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_分节阅读_第79节
小说作者:辣椒终结者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88 KB   上传时间:2022-04-27 20:01:18

  眼瞧着一句话就要出口,边上的学子拽了一把自己同窗。

  刚从齐家堂那儿消了姓名,怎么嘴上还是没个把门的!

  那学子被这一拉拉住,及时刹了车,讪笑一声,正经同穆空青解释道:“明日你原本去哪儿上课,便去哪儿参加季考。季考开始的时辰,就是平日里上课的时辰。”

  穆空青知晓了这些,也不多耽搁人家,便直接道谢告辞。

  却为注意到,那学子在见他松了口气的表情之后,透出了一丝微妙的愉悦。

  去哪儿上课便去哪儿考。

  穆空青琢磨着,先前见季考又是张贴十甲文章,又是发放五彩带,穆空青还当这会是一桩盛事。

  却不想书院这般体贴学子们平日里课业繁重,并不准备在这些事情上折腾人。

  从告示到考试,盛事看不出,倒是处处都透着省事。

  连带着穆空青他们这些新学子们,也将面对季考的紧张消下去的不少。

  一时间,学舍内的氛围都轻松了不少。

  第二日,神清气爽的穆空青来到了平日里上课的课室。

  还未进门,穆空青便一脸呆滞地停住了脚步。

  他身边的尤明澄更是被惊得目瞪口呆,手上的半个包子直接滚到了地上。

  跟在二人身后的杨思典见他们不进课室,随口便问了一句:“怎的不走……了?”

  半晌过后,一贯少言的许宗海发出感叹:“书院有心了。”

  课室还是他们往常上课的课室。

  从依稀可以窥见的地方也能看到,桌案也还是原本的桌案。

  甚至连学子们习惯放置在桌案上的笔墨,也都好好地摆放在原地,未曾动过。

  只有桌案的四周,被一个个架起的竹架框住。

  而竹架外头,则是用一层粗灰麻布围了三面。

  旁的不说,只看这架势,在场至少进过三次科考考棚的学子们,便都有了一丝莫名的熟悉感。

  除却为了采光而没有罩上的顶棚,这被竹架框围住的桌案,这陡然变得狭小压抑的空间,可不就同科考号房一般无二吗?

  穆空青坐在自己熟悉的桌案前,四周环视了一圈。

  传闻中,教出的三鼎甲能凑出半个翰林院的永嘉书院,果然在科考上很有一套。

第57章 一节莲藕

  叫穆空青庆幸的是, 虽然书院依旧只给了一张答卷,一副势要将“落笔无悔”四个大字进行到底的模样,但这回的季考题目倒是正常的。

  可能是因着这些日子经史课主讲《史记》的因由, 季考的策论题也是自《史记》中节选出的。

  策论题选自《史记·孝景本纪》。

  题曰:禁天下食不造岁。

  这是汉景帝後二年时天灾人祸, 收成不佳, 是以景帝下令, 禁止百姓不到一年就将所有粮食吃完。

  这不是指不让百姓用手上的粮食果腹,而是在提醒百姓, 留下粮种,以待来年播种。

  穆空青个人感觉,策论题从答题方向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指明对某事献计献策的。

  例如治水、赈灾等, 如清江府府试时那篇《举直错诸枉》,若是较起真来要作答,作答的方向也很明显, 便是整治吏治。

  二则是对某一政策或现象发表看法或建议。

  这一类题在答题时, 便更注重作答者的思想观点。

  若是放在官场上,也可称作政见。

  例如院试时的《诸君子皆与驩言》, 又如本次季考时的《禁天下食不造岁》。

  在穆空青的看法中, 若此时是在科考考场上,他情愿答上十道前者,也不想作上一道后者。

  前者的立场再惊险,最差不过和稀泥, 总不会得罪人。

  而后者却是一不当心,就会在未入官场时,给自己树起几个政敌来。

  若不看那么远,只看眼前, 也可知最直接的坏处便是,你答的若恰好同主考官的立场对立,那便是黄尚宾再世,怕也别想能被取中。

  好在现下只是书院季考。

  穆空青觉得,以永嘉书院的夫子们的性子,应当不会因着观点不同便予以恶评。

  入学不到一月,就已经被永嘉书院的自由风气所感染的穆空青,犹豫都没过半分钟,便按着自己的想法开始作答。

  朝廷下令留种,却并未言明违令者的惩处,可见其亦是无奈之举。

  为来年留种,这个想法自然是好的。

  可事实上,穆空青出身农家,也比旁人更清楚,农家对于粮种的重视,是远远高于任何人的。

  若非当真到了将要饿死的地步,农人们又怎么可能去碰粮种呢?

  若是人已经饿死在今年了,那么留下明年的粮种,又有何意义?

  景帝在位时多天灾,此事非人力可以干预。

  可事情都已到了这个地步,比起节流,不若想法子开源。

  具体如何开源,穆空青却未多写。

  这也是周秀才曾反复同他强调过的问题。

  这答策论题,最忌讳的便是肆意发散。

  问到哪儿便答到哪儿,题目不问,便不要自作聪明。

  穆空青现下在季考中,立场上自然可以随意些。

  可这肆意发散的毛病却是在哪儿都不能惯着的。

  穆空青虽未落笔,却已在心中过了一边粗稿。

  因着没有删改的余地,所以穆空青作答的速度也极慢。

  他按着内容,在心里给这篇策论做了个段落分划。

  而后先在心中过一遍将要落笔的段落,再字斟句酌地推敲修补,确认无误了才是提笔落墨。

  写完这一段后,再去思考下一段的遣词造句,免得想得太多,反倒叫自己迷糊。

  一篇策论刚写了个开头,便有人在他的桌案上放下了两个馒头和一碗清水。

  穆空青抬起头眨眨眼,这才发觉已经到了午膳的时候。

  没想到,这书院季考竟是连用膳都比照着科举考场来。

  晚上不会还要叫他们睡在课室中吧?

  穆空青草草吃了一个馒头填肚子,便埋头继续。

  穆空青不是那等擅长在心里推敲的人。

  若是叫他将粗稿写下,对着白纸黑字推敲,那他尚有几分把握,更改出更好的来。

  可若是叫他闷在心里头兀自空想,那只能是想得越久、忘得越多。

  考场中没有计时的物件,穆空青答完之后也不知晓具体是什么时辰了。

  只听见有偶尔拉铃声响起,想来是有同窗已经交卷了。

  穆空青伸手拉响挂在桌案边的铃铛。

  果然不一会儿便来了三个小厮模样的人。

  糊名装匣,一切都同科考无二。

  待他交了卷,还有人前来引路,示意他从边上贴着墙根儿出去,莫要发出动静惊扰旁人。

  这严谨细致的程度,若是江南之地的书院都是这般考校学生的,怪道旁人都称应天府乡试作小会试。

  现下应当多数人还在考场中作答。

  穆空青走在路上,鲜少能见到往来的学子,这也叫穆空青觉得,此刻的书院同往常相比,陡然让人觉得有几分陌生。

  说起来,穆空青自入永嘉书院起,已经近一个月了,除却每日里前往课室和膳堂外,几乎未曾去过旁的地方。

  先前杨思典曾提过,永嘉书院南苑学舍前有一浅湖,名曰桂湖。

  湖水最深处也不过六、七尺,里头有一丛天生天养的野荷花,还有不知哪位夫子放进去的红尾鲤鱼。

  穆空青见今日时辰尚早,刚作完一篇策论,也没有更多精力再学旁的,索性便往南苑的方向走去,就当是给自己的考后休憩了。

  永嘉书院的学舍虽说分了东南西北四苑,可这四苑之间都不算远。

  南苑和东苑毗邻,只消往南苑那儿去,应当很容易寻到桂湖。

  果不其然,未待穆空青行至南苑,便能见到一片碧色。

  十月里的荷花早已枯萎,却留下了一丛丛瞧着脆弱不堪的茎秆。

  穆空青站在湖边向水中望去,传闻中的红尾锦鲤并不见踪影,只在偶然间才能得见一抹艳色从水中划过,再迅速隐匿不见。

  远处隐隐传来人声,似是在笑闹。

  穆空青循声望去,岸边蹲着两个学子,正在枯萎的荷花丛中掏着什么。

  穆空青一时有些好奇。

  没等他细看,便见那两个学子猛地起身后仰,从湖中拉出了一个浑身湿透的人。

  穆空青不由惊叹。

  那人方才应当是在荷花丛中,被茎秆挡住了身形。

  但叫穆空青惊叹的,却不是那从湖水中被拉上来的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7页  当前第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1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