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_分节阅读_第147节
小说作者:将月去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99 KB   上传时间:2021-05-09 20:36:13

  陈氏看着黑黑瘦瘦的儿子,打心眼里心疼,“你小婶儿在那院呢,你直接过去吧,食肆不用你,回去洗洗歇歇……”

  沈大娃哎了一声,然后从怀里掏呀掏掏呀掏,掏出一个丝巾包着的东西来,“给您的。”

  沈大娃上马车走,陈氏看马车消失在巷口,把丝巾给打开。

  里面不是别的,而是根赤金簪子,簪头是朵梅花。

  陈氏笑着道:“憨头憨脑的,赚点钱容易似的,还给我买东西,我多大岁数了,还缺这个……”

  虽是骂人的话,可陈氏半点气都生不起来。

  这可是她这辈子有的第一根金簪子,沈大郎都没送过她这个。

  有个木头脑袋爹,儿子却不是木头,陈氏已经知足了,毕竟沈大郎赚的钱都给她,只是她舍不得花罢了,算起来都一样。

  陈氏高高兴兴地把金簪包好,那边沈大娃终于到家了。

  在外面闯荡说不累不苦沈大娃自己都不信,可想家里的爹娘,未婚妻这些亲人,累也能忍下来。

  沈大娃手上磨出了茧子,他把酒桶搬下马车,“爹,我回来了,奶呢,还有小婶儿,我从南面买了酒回来。”

  顾筱闻声出来。

  沈大娃从南方买了不少酒回来。大的酒坊没有用麦芽酿酒的,用的都是好粮食,沈大娃就去乡下一家家问。

  村子里有人家酿酒,酿的糙,没大酒坊酿的清凉辣口,味道也差。

  后来沈大娃到了襄城,去乡下打听,好像真尝到顾筱说的那种酒了。

  去年襄城一带大雨,粮食都被雨水泡的发了芽,有的直接发了。

  晒干再吃味道也变了,扔了又舍不得花就有一家把发了芽的麦子酿成酒,味道虽不及别的酒辛辣,但别有一番滋味。

  总之比把发芽麦子吃了强。

  这种酒有不少村子都有,沈大娃带回来好几桶,还有些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知道有没有用。

  顾筱一桶倒了一点,白瓷杯子里,酒汁是淡黄色,还有小泡冒出来,她端起一杯喝了一小口,三丫看着她喝,也伸手要。

  沈大娃在外头喝了不少,“这个不醉人,喝几大杯都没事,就是喝酒的时候老想着……”

  老想着吃东西,最好吃热的辣的,这酒最好被井水冰过。

  顾筱对三丫道:“小姑娘不能喝这个,去找奶奶拿小蛋糕吃。”

  三丫也听话,回屋找周氏去,顾筱又尝了几杯。

  说实话,她以前不是厨子,尝酒还真尝不出不同来。

  这几种,她喝着差不多。

  跟从前喝的啤酒味道也差不多,要非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没有很多气,顾筱不知道怎么酿酒,也不清楚什么缘故。

  “咱们食肆就卖这种酒好了,”顾筱问大娃,“酒好买吗,多少钱一桶?”

  沈大娃道:“一斤麦芽能酿三四斤酒,倒也不贵,一斤十文钱,不过我把方子买回来了,秋收了咱们可以在庄子里酿酒。”

  顾筱瞪大眼睛问:“你把方子买回来了呀!”

  大娃:“对呀,好多人家酿,法子都差不多,给了五两银子就买回来了,酒不好运,大老远以后天还热,自家酿多好。”

  沈大娃嘿嘿嘿笑了笑,把方子给了顾筱,“以后直接买麦子酿酒,我还带回来别的东西了,看看有有用的不。”

  沈大娃手上有钱就忍不住花,跟沈羲和似的,啥都想买。

  种子,乱七八糟的小玩意,还有一大把干草。

  沈大娃道:“听那边的老人说,这个煮出来能做成冻,我吃过两回,还别说,挺好吃的。”

  沈大娃出门在外,吃过的东西也多。

  顾筱欣喜地看着这些干草,这还等什么,赶紧开业呀。

  “这些草我还要,赶紧买粮食酿酒,过几天食肆就开业。”

  从巷子里的小宅子换到街上的酒楼,生意肯定越来越红火。

  到时候一天赚的就不是几十两银子了,兴许干两年,就把酒楼给买下来。

  开业之前,周氏把家里人都叫到正屋,“在老家的时候我也没想过一个小摊子能做到这么大,都说亲兄弟明算账,咱们家也一样。”

  周氏道:“吃食法子是小小想出来的,食肆是老大家老二家在做,桌椅板凳是大郎打的,生蚝这些是大娃大老远运回来的。”

  有做的多的有做的少的,不能平分。

  “以后赚的钱老大家占四成,老二老三家各占三成,然后交公中一半。”周氏看着几个儿子儿媳,问:“你们觉得咋样?”

第126章 开业 不赚钱就别想当……

  原来分成是大房二房各四成, 顾筱二成。现在把二房的一成分给了三房。

  李氏脸色微变,很快她就缓和过来,“二房人少, 大丫也快要嫁人了,帮不上什么忙,分三成委实不少。”

  李氏冲着陈氏和顾筱点点头, 把这份心意记在心里。

  二房没男丁,大丫做的再多也没二娃干的多, 大娃又东跑西跑的进货,要让他们和大房分的一半多, 不合适。

  顾筱做的活虽少,可点子是她想的, 三郎做官,一大家人都靠他照料, 顾筱每月往家里拿的钱不少,就是分两成一成, 那也是赚的。

  从前哪儿见过这么多钱。

  不患寡而患不均。

  要说李氏心里一点芥蒂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每天起早贪黑, 连小闺女都见不着几次,累死累活, 可是干的少分的就少。

  也没什么怨言。

  能分到钱就不错了。

  陈氏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她以为周氏偏心三房,分成也会给三房多一点, 结果却是大房多。

  做长媳长嫂,就得大度少计较,分四成长媳的面子是有了, 她得好好干,也有大娃的功劳,要不是他把生蚝运回来,生意指定没现在这么好。

  陈氏看了看顾筱,大房占了便宜,她怕顾筱心里有疙瘩。

  顾筱道:“我不怎么干活的,三成是不是多了点?”

  顾筱去帮忙也就帮着煮煮面切切菜,洗菜刷碗的活陈氏李氏从没让她干过。

  顾筱年纪小,和大丫一般大,陈氏李氏都不把她当弟妹,当闺女差不多。

  要说顾筱试新菜式,陈氏李氏她们也试,麻酱味道也是她俩调的。

  周氏道:“不多,没你就没这生意,三成一点都不多。”

  谁会嫌钱多,顾筱点了点头,既然分三成那她就要三成,攒钱置宅子。

  “既然都同意,就定下来,咱们也签个文书,省着以后再多事。”周氏现在也认识些字,在盛京待了一年多了,知道的也越来越多,房契地契,卖身契,还有做生意要签文书。

  三个妯娌点点头,也没和自己男人说,周氏是这样想的,既然家里钱是女人赚的,那文书也是女人签。

  不赚钱就别想当家。

  陈氏李氏第一次做这事儿,心里突突的,她俩笔都握不好,写的名字跟狗爬似的,等按上手印,心才彻底定下来。

  周氏把文书收好,“咱们家走到现在不容易,从前赚的钱全交上来,是因为日子不好过,攒不住钱,现在日子好过了,赚的钱只交一半,你们操持着小家,多攒点家底。”

  “我生了三个儿子,品性还是了解的,不是有花花肠子的人,日子得自己过下去,不能总靠别人。”

  周氏是怕自己哪天不在了,大房二房没安身立命的本事,三房拉不住。

  这个家慢慢就散了。

  纵然以后分家了,周氏还是希望家里人的情分还在。

  大房有大娃顶着,二房……

  周氏现在发愁大丫的婚事,总寻不到合适的。

  文书一式四份,三人各拿一份,陈氏小心翼翼地把纸折好,“好好干,争取在别处多开几家。”

  她见街上好几家名字一样的酒楼,一问才知道老板是一个,她们沈家食肆也有三个了,不比他们的差。

  李氏点了点头,“以后还要靠大嫂弟妹多照顾。”

  顾筱没别的说的,“我来想好吃的,往菜单上加菜!”

  三人相视一笑,又说起家常,陈氏道:“那可是好呦,大娃嘴最馋了,出去一趟啥都想吃,算是有口福了。”

  李氏:“三丫嘴也馋,一天到晚闲不住,养的嘴都叼了。”

  三丫待在家里,顾筱做什么总有她一份,甜的咸的,尤其是肉吃的最多,养的肥嘟嘟的。

  “小娃娃吃得多长的快。”顾筱没孩子,不太好插话,她咳了一声道:“做饭有人捧场最好啦,晚上给三郎做夜宵,问他想吃什么,只会说吃啥都行。”

  陈氏掩唇轻笑,“那还不是你做的好吃,要问大娃,大娃只会说想吃小婶做的。”

  ……

  食肆开业定在三天后。

  第二天是在巷子里做生意的最后一天,晚上卖不掉的东西全送给客人了,寿司,章鱼小丸子,烤生蚝,小笼包都装纸盒里,送给吃到最后的客人,“后天开业,还来捧场。”

  “肯定去,两天不吃心里挂念,肯定去!”

  “到时候可得多点好吃的啊,什么都好,就是菜式太少。”

  沈二娃也能独当一面了,“慢慢会有新菜式的,您常来。”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沈家人简单吃了顿晚饭,明儿食肆里的锅碗瓢盆都要搬到新地方去了,买的两个婆子忙完了就回来住这儿,陈氏他们回家里住。

  不过今儿就不回去了。

  次日一早,沈家人早早起来收拾东西,先是桌椅碗筷,再有就是锅具,食肆煮面煮粉用的大铁锅,还有烤生蚝的架子,做章鱼小丸子的铁盘,蒸包子的竹屉……

  都要带过去。

  新地方干净敞亮,厨房比原先的大得多,东西放好,然后再回去把食材运过来。

  生蚝肉菜都昨天都做完了,运的是米面,油,咸菜,各种调料酱料,还有卤汤骨汤螺蛳汤。

  这些可是沈家食肆做大的根本。把这些收拾好,再用板车推过去,她们收拾的早,天清清凉,忽然间,门口响起马蹄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页  当前第1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7/1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