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79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就在众人的忙碌中,赵含章贴出公告,免去今年西平县所有人的秋税。

  和这一张公告一起贴出去的是征收西二街一带的贫民窟以作军营,她之后会屯兵西平,保卫西平。

  两张公告一起贴出来,普通百姓们大多盯着第一张公告看,听衙役念完第一张公告,他们当即大声的议论起来,“这是今年的秋税不用纳了?”

  “那省着点儿吃,还是可以撑到明年夏天的。”

  “真是太好了,赵家三娘果然大慈大悲。”

  大家议论纷纷,就没几个人注意听第二张公告。

  衙役念完后一走,绝大部分人都不识字,也不在意这张公告,就凑在一起议论秋税的事。

  但也有人专门留意到了第二张公告,来回看了两遍后挤出人群,跑回去告诉家主。

  “赵含章要在城中屯兵?”

  “对,就在西二街,郎主,那里要是重建起来,起码能囤千人,这么多人,将来这西平县岂不是成了赵氏的后花园?”

  “要不要去赵氏坞堡提一提?”

  “提什么?”宋老爷道:“你看这几天赵含章在县城里大刀阔斧的,赵氏有来一个人吗?”

  现在西平县衙就是赵含章在做主,她手中有兵,谁敢惹她?

  “范县令之女不是活下来了吗?西平县令本就要朝廷册封的,”那人道:“范县令一家殉城,留下来的范家女郎便是忠义之后,若是由她上书朝廷并请朝廷安排新的县令……”

  宋老爷沉吟起来。

  他们都不知道,此时,洛阳已经收到赵铭的书信。

  折子和信是同时到达京城的,折子上交,信则是直接送到赵宅给赵仲舆。

  作为当地的名门望族,赵氏是有权和有义务向皇帝报告当地情况的。

  赵铭曾经也是定过中品的士人,虽然他不出仕,但写折子这种事难不倒他。

第133章 任命

  不过朝廷没怎么把他的折子放在心上,翻了翻后就丢在那边,都没拿到朝会上说,只是在东海王议事时提了一句,“被赶跑的匈奴军溃逃到了汝南郡西平一带,西平县县令及主簿殉城了。”

  东海王不在意,问道:“灈阳还在打?”

  “是,汝南刺史还在坚守灈阳,正在和朝廷求援。”

  大家看向东海王,所以派不派兵去救?

  东海王思索片刻,发现自己派不出人手了,于是找了一圈,他道:“令颍川刺史去救。”

  众人:……

  颍川去年遭灾,今年日子也过得极为艰难,百姓外逃不少,还有不少灾民加入了流民军,自己揭竿到处做盗贼,派颍川去救?

  东海王继续道:“让汝南给颍川出军粮。”

  众人一想还真可以,汝南现在缺人,而颍川缺粮,正好。

  于是都没反对。

  傅祗听得额头一抽一抽的,但想到现在陈兵洛阳之外的苟晞,和收了一大半的京兆郡,他也没反对这个建议,只是道:“王爷,南撤的匈奴军必须清理,若不赶他们出江南,洛阳以东的就会丢失。”

  东海王简单粗暴的问道:“我还有兵马可派吗?或许你问问陛下可否派禁军出去平乱?”

  傅祗道:“王爷何不说服成都王和苟刺史先一致对外御敌?”

  东海王这段时间压力极大,烦躁不已,直接道:“难道我不想吗?奈何门下没有三寸不烂之舌的谋士,不如傅中书代本王走一趟?”

  傅祗沉默了一瞬后点头应下,表示愿意去见一见苟晞。

  东海王不觉得他会成功,冷笑着让他去。

  赵仲舆见他们商量完这件事了,便道:“西平县令殉城,应该给他们派个新县令去,王爷可有合用的人选?”

  东海王现在就缺人,他怎么会派人去西平那样被匈奴围住的小县城?

  又不是什么重要关塞,因此不在意的挥手道:“诸位爱卿看着办吧。”

  其他人都知道西平是赵仲舆的故乡,因此也乐得卖他一个面子,纷纷问道:“赵尚书可有推荐的人选?”

  赵仲舆道:“县令的人选没有,县丞倒是有一个……”

  赵仲舆推荐了自家侄子赵铭。

  便有人道:“我记得赵铭早年定品,定了中品,那他出任县令绰绰有余,为何只定县丞?”

  赵仲舆道:“他没有经验,目前只有做县丞的才能。”

  可他当了县丞,还有谁敢去西平当县令?

  不说赵氏是西平望族,就说赵铭的品级,他都中品了,那当他的县令,怎么也得是个中品或者上品吧?

  但不管是中品还是上品,谁会去一个小小的西平县当县令,而且还有可能受制当地士族?

  大家都觉得赵氏太装,直接县令就是,假装谦虚给谁看啊?

  不过大家还是很有面子的恭维了一下后同意了,汲渊为主簿的任令也就是捎带手的事,没几个人留意到。

  而留意到的人叫傅祗。

  赵铭当县丞已经够奇怪了,汲渊竟然跑去当主簿,那空出来的县令到底要给谁?

  或者说方便谁?

  傅祗觉得他好久没和孙子联络,是时候去信问候一番了。

  赵仲舆回到家中,告诉赵济,“写信告诉子念,就说他拜托的事办成了,朝廷的公文不日就会到达西平。”

  赵济应下,他也很不解,“父亲,子念为何不直接做县令,而是要做县丞?”

  他哪里知道?

  赵仲舆道:“你可以去信问一问他。”

  赵济不想问,显得自己智商很低的样子。

  赵仲舆疲累的揉了揉额头,沉默了一会儿道:“告诉子念,朝廷如今没有兵马援助汝南,让他一切小心,若不行,便带着族人北上,暂时躲避此次战乱吧。”

  赵济闻言一惊,“情势竟如此严重了吗?”

  “有消息来称,刘渊要北面称帝了,此时他若能打下豫州,那便是在天下人面前立威。”

  赵济不解:“王爷为何不派兵去驱赶匈奴军?”

  “王爷是没想到匈奴军退去时会往南去,他先派兵去收服了长安,如今京兆郡收复了一大半,不能前功尽弃。”赵仲舆叹气道:“只能看傅祗能不能说过苟晞了。”

  只要苟晞退兵,那东海王就能挤出一点人手来支援豫州。

  但是,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事,赵仲舆还是希望赵铭能够立起来,保住西平,保住赵氏坞堡。

  他的目光落在案桌上的信上,汲渊给赵铭当下手,他们这是收服了汲渊吗?

  有汲渊在,多少有些胜算吧?

  虽然匈奴兵在豫州肆虐,但朝廷的通讯没有被拦截,赵含章很快收到了公文。

  没错,公文是直接送到县衙来的,所以是赵含章收的。

  来送公文的士兵很惊奇,他没想到现在县衙做主的似乎是个女郎,他左右看了看,问道:“赵铭呢?”

  赵含章柔柔弱弱的道:“伯父回坞堡去了,他不知使者会送公文来,我这就派人去请伯父回来。”

  士兵没怀疑,问道:“久吗,我还得回去复命。”

  “不久的,我们赵氏离县城不远。”士兵便当赵含章是赵铭的家眷,估计是打理后院的,只不知为何到前院来了。

  赵含章起身离开,让秋武来招待人,“看紧了,别让他到处乱走,也别让他听到不该听的。”

  秋武躬身应下,“是。”

  赵含章让人去坞堡里请赵铭,她则回书房里继续处理公务。

  赵铭很快赶来,接了公文以后写了回执给他,将公文交给了赵含章便拍拍屁股又要走,走到门口他想起了什么,回头道:“汲渊……他还在上蔡吧?”

  赵含章满意的看着手中的公文,闻言抬头冲他笑道:“这里暂时还用不到汲先生。”

  明白了,她就是要确保县丞和主簿都是她的人,以便她掌控西平而已。

  赵铭想了想道:“一旬了,你也该回坞堡见见族老们了。”

  现在西平县已经稳定下来,一切都回到了正轨上,她的确是要处理一些后续问题了。

  她不仅要回坞堡,还得回上蔡一趟,不知道这段时间上蔡县的柴县令能不能睡着觉呢?

第134章 人质

  自从赵含章走后,柴县令就一直在担惊受怕中。

  害怕乱军从灈阳和西平过来,他无兵可挡,也害怕赵含章把他的人给拐走了,而他还看不住赵家母子。

  但这种害怕很快就转为忧虑,因为赵家竟然还送了四个孩子进来,听说是西平那边连夜送出来的。

  乱军竟然逼得赵氏送出了火种,柴县令瞬间有逃跑的想法。

  但他还强撑着没敢跑,就是因为赵含章之前劝说他时说的,实在不行就投降,也能保全城中的百姓。

  柴县令在此担惊受怕中收到了西平的战况。

  听说西平县的县令殉城了,西平县城被破,死伤惨重;

  听说赵氏带着部曲收回了西平县城,赶走了乱军;

  听说赵氏派去收复西平县的是个女郎,是赵家的三娘,还是赵长舆的孙女;

  听说赵三娘很厉害,重建县城,安抚百姓,发放赈济粮,领着县中的百姓秋收;

  听说赵三娘打败赵铭,现在还是赵氏坞堡的实际掌权人,在京城的赵仲舆被架空了;

  听说……柴县令听说了很多传闻,脸上的忧虑慢慢转为面无表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