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666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傅宣抬头,一时眼花,没看清楚这是哪儿,随口道:“掌灯吧。”

  傅庭涵却回神了,他摸出灯来点上。

  傅宣这才想起来他们在草庐里,他摸了摸有些发痒的耳后,问道:“有些饿了,今晚吃什么?”

  傅庭涵道:“吃粥吧,我去煮上。”

  傅宣这才知道他还没煮晚食,放下笔起身,扫了一眼他纸上的图画,顿了顿后跟出去。

  傅庭涵很快将米掏好,生火,放到用石头搭成的简易灶台上。

  傅宣学着他的样子拿过一块木墩,整理了一下袍子坐在他身边,好奇的问道:“你画的什么?”

  “你问哪张?今天中午画的农具,刚才画的是挖井的一些东西,不一定能用,先画出来,回头请教一下挖井的匠人后再修改试用。”

  傅宣:“你在尚书省一直做这样的匠事吗?”

  傅庭涵:“差不多吧。”

  “觉得高兴吗?”

  傅庭涵道:“想出来的东西有用就很高兴,没有用心情就一般。”

  “你从前只对《周易》有一些兴趣,因此算学很好,倒不知你对工技也这样喜欢和擅长。”傅宣扭头看他,“我以为你会对儒与道更擅长,却没想你现在多钻研墨家。”

  傅庭涵:“墨家不好吗?都是为民做事,有所成效就行。”

  傅宣笑了笑道:“你从前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说兵墨法都为技,是手段,要治国,定乱世,就得从思想上改变,所以你钻研儒道,想要寻求破解之法。”

  “也是因为这个,你与你母亲才有那么大的冲突。”

  傅庭涵一愣,努力的在记忆里寻找,终于找到了他和弘农公主的争吵画面,虽然很模糊,但那一刻心里涌起的想法却很清晰。

  年轻,奋勇又心系家国的少年和母亲表示,从儒家礼仪上来说,晋国得位不正,就不该存在,而它存在了,此为逆天而行,所以天下才大乱;

  从道家的天道自然来说,晋国早应顺应民意灭亡了,而正因为你们总是苦苦支撑它,它将灭不灭,这才让百姓陷于长久的战乱之中。

  少年觉得,还不如直接给这个天下一拨大的,让这腐朽的一切都灭亡,这才有可能新生。

  当时,坐在皇位上的人还是弘农公主的亲爹,傅长容的亲外祖呢,八王之乱进行到了第十三年,东海王杀进京城,又死了一拨人,连带着整个中原、雍州和司州都陷于战乱之中。

  傅长容只要上街就能看到饿死或者因为受伤而死的乱民,而出城,更是举目饿殍,这让从小饱读诗书的少年心里怨恨透了大晋王朝,他实在找不到大晋继续延续的理由。

  他不像傅祗、赵长舆和王导等一众成熟的人可以更大局的看待这个世界,傅祗他们向往的是和平,能够不变革,能够不再发生大战的和平,为此,他们愿意忍受一些不公,愿为百姓撑着破伞前行。

  他更激进和活泼,想要不破不立,将这腐朽的一切都埋了,重新再长起顺应他心意和民意的朝廷,把那把破伞扯破踩在脚底,再重新做一把新伞。

  哪怕在换下破伞,撑起新伞间的时间里会被淋湿,淋透,也会想着撑起新伞就好了,到时候可以慢慢的晾干。

  傅庭涵从回忆中脱离,垂下眼眸没有说话,他分不出他们两种方式哪种是对的,哪种是错的,或者都对,也都错。

  人淋湿了,晾干的时候可能会生病,很可能就一命呜呼了;

  撑着破伞,一时不被淋湿,但伞若不能修复,还是会被淋湿,早晚的问题而已,也会得了风寒一命呜呼。

  傅宣问他,“所以你现在是和你母亲和解了吗?我看你们近来相处得还不错,她前几天那样说你,也是因为伤心你祖父离世,并不是真的认为你不孝。”

  “我知道,”傅庭涵道:“我没有生她的气。”

  傅宣呼出一口气,然后,他和他儿子又没话了。

  他挠了挠耳朵后面,苦恼不已,怎么这么难啊,他以为他们父子间更有话说,谁知三天下来说的话还没和公主一天说的多。

  傅宣忍不住问他,“庭涵,你和含章也是这样相处吗?”

  傅庭涵一脸莫名的看着他爹,点头道:“是啊。”

  傅宣瞪大眼,“就没话?”

  傅庭涵迟疑了一下问道:“您要听我给您讲打井吗?”

  “算了,我对这个不感兴趣。”

  父子两个又安静下来,等粥煮熟,默默地吃了以后就去洗漱,准备上床睡觉了。

  对了,吃的白粥,中午咸菜吃完了,所以光吃白粥。

  好在赵含章第二天提着一筐东西来见他们,有各种菜蔬,鸡蛋和……笔墨,以及稿纸和公文。

第1145章 信箱

  赵含章把公文递给傅庭涵,道:“这是尚书省一些要处理的公文,他们做不来,得问你,我顺手给你带上来了。”

  傅庭涵翻开看,都是图纸和各种技术性的问题,比如,象山那边新发现的铁矿,工匠们决定按照傅庭涵给的图纸造新的炼铁炉和钢炉,那边铁矿的含铁量还不错,计算可以炼出好钢,但在造炉的过程中出了问题,工部已经派了两个老练的工匠去处理,但不知是什么问题,竟然都处理不好。

  所以只能上报请教傅庭涵。

  还有,西平书局一个工匠发明了一个新的印刷机,和活字一起排版后可以刷出图片,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请画手画图后反印雕刻再和活字结合后印刷,虽然麻烦,却意味着除了书外,他们还能印画册。

  但印刷机很快就出现糊墨的状态,他们研究后发现应该是印刷机材料的问题。

  他们想要试用更多更好的材料,所以向上申请,并且工匠还顺便请教了一下傅庭涵,可有推荐的材料吗?

  赵含章道:“户部上报了今年开春至今开垦的田地亩数,人口总量和赋税等数据,我都处理好了,就这些,我处理不来,只能找你了。”

  都是技术性的问题。

  傅庭涵收下了,“我处理好后让亲卫给你送下山。”

  他转身拿来一叠图纸,“上次说的农具,我这几天用锄头比了一下,这是图纸,你让人做出来试一下。”

  “这些则是打井用的铁钎和吊机,冀州、幽州和并州一带都缺水,还是应该多打井。”

  赵含章接过图纸看:“光有东西还不够,还得培养会探水和会打井的匠人啊,找到合适的地方挖井事半功倍。”

  赵含章在图纸边写下一行小字,打算专门培养一队勘探水源和打井的人材。

  傅宣坐在一旁怔怔的看着俩人,发现他一点儿也插不上话。

  在这山上,他们做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就算四周悄悄潜伏了不少保护他们的亲卫,所以赵含章和傅庭涵并没有闲着,他们淘米煮粥,一边给灶里添柴,一边谈事。

  事情还没谈完,粥就先好了。

  赵含章就从大竹筐里拿出一个食盒,里面是简单的几道小菜,他们可以就着小菜吃粥。

  “二郎和谢时已经到达长安,长安的百姓知道祖父去世的消息,心中悲痛不已,当地士族乡老想要派了一些代表过来祭奠祖父,我同意了,过几日他们可能就到洛阳来,到时候会直接到山上来。”

  傅庭涵扭头看向墓碑,道:“祖父不喜奢靡,长安到洛阳路途不近,来回一次费时又费力,就这一次吧,以后还是不要让他们来了,劳民伤财。”

  傅宣这才插上话,“对,他老人家若知此事,心中也会不安的。”

  赵含章应下。

  她同意代表们来,除了哀悼傅祗外,就是想趁此机会加强和雍州的联系,让雍州内的士族和乡老们更快的接受她,这样赵二郎和谢时在雍州的工作也更好展开。

  谈完所有的事情便过午了,赵含章去傅祗墓前静静地坐着,傅庭涵陪她一起。

  这是俩人难得的安静的思考时间。

  在这里,赵含章想的最多的便是雍州的事了,之前傅祗在雍州,她只给政令,基本不会直接参与到雍州的事务中,所以她对雍州的控制并不大。

  而现在雍州由赵二郎和谢时管理,她不仅可以直接统辖雍州,和西凉的联系也要变一变。

  西域啊,那里有许多物资和物种是中原所没有的,丝绸之路已经断绝很久了,按照后世的历史推断,东汉末期西域一带就有棉花种植了,但一直传不到中原来。

  张轨一直帮她找,但至今没有消息,她觉得她需要派出自己的人手,加大寻找范围。

  棉花,她一定要找到!

  而除了棉花外,西方还有许多物种是他们需要的,目前史书中有记载最远到达的地方是波斯湾,只要渡过,他们就可以到达罗马帝国。

  只要能将丝绸之路打开。

  赵含章心潮澎湃,但抬起眼眸后慢慢冷静下来,压下自己的心绪,在心里告诉自己步子别垮太大,现在她还没有实力让西域归心,打不开丝绸之路。

  只能先在西域找一找棉花。

  找谁去呢?

  赵含章把自己手下的人翻了又翻,也没找到合适的人,唉,看来,人还是不够用啊。

  赵含章目光转了转,扭头问傅庭涵,“你说我在皇城门前立两个大信箱如何?”

  傅庭涵的脑子还在想火炉呢,疑惑:“信箱?”

  “对,一个呢,专门收集民间建议,不仅可以集思广益,还可以搜罗人才;”赵含章道:“一个则是给人伸冤用的。”

  越说,她越觉得这个方法好,“说不定真能找到适合的人才出使西域。”

  傅庭涵:“那其他州郡要不要设呢?”

  赵含章想了想后摇头,“不,要将权力集中在洛阳,所以只在洛阳设置信箱。”

  其他州郡也设置,耗费的人力就太大了,而且,通达的道路得到的太轻易,总会有想要浑水摸鱼的人。

  傅庭涵不反对。

  赵含章就看向傅祗的墓碑,问道:“祖父也不反对吧?”

  清风微动,赵含章就自主道:“看,祖父也不反对,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赵含章在山上住一晚,傅庭涵去割了不少艾草来熏蚊虫,熏过一遍后还把多余的艾草放在火堆边,让它慢慢的燃烧。

  他还把自己的药包挂在赵含章腰上,“山上蚊子多,别被咬了。”

  时不时抓一下耳后的傅宣:……

  他忍不住问赵含章,“公主近日可好?”

  赵含章道:“挺好的,就是会时不时的想起祖父,然后哭一场。”

  傅宣就叹息一声,“你多安慰她,人总有一死,父亲早预料到这一天,也走得安详,实在没必要为此伤了自己的身体,父亲知道不会高兴的。”

  傅庭涵想起来了,忙问道:“沈如辉有消息回来吗?隐居山中会治水的人是不是傅家人?”

  赵含章:“还没消息回来。”

  傅庭涵就皱眉,“现在你平定匈奴的事应该早就传遍天下才是,我们也举行婚礼了,按说二叔他们要是还在,应该能听到消息吧?”

  如果他们听到消息了,又怎么会不回洛阳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6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6/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