从古到今的减肥也无非两条,管住嘴和迈开腿。迈开腿什么的她不用想了,她认为现有的情况下,她的活动量是足够的。如果还想增加一些运动量,她是不想的——她给自己找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她现在都这么累了,哪还有精力维持运动习惯!

  所以到最后也没得选,就是少吃而已。

  不过少吃也是有讲究的,不然极有可能饿了自己,最后也没瘦下来。再说了,她每天工作量那么大,也不能真的随便节食...相比起饿肚子,她更应该做的应该是调整饮食结构。

  体型恢复或许会慢一点,但这是她现在能够承受的...好在她其实也没胖多少,不然照镜子的时候就察觉出来了。

  至于说形成新的习惯需要的毅力,这个她还是有的。倒不是因为她这个人特别有毅力,只是单纯因为她喜欢‘漂亮’,更喜欢自己‘漂漂亮亮’的。虽然很看起来很肤浅,但一个人爱惜自己美丽的外表,难道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

  毛思嘉调整了用餐习惯,早餐在分量不变的情况下,食物有了变化。水煮蛋、牛奶、水果成了主要选择,偶尔还喝点儿杂粮粥。

  中饭和晚饭在上班时候都是跟着旅游团吃的,吃的不会差,不过因为要照顾游客,往往吃的断断续续的。之前毛思嘉还很讨厌这件事,现在却有一种‘苦中作乐’的感觉。

  这种进餐方式会拉长进餐时间,也就是说,吃更少的食物就有饱腹感了。之前并没有因此少吃,那是因为她和其他工作人员一样,会在短暂的时间里争分夺秒多吃一点儿。

  现在不会了,她会细嚼慢咽。

  特别是晚饭,分量削减的厉害。正好吃完晚饭之后就要休息了,不需要体力去工作。

  除了吃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零食。除了水果之外,她只是偶尔在嘴馋的时候吃一粒奶糖...其实水果也有很多不适合减肥的人,不过这个时代嘛,受限于运输和种植技术,在北京能吃到的水果也就是那么几样,基本上没有特别需要‘忌口’的。

  其实本来不需要这么严厉的,划掉大部分零食,稍微注意一下一日三餐就够了。毕竟毛思嘉在时下的眼光来看,绝对称不上胖。但是毛思嘉却是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紧迫感,还有一点儿‘羞耻’。

  如果因为别人不觉得胖,就放任自己对形体的要求,那不就是‘堕落’的开始吗?有了第一次妥协,以后只会不断地‘妥协’。重新活一遍,毛思嘉虽然没有成为伟人的志愿,却也不希望越活越差劲。

  这个‘差劲’不是物质上的,她这个人因为‘金手指’的存在,基本上是不太在意物质的。甚至如果不是因为她有打扮自己的强烈兴趣,她都可以说是一个物欲很低的人了。

  她心目中的‘差劲’是精神层面的。

  现在,因为自己的松懈,居然达到了从来没有的体重,这怎么可以呢!她有一种做错了事的羞耻感。如果能够迅速恢复过来,她就能松一口气...在这种情况下,她也只能对自己过分一点了!

  这类似于晚上吃了一顿高热量宵夜,第二天就加大健身房的运动量吧。

  “就吃这么一点儿啊?”在家的时候毛思嘉也执行了早就定好的饮食安排。毛妈就像天下所有的妈妈一样,觉得自己的孩子吃的少了,更何况毛思嘉是真的吃的少了呢。

  “吃的够多的了!”毛思嘉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觉得比之前平坦了一些。于是士气大振:“今天又不上班,吃那么做什么?”

  “我怎么不知道咱们家这么节俭了,这是1959吗?我们家1959都没有这样过呢!”毛妈毫不客气,要给毛思嘉添饭。

  毛思嘉当然是不会吃的,匆匆忙忙从门口挂钩上取了手提袋,推开门离开。只来得及丢下一句‘我出门了’,然后就走了。

  毛思嘉今天是和孙继东约好了的,这也是毛思嘉减肥一个月之后首次见孙继东——这个时候大部分工作岗位都是一周一天休息,有的工厂工期紧张,要三班倒的,假期什么的就更加不好说了。不过工人本身也不太在意这种事,相反,他们十分欢迎加班,欢迎三班倒。

  因为那意味着单位效益好,那意味着加班工资多。

  旅游公司本身也没有固定的休息日,因为游客来了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讲。总不能接待游客到一半,然后说今天休息日,就撂挑子走人了吧?所以那些相对清闲的中文导游还算是有相对固定的休息日,其他的导游就真是只能想想了。

  一般来说,大家都是互相协调着休假的。

  这样的休假日,毛思嘉本身就没什么机会和别人出去玩——不论是孙继东,还是于欣这些朋友,大家大概都有一个相对确定的休息日,大家要正好遇上也是挺难的。

  其他的朋友还好一些,要么住的近,要么大家就是一个单位的,再不然也有别的交集。只有孙继东,如果不是特意约出来见面,真就是见不到了。

  “卫南给我捎了话,说你不要吃的?”孙继东和毛思嘉一起在马路边树荫下慢慢走着。

  毛思嘉点了点头:“吃多了零食不好,反正我最近是不吃零食的。”

  孙继东沉默了两秒钟,点了点头:“那好,不送了。”

  说完了这个才进入正题:“你上次说的事儿给你留意了,今天就能去,要去吗?”

  毛思嘉面露惊喜:“真的?哎呀!你怎么不让卫南说清楚一点儿!我一点儿准备都没有...我应该多带一点儿钱的。”

  毛思嘉说话间就去翻自己的小小零钱包,里面有两张十块的,两张一块的,剩下的就是毛票和分币了。这些钱,平常出门玩,只要没有买大件的想法,怎么都是够的。但是今天要做的事,毛思嘉心里就没什么底了。

  事情说来没有什么的,就是毛思嘉见孙继东私底下买卖古董什么的已经做熟了,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就拜托他,如果有人卖书,就带她去看看。那些说的上是‘古玩’的书,她并没有想法,她知道这些东西将来值钱,但要是真为了钱,只要耐心再等一些年,她有的是办法赚钱!站在时代的风口上,她等于是提前知道了答案的考生!

  对于她来说,没有必要现在就想着赚钱。她之所以想要买书,是因为没书看了。

  这个时候玩古董的人接触书商是很正常的,买卖书籍这种生意没什么人做(因为没有太大利润),但也不是没有呢!特别是一些比较有收藏价值的旧书,内行人是有交易的。

  毛思嘉和孙继东提过这件事之后,孙继东就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我带够了钱...你不够就下次还我。”孙继东说的很轻松,显然不觉得这有什么——人就是这样,如果没有那个心思,是绝不想要别人和自己有金钱上的往来的。相反,如果那个人是特别的,自己就会特别希望对方花自己的钱。

  不过不是觉得太唐突了,孙继东甚至不会提还钱的字眼。

  和毛思嘉想象的不一样,并没有去什么‘黑市’交易...想想也是,相比起更‘民生’一些的东西,孙继东这些人私下鼓捣的,恐怕更加敏感。而且,这也很考验买家的认可度。

  这个时候的普通人,谁会认可一个瓷瓶子几十块钱,一个巴掌大的玉章几百块(大家知道玉是值钱的,但在现有的社会中,大家已经不愿意用钱去买这些了)...所以,卖古玩的人不在意客流量,而是选择合适的客人。

  大家买卖做的挺秘密的,很多时候只接待熟客。新的客人则是要熟人带着,接触几次,确定是可以做买卖的,这才发展成为客户——当然也有一些人买卖做的很不讲究,有钱有货就能交易。这些人往往是想着赚钱,而没有想过万一被抓住了怎么办。

  被抓住了是很有可能关监狱的,再不然也要在档案上留下很难看的一笔。档案上的一笔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影响很多,比如说还没工作的,就更不可能找到工作了。

  不过很多人在投身进来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件事了,倒也没什么好抱怨的,赌的就是自己是幸运儿,不会被抓住呗。

  不被抓住就是赚了。

  买卖的地方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人家家里。

  孙继东敲了门,然后两人就被客客气气地请了进去。屋主人是个四五十岁男子,头发白了一半,挺瘦弱的,毛思嘉推测他一定受了很多苦。

  不是毛思嘉的推理能力强,而是来的路上孙继东就说了。这次来拜访的人,行当里的人都称呼‘老朱’,老朱在建国之前是一个包袱进出大宅门内外的。那个时候不少没有本钱的古玩商人都是这样的,去到那些家境不如以前,又特别怕别人知道外强中干的人家。这些人家需要钱,就会暗暗卖起家中所藏的值钱东西。

  不好大摇大摆地去当铺,又觉得鬼市太黑!所以特别青睐这种揣着包袱上门的古玩商人。特别是一些口碑好的,往往生意不差。

  老朱倒霉就倒霉在,背着包袱走街串巷十来年,好不容易攒够了钱,开了一家自己理想中的古玩店。这还没怎么做生意呢,就因为名下有古玩店,被划了不好的成分,然后的事情就不用说了。

  如今他重操旧业,也不是因为他有多放不下这一行,完全是因为他儿子有病。不是什么要命的病,却是实打实的富贵病,需要时时小心注意,需要按时进补、吃药。。儿子的单位福利一般,就算能报销正经的医疗费,一些别的费用也是没办法的。

  老朱妻子早几年去世了,就留下一儿一女,女儿嫁人了倒是不用担心,儿子可怎么放心的下呢?

  眼看着儿子性格懦弱,人也平庸,要是将来,还不知道怎么过活。老朱只能想办法多攒钱,既是为了负担儿子各种开销,也是为儿子将来打算。等到自己不在了,也能让儿子像以前一样过日子。

  老朱见孙继东带了人过来,有点儿奇怪...这个年轻人入行已经几年了,和别的年轻人一头雾水地闯进来不同,他是出了名的有成算。这几年他最出名的是舍得花钱,他赚的钱并不急着做别的,而是用来‘拜师’。

  这一行里大家各有本事,一般情况下肯定是不愿意教别人的。也就是这个时候,这门手艺不怎么值钱了,才多了一些教人的可能性。孙继东足够大方,舍得花钱,一些看重现有利益的自然不介意教他。

  这个年轻人本身不像是边缘人,让人一看就觉得是正派人家的孩子,所以他入这一行之后表现的也很谨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比如对于一些本来就经常进派出所的小流氓说,会不会被人抓住,就是一件没那么重要的事。

  他向来按规矩办事,带个陌生人过来,这可不怎么合‘规矩’。如果不是老朱确定他是什么人,带来的又是一小姑娘,说不定他都不放人进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9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1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年代小美人(作者:三春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