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_分节阅读_第143节
小说作者:辣椒终结者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88 KB   上传时间:2022-04-27 20:01:18

  没有足够的粮食,后面的一切谋划都是空谈。

  穆空青的心思千回百转,在心中对即将上钩的鱼儿们没什么诚意地道了句歉。

  “禀陛下,首批出海远航者,到底风险甚巨。且为朝廷办事,理当予以嘉奖。”

  穆空青躬身解释道:“此行过后,还可根据实际获利,重新商定船引定价。”

  永兴帝方才不过是在心烦意乱之时,骤然听闻此等消息,这才有些冲动。

  现在经穆空青这么含混不清地一点,永兴帝也冷静了下来。

  没错,这第一批出海者,明面上说是普通商贾,但实际上,能够得到消息的,哪个不是同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莫说是朝廷,只看此刻出现在御书房中的人。

  这些能够确切得知海图消息的,无一不是永兴帝的亲信。

  亦或者是穆空青和谢青云这等,在此事上打从一开始就摆明车马,亦步亦趋地跟在永兴帝身后的人。

  穆空青更是用自己的一个六元及第,为永兴帝拉开了发展海贸的序幕。

  既然都是亲信,那扒皮也不能扒太狠了,总得给这些追随者一点儿甜头嘛。

  而且……

  第一批赚得盆满钵满,后头才好宰外人不是?

  永兴帝给了穆空青一个满意的眼神。

  很好,很识相。

  不仅会做事,还很通人情世故,说话也好听。

  是个可造之材。

  而后直到出了紫禁城,穆空青才知晓究竟发生了何事。

  穆空青和谢青云两人跟在文大人与钱大人身后。

  户部左侍郎谢大人则落后一步,给二人低声解释了一番。

  就在他们商定船引定价的这段时间里,东南沿海又有一队商船靠岸了。

  这队商船的规模不小于前两次。

  最重要的是,这队商船同前两次到来的商船,并不属于同一个国家。

  有能力远渡重洋,组织起如此规模庞大的船队的国家,居然不止一个!

  由不得永兴帝不敏感。

  如今的大炎确实太平盛世,也许久未曾有过战乱,但这并不代表,永兴帝也是一位生于安乐的君主。

  先帝不算暴虐,但昏庸荒/淫却是十成十的。

  大炎开国也不过百余年。

  先前一番战乱之后,好容易养出的那口元气,几乎全部都在先帝朝被败了个一干二净。

  若非开国君主当年将蛮夷打得七零八落,几十年都没能缓过气来,就先帝那作妖的劲儿,大炎能不能有百年太平还不好说。

  而后先帝服散暴毙,十几岁的永兴帝匆忙即位。

  可以说,永兴帝整个前半生,都是在给他亲爹补窟窿。

  从穆空青当年在漠北的所见所闻来看,永兴帝也从未放松过对外敌的警惕。

  边军的刀枪一直都磨得锋利。

  如今北方边境还未能彻底安定,海外又突然出现了国力强盛的番邦。

  这种不在掌控范围内的情况,永兴帝绝不可能容忍。

  “如今我朝对番邦之事堪称一无所知,陛下自然忧心。”谢大人低声道。

  穆空青点头称明白。

  永兴帝的烦忧来源于对大海另一边的一无所知。

  穆空青的烦忧,则来源于对未来的知之甚详。

  虽烦忧之事源头不同,但也殊途同归。

  历史的进程已经彻底改变了,穆空青的心思不禁又活泛了起来。

  大炎的船队出海已是定局,那么在此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可以准备的呢?

  造船、火器这等就不说了。

  别说穆空青半点都不懂,就算他懂,也不可能掺和这事儿。

  大方面穆空青没法碰,从细微处着手却是可以的。

  比如在海上航行时最为稀缺的东西——淡水。

  如果要研究海水蒸馏装置的话,就必然需要用到玻璃。

  而玻璃出现之后,又有了随之而来的附带产品——望远镜。

  先前在估算商船出海成本时,占用商船位置最大的部分就是淡水。

  如今大型船只出海都会在船舱内配备水箱,一路上的所有用水都来源于此。

  若是可以解决一部分淡水问题,那么船只在出海时,自然就可以省下空间用以装载货物。

  哪怕不为货物,只为在船上淡水告罄之时能有一线生机,这海水蒸馏装置也是值得琢磨的。

  穆空青想起自己曾在某次展会上见过的设计。

  在船身四周,以前高后低的走向斜装上一圈玻璃。

  玻璃下方向内部弯曲,勾出一个类似水管的半圆形,尾部直接通向船舱内的储水箱。

  船只在航行过程中,海面被蒸腾出的水汽会自动凝结在玻璃上,然后顺着斜面滑进尾部储水箱内。

  一个非常原始的装置,当时只是作为趣味设计展出。

  因为透明玻璃可以批量制造时,蒸汽船已经诞生。

  蒸馏得到的淡水,对于蒸汽船所需要的淡水来说,算得上是杯水车薪,实在鸡肋。

  而在蒸汽船诞生之前,玻璃还属于奢侈品。

  没人会用昂贵的玻璃去折腾这些东西。

  不过,据穆空青所知,最早的玻璃制品出现在古埃及,历史非常悠久。

  而在地理大发现后期,就已经出现了由玻璃制造的望远镜等物品。

  这也就意味着,其实玻璃的制造,对于技术的要求其实并不高。

  至少以大炎当前的水平,只要找对方向,大量制造玻璃并不是难事。

  穆空青只知道玻璃的原材料有石灰石,对于具体应该怎么制造,却是除了火煅之外,什么头绪都没有。

  穆空青想了想,还是将这个设想同秦以宁说了一番。

  秦以宁手下的商队走南闯北,兴许就听到过些什么消息。

  同时,穆空青还给周秀才和穆白芍也去了信。

  若说这个时代有谁的消息最为灵通,那必然是在外行商之人。

  尤其早先周秀才能得到博斯腾湖的消息,可见周家商队的活动范围包括西域诸国。

  西域行商贯穿东西,说不定还真有玻璃的消息。

  秦以宁听闻此事之后思忖许久,道:“我确实曾听母亲说过,西域有一重宝,类琉璃而非琉璃。其色剔透晶莹,只是脆弱异常。”

  穆空青精神一震:“若是从西域传来,那便大概是了。”

  秦以宁皱眉:“可此物稀少,便是有银子也未必能买得到那么多。若是装配在商船上,出海一趟都未必能赚回本。”

  穆空青却笑了。

  “此物稀少不假,昂贵却是未必。”

  数千年前古埃及人便能造出的东西,还一度作为商品销售。

  在穆空青看来,这玻璃制品之于大炎,更像是大炎的瓷器之于西方诸国。

  因种种原因,此物难以运输,所以稀少且昂贵,每每出现,总能卖出天价。

  但却不代表,它的造价也同卖价一般。

  秦以宁也是行商之人,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经由穆空青这么一说,秦以宁立时便反应了过来。

  只是反应过来之后,便是更大的惊异:“你是说,我们自己烧制此物?”

  穆空青颔首:“你看,连我等未曾见过此物之人,都能知晓此物乃烧制而成。只要能知晓原料,再寻琉璃匠人研制一番,未必不能有所得。”

  穆空青依稀记得,琉璃的学名也是“某某玻璃”,只不过与西方造出的玻璃在成分上有所不同。

  既然都是玻璃,那么在寻到这个不同之处之后,再去自行制造,难度不就直线下降了吗?

  大炎如今可以制造琉璃的地方共有两处。

  一处是在南方沿海,造出的琉璃除却上贡之外,便是高价售往海外。

  另一处,则正是在京城,专为权贵制造珍品。

  所以,穆空青说要寻个琉璃匠人,难是难了些,却并非全无可能。

第101章 一片透镜

  船引之事已经提上日程, 各地有门路的豪商也火速向京城赶来。

  但距离真正出海的时候,还有一段不短的时日。

  因此,也给了穆空青些许缓和的时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7页  当前第1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3/1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