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春狂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4 KB   上传时间:2022-10-21 20:39:11

  在征询过姜虞的意见之后,这一片本属于她的田地,也用来试验种植她拿出来的那些稻种了。

  除了皇宫,庄子以及农署的那些地以外,其他知道这批粮种消息的人,为了剩下的田地名额,简直要打破了脑袋。

  毕竟这些人家中都不缺良田,而且他们对于国师自然是极为信任的,如今有了这种稻种,他们自然是希望能早一日种上就早一日。

  不仅是向皇帝和国师示好,也是盘算着,种上一次之后,即使要将大部分的粮食充作粮种分发到各州县去,但是看在情面上,他们自然也能比旁人更早地分发到这些粮种。

  对于他们来说,粮食总是不嫌多的,毕竟他们可都是世家大族,人丁兴旺,这样的东西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大助益,他们当然要争这个先。

  而今日,其实那些争论也已经落下了帷幕,田里的秧苗其实也差不多栽完了,秦定抹了一把汗,忍不住跑到一边树荫底下休息着,还拿出了随身带着的水囊大口大口地喝着。

  这些时日来他的肤色都明显黑了几个度,再加上他现在身上穿着的便于干活的衣裳,这样的身形便是让他弟弟来看,第一反应也是这人肯定是个庄稼汉子。

  其实他身为农官,既是官吏,又是勋贵之后,其实是不用亲自下田做事的,只是今日他随着宋司一同前来查看情况,秦定看着眼前的景象,有些稀奇,像是个拴不住的狗子一样到处看看,还亲自下田插了一次秧。

  不过即使他体力还算不错,但也比不上常年劳作的农户们,没过多久他便累成这副气喘吁吁的模样。

  喝完水之后,他又回到了宋司身边,听着他不知在念叨着什么,有些百无聊赖地看着田里并不清澈的水,倏忽间,似乎有什么东西一下子从他眼前游过。

  “哎,什么东西?”

  秦定出声好奇地问道。

  宋司随意看了一眼,神色平常,“许是鳛,不过看这个水花,应该是小鱼吧。”

  “哎,可是这里怎么会有鱼儿,它们不都是河里江里的吗?”秦定还是有些不解。

  对于他的困惑,宋司倒是很耐心地开口解释着,他向来的脾气都很好,从不发火,即使别人问了些蠢问题。

  “或许是从山上河里引来的水里游进来的,有些地方若是发了水,水退去之后,自然也会有鱼儿留在田里。”

  秦定点点头,若有所思,不过很快他又把视线转回田里,看上去有些跃跃欲试,想抓条鱼上来看看。

  一旁的宋司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卷起文书敲了敲他的脑袋,让他回过神来,专心做事。

  眼前的家伙才不好意思地摸摸头,跟着宋司继续查看周围的情况去了。

  日头逐渐西斜,橙黄的光芒洒在大地上,他们二人今日的事也差不多完成了,秦定站在田边,不知在想些什么。

  “你在想什么?”

  一道声音突然响起,他想也没想边开口回道,“抓鱼。”

  “不是……”他似乎想开口解释什么,转头一看,却发现站在自己身边出声的,居然是个看上去年纪挺小的小女孩。

  她身上穿着的衣裳绣着精致的卷云纹,小小的脸上并无好奇之色,仿佛刚才那句话根本不是她说的一样。

  “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跑这里来了?”

  秦定看着她,一时之间还有些讶异,他转头看着周围,见不远处似乎有一伙护卫侍立在那儿,才放下心来。

  “如今天色晚了,你还是早日归家吧。”

  他开始劝道,看上去像个操心的老父亲一样,然而眼前的女孩却并没有听劝,反倒是语带赞同地说着。

  “这里看上去很适合养鱼啊。”

  秦定也顺着她的话开始思考起来,“是吗,若是真养了鱼,那鱼儿会不会把这些苗都吃了?”

  他家中的池子里倒是养了几尾锦鲤,只是平日里他只负责扔些鱼食逗逗,要说鱼儿是吃些什么的,他还真不清楚。

  听了他这话,眼前的女孩的神色看上去还有些似笑非笑,“那便养些不吃苗的鱼儿。”

  “啊,这样也成,只是为什么要这般麻烦呢。”秦定居然就这么顺畅地和她聊了起来。

  “你觉得呢?”

  眼前之人却并没有回答他,反倒是将这个问题抛了回来。

  “嗯,看上去很有乐趣,收割的时候不会那么无聊?”秦定随口猜测着,“好吧,也许是能为家中多添一道菜,多些进项?”

  女孩听了他的话,点点头,“确实如此,而且如此共生,相得益彰。”

  说着她蹲下身,似乎想要触碰还显得青嫩的秧苗,一旁的秦定看上去有些紧张,生怕她一个不小心就栽了进去。

  然而下一秒,他却见到她所触碰到的秧苗看上去长了几寸,这样的变故一下子让他都有点怀疑自己看到的,忍不住使劲擦了擦自己的眼睛。

  然而眼前依旧是这副场景,并且,就连一直躲着好好的那些鱼儿,也像是受到了什么指引一般,朝着她的方向游了来,其中甚至还有一尾通体金黄的鱼儿。

  这样一副令人吃惊无比的画面,让秦定也忍不住愣在了原地,呆呆地盯着眼前,脑子放空的模样,不知在想些什么。

  还是宋司过来拍了他一下,他才回过神来,转头望去,眼前早已没了方才那人的踪影了。

  “宋大人,你之前和我说,这里的田庄是……”

  宋司看上去神色有些莫名,“是国师大人名下的啊,这不是人尽皆知的事吗?”

  秦定站在原地默默落泪,知道是知道,可是我以为国师大人还住在摘星楼,不在这儿呢。

  哪知道,她竟会以孩童的面容出现在自己面前,还和自己说话了。想到这里,他心里又是窘迫又是雀跃。

  虽然之前一直没能拜会国师,但是今日可是国师亲自找上自己的,还和自己说话了,足足五句呢,他爹都没有这个待遇哎。

  不过他看了看自己身上显得极为朴素寒酸的装扮,神色有些懊恼。早知如此,他就该把自己最好的一身衣裳拿出来穿,今日也不至于如此失礼。

  作者有话说:

  鳛(xí):指泥鳅

  ◉ 第54章

  宋司听了他的话, 诧异片刻之后,倒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如此说来, 似乎也曾听闻山越地区有这样的风俗, 饭稻羹鱼,黄鳞赤尾,可以为食。”

  “而且照你所说, 似乎在稻田之中养些鱼儿,还能有不少益处?”

  他甚至忘记了还站在一旁的秦定, 暗自思索着,嘴里还说着些什么。

  秦定倒是不甚在意他忽视了自己, 反正宋大人一向都是这样的怪癖, 什么事情想入神了,就很容易忘记周边的事, 好几日没有按时上值, 都是因为想事情想入了神,结果走错了官衙。

  隔壁官署的几位老大人都熟识他, 见到他走错地方, 还会故意坏心眼地不开口提醒,等他自己回过神来,才打趣两句。

  倒是秦定,现在一回想起刚才的事情, 就头皮发麻, 感觉自己实在是没有发挥好, 穿的这一身衣裳也不够正式,说的话好像也不太得体。

  早知如此, 哎, 哪有什么早知如此呢?

  他也不能一眼看穿眼前人究竟是不是国师所化, 这种事实在是难以预料啊。

  虽然如此,但他心里还是挺高兴的。这么一行下来,国师只单单见了自己,那岂不是正说明了他与对方有缘?

  秦定倒不是想从国师那里得来什么好处,只是单纯地对这番肯定感到高兴。在压下刚才那股尴尬之后,他心里甚至不住地喜悦起来,甚至想立马打道回府,跟弟弟好生炫耀一番。

  毕竟之前二郎之前能跟随国师一同前往青州,这样的殊荣实在是令人羡慕不已。他当时还想死皮赖脸的也跟着弟弟一同去,结果反被告了状,被母亲塞进了官衙里做事去了。

  这么一看,岂不是因祸得福,多亏了母亲,把自己塞到这里当个小官,他今日才能有机会亲眼见到国师,还能和对方交谈上几句。

  是了,他得回去跟母亲道谢一番才是。

  正这样想着,他突然听见宋司开口说道,“既然国师如此说,那也可一试。”

  说着宋司便手脚利落地赶回去了,还一边招呼着秦定。

  “走走走,咱们去官署里查查,有没有这方面的记录,我记得似乎有本农书上写过。”

  听得这话之后,秦定便立马明白过来,今日又得晚些时候才能归家了。

  哎,这样的话他岂不是不能立马回家跟二郎炫耀了,可惜可惜,今日便先放过他,待明日再说吧。

  回了农署之后,几人又开始翻阅起这里珍藏的各类典籍来,待确定真有类似记载,并且那些在稻田里养鱼或者养鸭的例子也提及了,稻谷的产量似乎比寻常水田所出的要高上一些的时候,宋司便立马拍板,要在一些田庄上试验此法。

  农署后边的田地也照此法,买了些好养活的鱼苗放了进去,还有些农官依据前人的只言片语,还特意买了些鸭仔,一同养活在稻田里,只等日后观察收成情况了。

  ……

  另一边,韩统领以及狄罗他们,这几日来早就习惯了国师变换出来的各种样貌,虽然心里依然觉得稀奇得很,但是并没有人开口询问。

  毕竟他们的任务只是护卫国师的安全,其他的并不归他们管,他们也不能管,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

  姜虞其实是闲得无聊,今日才出门一趟,而且她对于这些稻种,心里还是很期待的,因此在见到这一片稻田的时候,她就按捺不住出来了。

  而且看到这些稻田之后,她就不由得想起了以前曾在书中见过的稻田养鱼的例子,当然一般是江南一带多雨水的地区,才有这样的条件。

  这样的稻鱼共生系统不仅可以节约空间土地,还能减少劳动力投入。并且这样的做法也能一举两得,田鱼觅食可以搅动田水,为水稻根系生长提供氧气,还能施肥。

  而且一些地方轮换种植水稻养鱼,这样几次下来,水稻以及鱼的产量反倒比平常时候还要高。

  因此在知道这些农官最近这些时日里,正在试验各种不同田地,不同方式种植稻种,她才生了心思想要提醒一两句。

  虽然她不知道这个法子在这里是不是依然是有用,但是多尝试尝试总是没错的。

  ……

  这一日,姜虞突听得下人汇报,言说之前那位通州知州被抓住了,如今已下了狱,正在刑部的大牢里。

  她甚至都快忘记这个人了,自从韩统领带着那些铸造出来的兵器,回京交接之后,这件事情就全权交给了刑部和大理寺。

  只是没想到他们的效率还挺快,居然这么短的时间就抓住了那人。

  见姜虞似乎有些兴致,禀报的人也开始一五一十地讲解起来。

  能那么快抓住这个人,正是因为这段礼康居然天不怕地不怕的,正躲在京城里。也不知这人是怎么想的,或许是觉得灯下黑吧。

  不过似乎只抓住了他一人,这人的妻女据说在半路就已经因为得了病去了。

  如今刑部正派人拷问他,想从他口中得知一些什么消息来。不过目前来看,段礼康只供认是自己鬼迷心窍,钱迷了眼,发现了矿山之后便想着据为己有,偷偷让人造了兵器卖了出去。

  如今兵器被他们发现了,他得来的那些钱财也都在他通州的府邸里面,自去查抄便是。

  言语间,禀报的这人似乎对段礼康的胆子感到啧啧称奇,干什么不好,居然敢私铸兵器偷偷贩卖,这可是要砍头抄家的大罪。

  姜虞听着,却不置可否。

  她心里倒并不这么觉得,若是真为了钱财,那他为什么不干脆卖矿石?虽然铸造成刀剑卖出去确实更不显眼。

  但是这样一来,既需要大量的工匠和矿工,又需要运送食物和水的人,人多口杂,消息难免容易泄露出去,危险性也相应地提高了不少。

  而且若是贩卖盐引或者是收受贿赂,那也只是为官不够清廉,贪赃枉法,了不起也就是个死刑。

  但是兵器这一块动摇国本,把手伸到这难免会让人联想,这人如此行径,是不是想造反。要真是跟谋反扯上了关系,那可是要诛九族的,到时候就不是死一个人能解决的事了。

  刑部的诸位大人心里也是有这样猜测的,只是谁都不敢放到明面上说,毕竟这种事事关重大,到时说不得得牵扯出一堆麻烦来。

  因此在一番刑讯过后,他们便将这番供词呈给了宣文帝。

  宣文帝对这结果却并不满意,他做了这么多年皇帝,也不是个蠢人,自然看得出来,这必定不是真相。因此,他一把摔下奏折,责令刑部继续审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