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们医院都穿了_分节阅读_第150节
小说作者:流云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40 KB   上传时间:2024-01-13 19:50:39

第139章 跳舞不止的病人

  金老有些纳闷:“郑老头, 最近门诊和病区的医护们都很忙,怎么才106个病人?”

  郑院长苦笑:“穿越以前,门诊每个科室都要接诊几百位病人, 这点任务根本不算什么。现在……还是很有难度。”

  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问题, 只要能解决都不算事儿, 但架不住问题太多,而且一时无法解决。

  上山的贵女孕妇们,或者住在抢救大厅的世家病人们,都识字还有眼界, 有译语人在旁边解释,加上内心的尊敬,从入院到诊治的时间并不长,可以说是非常快。

  但是, 最近这批上山的“异形病人们”,绝大多数是最贫苦的百姓, 连去寺庙交香油钱的能力都没有,又因为“异形”,不太能进行日常活动,还因为羞耻、愤怒和自我厌弃, 对周遭的一切充满敌意。

  医院的诊治方法多半是手术,他们没有医学甚至生活小常识,每天为了吃饱和活命奔波, 听了“手术治疗”的方法以后,哪怕译语人努力解释,他们还是听不懂, 并且只觉得惊恐。

  即使飞来医馆顶着“神仙聚集地”的外号,他们也不愿意试;而且手术后的康复时间又长, 需要静养和膳食均衡的饮食,对他们来说都是奢望。

  所以,他们看医护的眼神没有尊敬与期盼,更多的是警惕。

  直接造成现下的局面,被送上山的病人很多,留下的少。

  即使有病人愿意留下,把他们收进临时病房的第一件事情,往往是从头到脚的清洁工作,因为生活贫苦,完全没有卫生观念,头上有虱子、身上有虫子的很多见。

  而这些小虫子很难被一次性消灭,往往需要一周甚至更多时间。

  要把他们个人卫生做到能进手术室的要求,需要不少时间和精力;甚至有完成术前准备,忽然因为害怕而拒绝手术并要求出院的。

  同时,病人们普遍营养不良,在做个人卫生时还需要增加营养,改善病患体质,增加手术耐受力。

  偏偏“一口吃不成胖子”,这些全都需要时间。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穿越前一天半就能做完的术前检查和准备,现在需要一周甚至两周,治疗病患的时间大大延长。

  所以,完成第十项任务,远没有医护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需要更多时间、精力和医疗护理。

  金老听完郑院长的解释,除了长叹一息,真的帮不上什么忙。

  正在这时,郑院长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接通后立刻传出通话声:“您好,郑院长,我是神经内科医生凌淼,有个病人需要会诊。”

  郑院长回答得非常爽快:“会诊随便叫。”

  打电话的是神经内科女医生凌淼,昨天收了一个跳着舞走路的男病患。

  “郑院长,您能不能来看一下?”凌淼有些为难。

  很快,郑院长到了神经内科的临时病房,凌淼有些紧张地迎出来:“郑院长。”

  郑院长跟着凌淼走进去,看到一位脸庞呈灰色、消瘦的年轻男病人倚在窗边,手指、手腕和双腿一刻不停地小幅度扭动,病人疲惫憔悴。

  护士用宽大的保护带护着病人,等他力气耗净可以支持身体,不至于摔得太惨。

  明明累得不行却停不下来的跳舞病人,神经内科的医护们也是第一次见。

  经过译语人的沟通,这位男病患姓华名倚栏,二十四岁,是一位舞伎,十二岁就在寺庙集会上跳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凌淼向郑院长介绍,华倚栏被译语人扶进门诊大楼时,因为站在原地舞个不停,加上他已经成年就收进病房,以为是亨廷顿舞蹈病(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内科没想到能遇见这样少见的病患,主任和护士长带着医护们大查房,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氨基酸检查结果出来,报告单上箭头连着箭头,没一项是正常的,也没有可以确诊的指标。

  加做脑部CT以后,有慢性的脑部退行性变,但也不足以确诊。

  神经内科叫了风湿科会诊,加做了风湿因子等检查,本以为能把病患转去风湿科,等检查结果出来以后,却意外排除了风湿引起的“小舞蹈病”。

  既不是亨廷顿舞蹈病,又不是小舞蹈病,凌淼通过译语人问华倚栏吃过什么喝过什么、有没有长期服用药物等等,沟通许久,没有能引发疾病的因素。

  译语人被医仙们的认真专注感动,就与华倚栏唠家常,边听边记,希望自己能出一份力,没多久就把华家的情况都问了出来,却听着既难过又心疼。

  华倚栏是国都城小有名气的舞伎,打小吃喝有度、每天不是跳舞就是练舞,偶尔被拽着陪酒,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所以,疾病诊断就这样遇到了瓶颈。

  华倚栏的妹妹华秋燕,今年二十三岁,是一位舞娘,十岁开始在寺庙集会上跳舞,大前年开始走路时就会手脚舞动,直到去年年底摔了一跤骨折,现在躺在家里,无法上山。

  好在左邻右舍的阿姐和婶子们轮流照顾,华秋燕还能凭着跳舞多年得来的积蓄,在家安心养病。

  华氏兄妹是相依为命的孤儿,妹妹不能再跳舞,华倚栏只能跳更多的舞来维持生计。

  也是去年,华倚栏走路时手脚小幅舞动,手指甲与脚趾甲很疼,以前能轻易完成的舞蹈动作一再失误,因此丢失了领舞资格,近来疼痛加剧,着力疼,不着力还是疼。

  好在,华家隔壁的阿婆和婶子很心疼,用力照顾兄妹俩,也替他们请过医工,但是不见效果。

  她们又替华氏兄妹去般若寺问吉,怎么也没想到,寺中僧人说华家受了阻咒,靠近他们的人都会发生不幸。

  这话一出来,周遭的人都听见了。

  邻居阿婆和婶子被吓得不轻,但多年的邻里互助情谊不会瞬间消失,听就听了,继续照应,完全不管旁人说什么。

  怎么也没想到,上巳节出游那天,邻居阿婆和婶子被人群挤倒,脸上、胳膊上和腿上都摔破了,有些伤口还挺大。

  “华家受诅咒、会连累近旁的人”,之前的流言像忽然有了佐证,被人翻来覆去地说。

  本来华倚栏不能领舞,还能当伴舞,这个流言被挖出来以后,他想忍痛跳舞都不行了,好在家里还有积蓄,应该能熬一段时间。

  邻居阿婆和婶子受了伤在家休养,却被人指着骂“活该”,也不知道谁起了头,要她们和华家一起搬出安善坊,有多远滚多远,别拖连旁人一起倒霉。

  可是,搬家哪有这么容易?

  搬家花钱费人不说,因为这个流言,华家和邻居的房子没人买,想租或想买房子也找不到庄宅牙人(房屋中介),处处碰壁。

  而安善坊的屋子,不是昨天被人砸破了窗,就是今天被人在门上泼了污物,两家人进退两难。

  所以,安善坊的坊正听到送病人上山的消息,立刻把还能动的华倚栏送了出去。

  凌淼听到译语人打探来的消息都异常气愤,望着眼神里透着绝望的华倚栏,更坚定了找出病因的决心。

  于是,神经内科医生们开始详细的查体,从脸色、牙齿、指甲到皮肤等等。

  对照着发灰的脸色发现了铅线齿龈,仿佛从一堆乱麻里找到线头,顺着这根线继续查,越查越觉得不对劲,索性开了大生化的检查项。

  结果出来后,凌淼直叹气,血铅和血汞竟然超标十几倍,临床上很少遇到的“慢性铅中毒病人”,就这样出现在他们面前。

  超纲了喂!

  大超纲好不好?!

  医生们还是很纳闷,没有铅接触史,怎么会慢性铅中毒?恶意投毒吗?

  一想到投毒,医生第一反应就是报警,可是大郢病人被下毒,找警务室也没用。

  译语人小心翼翼地问:“医仙,什么是大超纲?”

  凌淼灵机一动,张嘴就是英语,说完让译语人翻译。

  译语人一脸懵:“医仙,你们说的是什么?”

  凌淼:“这是你们没说过的语言,我们让你翻译就是超纲,这位病人没有铅接触史,却慢性铅中毒,就是大超纲。”

  译语人更懵了:“铅是什么?”

  凌淼思考三秒:“一种银质金属,极少量的铅粉可以让人皮肤变白变细腻,长期超量使用就会中毒。”

  译语人怔住半晌:“医仙,你们说的是敷粉吗?”

  “什么粉?”凌淼不太明白。

  译语人也不知道该怎么翻译,急得原地打转,忽然想到:“医仙,洗尽铅华的铅?大郢惯例,舞者要敷粉化妆才能登台表演。”

  华倚栏目瞪口呆,说话都有些结巴:“敷粉?奴生病是因为敷粉?!”

  凌淼点头:“是的,敷粉含铅,长期敷涂、以及误食都会造成慢性铅中毒,铅会对内脏和神经造成很大的损伤,你的手指脚趾疼痛、异物感,其实是周围神经炎。”

  译语人非常努力地翻译。

  华倚栏靠着墙,整个人仍然控制不住地舞动,呼吸越发急促:“奴,奴……一直以为是长期习舞的原因,老师说这是舞者的命。”

  凌淼听了翻译,忍不住叹气。

  华倚栏被投毒的念头刚起五分钟不到,瞬间结案,这个致病因素也很超纲啊!

  郑院长明白来龙去脉,望着焦急的凌淼问:“所以,凌医生你找我,是觉得他妹妹也可能是铅中毒,想让她也上山?”

  凌淼急忙点头,妹妹先发病有可能中毒程度更深,越快上山治疗越好。

  郑院长点头表示了解,离开神经内科的临时病房。

  凌淼则按照“基础支持疗法”和“驱铅疗法”给华倚栏下医嘱,这是自己手里第一位、也是最严重的慢性铅中毒病人,完全治愈是不可能的。

  但是,能排出多少积蓄在体内的铅,能为病人减轻多少疼痛,才是凌淼最关心的。

  很快,护士凭着过硬的扎针技术,在华倚栏动个没完的给华倚栏打了留置针。

  华倚栏听译语人说,飞来医馆的大医仙已经联系国都城,会把妹妹和邻居也送上山来,顾不得全身疼痛,向凌淼以及她身后的医护们行拜首礼。

  医护们不动声色避开的瞬间,华倚栏的胳膊上慢慢鼓起一个圆圆的包。

  管床护士欲哭无泪,给动个不停的手打针可太难了,刚固定好的留置针就这么被大礼给折了,好不容易才扎上的!

  译语人赶紧解释,飞来医馆的医仙们性情随和,讲究尊敬在心,尤其是治疗的时候不要乱动;不然就会像这样,要重打一针。

  华倚栏听完望着脸色各异的医护们,眼神闪烁又慌张,手足还是动个不停。

  管床护士推来治疗车,再战留置针,如果这针实在打不上,就只能叫医生来做PICC(上腔静脉置管)。

  ……

  郑院长走到安静的楼梯间,拨打魏璋的手机。

  魏璋正在国子监上“飞来语第一课”,最大的教室里挤满了学生,窗外还围了一圈学生,手机忽然传出音乐声,把学生们吓了一跳。

  魏璋却被来电人吓了一跳,赶紧走出教室接电话:“郑院长,我是魏璋,请问您有什么事?”

  郑院长把“派人去安善坊送华秋燕上山”的事情拜托给魏璋,方便的话,把邻居阿婆和婶子也送上山,因为她们的摔伤有些严重,不彻底消毒意味着感染。

  在没有抗生素的大郢,外伤感染意味着死亡。

  魏璋一口应下:“郑院长,我立刻安排,天黑以前他们一定能上山。”

  郑院长如释重负:“送人上山的时候还可以顺便带一些书籍下去,对,已经包装好了,带走就行。”

  魏璋挂了手机,写了纸条交给昆仑奴北风。

  北风收好纸条,像阵黑风一样刮出国子监,一通猛跑找到东宫冼马,认真交了纸条。

  东宫冼马写了回复纸条后,亲自带人去办。

  北风又跑回国子监,将纸条交到魏璋手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5页  当前第1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0/20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们医院都穿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