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贪财如命[快穿]_分节阅读_第159节
小说作者:午后半夏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1 MB   上传时间:2021-11-01 18:45:19

  倒是让领卫长对其刮目相待。

  不过心里也有些疑惑,既是有这样的本事,又为何要投军呢?

  ……

  因为阿锦医治好了被蛇咬的老五,让众人对她的医术也有了充分的了解,不然的话,自己说的再多,也不必他们亲眼看过。

  过后,

  别说是同行的士兵对阿锦态度敬重,就是领卫长对阿锦的态度也十分的客气,毕竟这沿途还要一个月,身边有个大夫,可是让人安心许多。

  如此又过去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赶在立秋的前夕,阿锦他们一行人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也就是边境东南大营,此地是边境的一处驻扎营地,距离最近的城镇平城,还有将近五十多里的距离。

  在到达东南大营后,新兵自然是要登记入册,并且核对户籍等,还颇为严格,一则避免出现逃兵的情况二则也防止有他国的奸细混入。

  就身份上而言,阿锦并不担心,不过心里倒也颇有一丝庆幸,新兵的核对,并没有要检查身体这一项,不然的话,她很可能就要露馅了。

  “宋承,十三岁,丰州陵水县宋家村人士。”

  “是的。”

  在确认了身份上无误,便让阿锦摁手印,不过阿锦看着那块几乎已经成黑色的印泥,心里真的是嫌弃的不行。开口问了问,可以签字吗?

  “你认字?”负责登基的士兵,有些惊诧的问了一句。要知道过来投军的人,多半都是不识字的,这也是为什么登记处这里准备的是印泥,而不是笔,没想到,今日倒是碰到一个。

  阿锦点点头:“嗯,在家的时候,曾读过几年书。”说着话,便干脆的登记上自己的名字。

  “不错,这字写的倒是端正。”那人看了一眼后,笑着说道,而后又问:“既是读过书,想必家里不错,缘何不走科举之路,反倒是投了军?”大梁处在国力强盛之时,边境虽偶尔有动乱,不过也都是小打小闹,若是想要投军闯出名声的话,可不容易。

  阿锦抿了抿嘴,回答说:“孤儿寡母,家境贫寒。”

  那人想了想,也是,读书科举真的是很费银子的事,对农家来说更甚,他也是看过这批新兵的一些资料,确实都是家境不好的,不然,但凡是家境不错一些,谁肯来军中受苦?

  便也不再提。

  其实宋家的日子过得真的是不错,尤其是阿锦不读书后,宋祖母和宋娘子又都是仔细人,倒是攒下一些银钱来。

  不过让阿锦如此平平庸庸的过一辈子,她也是真的不乐意,考科举的话,她是有大才,可惜盛世中科举检查更是严苛,为防止舞弊,考生是要脱光衣服检查的,身上只留一条内裤,而且还要被翻看一番。

  光是这一项,阿锦就过不去。

  虽说可以用摄魂术,但就她现在的功力,想要影响考生和检察官等七、八人,是不可能的,除非她的星辰诀修炼到第八层之上,但她的这个身体,资质一般般,修炼到第八层,最起码也要十多年,而阿锦不愿意等。

  倒不如从军来的方便。

  确认了身份,很快就发现了军牌,这是阿锦身份的象征,不过因为知道阿锦读过书,还会些医术,便没让她同其他人一般,去做个寻常的小兵,而是如阿锦所愿,把她安排进了军医营里。

第185章 遗腹‘子’

  “呀!”

  “娘, 怎么了?手指破了?”宋桃听到宋娘子痛呼的声音,立刻抬头,便看到宋娘子争把手指放到嘴里吸吮, 便知道,娘这是扎了手,便又道:“娘,您一贯是小心的,这两日怎么回事?老是心不在焉, 这都是您第几次扎了手指?您的手, 现在都赶上我当初才学针线活的时候。”

  宋娘子听着小女儿打趣的话,抬头横了她一眼:“你这丫头,现在胆子真的是越来越大了, 竟是开始打趣起娘来。”

  “我这也是担心您。”宋桃轻声开口说道。

  既是开了话匣子, 宋娘子便再也无心做针线, 把手里的东西放下, 叹了一口气, 又道:“这都已经三个月了, 天也都开始冷了,你小弟那边也不知道如何?可有顺利到达平城?这孩子, 也不知道给家来个信,早知道,我当初说什么都不该同意他从军?”三个月儿子不见任何的音讯, 这让宋娘子担心的不行。

  心里是越发的后悔答应儿子从军的事, 家里又不是过不下去,何必去军中受苦?如今人走远了,让她真的是惦记的不行。

  她就知道。

  宋桃心里也担心小弟,只是这话可不能说出来, 不然少不得让宋娘子更担心,便安慰说道:“娘,您且不用担心,一路都有官兵大人护送,必定不会有问题,算着时间的话,小弟月余前怕就已经到平城了,之所以迟迟未曾来讯,怕是三、五日内未曾安置妥当,再者,即便是要来信,从平城到咱们这里,便是走驿站,也要一个月的时间。再者,如今天冷,路途也有些难走。怕是还要好一段时间呢。”说不得等翻年开春,才能来讯也未可知。

  不过这话,宋桃可不敢和宋娘子说,不然的话,娘亲这段时间怕更是吃不好睡不好了。

  “你说的倒也是。”宋娘子听着深有道理,不自觉的点点头。她心下轻松一些的同时,又忍不住开口念叨起阿锦来, “……承儿这混小子,也真是的,说什么报了名字不能改,前几日我和你芳婶聊天,才知道,虽说名字报上去,但只要一日没递交到上头,衙门那边花点银子,打点一下,是可以反悔的。”

  “他倒是好,竟敢忽悠起我来了。”

  宋娘子是越说越火大。

  看着火气已经上来的宋娘子,宋桃连忙开口说:“娘,您且消消火气,都说男儿志在四方,小弟想要出去闯一闯,也是情有可原的事。”

  “想要去闯的话,在家也是一样的。”宋娘子嘟囔开口说道,“…为何非要出去?而且还要到军营里?他这一走倒是清净,却叫我在家担惊受怕,你说这万一有个好歹的话,叫我可怎么承受?”

  “呸呸,你嘴里浑说什么话?承儿必定平平安安的。”听到话的宋祖母立刻有些不悦的开口说道。

  阿锦走的这三个月里,若说家中担忧的话,没人比宋祖母更为担心,除了担忧阿锦的安全之外,更还有也担心,孙女儿在军营那个都是男人的地方,万一这身份被戳穿了如何是好?因太担心得意,宋祖母夜里几次掉泪。

  宋娘子也察觉到自己话里的不妥,连忙道歉:“娘,是我说错话了。”说完,还连忙起身合掌,朝着西方拜了拜:“佛祖勿怪,是小妇人不会说话,要保佑我儿平平安安。”

  只是在说完后,她心里还是不放心,最后到隔壁屋子里给佛祖上了炷香,忏悔自己说话不当,并且再次祈求一定要保佑儿子平平安安的。

  因为阿锦不在家的关系,再加上天冷,宋家人便不怎么出门子,只在家做些针线活,偶尔天好的时候,会出门,到隔壁,和芳婶或者牛婶唠会嗑,说说自己心里的担忧。

  如此的日子又过去一个月。

  天已经大冷,下了好几场的雪,大多数人若是无事的话,都猫在家里不出去。

  这一日,

  难得天晴,前几日下的雪,也化了不少,午时过后,村子口的古柳树下,聚集了几个妇人,都拿着箩筐,缝缝补补的同时也说着家常话,打发一下时间。

  “宋四家的,你家承儿还没消息传来吗?”一个妇人开口问道。

  阿锦的便宜爹排行第四。

  宋娘子轻叹一口气:“哎,还没呢。”想到儿子,她便担心的不行。

  “宋四家的,你说说,你家的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承小子自己也有前程,在杏林堂做药童做的挺好,好端端的为何就从了军?”

  “说起这个我就来气,我和他祖母是不同意的,只是承儿他主意大,没和我们商量一下,就直接到衙门里去报了名,还骗我……”

  没等宋娘子说完,就听到‘咕噜噜’的车轮声响起。

  众人立刻好奇的抬头看去。

  便见四个军士打扮的汉子,赶着一辆牛车而来,腰间还挎着刀,让众人立刻就紧张起来,甚至胆子小的,都已经拿着箩筐站起身,想要回家。

  却见这几个军士就在她们跟前停下来,顿时又不敢动了。

  声音都是打颤,“敢,敢问军爷,你们,你们找谁?”

  “请问,宋承家在哪儿?”领头的军士开口问道。

  他这话一问,剩下的人目光立刻就往宋娘子那边看过去,要知道,刚才他们还说起宋承呢?

  宋娘子心里也是惊慌害怕的不行,想到儿子投了军,他们过来,不是儿子出了什么意外吧?连忙开口问,“这位军爷,宋承是我儿子,可是出了什么事?”她的脑子已经乱成一团,若是儿子出了事,家里该怎么办?

  早知道就不该答应他从军。

  宋娘子的心里害怕极了。

  “这位夫人,您不用担心,宋军医没什么事,一切都挺好,我等过来是受托给您送东西和信的。”领头的军士一听宋娘子是阿锦的娘亲,态度当即就又软和了一些,忙开口解释说道,“……方便的话,能带我们去你家吗?”

  “好,军爷跟我过来。”宋娘子一听到儿子没事,是给家里来信了,心里也放了心,只是看着几位军士,还是有些害怕,立刻开口答应下来。

  他们这前脚一走。

  后脚其他妇人也纷纷议论。

  “承小子不是去从军了吗?怎么就成了军医?”一个妇人开口问道。

  另有妇人立刻说:“这有什么稀罕之事,这承小子在杏林堂跟着林大夫学了两年,又识字,成军医也很正常。”

  她这话一出口,其他人也了然了。

  对她们来说,并不是很清楚药童的具体工作,只觉得药童也是跟在林大夫身边学习,虽说两年不算长,但架不住承小子聪明,这可是夫子夸奖过的,还想让承小子继续读书,来日还能考个秀才,只是承小子孝顺,知道读书费银子,家里供应不起,主动放弃了。

  如今学了两年医,多少也能学些本事。

  因为军士的出现,让其他妇人也没了做活的心思,连忙回家,把消息和家里人说起来,没多久,村长也知道了。

  连忙往宋承家而去。

  ……

  宋娘子已经引着几位军爷来到来,本来小心的很,不过几位军士和她所想的凶神恶煞不同,态度颇为和蔼,倒渐渐的让宋娘子放下心来,甚至还大着胆子问了两句,儿子的情况。

  知道阿锦在军营一切安好,且军医是后勤上,是不用上战场的。

  听到这话,让宋娘子顿时放心不少。

  殊不知,几位军士之所以对宋娘子态度和蔼,是因为前段时间,天刚冷的时候,军营里发生了一次病疫,上吐下泻的那种,好些人都感染了,严重的险些丢了性命。老军医说是风寒之症,但寻常治风寒的药,对其又不管用,只能用昂贵的。

  不过军营里,得病的军士不少,若是药草太过昂贵的话,压根负担不起。

  为此,连将军都惊动了。

  最后还是宋军医找到了便宜的药草,救了大伙的命。宋军医医术如此高明,他们的态度自然要客气一些,毕竟他们虽然是负责送东西的,但也有关系亲近的人在军营,可不能得罪大夫的。

  “这便是小妇人的家。”宋娘子引着几位军士进了家,并且立刻喊人。

  宋桃和宋祖母出来的时候,看到军士,本来还害怕,不过在知道是孙子/小弟来信,表情立刻轻松些。

  “这里有宋军医给老夫人和夫人的信”军士拿出一封信,递给宋娘子,开口说道,“……对了,这是一应的钱粮,还请老夫人和夫人清点一下。”

  “五十斤米,五十斤面,十匹棉布,俸银五两,两匹锦缎。”军士又笑呵呵的开口解释了一句:“这两匹锦缎可还是将军赏的,别人都没有呢。”所以他才放到最后说。

  宋祖母和宋娘子听到后面的话,当即吃了一惊,尤其是宋娘子,眼睛都亮起来,对前头的话已经忘光,直盯着那两匹锦缎,一匹藕色一匹深棕,还有彩色花纹,怕是地主家的夫人都没穿过。

  虽说如今大梁是重文轻武,武将并不受重用,边关的一品将军还比不得京城三品官,但对小老百姓来说,却已经是了不起的大官。

  没想到儿子才进军营,就已经见到将军了。

  那可是将军,比县令还大的官呢。

  这时,

  村长也赶来了,也听到了军士的话,本来紧张的心也松下来,随之而来的就是羡慕。想当初,宋家承小子去从军,村子里不知道多少人惋惜和劝说?他可是唯一的男丁,若是丢了性命,叫他祖母和娘如何过活?

  他自己也是劝说过数次的,不过承小子劝说不下非要去再加上官府那边也已经挂了名。

  倒是没想到,

  他竟是有这样的机缘,竟是见到了将军,可见前途无量,说不得他们宋家村还能出一个军官呢?

  若是如此的话,那他们宋家村将来必定无人敢欺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6页  当前第1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9/2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贪财如命[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