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_分节阅读_第32节
小说作者:春狂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4 KB   上传时间:2022-10-21 20:39:11

  ◉ 第46章

  回京之后, 递往摘星楼的帖子就更多了,不过短短几日, 门房那里收到的拜帖就已经多到几乎可以将一间小屋子堆满了。

  即便从未收到回应, 但是这些人依旧毫不气馁。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回应是正常的,若是有了回应得了召见, 那才是撞了大运,反正横竖也不亏。

  这还是小事, 毕竟这些帖子也不会到姜虞手上,一般只有重要人物的帖子才会有人前来通报一声, 不过那些人也没能尊贵到宣文帝那种程度, 因而他们也全都被拒绝了。

  只是自从青州通州那边的消息接连传开之后,本就对那位国师的传言略有所知, 并且心生敬仰的京城百姓, 对国师就更加信奉了。

  此地的民众也不乏有青州的亲戚,对于这些劫后余生的亲朋那里得知来的消息更是笃信, 甚至连那里传来的药师娘娘像, 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许多人都想请一尊回家保个平安,辟邪驱疾。

  并且城中富裕之家也开始慢慢兴起了火葬之俗,对于他们这些拥有财富地位的人来说, 自己是否有下一世, 以及能否将自己的财富带到地下去, 这才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事。

  因此他们总是会在下葬时陪葬许多器具,如此便是希望自己即使到了地下去, 也能有足够的银钱珍宝, 不至于眨眼变成了赤贫之人。

  如今得知确实会有下一世之后, 他们仿佛得到了什么肯定一样,人人都兴奋了起来。许多富商也开始行善积德,用不低的工钱招收那些流落到此处的灾民流民们,仿佛一夜之间,这些人便立马变成了大善人。

  毕竟这些人其实也不乏有信仰佛道之人,也听过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的佛谒,只是这些毕竟只是一面之词,谁人能证明世上真有转世投胎之说呢?

  因此他们都只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做做法事,捐些香油钱,权当慰藉罢了。

  如今那么多人亲眼见到了那些人轮回往生去了,而且还有国师金口玉言,说只有火葬才能使得那些人洗去身上疫病,求得来世健康。

  这不正说明了,这世上果真是有轮回之说,而且今生的情况是会影响到来世的。

  因此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许多富商便不再是那副半信半疑的样子,一下子精神起来,开始努力做善事,为求得来世顺遂。

  那些家中原本都已经打好棺材的老太爷,也立马改了主意,吩咐子孙自己死后要以火葬之,到时把自己的骨灰坛子埋入墓地就好。

  这桩桩件件传来传去,倒显得姜虞的名号更为神异起来,家家户户都能讲上几个跟国师有关的故事,当然,很多故事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的样子早已和最初大相径庭,毫不相似了。

  ……

  这一日,姜虞带着人离开了摘星楼,一则是想出去透透风,毕竟这些时日里来只呆在城里实在有些无趣了,二则是她已经想好了拿出粮种的方法,如今想出门试试,时机合不合适。

  她去往的地点便是城外一处清幽的庄子上,那里风景不错,而且最重要的是,那里还有数十亩良田,全都归在她的名下。

  其他人只以为国师名声大震的同时也招来了许多窥视,这些日子里来有些不堪其扰,因此才决定前往城外僻静处求个清净。

  因此搬过去没两日,太子便亲自前来既是道贺乔迁之喜,也是为了致歉。这几天实在是他的疏忽,他也已经好好警告过了那些随意发拜帖,窥探的家伙,将城内全都敲打了一番,这才忐忑地前来此处。

  毕竟这确实是他没能及时注意到,才给国师带来了这些麻烦,实在是他的过错,只希望国师不要震怒才好。

  姜虞却是根本没注意到这些事,听到太子的道歉一时之间还没有缓过神来,不过听明白之后,她倒是没怎么生气,反倒是对太子又多了几分欣赏。

  没想到这人看上去一副端方温和的样子,手段却不软,做事倒是很迅速。

  而且他这样严肃敲打惩戒过一番之后,对她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

  毕竟或许是她出现的这些日子里展现出来的形象比较温和,所以这些人即使认为她是仙人降世,也下意识地觉得她属于善神,即使私自窥探也不觉得她会发怒生气。

  现在这样敲打一次之后,这些人以后行事也会对太子,对国师多几分敬畏,不敢如此随意了。

  因此姜虞只是朝着他微微摇头,然后主动邀请了太子出门,前去看看这片属于她的农庄。

  太子看上去似乎有些不明所以,但是还是很快应下了。

  他们来到农田之中,姜虞看着远处正在劳作的佃农,看着他们辛勤劳作,不停地弯着腰播下稻种的样子,沉思片刻,才轻声问着。

  “太子可知农事?”

  “略知一二。”

  一旁身着玄衣的太子虽然看上去表面平和,但是心中还是有些紧张,仿佛眼前是最严厉的某位太傅向他提问一般,他也不敢说自己了解得多清楚,依旧谦虚得很。

  “那你可知亩产如何?”

  他仔细思索着,才谨慎地回复道,“中田一亩,取粟不过一斛,出米二至三石。”

  “那这些粟米产量于百姓来说,如何?”

  听到这里,太子有些哑口无言,他并不是什么安坐高堂,不知世事的人,虽然他还只是太子,并没有真正经手朝事,但是父皇行事怠懒,对他又颇为信任,早就将许多奏折都交给了他,有时去行宫狩猎还会让他监国。

  因此,他很清楚,如今的孟朝还不够繁华,这些粮食亩产对于那些家中人丁旺盛的人家来说,每年交了足够的赋税之后,也不过勉强维生而已。

  即便如今并无兵灾,也算平和之年,但是每年依旧有许多人是因为吃不饱饭而饿死的。

  看出太子神色间有些惭愧之意之后,姜虞倒是挺满意的,毕竟他作为未来的帝王,虽然不能保证所有的子民都能吃饱饭,但是总是该抱着一颗怜悯之心的。

  更何况如今也算大安之年,君主只需守成即可,若是能有几分凌厉手段,再有些许怜弱之心,便已经是非常合格的皇帝了。

  “若是太子当政之时,粮食产量增加许多,会否多加赋税呢?”

  听到这话,太子倒没有那么惶恐,毕竟他父皇其实真的很不喜欢处理朝政,早就盼着把位子传给他,不像是前朝那些十分忌惮长子,年老之时甚至将自己的孩子一一害死的那个皇帝一样。

  因此这样好像是在说希望太子早日当政的话,传到宣文帝耳里,他其实也不会生气忌惮太子的。

  姜虞也是看出了这一点,而且她确实很欣赏这位本该早逝,英明神武的太子,才会选择他,也顺便为他造一番势。

  毕竟宣文帝虽然算个好人,但其实算不上是个好皇帝,只能说比较平庸,太子才属于那种比较出色,或许会成为流传后世,有些名气的皇帝。

  如此看来两相比较之下,自己作为旁人以为的仙人,选择太子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未来帝王辅佐,或许还更为合理一点。

  在听到国师的问话之后,太子却是沉默了一会儿,他从未在这样的假设下想过问题,虽然心中隐隐有感,但他还是认真思索了一番之后才开口回应。

  “若真是如此,税赋自然视情况而定,但是孤可以保证,不会随意加开旁的税目税种,尽我所能,使百姓能吃上饱饭。”

  虽然他并没有直接说自己一定不会多加赋税,但是姜虞看出了他眼中的决心,也听出了他话中的真意,然后轻轻点了点头。

  “如此,甚好。”

  太子心中却是有些不明所以,但是心底里却隐隐有了什么猜测,却不敢相信,只能一边否定一边暗自期盼着什么。

  姜虞依然是那副玉容仙姿,站立在原地,轻轻抬起袖子,朝着天空随意一挥,下一刻,太子以及身后那群随侍的侍从护卫们,还有远处田野里的那些农夫们,便亲眼见到了此生都难以忘却的景象。

  天空中似乎出现了无数道飞影,在阳光下还闪着金光。直到它们飞到近前,这些人才看清,这些居然都是许多颜色种类各异的飞鸟,它们身上的金光也不是太阳照耀而来的,而是它们身上的羽毛仿佛就是由日光金丝织就而成一般,无比炫目。

  这些带着金光的飞鸟直直地朝着这处飞来,仿佛无数流光如流星一般汇聚于此,一些人甚至忍不住后退两步,生怕这些飞鸟撞到自己面前。

  直到这些飞鸟离得极近的时候,他们才发现,他们好像都叼着什么东西,同样也闪着光芒,让他们看不清具体是什么。

  这些飞鸟来到他们的面前,低着头仿佛放下了什么东西,然后便消散成了一缕光,无数飞鸟汇聚于此,不断地低头放下,然后消散。

  这样的画面持续了许久,直至最后,一只几乎有屋子那么大的神鸟挥舞着翅膀,飞来此处,却并没有直接放下什么,反倒是抬头看了周围人一眼,眼神里好似充满了智慧一般,最后朝着太子的方位点了点头,这才消散。

  然后金光大盛,一瞬间的失明过后,众人勉强将眼睛睁开,便见得那些闪着光芒的飞鸟好似从未出现过一般,没有留下踪迹。

  而地上那些由飞鸟叼来的东西也褪去了金光,展现出了自己真实的样子。

  原本平坦的土地上,突兀出现许多堆积而成的稻谷,铺在地上,好似一条黄金路。

  作者有话说:

  亩产参考范仲淹的《答手诏陈十事》: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至三石。

  以及他的《上执政书》:“窃以中田一亩,取粟不过一斛(石)。”

  也就是水稻亩产大约为二石,粟亩产为一石。

  两宋时期的一石是49公斤,1亩是0.9市亩。

  ◉ 第47章

  “这, 这是稻谷?”

  金光散去之后,地上的东西虽然已经没了加持, 看上去显得十分普通, 但是身后这些人还是不敢随意揣测,生怕是自己孤陋寡闻,让人看了笑话。

  最后还是一个憨直的护卫不自觉地开口问道。

  众人自然也看出来了, 这便是稻谷。看上去与寻常的并无不同,不过虽然现在看不出什么特殊的地方来, 但是这可是国师召令百鸟衔来的,必定有其不同凡响之处。

  还有一部分人其实早已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毕竟他们可是亲眼见到了那样神异的景象, 这些人甚至都有些忍不住,想开口询问国师之前那些究竟是什么情况, 这些飞鸟带来的又是什么?

  不过最终还是没有人敢上前发话, 还是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太子率先开口,神色更加恭谨谦逊地问着。

  “不知国师可否告知, 方才那是什么情况?”

  姜虞看了他一眼, 轻笑一声,才回道,“正如之前所说,稻谷而已。不过……”

  说到这里, 其他人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可置信, 但是许多人想起刚才那番对话, 心里似乎隐约有了别的猜测。

  只是他们都不敢说出来,只觉得自己的想法还有点可笑, 虽然心里嘲笑着自己, 但只有他们知道, 自己心里还是抱着那么一丝丝希望。

  “与如今的稻谷略有不同,照你方才的说法的话,那么,这些约可亩产十石以上。”

  这句话声音并不大,但是却在这些人心中炸开了一声巨响,一下子惊得在场众人都保持不住自己的镇定,连太子都失了仪态,仿佛自己听到的是什么天方夜谭。

  一些急性子的家伙甚至忍不住蹲下身去,小心翼翼地抓了一小把稻种,放在手上都不敢碰坏了,只敢仔细瞧瞧,好似要从这里面看出什么花一样。

  “十,十石?”太子说话都有些结巴,仿佛说的是什么烫嘴的东西一样,他的确听明白了那几个字,但是还是忍不住再次开口确认着。

  不会真是他听错了吧,或许国师说的是四石呢。不过对于常人而言,四石也已经翻了番,也是他们根本不敢想象的收获了。

  然后他便见到姜虞似乎神色轻松地点了点头,肯定了他的问话。

  二次确认之后,太子好像才把话听进了耳朵里,他忍不住抚了抚胸口,仿佛要压下狂跳的心脏一样,大口大口喘息起来,完全没了皇室的仪态。

  身后的人则更是夸张,有几个甚至都已经不自觉朝姜虞跪了下去,眼里含着泪花,还有一些人甚至看上去有些魔怔,不住地捞起地上的稻谷看着,不知在想什么。

  而他们眼前的国师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人的失态,依旧是一副寻常模样看着太子,轻声说道,“如此,太子可不要忘了今日所承诺的话。”

  说罢,她便悄然离去了。

  只留下身后这些人似乎还没有回过神来,依然是一副不知今夕何夕的茫然模样,甚至失礼得都忘记了要送迎国师。

  他们脑子里什么都不记得了,只有两个字在回荡盘旋着,十石?十石!

  甚至根本没有人注意到姜虞那句话后面还有以上两个字,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十石就已经是个遥不可及的数字了,他们更不敢肖想其它。

  太子则是缓了好一会儿才醒过神来,然后神色激动地令人将地上散落的这些稻谷全部收拢起来,一粒也不能少,还派了自己手下的人专门监察。

  虽然心里依然砰砰直跳,有些不可置信又忍不住相信,毕竟这可是国师召来的啊,她有那样的神异手段,便是真的如此高产的稻种,或许,也并不是不可能。

  太子一下子又想起自己刚刚的失仪,他听到国师的那句话之后只是机械性地点了点头,其实根本没听进耳,还忘了要送送国师,实在是不该。

  想到这里,他一下子振作起来,命人将地上这些全都收拾好,不能有半分疏漏,自己则是带了人前去向国师告罪,再珍重回复,他必然不会忘记自己今日的承诺。

  留下的人则一个个都小心翼翼地捡着地上的稻种,甚至连边边角角的地方都不曾放过,将整片区域扫得干干净净的,当真做到了不剩一粒。

  那些用袋子装着稻谷的人就更小心了,恨不得在外面再套上个几层,再好好放到箱子里去,生怕出了什么差错,简直把它看得比自己的命还要重要。

  一些脑子活泛的人则在心中暗自想着,今日如此神迹,只有太子在场,是否说明了太子正是连上天都认可的未来君主,连国师这样的神仙人物都愿意拿出这样的东西出来。他心中更是下定了决心,日后一定要紧紧跟着太子,或许更能做出一番成就来。

  其他人则没有这么多想法,只是盯着这些稻谷,不由得畅想起了未来粮食堆满粮仓的景象,一些人还想起了自己的长辈们,忍不住抹起泪来。

  身旁的家伙见到他眼眶通红的样子,也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叹了声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