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555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赵含章应下。

  赵二郎恋恋不舍,“要连着胸前的那块肉。”

  赵含章嫌弃的挥手,“我给你留半只。”

  赵二郎一听,当即心满意足的跟着傅庭涵走了。

  火堆边瞬间只剩下赵含章和刘琨二人。

  刘琨坐立难安。

  赵含章就叹气道:“兄啊~~”

  刘琨立即道:“我知道,我愿赌服输,会去徐州的。”

  赵含章却不肯就此放过,和他道:“此去徐州,兄长打算带着令狐将军去吗?”

  令狐盛是他的人,刘琨当然要带着,按照惯例,晋阳军全是他的人,他就算不全部带走,其中的精锐和要紧人员他是都要带走的,毕竟这是属于他的势力。

  赵含章却劝他道:“令狐将军跟随兄长镇守晋阳多年,对晋阳很是了解,虽然匈奴国已灭,但你们都知道,天下还未完全太平,尤其代郡有鲜卑在。”

  刘琨没吭声,他才不会傻到和赵含章说什么拓跋猗卢是我们大哥,我们要相信大哥的话。

  不管是赵含章和拓跋猗卢结拜,还是他当年和拓跋猗卢结拜,都是因为利益,真正的兄弟情义有,但不是很多,至少在刘琨心里比不上晋阳和晋国;同样的,在拓跋猗卢心里,这份情义也比不上鲜卑的利益。

  大家彼此心中有数,不必要点明。

  在家国利益上,赵含章和刘琨利益一致,所以他们都知道要防备代郡,防备拓跋鲜卑。

  “所以我想请求兄长将令狐将军留在晋阳。”

  刘琨虽然自负,但是真心爱国,他沉吟片刻,还是咬咬牙割肉,“好,我将令狐盛和晋阳军都留下,只选两千人离开。”

  赵含章立即道:“兄长放心,我一定不让你像刚来晋阳时那样艰难,到时候我将季平给你,命他领两万兵马护送你去徐州,并驻扎徐州,听你调遣。”

第946章 暂时的妥协

  赵含章笑道:“季平为人沉稳,身经百战,自独领一军后赢多输少,兄长可在军事上倚仗他。”

  刘琨:……这哪里是给他军队,分明是要从他这个刺史手上分割军权,只给他地方管理权嘛。

  偏偏徐州还是琅琊王的地盘,那里的世家豪族和士绅大多听命于琅琊王,也就是说,连地方管理权他都要从琅琊王手上抢夺才行。

  刘琨幽怨的看向赵含章,很想问一问她,他脸上难道写着“我很蠢”三个字吗?

  赵含章对上他的目光,哈哈大笑起来,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后突然收起笑容,一脸严肃道:“兄长,我知道此去徐州不仅艰难,而且危险,王澄死于王敦之手。我让你去徐州,不是不相信你的才能,恰恰相反,我是觉得晋阳此时已相对安全,兄长再守晋阳是屈才,而且,我举目四望,满朝文武中只有兄长能在徐州站稳脚跟。”

  刘琨心潮澎湃起来,停顿了一下后问道:“含章可是有代天之意?”

  赵含章一脸严肃的摇头,“我只愿天下太平,不再起战事,并无忤逆之意。”

  刘琨就长松一口气,也严肃起来,和她道:“好,我去徐州,代你管好徐州。”

  赵含章欣喜不已,一脸钦佩的看着刘琨。

  刘琨的虚荣心得到莫大的满足,与赵含章相谈甚欢,俩人就徐州及江南的未来发展方向各自发表了一番看法。

  主要是刘琨打探赵含章是否有武力集权的意思,是否要以他为马前卒……咳咳,虽然这次他已经深刻意识到自己在军事才能上的不足,但他认为他能够通过学习改进。

  刘琨这人吧,具体打仗不行,战略意识却还是有的,虽然很想立功,建设一番事业,但他还是暗示此时不是用兵的时机,他认为赵含章要集权,还得再等一段时间,待他们势力渗透过长江,在江南士族间有了一定话语权后再动手。

  最好的方法是和平集权,在江南士族中收买人心,最好用江南人治理江南,树立威望,这样她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赵含章连连点头,表示她短期内也不想再起兵戈,她叹息道:“北地大旱,旱灾和蝗灾波及幽州、冀州、青州和并州、司州,连豫州和兖州都有部份地区受灾,若非不得已,亡国灭种之难降临,我也不会此时兴兵事,这一场仗结束,百姓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休养生息。”

  再打下去,便是她的名声再好,百姓为了生存,也会反了她的。

  到生死存亡之际,上位者的名声对他们来说就是天边的海市蜃楼,一点用处都没有,看着,反而会更加的愤恨。

  陷入绝境,饥饿到极处的百姓会想,赵含章为何不救他们,她既要济世,难道他们不属于世的一人吗?

  所以她需要一个江南代理人,这人的身份要高贵,明面上是中立,但又要与她有些关联,最好名声极好,极有威望,这样才能对抗琅琊王和王导,替她暂时稳固住江南。

  中原和北地需要时间休养生息。

  再没有比刘琨更合适的人了。

  他出身高贵,是当下的名臣之一,因为他坚守晋阳,几次出兵支援洛阳和郓城,他的名声早就传遍天下,士族为之倾倒,就连普通百姓也将他立为偶像(不然他怎么吸引这么多流民来晋阳?),而如今,江南多北地迁徙过去的世家士族,他们在刘琨身上会找到自己的曾经,会折服于他的品德和风雅;

  南方的士族更不要说了,刘琨的文章写得极好,他在江南文林中的名声比她还要强盛,可受欢迎了。

  就连赵含章看不上的那些奢靡习性,纨绔品质,在江南也是被人追崇的风流潇洒和阔朗大方,嗯,江南真是太适合他了。

  所以,他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毛病,甚至不太听人劝,还识人不明,赵含章都忍了,为的就是要把他放在江南这个大染缸里,让他为她守住江南这个口子,遏制住琅琊王和王导的势力发展。

  这世上就没有一颗白费的钉子,如果有,那一定是没用对地方,硬是扭下去,然后把钉子给扭废了。

  所以为了给刘琨造势,让他的名声更上一层楼,赵含章没有大肆宣扬他打仗输了,以及打赌输了的事,她当众赞扬了几位将军,其中就包括刘琨,认为刘琨和季平、李天和配合得很好,成功拿下刘桀,立一大功。

  刘桀可是刘聪长子,拿下他的战果仅次于刘聪。

  夸完了以后就正式颁布旨意,命刘琨为徐州刺史,督管徐州政务和军事,季平为徐州军都尉将军,听命于刘琨;

  至于晋阳,赵含章封北宫纯为并州刺史,督并州政务及军事,令狐盛等人都没动。

  也就是说,刘琨的这些将才平移成了北宫纯的下属。

  北宫纯不仅是将才,他还是个性格宽和之人,高傲和宽和两种矛盾的性格在他身上很完美的融合了,他可比刘琨能听得进劝。

  令狐盛和新上司交流了一下,对他很满意。

  只有姬澹,他不是很满意,作为幕僚,他是要跟着刘琨走的,所以他的主子还是刘琨。

  作为臣属,他自然是要从刘琨的利益出发,并且从刘琨的思想中考虑接下来要做的事,所以他和刘琨道:“主公不该将令狐盛和晋阳军留在晋阳,此去徐州,主公应该有自己的人手。”

  刘琨就叹息道:“我与含章打赌,约定好我输了就要听她的。”

  姬澹眉头紧皱,知道刘琨效忠晋室,于是道:“主公难道就此相信她无意于天下?”

  刘琨淡然道:“我自然不信,她也就随口说说。但如今天下百姓大难,尤其是北地,饿殍千里,只有她能救他们,也只有她能给百姓们较长时间的安定。”

  姬澹:……闹了半天还是塑料兄妹情,一个只是这么说,另一个心里并不相信,但为了天下百姓和目前共同的利益,一个暂时守诺奉晋室为尊,一个暂时相信对方无意于天下。

  姬澹揉了揉额头,问刘琨:“主公没考虑过琅琊王吗?他也是晋室。”

  刘琨撇嘴,“琅琊王,血脉久矣。”

  琅琊王是远支的旁支,血脉关系离得太远了,而且他本人也没有什么值得人称道的功绩,目前他所有的成就,一大半有赖于王导的运筹,一小半来源于王敦的军事,他就占个名头罢了。

  刘琨怎会看得上他呢?

第947章 大事小事

  姬澹叹息,明白了,刘琨看不上琅琊王。

  他仔细想了想,也觉得琅琊王一般,之前出了这么多王爷和英雄人物,他们都没能结束乱世,琅琊王才能品德并无特别出众的地方,又怎么能代表晋室平定天下呢?

  指望他,还不如指望赵含章造反来得快。

  咳咳,其实,因为皇室是司马家,所以姬澹觉得,赵含章造反也没什么,反正他家又不是正统,不过刘琨忠于晋室,作为幕僚,他自然要从刘琨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姬澹悄悄看了一眼刘琨,私以为他换个人效忠也没什么不好。

  不过他也知道刘琨的固执,此话不能提,一提就得炸,不然就是他死了。

  赵驹已经派人将狐奴县清理出来,城中留下的匈奴人等都被收押或者迁出,赵含章可以进入狐奴县了。

  她还有许多的事要做,暂时不能离开北地,所以她决定在狐奴县停留一段时间,处理各种事情。

  她刚入城,傅庭涵就过来找她,“被俘的晋国官员在外求见你。”

  赵含章微微皱眉,问道:“这样的事下面的人处理就好,怎么还报到这里来?”

  傅庭涵道:“人有点多,还有,赵济死了,他的尸首在城中。”

  赵含章微楞,她都快想不起这位伯父了。

  刘聪毒杀晋帝和赵仲舆后,又杀了一批哭嚎痛骂他的晋臣,除了晋帝和赵仲舆还能有一具薄棺收殓,其他晋臣,都被拉到乱葬岗丢弃了。

  最后还是当时幸存下来的晋臣凑了些钱将他们下葬。

  攻破博平县后,赵含章命人重新收殓了晋帝和赵仲舆,他们的棺椁此时还放在博平县呢,而其他遇害晋臣的尸首赵含章没动,不过也让人记了名字,打算回去后该封的封,该赏的赏。

  反正是死后哀荣,花销并不大,却可以鼓舞人心,以正风气。

  当时赵济并不在遇害之列,但……赵含章也没想起他来。

  此时被提起,赵含章才想起这位血缘极近的大伯,连忙起身,“他死……遇害了?”

  傅庭涵点头,脸色平静道:“听闻刘聪走前派人杀了他,除了他,还有好几个晋臣,遇难者共九人。”

  赵含章一听,叹息道:“将他们好好收殓,厚葬了吧。”

  然后问道:“余下的晋臣还活着多少个?”

  “二十三个。”

  赵含章挑挑眉,和傅庭涵一起出去看。

  和被俘的人相比,活下来的这点人不值一提,但从被俘,到被折辱,一路跟着刘聪大军到狐奴县,又能在最后幸存下来的人,已经几乎不能称之为人了。

  他们一脸麻木的跪在门外,看到一个英姿飒飒的女郎大步朝他们走来,有人麻木的眼珠子终于转动起来,似乎有了些活气;而有的人依旧一脸麻木的看着。

  即便赵含章没打算用这些人,此时也不由的叹息,上前将人扶起来,摸到一手的骨头。

  她顿了顿,还是忍不住心软道:“诸位如今已经安全,既然回来了,那便为我做些事吧。”

  她叫来文书,让人把他们带下去,给他们找些记录之类的小事做,再给他们安排住处和饮食。

  一直麻木无感的官员们这才有了点反应,佝偻着身躯问赵含章,“敢问将军,可是要带我们回中原?”

  赵含章颔首道:“自然,你们若愿回去,我自会让人带上你们。”

  得知可以回中原,有人当即跪倒在地,痛哭出声。

  一人哭,剩余的人也跟着哇哇大哭起来,片刻间,大门前就响起二十三个大男人的大哭声,响彻天际。

  赵含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5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5/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