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公主纪事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啾咪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31 KB   上传时间:2022-07-12 11:53:44

  于是到了十二三岁的年纪,姜老头儿又一个个把儿子们相继赶到地里,开始跟着他学种地。

  同样保持着严格的水准,他不下工回家,三个儿子就JSG必须跟着在地里干,这就是他们走不了学习那条路后要经受的苦果。

  既然学习搞不好,那就尽早适应下地干活的日子吧。

  硬是把三个儿子培养成了村子里里外外都夸赞的老实敦厚、勤劳能干之人。

  姜家三兄弟并不丑,虽达不到妹妹姜爱红能称作村花那地步,但整个人看上去都还是端端正正,看得顺眼的那种。

  再加上有好名声的加持,三兄弟的婚姻大事解决得倒很顺利。

  三个媳妇正式进了家门,姜家才真正热闹了起来。

  姜家的事一向是姜老头儿做主,姜老太太和三个儿子也早已习惯了他的性子。

  但三个儿媳妇并不是啊。

  她们嫁过来之前有想过会和婆婆闹矛盾,也许会和婆婆在某方面的意见上不和。

  却没想到多事的不是婆婆,而是公公!

  村里很少有人家讲究饭桌上的吃相问题的,只要不太过分,也没人去管你。

  前几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没分家,一大家人住一起吃喝,很多时候吃饭都像打仗一样。

  尤其是去坐席的时候,肉菜端上来,手一慢了什么都没有了。

  三个儿媳妇虽不至于一哄而上抢着吃,但还是有翻菜找肉的习惯,还有轻微地吧唧嘴。

  姜老头儿就这个问题,曾当着全家所有人的面,把三个儿媳妇严厉批评得面红耳赤。

  第二天连夹菜都不敢夹了。

  这点暂不说,让姜家彻底热闹起来的还得是姜老头儿坚持的嫁出去的闺女就是泼出去的水的观点。

  在他看来,三个儿媳妇已经是姜家的人了,那么就该安安稳稳在姜家过日子,除了过年过节,其他日子都没必要回娘家。

  不巧的是,三个媳妇的娘家都离得不远,要么一两个月总回娘家一两次,要么就约着娘家人一起赶市集。

  姜老头儿就看不惯了,指责儿媳妇回去得太勤,和娘家牵扯得太深,不该插手娘家那边的事儿。

  儿媳妇回娘家总不能每次都空着手回去吧,这在姜老头儿看来就是用婆家的东西去补贴娘家了,万万不该的。

  就算儿媳妇回来时又带回了娘家给的东西,他仍然是不高兴的。

  他不是心疼拿出去的东西,也不是想贪儿媳妇带回来的东西,他就是打心底地认为这不合规矩。

  当年女婿穆显叔一个人带着外孙儿来拜年,非给他们包了个大红包。结果等到外孙女穆建宁满一岁时,添了些钱还回去了一个更大的。

  他是半点都不占已经嫁出去的闺女便宜的。

  姜老头儿的标准不单单是对别人要求,对自己也是严格要求的。

  这么些年来,姜老太太见到大外孙女一眼认不出,也有这个原因在。

  在穆建宁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新年,因为生病没有去姜家拜年,姜爱红他们被吓了一大跳,直至后面两年也同样没有带闺女拜年,想着等她长大一些更方便。

  穆建宁不去,姜家人无事的时候从不会主动登穆家的门,孩子还小,变样得快,也就造成了今天婆孙俩见面一时却认不出的局面。

  多亏了穆建宁不是真的小孩,能记得两年前的一面之缘。

第41章

  姜老太太了解清楚了穆家的近况, 也算认了个门,满意地走了。

  晚上六七点钟, 穆建宁在李老师家蹭了碗热乎乎的粥暖了肚肚, 才等来了过来接人的穆显叔。

  时间太晚,没多再打扰,穆显叔抱起闺女走得飞快。

  同样因为要上课回不了村的三个孩子今天潇洒得很, 大人走的时候给每个人都留了零花钱, 所以就算穆老太太他们回来得晚,一个也没挨着饿。

  厨房里烧着热水, 穆建宁便被穆显叔直接扔到了这里。

  刚下地,穆建宁便对灶前的姜爱红炫耀道:“妈, 我今天看到外婆了。”

  穆显叔惊讶挑眉,就听着闺女讲述着婆孙俩是如何相遇,又是如何相认的。

  厨房里的姜爱红和穆老太太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也太巧了吧, 关键听穆建宁口中对老奶奶的描述,这人还真没认错,就是姜老太太本人。

  姜爱红率先回忆起了自己的身份,关心了一下摔倒的亲娘情况, 知道没什么大碍才松了口气。

  同时也想到了自家闺女和娘家人的关系很生疏这个事实, 今天这一出婆孙见面却差点没认出对方, 也算是不大不小的笑话。

  她本打算一个人提前两天回娘家去帮忙的, 到时候姜家里里外外肯定忙坏了, 能搭一把手就搭一把手, 不能村里邻居都去帮忙了,她这个姜家的闺女还吃上现成的了。

  今天这个意外, 让她生了也把闺女带回去的心思, 至少两天的时间能认认人也好, 就问了。

  “你喜欢外婆吗?后天跟妈一起去外婆家玩,好不好?”

  结果这话被刚溜进来的三孩子听见了,不等穆建宁有什么反应,就清晰听见穆建安倒吸一口气,满脸惊恐地向妹妹狠狠摇头,示意着她快拒绝!外公实在太可怕了!

  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讲,正是精力旺盛四肢不安分的时候,要让他规规矩矩地坐着,这不能干那也不能干,比坐在学校里上课都还要拘谨。所以穆建安每次去姜家回来,就宛如少了半条命,去姜家就是一种折磨啊!

  许多孩子可能都对外公外婆家有着莫名的期待和美好的印象,因为那是妈妈的家人,一年到头虽难见到几次,但每次见面都很稀罕你,塞给你一堆吃的,走时还会塞大红包。

  但这个许多孩子里面并不包括穆建安。

  他蛮喜欢外婆的,但十个外婆也抵挡不住一个外公的威力。

  然而他这个作怪的模样却被亲爸给瞪了,只好不甘心地收了表情,默默为妹妹祈祷。

  姜爱红却是继续诱惑着闺女。

  “这阵子,外婆家有好吃的橙子和柚子吃,还有甜滋滋的柿饼呢。”

  可以晚了一两个月,不然还能吃上新鲜的柿子了。她娘家院子里种的那个柿子树,都是她从小吃到大的,但柿饼的滋味也算不错,这回回去正好能赶上。

  丰田村倒有人种了柚子,但她觉得那味道还是比不过娘家种的。

  对走亲戚这件事,穆建宁因为没走过倒觉得有点新鲜。

  以前她也从穆建安口中听到过一两回对外婆家规矩严的抱怨话,但她建宁公主是从什么地方出生的?哪里会胆怯,他的话反而勾引起了她的好奇心,更想要亲自去观看一下了。

  于是在穆建安非常同情的目光下,穆建宁对着姜爱红点了点小脑袋,表示她去呢。

  事情尘埃落定,穆建安也不纠结了,注意力转回了刚才姜爱红的话中。

  笑咪咪道:“妈,回来时咱带点什么橙子柚子柿饼回来吃嘛,或者我跟着你们一起提前去?”

  关键不用上课了。

  姜老头儿五十九,办六十岁的席,那天正好是周末,孩子们都能去。

  姜爱红翻白眼,打趣着他:“不是不喜欢去外婆家吗?那外婆家的东西干脆也别吃了呗。”

  穆建安不好意思地喊道:“妈~”

  穆老太太:“去什么去?课不要上了?想什么美事?”

  “要去也是到时候和我跟你爸一起走。”

  穆建安失望,打消了念头,突然好羡慕妹妹能随时翘课去走亲戚哦。全然忘记了他还是妹妹这个年龄的时候,连课都不用翘,随时随地都能走的。

  “对,你去了又不好玩,和我们去学校多好玩啊。”穆建家道。

  一直以来的三人组(学校的四人组),要是少了一个人,那多无趣啊。

  穆老太太作势打人,板着脸道:“学校是玩的地方吗?”

  穆建辉乖巧抢答:“学校是上课学习的地方!”

  穆建家:“……”

  第二天去上课的时候,穆建宁就请了三天的假期。再听说她是去外婆家,李老师面带微笑一点犹豫都没地就批了,还宽容地道:

  “这三天允许你和家人好好玩,也不用练字了。”

  他在“家人”的字眼上特意加重了音,昨天他差点就要怀疑是不是新颖的拐卖小孩的骗术了。

  穆建宁还给李老师带来了一套新棉衣,穆老太太给做的。

  穆老太太也是看到李老师孤孤单单一个人住在镇上,没个关心体贴的人在身边,平时教导孙女肯定也花了不少功夫。

  从年纪上看,也算是她这个老婆子的后辈了,从情理上看,合该给李老师做一身新棉衣。

  衣服的款式也是专门按照平时李老师经常穿的衣服样式做的,李老师注意到了一点,不得不感叹,穆家的人从老到少,相处起来都是尤为舒适的。

  姜爱红回娘家这天,是带着闺女骑自行车走的。

  要是一个人回去,她能半夜就起来赶路,走路也能走回去,但加上闺女肯定就不一样了。

  天微亮,穆建宁穿着崭新的棉衣棉裤,戴着灰灰的毛线帽子,整个人紧紧靠着姜爱红背后,小脸贴着,小手伸进妈妈的棉衣JSG里,抓着她腰侧的里衣,感受着暖和的体温。

  这还是穆建宁第一次再没有别的大人陪同下,一个人坐后座。

  屁股随着自行车的路程上上下下,跟着抖动,好在下面有个软软的坐垫,是穆老太太临时用破旧得穿不了的衣物缝制成的,稳稳地固定在后座上,让她免去了不少罪受。

  姜爱红一路上开得很小心,速度不敢太快,怕一个不注意闺女就被颠出去了。

  “宁宁,别睡着了哦,等到了外婆家再睡。”

  “妈妈,我没睡着。”

  就着朦胧的光亮,母女俩在路上硬是磨蹭了近一个小时,一直通往村口的小路才停下。

  姜爱红扶着龙头先下,然后转身再把闺女抱了下来。

  穆建宁挪了挪冻得有些僵硬的脚,悄悄揉了揉有些酸痛的屁股。

  姜爱红要推自行车,小路又窄,便让闺女走前面。

  母女俩出门时说早不早,说晚也不晚,走到村子里时,好些村民都大开着门,端着碗筷游走在附近,一边吃饭,一边和人闲唠嗑几句。

  她们一进村,就吸引到了村民们的注意力,琢磨着大清早是谁来村子里了。

  一辆自行车,一个烫着卷发的时髦女人,一个鼻尖红红、脸蛋红红的可爱小姑娘,互相打量着。

  姜爱红也在娘家生活了二十年,很快有人跃过了外表,目光落在了她的脸上,越来越觉得熟悉,惊呼着道:

  “这不是姜老三家的闺女吗?回娘家来了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3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公主纪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