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炮灰婆婆的人生(快穿)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倾碧悠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16 KB   上传时间:2022-01-29 21:03:18

  钱小喜跑得飞快,大概是做贼心虚,就在即将靠近孙家院子时,忍不住东张西望。刚一回头,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脚下立即就停住了,勉强扯出一抹笑:“娘,你怎么来了?”

  柳纭娘抱臂上下打量她:“这话应该由该我问你才对。家里的灶中燃着火,你要往哪儿去?万一房子着火,你是想睡外头吗?”

  钱小喜眼皮直跳,心下慌得很:“娘,突然想起来有点事,得回娘家一趟,所以……”

  李氏忍不住,质问:“你真是回娘家?”

  她不喜欢钱小喜,不只是因为外头的那些风言风语,还因为这丫头老是把婆家的东西往娘家搬。

  李氏愿意帮小姑子的忙,也真心希望小姑子过得好。可钱小喜实在不让人省心,好多次小姑子给姜家准备的东西都被钱小喜截胡拿去了钱家。

  她不是想要那些东西,而是不喜欢钱小喜的作为。明明可以拿去退的东西,结果落到了钱家手中……帮忙的是姜家,好处被钱家拿了去,还不止一次。真的是想想就烦,还有,钱小喜花银子大手大脚,每次去镇上都要买不少东西。

  姑嫂之间关系本就微妙,她再看不惯也不好多劝,这些年来,早已积攒了不少怨气。

  听到李氏质问,钱小喜心里更虚,勉强笑道:“当然。舅母以为我能去哪里?”

  李氏冷哼一声,道:“我过来帮忙,是想让你在家里烧茶水,顺便打扫,可不是让你回娘家去干活的。”

  “舅母误会了,我真的是有事。”钱小喜低下头:“您不高兴,我不去了就是。”

  说着,大踏步往家的方向走。

  谁都看得出来,她这是生气了。

  李氏冷笑道:“少给我甩脸子,我可不欠你的。”

  论起来,她还帮了汪家不少。

  嘴上硬气,看向柳纭娘的目光中却满是歉意:“三妹,我不是冲你。这丫头实在气人,刚才她明明都准备敲门,看到我们过来才退了一步。”

  “我都明白。”柳纭娘安抚道:“不要紧,来日方长,除非他二人再不见面,否则,我一定把他们揪出来。”

  真揪出来了,也不见得就是好事。李氏叹口气:“三妹,你别难过。”

  如果是姜芦花乍然知道儿媳跟人暗地里苟且,肯定会难受。李氏这么安慰也没错。

  这一回,李氏说什么也不让柳纭娘抬麦子了,她自己半袋半袋扛过去,让柳纭娘留在院子里盯着。

  钱小喜察觉到院子里的目光,只觉得头皮发麻,干起活来几乎是同手同脚。

  麦子搬完,柳纭娘不让李氏夫妻帮忙,拉着钱小喜去了村头的大磨。

  接下来半天,婆媳俩换着拉磨,钱小喜不敢再闹幺蛾子,一直老老实实干活。

  柳纭娘看她一脸慎重,兴致来了,决定逗逗她:“小喜,你有没有想过阿海回来后的情形?”

  钱小喜:“……”

  她自然是想过的,尤其大前天拿到的信上说,汪海已经在回来的路上,最多还有半个月就要到家。

  想到此,她又偷瞄了一眼面前的婆婆。

  如果让这母子俩见面,她就完了!

  “娘,他如果回来,我就和他好好过日子。如果不回,咱们娘俩相依为命,以后我给您养老送终。”

  她再一次表决心,姜芦花以前听到这些话感动不已,对儿媳会格外宽容,爱屋及乌,连经常上门占便宜的钱家懒得计较。

  她觉得钱家养出了这么个好女儿送到自己家中,多给点好处是应该的。

  钱小喜自己也清楚,每次她说这话,婆婆都会很高兴,语罢,试探着道:“娘,你是不是听外面的人说了什么?”

  “村里嚼舌根的人挺多,我一直都不信。”说到这里,柳纭娘顿了顿,见她忐忑,继续道:“但是,这一回说得有鼻子有眼,容不得我不信。”

  钱小喜掐了一下掌心,打起精神问:“是谁又胡说八道?”

  “说你和孙明槐在村尾的破屋里那什么……”柳纭娘摇了摇头:“接连两人跟我说,你让我怎么信你?”

  钱小喜面色煞白:“绝对没有这事。”

  柳纭娘一脸严肃:“孙明槐是读书人,长得又好,如果能中秀才,前程一片光明。村里的大姑娘都挺在意他,你敢说没有丝毫非分之想?”

  “没有!”钱小喜为了打消婆婆的疑虑,四指指天:“我可以对天发誓。”

  柳纭娘万里无云,一片碧蓝的天空,道:“老天爷忙着呢,管不了这么多。”

  否则,早就下雷劈死你了。

第100章 第四个婆婆 四

  听到婆婆这话,钱小喜愈发心虚,不敢多问,只干活愈发卖力,主动去拉磨,她平时少干这些粗活,半个时辰不到,磨得手心都长出了血泡。

  接下来挺沉默,柳纭娘不停往磨中添麦子,抽空把磨好的粉装好,像是在发呆,始终没有提出要换下儿媳。

  钱小喜暗暗叫苦,手心一片火辣辣的痛,实在忍不了,她停了下来:“娘,我想去上茅房。”说到这里,她又有了主意,看了一眼边上的几袋大麦:“一次磨这么多,太费劲了。我去三叔家里借他们家的驴过来拉磨,回头我割点草送过去。”

  说着话,转身就想溜。

  柳纭娘闲闲道:“我请了你二舅母守在孙家门口,你可千万别去。”

  钱小喜身形一僵,勉强扯出一抹笑回头:“娘,孙家又没有毛驴,我去做甚?”

  婆媳二人对视,钱小喜率先败下阵来,飞快跑了。

  去村里的一路上,她心中焦灼不已。但是,孙家是不能去的,她老实跑去汪家三叔那里借来了毛驴。

  有毛驴拉磨,就不用两个人耗在这里,柳纭娘提议:“我回去做饭,你别偷懒,争取今天磨完。”

  钱小喜心不在焉,随口应下。

  柳纭娘离开村口,回头就见往磨中添麦的钱小喜四处观望,不用问也知道她是想找人报信。

  村里的孩子挺多,六七岁往上的都会帮着家里干活,但往下的,平时都在村里疯玩,磨子这里经常都挺热闹。

  柳纭娘冲着路旁的孩子招手:“一会儿要是有人来,你就大点声喊我。回头我给你买小糖人。”

  这里面风调雨顺,但赋税未减,家家户户日子都不好过。也就是最近刚秋收才没有拉饥荒,这些孩子想要吃糖,非得逢年过节不可。听到这话,那正在躲猫猫的孩子顿时眼睛一亮:“好!”

  柳纭娘回家后准备做饭,这两天的粗粮糊糊喝得她格外难受,打算烙点饼子吃。正忙活呢,听到村口有孩子大喊:“婆婆,有人!”

  退了灶中火,柳纭娘出门就看到了门口一脸兴奋的孩子,更远一点,一脸愤怒的李氏急奔过来:“三妹,刚有孩子去喊孙明槐,我还怕误会,特意跟了一路,结果真的是去见钱小喜的。”

  姜芦花的院子里磨子不远,两人跑几步转个弯,果然,就看到村口的磨子处站着一男一女,大概是为了避嫌,两人并不亲近。孙明槐手中还扛着半袋麦子,左边的小道上,高氏端着盆,里面还有小勺子等磨麦子需要用到的东西。

  李氏看到夫妻俩都来了,以为自己猜错。毕竟,谁家女人也忍受不了男人在外头拈花惹草,她半信半疑:“难道是巧合?”

  柳纭娘缓步上前:“二嫂,我发了面,你去帮我烙饼。家里不用做饭,晚上都来我家吃。”

  虽说姜家帮忙她都给了谢礼,但到底不多,如果算工钱,欠了不知多少。更何况,家里两个女人独居,请人干活花钱不说,还会惹人议论。如果不是姜家帮忙,流言蜚语怕是要淹死二人。

  这些是多少银子也买不来的。姜芦花一直想感谢娘家,但奈何囊中羞涩,这份感激只能藏在心底。如今柳纭娘来了,当然要把这份情意还上。

  李氏闻言,愣了一下,每家都不宽裕,他们一家人跑来吃一顿,婆媳俩至少要吃十来天……转身之际,她将这话抛到了脑后,打算干完活就回家。

  磨子前的两人正低声说话,柳纭娘缓步上前:“对不住,我家麦子比较多,今天大概都磨不完。”

  孙明槐长相不算多好,但比村里这些常年下地的汉子要白许多,加上他着读书人才穿的长衫,动作儒雅。打眼一瞧,就知他和村里的粗人不同。

  钱小喜低下头,继续干活。

  孙明槐回头笑道:“倒是我来得不巧,那我们家稍晚一点再来。”

  他看了一眼钱小喜,道:“磨麦子需要力气,最好是男人。”说着,开始挽袖子:“我帮你们一把,也能快点磨完。”

  高氏端着盆上前,笑吟吟道:“大娘,我这记性不好,刚才都准备做饭了才想起来没有面。刚好明槐嘴馋……”她一脸歉然:“能不能让我先磨点带回去做着?也不要你们白让,稍后明槐帮你们磨,磨完为止。”

  “可不敢要你帮忙。这些粗活,哪是读书人干的?”柳纭娘拿出小帚清理磨中的面:“今儿就到这吧,我们明天再来。”

  钱小喜讶然:“娘,我们都搬来了。”

  “可以搬回家。”柳纭娘头也不抬。

  钱小喜:“……”

  搬来搬去好玩么?

  方才她见着了孙明槐,只来得及告知他婆婆怀疑二人,她想买药的事,还没有细商量,婆婆就追过来了。这要怎么办?

  她心下慌乱,下意识看向孙明槐,眼神里还带着点责备。他来就行了,为何要把高氏也带来?

  高氏来了,两人靠近一点都不能,还怎么商量事?

  孙明槐垂眸,如果高氏不来,才会惹人怀疑。柳纭娘让方才那个报信的孩子去喊姜二舅,自己则将磨好的面抬起放在钱小喜背上。

  刚磨的面到处都是灰,这一扔,顿时腾起一片面雾,钱小喜整个头脸上都是灰,格外狼狈。在心上人面前如此,她的脸色当即就变了,想要整理也已来不及,干脆低了头飞快离开。

  孙明槐若有所思,方才他刚到这里,姜芦花就赶过来了。可见钱小喜说的话是真的,真的有人在姜芦花面前说了他二人的事。有时候越是避讳,越是惹人怀疑。他一脸不赞同:“大娘,你们搬不动,可以找人帮忙的。女子体弱,还是别……”

  柳纭娘不客气打断他:“你吃咸菜长大的吗?”她轻哼一声:“别以为读了书就了不起,我们又不是你的谁,少多管闲事。”

  被呵斥了一顿,孙明槐皱了皱眉。高氏不满:“大娘,明槐是好心。”

  柳纭娘搬了半袋面,冷哼一声:“像你这么大度的人,还真少见。”

  “大度”二字,语气加重。

  高氏面色明明灭灭,看着人消失在转角,她低声问:“她是不是真的知道了?”

  孙明槐没有回答:“磨面。”

  做戏做全,不能惹人怀疑。

  回到家中,钱小喜还想去村口搬粮食,被柳纭娘拦了:“我去搬,留在家里给你舅母烧火。”

  钱小喜:“……”

  她算是看明白了,婆婆不止知道了她外头的事,还知道了人选,否则,也不会如此费心隔开他二人。

  李氏烙好了一筐饼后,柳纭娘和姜二舅已经搬完了粮食,夫妻俩想离开,柳纭娘拦不住,干脆端了一饼子一起去姜家。

  姜家是兄弟二人。当年来征兵时,姜大哥被带走,留下了妻子和一双儿女。老两口身子还算硬朗,上上下下加起来,足有十来口人。

  底下的孩子这两年渐渐大了,但不太懂事,能偷懒绝对不干活。壮劳力就指着姜家父子,日子也不宽裕。大半的时候喝粗粮糊糊,哪怕秋收,也不敢放开了吃。烙饼一个月能吃上一回就不错了。

  盛情难却,姜家老两口和姜二夫妻慢悠悠吃着,说起村里的新鲜事。大嫂赵氏拉着个脸吃得飞快,还不忘照顾边上两个孩子,一把把的饼子往孩子手中塞。

  “快吃!一会儿要没了。”

  说实话,哪怕家里粮食不够,到底也没饿着人,真没到这份上。

  李氏看到后,翻了个白眼,不好说长嫂,沉声道:“二月,大树,你们都大了,不是不懂事的孩子,吃饭要慢点,吃完了再拿。都要议亲了的人,看看你两个弟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02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4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炮灰婆婆的人生(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