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姐还是小学鸡_分节阅读_第346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24-03-12 21:31:01

  班长洋洋得意:“是宋朝的贵妃啦。她喜欢吃金桔,那时候大家都把金桔当成花一样看的。就因为她爱吃,金桔一下子俏得不行,价格呼呼往上涨,普通人根本买不到。”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江海潮认真强调:“是我家公爷爷调的佐料好,不然也没人稀罕吃这个。”

  当然,非得摸着良心说的话,养出来的海虾肉的确要比坑塘里自己长的嫩许多,口感更好。

  大家吃过午饭没躺着睡午觉,而是立刻忙碌起来。他们特地请人采了广玉兰叶子,肯定得赶紧加工出来,好尝试着多做几种干花。

  杨婆奶向来嫌弃小孩上奔下跳的瞎折腾,这会儿看他们烧锅煮叶子更是眉头皱得死紧:“又闹腾啥,一天天的,不消停。”

  江海潮和弟弟妹妹们都吐舌头,才不正面对上她呢。

  美术生们还不了解杨婆奶的威力,一个个争先恐后地给老人家答疑解惑:“煮了去掉叶肉,剩下叶脉,我们能拿来做花。”

  杨婆奶眉头皱得更紧了:“做什么花啊,要玩做纸花不就好了。”

  她还要用锅灶呢,今儿礼拜六,一堆游客,她难道能不做生意?糟蹋钱,祖宗都要骂人的。

  然而初中生们实在看不懂农村老太太的眉眼高低,还有人拿出自己之前做的叶脉书签比划给杨婆奶看:“奶奶,你瞧,用这个这样一叠,是不是就是朵花?它手感跟纸不一样的,摸着就有感觉了。”

  一群小孩期待杨婆奶的震惊脸,看看,厉害不?他们是不是很聪明?他们实在太棒棒啦!

  结果杨婆奶半点不捧场,反而像看傻子一样直摇头。

  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一个个就是闲的,真不嫌折腾。

  她随手从箩筐拿了根玉米棒子,三下五除二扒了皮,然后手指头上下分飞,一朵花包就出现在大家面前。

  “这不就行了吗?还煮什么叶子。”

  大家惊呆了,迫不及待地围上来看玉米皮花。

  哎,真的哦,玉米皮比广玉兰叶子还适合做干花。因为它又薄又韧性,风干了还有点儿像皱纹纸,简直天生做花的好材料。

  杨桃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哥哥姐姐们瞬间眼睛放光,活像发现什么宝藏一样,抓着玉米皮就开始各种折腾。

  理解不了,实在理解不了。

  超超简直委屈死了:“婆奶奶,有蜀黍米啊,你都不煮给我们吃!”

  哼!肯定是给王明明和李涛吃了。婆奶奶偏心眼儿。

  江海潮也奇怪:“婆奶奶,现在就有蜀黍米了吗?”

  湖港镇种水稻种小麦种油菜,也有人家种玉米,但只会种在自留地上。因为它不是主食,属于零嘴。

  她记得蜀黍米要到放暑假时才能吃啊,就差了一个多月呢。

  “吃什么吃?还没种怎么吃?现在种下去,起码到九月份才能收。”

  江海潮十分怀疑杨婆奶压根是春天的时候,忘了种玉米,这会儿才想起来要补种。

  至于这么热的天,等到秋天能不能结出玉米,那可真难说。

  但她相当识相地没有当场戳穿,她有自知之明,她可不是杨婆奶的对手。

  初中生们失望极了,好不容易发现了一种新原料,结果还要等到秋天,要过好几个月呢。

  杨桃赶紧安慰他们:“不是的,等七月份就有蜀黍米了。”

  唉,那还是要等一个多月呀。

  江海潮眼睛珠子一转,看到院子角落里堆的茭白壳,立刻双眼发亮:“用茭瓜壳啊,里面的皮也挺软,好做花呢。”

  大家又跑过去翻茭白壳。比起玉米皮它差远了,因为它的皮更厚更脆,但也不是没发挥空间,直接剪成花瓣再粘贴起来,手感也很真实哦。

  倒是有同学突发奇想:“哎,茭瓜叶子好长啊,都扯不断,能编花篓吧。”

  他们可得未雨绸缪,早早做好规划。省的到时候跟花材一样,编篓子的柳条、荆条跟竹子都不够用了,那必须得找东西顶上。

  杨婆奶已经十分不耐烦:“能,以前还有人用它编蒲团呢。好了好了,别煮了,树叶要煮到什么时候。”

  大家赶紧把广玉兰叶子捞起来。哪怕有了茭瓜壳,他们也不嫌弃叶脉呀。

  哎呀,说起来还是玉米皮最好,量大管饱。

  “等玉米长起来,我们赶紧收啊,过了就来不及了。”

  “我们这儿玉米种的少。”江海潮有数,“山里种蜀黍米的多。”

  她还记得前年家公爷爷去西山头换山芋的时候,那边也用蜀黍米换大米的。

  嘿嘿!收玉米的时候,估计丢下来的玉米皮跟稻草一样多吧,到时候他们真不愁没东西做干花了。

  最妙的是它不值钱啊,当柴火烧锅都不禁烧。

  她实在是太聪明了。

  不等江海潮洋洋得意完,家公爷爷已经脸黑的跟锅底一样走进院子,劈头就是训斥:“又糟蹋粮食,我看你们就是没饿过肚子。”

  一群小孩立刻吓得落荒而逃。

  江海潮嘴里喊着:“没有,不是蜀黍米,是蜀黍米皮,婆奶奶给我们作证。”

  家公爷爷信她才怪呢:“你不糟蹋麦子啦?”

  这她可不能答应:“反正我们用的是蜀黍米皮。”

  说着她赶紧收拾茭瓜壳子就跑。

  剩下她的同学和弟弟妹妹们可有眼力劲了,一并拎着煮过的广玉兰叶子赶紧跑出门。

  反正他们还要给叶脉染色,在家也做不成啊,还是去校办厂吧。

  一群小孩咚咚咚跑了,迎头撞上修庆哥哥骑着摩托车回家,看见他们还喊:“肯德基呀,赶紧去拿肯德基。回头冷了再放微波炉里转,就差了点味道。”

  那几个订了肯德基的同学赶紧往街上跑。他们真把这事儿给忘了。

  哎,中午吃的好饱。不过没关系,跑到街上应该也消化光了,刚好可以吃肯德基。

  江海潮却拉着修庆哥哥不让走,她得赶紧跟人说邮费的事儿。

  东西买的多还有批发价呢,哪能她寄这么多东西,一分钱都不便宜呢。

  修庆哥哥无奈:“这不是我说了算呀,邮局收费是上面定下来的规矩。”

  江海潮不以为意:“那你承包就是了,承包邮局上交利润就行了,剩下的全是你自己的。”

  可怜的邮递员都被她给吓到了,承包邮局?亏她想的出来!

  “为什么不行啊?我看报纸上说了,有地方已经搞承包了。”

  “那也不是我们这里。”

  江海潮只好退而求其次:“那你把邮寄承包下来就是了。我给你打包票,亏不了的,肯定能挣钱。你也晓得你一天要经手多少包裹是吧?我敢打赌,咱们一个县寄出去的包裹,起码有一半是我们的。”

  何止啊,准确点讲是三分之二以上。

  因为现在也没啥人寄包裹呀。至于邮购,也不是现在商品销售的主流。

  江海潮趁热打铁:“是吧是吧,你承包了不愁生意的。修庆哥哥,过了这个村没那个店啊。早晚有人会发现这个有赚头,等人家捷足先登了,你再后悔可来不及。”

  说的修庆哥哥一颗心火热,又是心动又是担忧,典型的想吃肉偏怕挨打。

  江海潮太了解他的个性了,知道不能指望他当场给出答案,索性放宽期限:“哥哥,你回去好好想想啊。要是真不想做的话赶紧跟我讲。我去找江口邮局的洪林叔叔,总归包裹要寄出去啊。”

  小伙伴们互相使眼色,个个都乐得不行。嘿嘿,你不上的话可有别人要上了哦。

  这可是竞争关系呢。

  修庆哥哥哭笑不得:“好好好,我一定好好考虑。”

  小孩子真是急性子,一分钟都不让人缓缓。

  江海潮再一次强调:“时间不等人啊,哥哥你得抓紧。”

  她下完猛药就抬脚走人,她得回去和陶老师说干花花材的事情啊。

  哪怕没有足够的鲜切花,也不能阻碍他们的干花事业。

  当然,还有件事挺重要的。他们得赶紧搞清楚湖港及周边哪些人家专门种茭瓜,这样还才好大量地收茭瓜壳和茭瓜叶。

  对了,茭瓜叶子现在看着绿油油是挺好看的,不晓得风干以后会变成怎样。如果能维持住本来的颜色,那可太棒了,这就是现成的花叶啊。

  除此之外,玉米皮的上也得安排起来。7月份就收玉米了,不赶紧囤好货的话,后面可收不到玉米皮了。

  陶老师一开始听的目瞪口呆,这群孩子可真是能折腾。没花用他们干脆造出花来。

  不过她看小孩们做出来的样品,感觉倒是不错。

  有些花朵大花肉又肥厚的鲜花是真的不适合晾干。

  比如说香水百合,花看着是好看啊,回收来了以后,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希望能够做成干花,结果产品效果连差强人意都做不到,只好被他们放弃。

  他们倒是想做成鲜花饼来着,又担心这花不晓得以前经历了什么,怕让人吃出个好歹来,挣的钱还不够赔人家的医药费。只能退而求其次,把干花瓣扎在花束的底端,好歹闻着香。

  换成玉米皮和茭瓜壳,她真觉得可以试着做成花,这种植物天然的纹路是丝绢和纸都没有的,做出来的花应该手感和形状更接近于真花。

  到时候把它们插在千日红、薰衣草、满天星这些真正的干花中间,再配上真花的香味,哪个能说不好?

  至于原料,茭瓜壳和茭瓜叶不愁,他们湖港就有人大田种茭瓜,茭瓜壳和叶子向来喂猪猪不吃,烧锅也不禁烧,比稻子壳还不遭人待见呢,拖走不费钱。

  玉米皮更不用讲,山里种玉米的多,好收。

  不过陶老师再听到江海潮说过了夏天没玉米,顿时无语:“秋天也收玉米的,玉米主要是秋天收。”

  这才进城多长时间啊,就要五谷不分吗?说出来口也不怕被人笑话。

  江海潮真没这个担忧,毕竟她进城之前也不知道啊,他们这儿都是夏天吃玉米的。

  “好,那就赶紧收。”江海潮眉飞色舞,“放心啦,这回没糟蹋粮食了,我这都是变废为宝!”

  陶老师直接呵呵了她一脸,伸手指着太阳底下金灿灿的小麦:“你以后最好都别糟蹋!割了多少麦子。”

  也就是这帮小孩生在好时代没挨过饿。比如她自己,像江海潮这么大的时候,哪天不逢年过节就能吃上个白面馒头,那真是要笑死。

  “不割了不割了。”江海潮姿态摆的比谁都高,“今年肯定不割了。”

  嘿嘿,刚才她经过麦田时特地算了下呢。她估摸着一亩小麦怎么也有一二十万杆,两亩小麦三四十万杆也是有的,那能做三四十万张贺卡了,应该够今年卖。

  至于明年,哼哼,只要陶老师闻到了钞票的芬芳,到时候说不定比她更疯狂。

  大人啊,就是这么的口是心非。

  陶老师可不知道不肖弟子对她的腹诽,否则高低也要当场教会她什么叫尊师重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1页  当前第3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6/3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姐还是小学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