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春狂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4 KB   上传时间:2022-10-21 20:39:11

  太子也升起了几分好奇来,他也是知道军器监那些东西的水准的, 虽说看上去阵势吓人, 但是基本只是用来投射过去, 用来点燃粮草或是惊扰对方人马的,可还从未见过能有什么火器,能把墙也炸穿的。

  若当真如此,那以后打仗需要攻城的时候,岂不是方便多了。甚至丢到敌军阵里,也能造成不小的杀伤力。

  很快,他们便见到那些人布置好了东西,周成度陪在他们二人身边,站在高处居高临下地看着底下的场景。

  过东升这时也开口,小声提醒道,“陛下,这新式的火药不仅威力大,声响也不小,二位可要小心些。”

  这一句话,自然是提醒他们要小心点,做好心理准备。毕竟虽然他们站在高处,离那些火器也不近,但是没有见过那种夸张阵仗的人,第一次见的时候难免会有些失态,到时也怕出了什么问题。

  宣文帝摆了摆手,“朕知道了。”周围的人听得此言,虽然心里还有些疑惑,但是还是将这句话听了进去,仔细盯着底下,眼也不眨地瞧着。

  然后,便见到底下人用烧红的铁锥点燃了引线,随后立马转身跑到后边一处藏身的地方。

  很快,引线将那个特别制成的火炮点燃之后,一下子发出了震天的响声,久久不散,甚至在空中还留有回响。

  那声音大得让周围的人都不由得下意识捂住了耳朵,心也跟着颤了一颤,仿佛要从胸膛跳出来一般,好些人都被这情形吓得退了几步。

  一旁负责护卫的禁卫们愣了一愣,似乎是被这声响惊住了,不过很快,他们便反应过来,神色严肃地上前两步,想要护住皇帝和太子二人。

  宣文帝虽然心里有了准备,但也确实没想到,这威力能这么大,他扬手制住了身旁的侍卫,自己倒是走上前去,似乎想亲眼见见这东西的威力。

  待硝烟散去之后,原本立在原地的许多木头桩子和垛子全都被炸得四散,根本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地上只留下了一些木屑碎块,爆炸的正中间地方,还被炸出了一个浅坑。

  这次的火炮还是谭工匠极为费心,将所有材料全都仔细过滤,尽力减少其中的杂质,得出的最纯净的材料。

  这次的配比也是经过的他的细微调整,确定了最为适宜,并且威力最为显著的一种比例,花费了好些功夫,专门制作出来呈给陛下的。

  紧接着下人们又将一架小型床子弩推了出来,这种床子弩比寻常的看上去更加小巧些,并非攻城所用,而是放置在军器监以作展示的。

  将制作好的火球火炮填装上去之后,点燃引信,紧接着迅速将其抛射出去,瞄准的正是之前周成度所指的那座矮墙。

  很快,随着第二声震响之后,抛射出去的火炮将那座墙立马炸穿了,炸出了一个极大的缺口来,边上的碎石也四处溅射出来,地上满是石块。

  被炸得露出内里的墙壁,看上去虽然凄惨,但是也确实是由极好的石料制成的,里面根本不是那种缺斤少两的空心模样,反倒是坚固实心的状态,不过眼下,倒也不能说是坚固了。

  宣文帝看到这副情形,实在是龙颜大悦,忍不住露出一个极为明显的笑来,站在一旁的太子也不由得握紧了拳头,若是边关有了此物,那么打起仗来,岂不是如虎添翼,无往不利了。

  这一回,众人有了准备,没有再被那声响吓到,反倒是全都兴致勃勃的,毕竟这样的好东西,他们以往可没见过。

  宣文帝满面春风地开口,语气也极为缓和,“好,当赏!”

  他又扭头问道,“这是谁想出来的点子?”

  周成度则是毫无隐瞒,将自己侄子从国师那里听来的一番话全都说了出来,然后还说明自己想试试国师所说的这种配比方法,才令底下人去试验的。

  而且那个谭工匠在其中出的功劳也不小,还想出了好办法可以解决难以长距离运输储存的办法。

  宣文帝先听到是从国师那里来的消息之后,虽然有一丝讶异,但是很快,他又像是想明白了什么一样,神色释然。

  果然,他就知道,这样神异的东西,会跟国师牵扯上什么关系,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他又有些为难,国师随口一言,就帮了他们这么大的忙,可是他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回报些什么。

  如今国师府一应待遇都以最高规格来对待,宫中有什么珍贵的东西,他都直接转手送去了她那里。

  更不要说,国师手里有的那些东西,恐怕也比他这里的东西好多了,国师想必也看不上他这些东西。

  只不过,就算对方看不上眼,但是自己感激的态度还是要做出来的,可不能怠慢了对方。

  因此,宣文帝低声和一旁的太子商量起来。

  最终,他们还是决定,送去宫中御苑里两只养的极好,羽毛洁白似雪,仙气十足的白鹤,以及前段日子刚刚被送来的白鹿。

  这些白色的动物在古代颇受推崇,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一种祥瑞的代表,只有在天下太平之时,这些符瑞才会出现。

  而这些动物也往往都是神灵坐骑,或者是自身修炼而成的灵物,《太平广记》中也曾记载,“鹿千年为苍鹿,又五百年为白鹿,又五百年化为玄鹿。”

  因此,宣文帝最初知道底下人献上一只难得见的白鹿之后,心里不是不暗自欣喜的。

  如今,他虽然有些许心疼,但是下的决定却不慢,很快便让人将那些动物直接送去国师府。

  在他看来,这些动物与其说是因为自己而出现的,不如说,更可能是因为国师这样的神异人物出现,它们才会现身。

  宣文帝也觉得,国师那样的人物,身旁确实少了些灵物跟随,而且那些动物的气质也与对方颇为相合,才衬得上对方的身份。

  之后,他对周成度周宴叔侄二人也下了一番赏赐,虽说宣文帝对他们二人的心思心知肚明,但是这次毕竟是周宴心细如发,从国师那里得来了如此珍贵的消息,又当机立断寻自己的叔叔试验此法。

  只不过这最后得出的东西也确实是个宝贝,因此他也不计较他们二人的想法了。

  并且,他也召了那个谭工匠上前来,见了一面,出声勉励几句,又赐下了一些衣物布帛以及缗钱的赏赐。

  在这之后,他才一脸正色地让军器监的人,这段时日里好好制作这种火器,将原本的方法全部取代下去,尽快制作出一批火器,届时可是要将这些东西全都送去正在打西戎的边境去的。

  谭工匠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些贵人,最初时甚至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得到陛下召见的时候,嘴也笨得很,只知道结结巴巴地谢赏。

  脑子里也迷迷糊糊的,自己得了什么赏赐也不太清楚,心里实在忐忑得很,如今得了命令之后,反倒是来了精神。

  好,知道自己之后要做什么就好,他暗自想着,开始琢磨起该怎么加快效率,快些将预定好的火器送到韩老将军那儿去,想着这些的时候,原本还有些无措的他也开始镇定下来。

  过东升也激动地上前开口道,“臣军器监监作过东升,领旨。”

  宣文帝朝他点了点头,看样子对他也颇为满意。

  作者有话说:

  《白虎通义·封禅》里面说,“天下太平符瑞所以来至者,以为王者承统理,调和阴阳…德至鸟兽则凤凰翔,鸾鸟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白雉降,白鹿见,白鸟下。”

  古时祥瑞也被称作符瑞。

  ◉ 第76章

  姜虞看着送来自己府上的白鹤白鹿, 一时之间还有些不明白,怎么突然将这些东西送过来, 她似乎也没有表现出自己喜欢动物啊?

  不过很快, 她就反应过来,这些在古代应该都是有特殊含义的动物,不是那种随便养在御苑里的普通动物, 甚至可以说是脱离了动物的范畴,属于祥瑞的象征了。

  如此想来, 倒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会突然送这几只动物给自己了。

  而后, 她又听得来人解释, “回禀国师,经您的指点之下, 军器监如今制作出了威力极强的火器, 这几只瑞兽,正是陛下感激于您, 特意送来的。”

  这人自然也是宫中出来的, 之前在演武场的那番试验,他也是亲眼见过的,心里也对那样厉害的东西抱着几分畏惧和向往。

  在知道这是国师指点下才制成的东西之后,更是又高看了几分, 直把那些火器看作是什么神兵利器一般。

  听得这话, 姜虞心里也颇为开心, 看来那周宴的行动力不错嘛,她原本还想着, 要是对方听了她的话却不放在心上, 那她接着要想个什么办法, 才能自然地讲出□□呢。

  如此倒是省了她一番功夫,而且没想到这里的工匠手艺还是很出众的,这么快就做出了极有成效的成品,听来人的一番讲述,估计威力也很可观。

  像是看出国师对此事有几分兴趣,来人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起这事情的前因后果来,还复述出了周成度为其请功的谭工匠的事来。

  姜虞听闻之后,在心里不住地点着头,看来还是不能低估古代人的智慧啊。

  这种火药配比她也只是依靠着以前的记忆才知道的,完全是靠着自己身为现代人的便利。

  这个工匠却能那么仔细地发现问题,并且还在极短的时间里找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实在是个人才。

  因此,姜虞出于对人才的赏识,还令人送了一笔银钱以及一柄玉如意去,以示嘉奖。

  毕竟这个时代,即使是研制武器的匠人,说起来地位也不能算是多高,顶多比平常的匠人好上一些,赚的钱也多些,但是地位依然很低。

  因此她才想送些钱去,毕竟这种实际的东西对于对方来说,比什么都好,而且如今既有了她的赏识,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不长眼的人贸然冒犯他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谭工匠将得来的赏赐送回了家,很快又得到了一笔赏,在知道这是国师派人送来的时候,他也不由得忐忑起来,深觉自己其实没做什么贡献,怎么就得到了国师的看重呢。

  在小心地询问来人,确定这的确是国师的赏赐之后,他才勉强放下了一半的心,面带喜悦地将这那柄玉如意好生安放,还特意设置了一个供桌,专门用来放置。

  其他人知道这消息,也不是没有人心里不酸的,要他们来说,谭二运气也太好了,不过是发现了个什么法子,可以让那些火药安全运输,就得了三笔赏赐,还能亲眼见到陛下,实在是让他们眼红的很。

  如今又得到了国师的赏赐,这消息小范围传开之后,谭工匠的家里也开始有人不断地上门拜访,想亲眼见见那供起来的玉如意,瞻仰一番。

  反正他们估计是没什么机会亲眼见国师一面了,那么见见国师赐下的东西,说不定也能沾染上几分仙气呢。

  即便有人实在眼热的很,但是谭工匠如今引起了这么多人的注意,他们也不得不按捺下心中翻滚的酸水,朝他道上一声贺。

  不过这种让谭工匠不适应的生活很快便消停了,恭贺归恭贺,他们这些军器监的人可是还有任务在身的,要作出那么多火器运到边境去,时间紧迫,哪能由着他们这么浪费时间的。

  谭工匠也松了口气,开始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虽然得到赏赐的时候他是极为开心的,毕竟那么多银子呢,但是和那么多人交际,实在是让他有些焦头烂额。

  如今这样正好,他也可以安下心来,好好工作了。

  ……

  这一日,宣文帝正在自己的殿中,悠闲自在地赏花钓鱼,园子里的那个池子面积可不小,里面还特意放了许多不同品种的鱼儿,一个个都喂得肥肥的,在水中慢悠悠地游曳着,一点警惕心都没有。

  因此,宣文帝今日的收获还不小,旁边放置的桶里已经装了许多条鱼儿了。

  这样的日子实在惬意得很,他这些日子将大部分的事都交给了太子,自己倒是乐得一身轻松。

  没过多久,他开始觉得没什么意思了,打算回宫去,却正看见原本该在批改奏折的太子,匆匆来到了自己面前。

  “怎么了,有何事?”

  太子将手里的一封急信递到了他跟前,“父皇,昭地来信。”

  “嗯?昭地来的,昭王怎么了,难不成又上书哭穷了?”

  他的语气有些轻松,这个昭王是他最小的弟弟,虽说与他并不是一母同胞,但是昭王的母妃很早便去世了,当时的皇后,也就是太后,便把他接了过来,养在自己膝下。

  因此,他们二人的关系虽说不是亲兄弟,也胜似亲兄弟了。

  这个弟弟从小便是那种极为讨人喜欢的活泼性子,不过后来也不知为什么,父皇将他远远分到了昭地去,那里可是孟朝最为荒凉的几处地方之一。

  原本他还想为对方争取一二,但是昭王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与他告了别,便带着自己的人离开了。

  后来他才知道,昭王推了父皇给他定好的王妃人选,非要娶一个庶民出身的女子,这才惹恼了父皇,将他远远打发走了。

  昭王也不像是以往那样插科打诨,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想法,最后如他所愿,带着自己的王妃去了昭地。

  二人这样悬殊的身份,这么些年下来,日子竟也过得安稳,只是昭地一向苦寒,与京城相比实在是天差地别。

  因此,昭王在他上位之后,除了寻常上的请安折子,讲些昭地的风土人情,送些当地的特色产品以外,也会不着痕迹地哭穷,想捞些赏赐。

  宣文帝当然看得出他的意思,不过他的昭王的印象一直都很好,而且对方也很好地把握着度,即使做了王爷,也没有疏远,常常写信来与他聊天,却也不会失了分寸。

  写的信都很有意思,都是写着自己在昭地又干了什么,他又得了一个孩子,而且这孩子真像他,就是皮了点。

  昭王还常常带着妻儿去附近转悠,见识见识风景,有时他还会亲自与人学些手艺,宫中以前就摆着对方亲手做的,看上去模样古怪的罐子。

  宣文帝这样闷在皇城里的人,见到对方写的那些有意思的事,偶尔也会羡慕起昭王来。

  因此,他也会经常关照对方,大度地拨些银子过去,让他好好建设昭地。

  别人说昭王不得宠,被封到了那么远的地方去,实在可怜,却不知道,对方倒是快活得很,看样子比他这个皇帝还要过得有意思。

  他带着一种轻松的态度,打开了那封信,却没注意到太子脸上凝重的表情。

  很快,宣文帝便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置信的东西一样,手里紧紧捏着那张薄薄的纸,“昭王,薨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