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_分节阅读_第63节
小说作者:春狂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4 KB   上传时间:2022-10-21 20:39:11

  ……

  今年那些领了朝廷发下来的粮种回家的农户们,原本一个个心中都有些忐忑,虽然这些官府发下来的种子看上去一个个都颗粒饱满,打眼一看就知道很不错,但谁让那些劝农官们,将这稻种的产量说得天花乱坠的,让他们的都不禁怀疑起来。

  他们翻来覆去也没看出来,这东西和自己平常种下的那些到底有什么区别,不过就是看着品相好了些罢了。

  不过还有一部分人对于那些官吏的话倒是言听计从,总觉得这些官老爷都是大人物,他们说的话肯定是没有什么错的,都是金口玉言。

  不过不管怎样,在那些官吏一次次的强调下,以及他们素来对粮食的看重,他们还是对这一季的收成极为上心的,心中也不由得暗暗升起了一丝期盼。

  虽然那些大们说的话天花乱坠,有些夸张了,但是万一真能实现个几分,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极为心满意足了。

  他们甚至也不求多的,只希望能平平稳稳有个好收成,要是能有丰收年份那样的高产的话,对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再多的,他们也不敢想了。

  然而随着日子慢慢过去,这些农户们也极为惊喜地发现,田地里的稻禾看上去确实要比往年还要厚实沉重,看起来就是丰收的样子。

  随着田里的苗开始抽穗生长,变成一片青绿的模样,这些农户们每日上田里看看,都喜得见牙不见眼的。

  他们都有些不敢估计,今年的收成会怎么样,难道真的会像那些大官说的那样,能翻个好几番吗?那也太不可思议了些。

  话虽如此,但是这些人对于劝农官的看法却又暗自变了不少,看来这些人能当上大官,还真的是有原因的,看他们拿出来的这些种子,明明长得和自己以往的差不多,可是在他们手里的就是能获得好收成的神仙种子,那可真是太不一样了。

  怪不得这些人能当上大官呢,说不定就是祖上也有什么奇遇呢?不然怎么会跟他们这样的升斗小民如此不同呢。

  这样想着,他们的态度也就更加恭敬了几分,对待田地里的庄稼也就更小心了,毕竟这一回说不定就能有一次难得的好收成,他们可不能功亏一篑了。

  而且他们也许就只能碰上这么一回,等来年说不定官府就不会直接发放这些粮种,反倒要他们花高价买去了,他们可要好好珍惜这一年的收成。

  很多南边水源丰富的府道,在农官的劝告下,许多人家也尝试性地在水田里养了鸭子,这些人家都是家中本就养了鸡鸭的,这一回不过是听了官员们的话,试试看罢了。

  一些渔产丰富的地方,还尝试了在稻田里一并养鱼的法子,这种方法其实并不算初创,此处一些山脚下的人家以往也曾试过这样的法子,养出来的稻田鱼滋味也不错。

  因而当农官说起这一回事的时候,便有很多人想起了这事,主动领了稻种在田里养起鱼来了。

  不过那些养鸭子的人最开始时还有些担心,这些鸭子会不会在啄食的时候,不小心把秧苗也给啄坏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之后,他们也有了经验,也体会出了在水田里养鸭子的好处了。

  一方面又便利了许多,不必关照着两边,只需要好好照顾这一片田地就是了,另一方面鸭子也会主动啄食水田里的食物,泥沙翻滚,反倒更能使秧苗长得更好。

  因此便能见到,南地的许多人家家中都养了些鸭子在田地里,看起来都热闹得很。

  各地的官员们也很重视这一回的收成,毕竟这可都是他们的政绩啊,而且看这一回陛下的态度,各地今年的收成想必都是要一五一十仔仔细细上报的。

  要是他们更在其中做得比旁人还要出色,说不定就能让圣上龙颜大悦,到时自己或许还能直接被调回京里,当个京官呢。

  就算不能,那么能让陛下对自己留个好印象,到时候等年尾评定政绩外察的时候,自己说不定就能得个上等的公勤廉恪、职事修举。到时无论是提官还是迁任其他职位,都是极为不错的了。

  因此很多想在这一任干出点名堂的官员,都对今年的田地极为看重,三不五时地就会离开官衙,走到城外的乡间农田里,查看如今的情况。

  底下的小吏见到这样的情形,自然也很会揣摩上官的意思,上行下效之下,很多人也会不自觉的关注起今年各处田地的情况来。

  只是收成问题,三分看人力,七分却是要看天公,甚至很多情况下,明明本该收获颇丰的一季,却因为突如其来的天时作乱,一场暴雨或是连日的干旱,就能轻易捣毁一整年的努力。

  而今年的情况却比以往好得多。自从上一次的连月干旱以后,四季天时就正常了许多,雨水也不多不少。这让靠天吃饭的农户们一个个都欣慰不已,感慨于今年终于能过上一个丰收的好日子了。

  当然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对于农户来说十分头疼的问题,那便是每年快到收获的时候,有时便会闹出来的蝗灾。

  这东西实在没有什么道理,往往都是突如其来,几日之间便能席卷几州几县的。

  这时的很多人们其实并不明白,这些蝗虫都是打哪儿来的,只觉得好像是从远处的天空就这么直直的飞过来的,因此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天公作怒,才降下来的惩罚。

  以往发生大型蝗灾的时候,皇帝便会出来反思自己,觉得是朕这个皇帝做的不好,才让上天降下了这样的警示。

  那些官员们也会顺势劝解皇帝,觉得当今实在是仁德,愿意为了子民将罪行背负其身,实在是个为国为民的好皇帝了。

  两番吹捧下来,这事情也就算过了,到时只要等朝廷带着粮食,去救助这些受灾的百姓也就是了。

  而今年,这些地方官员和农户们,自然也是戒备着那不知会不会来,也不知何时会来的蝗虫,毕竟这东西对于他们来说。简直算得上是灭顶之灾了。

  要是一个不好,他们这一年的努力也就白费了,到时别说大丰收,就算是想买到仅仅可以饱腹的粮食也是一件难事。而且说不准又会闹上一次饥荒,那可就是大大的不妙了。

  很多农户想到这一点,不由得有些害怕起来,甚至有些村子里还自发地前去往年常常祭拜的一间小庙,里面祭拜的便是蝗神娘娘。

  ◉ 第91章

  这些小地方的百姓们, 遇上他们很难理解的事情,往往都会将其归咎于神灵鬼怪, 反正都是他们不能理解的领域。

  因此即便碰上了蝗灾, 他们也会觉得这肯定是因为,有什么可以掌控蝗虫的神灵降下了惩罚,他们才会遭此劫难。

  所以这些人便会塑造出一个对应的形象用来供奉, 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诚心,同样, 也是为了安自己的心。

  毕竟他们做了这么一通下来,将时间和精力都花了出去, 自己原本有些不安忐忑的心, 也会稍微平息几分。

  他们期盼着自己做出的这些诚心,能让他们所认为的神灵看在眼里, 大发慈悲放他们一回, 能让他们今年有个好收成。

  姜虞却是不信这些的,毕竟蝗虫对于她来说也不过就是害虫罢了, 怎么还会有些什么奇奇怪怪的蝗神娘娘呢?要是照这么说的话, 那岂不是什么东西都能有一个对应的神仙了。

  因此当她见过一回百姓自发祭拜的场景之后,便开始思索起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毕竟她的老家虽然在农村,但是她还真没有亲眼见过蝗虫的样子,这东西她只在课本和一些纪录片里见过, 要不是这一回碰见了, 她还真没有想到这里来。

  其他人倒是有些担心, 这是否会冲撞了国师。

  毕竟这次的高产良种可是国师大发慈悲送来的,发放给这些农户们也就罢了, 他们这些人只顾着祭拜一些不知所谓的蝗神娘娘, 反倒忘了这位正主, 实在是太不该了。

  在他们看来,即便蝗神娘娘真有其神,那想必也是比不上国师的。

  姜虞却不知道这些人的心思,只是自顾自地开着资料库查起了关于蝗虫的资料来。

  虽说很多人在这件事上都喜欢开调侃,觉得蝗虫也不过是一种可以用来吃的虫子罢了,很多地方不都有这种特色小吃吗?

  到时候他们套个袋子一抓,直接炸了吃了不就可以完美解决了,甚至还能多一种口粮,改善一下饮食,岂不是两全其美。

  不过这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蝗虫聚集之后,原本无毒的它们,便会在体内逐渐生成一种毒素,这足以让鸟儿轻度中毒。

  对于人类来说,虽然毒素不算很大,但是如果大量食用的话,还是很有可能会造成中毒症状。

  也正因如此,闹蝗灾的时候,蝗虫大量聚集,却没有多少鸟儿主动去吃它们,就是因为它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毒素气味,让鸟儿明白吃下他们或许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好的后果。

  除此之外,如何捕捉它们也是一大难题。成群的蝗虫飞行高度甚至能达到千米以上,真正可以说得上是铺天盖地了。

  因此,蝗虫成群聚集以后,想将他们全部捕捉下来,几乎可以算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情了。

  看完资料之后,姜虞有些庆幸,还好现在不是正闹蝗灾的时候,只不过是民众未雨绸缪,先担心起这件事来。

  而与事情初发之时相比较来看,倒算是简单了许多,因此她便将自己看来的一些经验方法都交给了周宴。

  她能做的也不过就是这些,其他的自然是要交给旁人来做的,总不会让她自己亲自来。

  原本底下的人还在担心,让国师大人遇见了那些愚夫愚妇们祭祀蝗神庙的场景,是否会让她心生不满,毕竟很多事本该是她的功劳,怎么这些人一个个都去祭拜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了。

  结果如今一看,才知道原来是他们狭隘了。国师根本没有因为此事发怒,反倒是不计前嫌地拿出了一些可以解决蝗灾的法子,这让底下的人都感到有些羞惭,是他们小人之心了。

  这些人的动作很快,没多久便将这张薄薄的纸呈到了陛下面前,宣文帝和太子自然也很清楚这东西的份量和重要程度,因此也极为迅速地令人将这东西抄送下到各州府去,命当地的官员们好好看看,认真执行。

  没过几天,各州府的管事官员便都收到了这一道旨意,他们还以为是什么改天换地的大消息,才会如此紧要发放下来。

  没想到展开一看,居然是一些防治蝗害的法子。一些人有些无言,毕竟这东西看上去有些难登大雅之堂,不过另一部分人见到这东西却是极为惊喜。

  在他们所掌管的州府里,往年也常常闹出蝗灾来,每发上一次,他们当年的政绩遭殃了不说,还很有可能颗粒不收,不得已上书请求朝廷开仓放粮,才能勉强度过这一季。

  这些地方深受蝗害影响,自然也晓得它的危害如何深重,影响如何广泛,毕竟他们有些年纪长的,在此处任职时间久的,可都是亲眼见过那些铺天盖地的蝗群的,那景象可真是叫人心生绝望。

  即便是一些并不认为这些蝗虫乃是天公降怒的人,见到这副场景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怀疑起来,是不是真有其事。

  毕竟这样夸张的景象,实在是有些令人难以置信,觉得这只有天力才能造成这副境况来。

  因此这些人拿到手里的办法之后,便当机立断决定将上面的办法全部推行下去,每一处的田官,村里的里长乡长,也都要派人去轮流去田地里查看,翻看土壤,若是见到了一些还是白色的虫卵,便直接将其聚集在一起放火烧了便是。

  这些农户们便也知道了,原来那些飞来的蝗虫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从地里长成,聚集在一起,团聚飞来的。

  他们看着这些虫卵,一个个都恨得咬牙切齿的,这些东西原来就是以往害得他们颗粒无收的罪魁祸首,可真是该死啊。

  这些人原本听得上面的人下令,还觉得有些繁琐,毕竟仔细检查每一处的土壤,翻开来查看一番,可是一项大工程,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一件莫名其妙,又吃力不讨好的事了。

  不过现在,他们知道了这些古怪的行为都是为了消灭蝗虫,避免蝗灾之后,一个个都精神抖擞了起来,恨不得睁大了眼睛,把田里的虫卵全都烧干净了,一个都不留下才好。

  不过这事毕竟难度很大,很难真正做到一处都不疏忽,总还是会有一些漏网之鱼的。因此,便是那些鸭子上场的机会了。

  自从知道鸭子能有极好的灭蝗效果之后,很多人家的鸭子便都成了香饽饽一样,都恨不得借到自己家去,好好当个护卫,不让蝗虫有半分靠近的机会。

  一些原本就在稻田里养了鱼和鸭子的农户,如今更是喜悦。看来自己当初的决定真是下对了,现在不仅能养鸭种田一把抓,这些养大的鸭子还能帮他们解决蝗虫的问题,实在是该记上它们一大功才是。

  这些鸭子们也确实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一个个眼神都尖利得很,一口一啄便将一只刚刚长成不久的蝗虫幼虫吞了下去,看起来还有点意犹未尽。

  尚未群聚在一起的蝗虫,正常来说是没有毒性的,更何况是这些若虫,那些后世小摊上用来炸着吃的蝗虫,便是一些尚未成年的幼虫,滋味确实比成年体会好上几分,也不必担心其它问题。

  除此之外,农户们也都极为小心,即便是碰上了一小群蝗虫,一个个也都镇定地将专门制作出来的网张开,把这些该死的蝗虫全都网在一起,或是三面张开袋子将他们全都围困到一处去,最终抄袋而起。

  这些东西的制作方法都比较简单,很容易便能上手,因此很多村人,便带着自己制作的东西,几人一群开始捕杀这些小群蝗虫了。

  或是在夜间的时候点燃篝火小,应用这些蝗虫趋光的特性,将其全都引诱到一处去,最终将这些蝗虫全部填埋起来,或是一把火直接烧了便是。

  这些方法最大的特点便是易操作,好上手,但是却是需要足够的人手,因此各处官府才会让底下的村子都重视此事,无论是哪里开始有了蝗虫的迹象,都要派足够的人前去帮忙,合力将其全都一网打尽,尽量不要留下什么问题。

  在这样一通解决下来,很快,原本各地开始冒头的蝗虫迹象全都逐渐平息了下去,即便是有一些小型的蝗虫群,也很快便在当地人的合力帮助下,将其顺利解决了。

  见情况逐渐变得明朗起来之后,众人脸上也开始洋溢着显而易见的明媚笑容了,他们也能意识到,今年或许便不会再有蝗虫的危害了,他们也能安安心心收获今年的粮食,不必再担惊受怕了。

  轻松的氛围很快感染了周围众人,连孩子们也感觉出来大人这段时日以来凝重的样子变了,变得更加轻松了。

  因此,他们也放下心来,一些人还十分有闲心地将自己偷偷摸摸抓来的蝗虫架火烤了,虽然味道并不如何,也没尝出个什么味来,但是对他们来说,也可以说这算是什么荤腥了,假装自己也吃了道肉菜一样。

  这事被大人发现之后,很快这群小子就在村子里被撵得鸡飞狗跳的。

  村子里的人长久以来总觉得,这些蝗虫是上天降下的惩罚,也担心这些长得怪模怪样的蝗虫是否真对人体有什么危害,都是不敢轻易尝试这些蝗虫的。

  当然,如果是什么大旱之年,颗粒无收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毕竟饭都吃不上了,谁还管能不能吃好不好吃的问题啊。

  不过他们也没能想到这些孩子如此顽皮,一个错眼没看住,就被他们逮住机会烤了蝗虫来吃了,可真是不让人省心。

  将他们这些小子揍了一顿之后,长辈们还观察了几天,见他们确实没什么别的反应,依然跟寻常时候一样顽皮好动,他们这才彻底放松下来。

  浩浩荡荡的捕蝗行动之后,见到田地里的庄稼长得那样茂盛又健康,根本不像以往蝗虫过境时被啃的坑坑洼洼,什么都不剩的样子时,很多农人都不由得心生欣慰和感动之情,有些人甚至都快落下泪来了。

  他们如今才能真正相信,今年是真的有一个丰收大年,他们终于可以过个好年,不必担心又遇上什么蝗灾,一下子就把自己所有的收获全都吞噬殆尽,什么都不留了。

  地方州府的官员们也对这件事十分满意,看来他们也不必担心,自己任上的这一年里会碰上什么蝗灾,影响自己的政绩了。

  在这之后,很快便到了丰收的季节,今年种下去的那些高产粮种们,也终于长成了沉甸甸的样子,等待着人们前来收获。

  ◉ 第92章

  很多极有经验的村人们, 其实在收获之前,就已经能大致估计出来这一季的大致收成能有多少了。

  在这些精心侍料庄稼的日子里, 他们其实也已经惊讶震惊过几回了, 也已经慢慢接受了眼前这虽然夸张,却又真实的景象。

  但是在丰收的时候,他们还是不由得提起了心, 开始认认真真地数着从自己天地里收获的那些稻谷,一袋又一袋, 直到比以往收获的还要多之后,他们开始暗自期待起来, 还能再多上多少呢, 是不是这些粮食称了重,交了税之后, 还能剩下不少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