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449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王浚这时候根本没心思去郓城参加祭天活动,更要命的是,幽州各地开始发现幼小的蝗虫,有农民走到干到暴裂的田里,想要看看长出来的青苗还有没有补救的可能,一走进田里便惊起漫天的蝗虫……

  它们还幼小,但扑扇着翅膀打在人脸上,一阵阵疼。

  站在田里的农民瞬间绝望了,如果只是干旱,他们还能怀抱一丝希望,想着老天爷说不定晚上就下雨了,或者他们能找到水源浇灌一点;

  可这漫天的蝗虫,他们人还能抢得过他们吗?

  因为干旱,种下去的小麦发芽长出来的只有三分之二不到,这两个月,因为干旱死去的麦苗更多,而剩下的,又矮又小,两个月了,连条穗都没看见。

  站在田里的农民舔了舔干得起皮的嘴唇,抬头去看天上那轮火热的太阳,他眼中闪着光斑,大脑一片眩晕,他一点意识也没有就往后一倒。

  扑腾一下摔在了田里,后脑勺砸在裂开的田里一阵生疼,他这时才想,就这样死去,也算解脱吧?

  念头闪过,但脑海中的记忆比这念头更快,几乎是才起念,脑海中便浮现家中妻儿的脸。

  农民张了张嘴巴,像搁浅在岸上的鱼一样无力的动了两下就撑起胳膊爬起来,他此时还是看不清眼前,只觉雾蒙蒙的一片。

  他用力的撑起身体,不顾扑到他脸上头上的蝗虫,跌跌撞撞的往前去……

  这里活不了了,幽州不能活了,他得走,他得带着妻儿离开,他不能死,他要是死了,妻子带着儿子肯定也活不下去,他得回去,他得回去……

  和他一样心生绝望的农民不少,他们都选择了离开。

  这是他们能找到的惟一活下去的方法了。

  冀州的情况比幽州好一点,但田间地头也开始出现蝗虫,加上境内土匪横行,刘琨占了地盘后交给族弟刘希管理,刘渊和石勒都不可能眼看着他在冀州站稳脚跟,因此不断的派兵骚扰他。

  加上南部祖逖时不时的和石勒争夺地盘打起来,冀州的政治环境难以安定,百姓外逃的更多。

  这种情况下,刘琨不得不和朝廷求援,希望朝廷能给他拨一点钱粮,助冀州百姓抗灾;

  王浚听说刘琨和朝廷要钱要粮食,他便也不甘落后,也上折子要钱要粮食。

  皇帝收到两地的折子,看到灾情如此严重,心都凉了。

  朝臣们也觉得心惶惶,郓城这个位置距离冀州可不是很远,一旦北方因为灾情失控,郓城,兖州一定会大受影响。

  难道匈奴不亡大晋,而是天要亡大晋?

  连赵仲舆都无话可说了,沉默的想,难道真是因为立国不正,所以老天爷见不得大晋好,灾难一个接一个的来吗?

  虽然朝廷也很艰难,但皇帝还是决定凑一些钱粮给冀州和幽州送去。

  赵仲舆作为尚书令,代为筹措。

  赵仲舆应了下来,筹粮之余还给赵含章写了一封信,告诉她郓城得到的消息,并和她道,“距离夏至还有一段时间,祭天一事恐生变化,现今天下大势改变,日渐恶化,你的安全为要,祭天一事,你想办法推了吧。”

  赵含章收到信,没有立即回复,她沉着脸压下信,问道:“谢时可有回话?”

  范颖立即道:“谢先生说并未发现平阳城中有调兵的迹象。”

  赵含章道:“让他继续紧盯着,一旦平阳城有异动,立即来报。”

  “是。”

  赵含章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安心,道:“让汲先生留意汉国和石勒的消息,伍二郎呢?他是不是还在并州?让他继续留在并州,不急着回来,打探一下汉国的消息。”

  范颖:“探调兵的消息吗?”

  赵含章摇头,“都探,今年并州的收成,耕种,进出并州的商旅和流民,哪怕只有大致的影响也可以,让他一一汇报,和汲先生收到的情报两相对比。”

  范颖记下,有些忧虑,“匈奴又要出兵打我们了吗?”

  赵含章摇头道:“不知道,只是我心中不安,所以才多留意一些。”

  吩咐完,赵含章便起身,“公文都处理完了,你整理一下发下去吧。”

  见她抬脚就往外走,范颖连忙跟上,“使君,我们今天又收到一个拜帖,他说他是王眉子,您可要见见?”

  赵含章:“不见了,这段时间我都见了八个王眉子了,你让听荷去见吧,她也见过王郎君。”

  范颖连忙追在身后问,“那荆州来的使臣……”

  “让他有事去找铭伯父吧,”荆州的使臣刚来的时候赵含章亲自见了,还以为王澄有什么大事要偷偷地和她商量呢,结果他千里迢迢的派使臣过来是为了接王惠风和王四娘去荆州。

  赵含章能答应吗?

  那当然是不能了。

  不管是王惠风还是王四娘,现在都是她的得力干将之一,而且王惠风身份特殊,可以压制中原世家,她为什么要放她离开?

  不过呢,赵含章还是写信给远在洛阳的王惠风,询问了一下她的意思,那封信写得情真意切,成功留下了王惠风。

  至于王四娘,她们两个关系好,当时荆州的使臣一开口她就拒绝了,理由是她父亲就葬在洛阳,她不愿意离开洛阳。

  使臣:……可这里是豫州,不愿意离开洛阳,您怎么到这里来了?

  不过他没说出口,而是说他来此的第二个目的,“公子游学在外,自洛阳城破后公子也不知去向,按说洛阳城破这样的大事,发生已一年有余,公子应该已经听到消息,早回来了才对,但至今没有下落。”

  他道:“刺史很是忧虑,所以想请赵刺史帮忙寻找。”

  王玄的安危,王惠风和王四娘也很关心,也想找到他,赵含章也想找到这位世兄,当即应承下来。

  她立即让各地衙门张贴公告找人,短短十天,来衙门里说自己是王眉子的人足有八个,加上今天的,有九个了,平均下来,一天就冒出来0.9个王玄。

  气得王四娘领了一个任务就出公差去了,懒得在这里每天见冒牌货。

  赵含章就很想把那些人的脑袋掰开看看里面都装了啥,王玄只是失踪了两年,不是二十年啊,认识他的人不知有多少,真以为假冒的他们认不出来吗?

第759章 王玄

  赵含章没有见前面等着的“王玄”,直接带人出城看庄稼去了。

  今年豫州也少雨,好在他们提前打了井,又挖了沟渠,几次要紧的时候大部分麦田和水稻都浇灌上了。

  此时麦已黄透,赵含章到地里摸了摸饱满的麦穗,只觉身心舒畅,“下令收割吧,尽早将小麦晾晒好入库。”

  “是。”赵云欣顿了顿后问道:“使君,小麦收割后要补种什么?”

  往年小麦收割后正值雨水最后一程,近水的可以补种水稻,算晚稻,中秋后收割;水少的地方则种豆子,可以在中秋前,春播的水稻收割后收获,这样秋收就贯穿了整个秋天。

  但此时,赵含章有些犹豫,她围着这块田走了一圈,最后停在田埂边,看到不远处正有一群衣衫褴褛的人朝这边走来。

  赵云欣也看过去,解释道:“应该是从冀州来的难民,这段时间豫州流入许多因旱灾而南下的冀州难民,境内匪患增加。”

  赵含章这才下定决心,“种大豆吧,蝗虫不喜大豆,让他们抓紧收割补种,既然涌入这么多流民,那就想办法都用起来。只要有事情做,有饭吃,民心便安定,安定便能少生匪患。”

  赵云欣应下。

  “防治蝗虫的事还是得继续,像河岸低洼处,只要发现有幼虫,立即灭掉,学堂那边也要布置任务,正好,他们要放夏收假了,让他们回去多和乡亲们宣传,将来要是遇见成虫,乡亲们知道要怎么办。”

  赵云欣应下,“使君,冀州的蝗虫真的能飞到我们豫州来吗?”

  她道:“我看它们飞得并不远,总是飞一下就停下,冀州离豫州那么远,怎么可能到这儿来?”

  历史上,冀州的蝗虫不仅飞到了豫州,还飞到了司州和并州,整个中原和北地都受灾严重。

  可这一次,她也提醒了祖逖防治蝗灾,并想办法多灭蝗虫,就连石勒和刘乂那里她都写信去了,灾情应该会不一样吧?

  赵含章道:“我们就照着最坏的情况来准备,命各郡做好防治工作吧。”

  “是。”

  赵含章冲不远处的亲卫招招手,又看了一眼正渐渐靠近的难民群,扭头道:“云欣,一会儿你和几个亲兵留下,把这些难民送到县衙,让高县令妥善安置他们。”

  “是。”

  赵含章从亲卫手里接过缰绳,正要翻身上马,目光再次瞥了一眼越来越近的难民群,她的动作便一顿,眯起眼睛仔细地打量起这群难民。

  她紧了紧手中的缰绳,招来一个亲兵,“你上前去问问,他们领头的人是谁,先带他们的领头人来见我。”

  亲兵应下,飞快的跑上前去拦住渐渐靠近的难民,不一会儿就领了一个衣衫褴褛,身形瘦削的青年过来。

  对方头发散乱,胡子拉碴,脸上满是尘土风霜,也就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所以看上去与一般的难民不同。

  他身上有一股勃勃生机。

  越靠近,他眼中的亮光越盛,最后更是越过带路的亲兵,疾步朝她走来。

  等在赵含章身后的亲兵见状,上前几步挡在赵含章身前。

  赵含章则把人拨开,青年也快步走到了面前,激动的看着她,“赵家三妹妹!”

  赵含章觉得他的声音有点熟悉,迟疑着盯着他的脸看,奈何他蓬头垢面,看了半天还是没认出来,倒是这骨相不错,想必整理一下人还是很好看的。

  很好看?

  赵含章打量着这人身形,心中有个名字呼之欲出,却一时没敢应。

  青年已经激动的自报身份,“三妹妹,我是王眉子啊!”

  赵含章嘴唇抖了抖,看着对方身上缠了十几条的带子,大多是青色和灰色,粗麻,显然都是从别人衣服上扯下来补上去的,勉强可以遮住坏掉的衣裳;

  目光往下一移,他脚上是草鞋,鞋带都只有一条,是用茅草搓出来的,一双脚上全是泥巴,更不要说指甲缝了,里面灰黑色一片。

  她实在难以想象,这是她曾经认识的京城第一世家子弟王玄。

  王玄见她如此反应,便知她认出他来了,不由笑逐颜开,哈哈大笑道:“我总算是找到你了,你不知我走了多久。”

  整一年啊!

  这一年,他进过匪窝,给人当过军师,自己还招过兵马,稀里糊涂当了大当家,最后被人“剿匪”吞并了,也当过乞丐,到处行乞,最后当了难民,跟着人一起逃难。

  这中间,他还进过县衙,和当地官员亮明身份,想要求得对方送他回洛阳,但最后都被当做骗子抓进牢里……

  兜兜转转,他在快到洛阳的时候又被土匪挟裹着去了冀州,最后在那里流浪了一段时间,碰上旱灾,这才想办法逃了出来,跟着难民们一路到豫州。

  因为听说赵含章现在豫州的陈县,他这才带着人一路谢过沿途郡县的招揽,跑到了陈县。

  哦,他身后的这些人全是他一路上招的人,大家一起逃命,但认他做老大。

  赵含章忙请他一起回家,剩下的人交给亲兵们去安排。

  王玄回头叮嘱了难民们几句,便上马和赵含章一起回县城。

  他焦急的问道:“我在路上听说二姐姐和四娘都在三娘手下做事?”

  赵含章颔首道:“惠风姐姐留在了洛阳,四娘前两天刚领了一个差事去汝阴郡,不过算一算日子,她也应该要回来了,我立即让人传信给她,让她加快速度回来。”

  王玄放下心来,眼眶有些红,“不着急,我只是忧心她们两个女郎在这乱世之中难以存活,现在知道她们平安无事就好。”

  他冲赵含章笑了笑道:“多亏遇见了三妹妹你,是你庇护了她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4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9/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