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安分守己当昏君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顾四木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38 KB   上传时间:2024-03-06 22:01:03

  *

  “你。对,就是你。”方才说话的御史,见皇帝不知从哪摸了个铜杵出来,指了指自己,示意他往前走。

  旁人也罢了,于谦和朱祁钰同时一怔,怎么觉得这一幕这么熟悉……

  朱祁钰立刻担忧起来:皇兄啊,可不能当庭砸御史!若是打了言官会被雪花一样的奏疏淹没的!

  姜离还真没准备用杵砸人。

  她这纯粹是二十一天养成一个习惯,天天敲钟敲的,今日走之前顺手就把杵就揣在袖子里带来了。现在发现用来敲敲龙椅(反正都是金),点点人还挺好用的。

  被皇帝点名的张御史有点懵,尤其是皇帝还让他站到最前面去,边问他科举出身做官履历,边认真打量他。

  方才我宏论礼法入了陛下的眼?我要飞黄腾达了?

  张御史内心朦胧的喜悦才升起,就听皇帝说:“宣德四年中举,长的也人模人样——堪配伺候先帝。”

  原本在郕王和御史庭辩过程中,一直在吃瓜的文武百官,通通一窒。

  伺候谁?

  皇帝依旧是不紧不慢的语调,安排道:“方才你道‘丈夫死国,妇人死夫’,如今先帝诸位娘娘已经追随去了地下,你也别闲着,这就去好好伺候先帝吧。”

  御史脸色瞬间煞白:方才还在做梦飞黄腾达,现在发现自己好像要飞往西天。

  丈夫死国可不是这个意思啊!皇帝也不能曲解圣人言论吧!况且他堂堂男儿怎么能殉葬,他还有大好前程要为国奋斗呢!

  “陛下……”

  ‘最终解释权归朕所有’的姜离敲敲龙椅打断张御史,安慰道:“放心,朕也会给你升一级官职,赐个谥号的。”

  朝臣们集体懵掉。

  御前的锦衣卫可不懵,早得到过吩咐,今日要皇帝指哪儿打哪儿,见棒槌一指就上前就拖着张御史往殿外走。

  北镇抚司诏狱了解下?

  “陛下恕罪!”先开口的不是徘徊在死亡边缘吓傻了的张御史,而是都察院新任一把手邝埜——正因为这个职位,担负着领导责任邝大人不得不出面求情,言官不兴杀啊陛下。

  然后,他就收到皇帝一个笑容。

  邝埜从这笑容中读出了‘咦,邝卿也想念先帝了吗’的意味。

  微微战栗下,邝埜的话就转了个弯,从求情变成了请罪:痛陈张御史言辞不当,竟然还冲撞了郕王。

  就在邝埜准备求皇帝饶人一命,张御史下回一定不敢再犯之前,就听皇帝用一种朕真是宽容大度的语气道:“无妨,下辈子注意点就是了。”

  邝埜当场噎住:不中用了。

  在朝堂呆了数十年的他已经看明白:旁人求情是无用了,陛下明摆着要这位言官,要不认罪要不认死。不知为何,陛下对于废除殉葬事这样坚决,似乎是谁挡谁死。

  于是邝埜立刻抽身退步,嗐,到时候给他请个好点的谥号算了。

  张御史被拖行出去的事越来越真实,方才还发过言的御史们都脸色又青又白。

  姜离淡然看着反对的言官:这世上,脖子够硬跟命够硬,总不能两全其美。

  既然这么喜欢看旁人去死,那自己也感受一下便是了。

  即将被拖出殿的张御史,从未觉得死亡如此切身。他原以为自己是个甘愿文死谏的人,然而,被锦衣卫铁钳似的手像拖死羊一样往外拖,火辣辣的疼痛和恐惧忽然就击垮了他——

  “陛下!臣有罪,止妃嫔殉葬乃盛德事!”

  此话一出,其余言官也纷纷被惊醒似的伏拜求饶。

  原来,你们也知道死掉很可怕啊。

  见张御史改口认怂,锦衣卫的手停了停,不过见御座上的皇帝依旧漠然,他们也就继续开始拖人——甭管死罪免不免,陛下生气了活罪总要受的啊,先去诏狱里蹲着吧。

  顺手还把人嘴堵上了,咆哮朝堂可要罪加一等,他们这完全是好心。

  随着张御史被手动禁言,朝堂一片死寂。

  其实姜离是想过的,也从史书里看到了很多明朝言官悍不畏死的案例,她做过预案:如果大批官员非要死谏怎么办?

  出生在红旗下春风里,她从没亲眼见过人被剥夺生命,也很不愿意人死。

  但如果这些人非要为了让女子继续殉葬而死谏,那,只要他们舍得死,她绝对舍得埋。

  只是居然没有出现这种死骨头,姜离也有点意外:不是说大明御史都不怕打不怕死,在朱元璋跟朱棣这两位杀神皇帝跟前都不怂的吗?

  余光扫过旁边左右门神似的兴安和金英,姜离才了然:哦也是,王振擅权七年了,真正悍不畏死的言官,大概被王振搞得绝种了。

  怎么说呢,果然世上没有纯粹的垃圾。

  只有放错的资源。

  而她从前留下王振,也有一重原因正是为了今日——

  她看得出,哪怕经过方才那一出,这满朝文武依旧是绝大部分认定事不关己的。

  然而,在姜离的计划里,他们可以沉默,但不能事不关己,更不能消极怠工:因废除这宫廷王府的殉葬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止各地殉葬之风,是必须要各级官员们来执行的。

  下一道朝臣们不敢反对的圣旨很容易。

  但要让这些人真的愿意主动动脑,想法子去做成这件事,难度就不同了。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苦口婆心劝他们:你们要有同理心啊,你们不心疼女儿吗?换位思考,你们自己若是女子不难过吗?

  姜离很清楚:以上这种话,当然是没用的。

  毕竟她不是来到了热血少年漫,嘴遁和爱可以说服一切。

  在成人世界,没有什么比利益更好用:刀不割在自己身上,人是不会知道痛的。

  所以,姜离要让他们知道,不给朕干好这件事,刀子会捅到你们自己肉里哦!

  *

  就在满朝文武以为‘废除妃嫔殉葬事’已然完结,甚至吏部尚书都已经准备出来走流程回禀他心中的要紧事时,就听御座之上的皇帝,深深叹了口气。

  在一片肃穆寂静中,十分明显。

  众人的心一下子就提起来了:刚才陛下笑了,都发生了可怕的事,现在陛下怎么还叹气起来?!

  不祥的预感很快成真。

  只听陛下苦恼的声音从高处传下来:“不过区区废除殉葬事便如此拖拉纠缠,真不如从前王先生在时,万事都料理的雷厉风行处处趁意。”

  姜离直接点名兴安和金英:“王先生的血经抄的如何了?朕怪心疼的。”

  被问到两人,耳朵和寒毛一起竖起来,齐齐打了个哆嗦。

  兴安负责小心回话,老脸上全是诚恳表示:王公公昼夜为陛下抄经,心意之坚感天动地,如今时日未足,宁死也不愿中断以免坏了修行。

  金英则忍不住怒视下头朝臣:怎么?看不起我这个东厂督主?是不是王振平时坏事做尽,所以你们你把我当成好人了是吧?

  所有今天出言阻止陛下,以至于陛下思念王振的官员,我东厂都要请你们去喝茶!之前王振把宦官不得干政的铁碑扛走咋没见你们这么积极??

  不但他们——

  原本沉默以对‘废除殉葬’事,觉得与自己无关可以高高挂起的官员们,一听‘王先生’也立刻把耳朵支棱起来了:!!

  什么!王振要出来?

  那我们岂不是又要仰人鼻息?管宦官叫爷爷叫爹爹?

  而且丢脸是一回事,最要紧的是利益问题:说白了,朝堂上官位就这么多,权力就这么大,从前王振就像是一只有后台的凶犬一样,死死护住这块肉不松口。

  而今王振为讨陛下的好也罢,为了怕战事躲祸也罢,总之这只有主子百分百护着的恶犬暂且退回了门里。

  那空出来的位置,自然都是有人眼巴巴盯着的。

  好容易抢到后,又如何舍得再吐出来?

  况且,王振若真现在出来了,其爪牙可还未清,很大概率对他们实施疯狂报复,他们也可能会如那些妃嫔一样,面临着刀悬头上的死亡威胁,不知何时就会被整死!

  不行,这绝对不行!

  怎么能因为一点后宫女子的小事,就让皇帝恼了他们,怀念贴心的王振?

  很快官员们就做出了决断,一改方才围观吃瓜之态。

  吏部尚书本来都已经站出来半步了,索性就直接开始夸夸:陛下此举真是仁君厚道,臣等理应遵从圣意。

  其余官员也多有附和,差点把皇帝夸成了尧舜明君,并且表示为君分忧乃臣子本分。

  他们也是诚心为大明嘛:两权相害取其轻,比起王振祸害朝纲,不过一条祖训被废除,也不算什么的,太祖九泉之下一定能体谅他们的公忠体国!

  **

  内阁曹鼐当朝奉命拟旨。

  饱蘸了朱砂,殷红如血的字一笔笔落在纸上。

  “自今废殉葬制,大明后世子孙勿复为!”

  随着朱字一笔一划落定,姜离心情略好了一点。

  第一步。

  “此旨——”

  “即日敕谕文武百官,两京一十三省,天下万民。”

第12章 后续

  朝中向来有朝参、祀圜丘、经筵日等事毕,皇帝给朝臣赐饭的惯例。

  今日既是五月初一朔朝,又临近端午。朝会后,甭管满朝文武怀着什么样的心情,都按例留了下来用饭。

  除了往常例菜外,今日还有端午粽。

  有心的朝臣就发现,今年端午的粽子比往年个头小了许多,但样数更丰富。捧着粽盒上来的小宦官就笑道:这是陛下特意吩咐的,多做了些样式赐与诸位大人。

  听到这句话的官员无不永远感动永远热泪盈眶道:啊陛下仁感四海,隆恩滔天!

  全当今日朝上没有拖出去一个人,赐席上没有多出来一个空位。

  *

  姜离则纯粹是为了在不浪费粮食的基础,多吃几种口味,才令人把今年的粽子都变得很小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5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安分守己当昏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