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潜入梦_分节阅读_第109节
小说作者:第十个名字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28 MB   上传时间:2015-12-04 12:10:37

“哎……老胡、老胡!我说老爷子,您家这个孙子可是给我找了大麻烦了,我这个厂子里还有上百口人等着发工资呢,您说您这个……老胡!”刘科长并没听到洪涛和胡建设说什么,他此时还没从套里钻出来,张嘴喊了几声,但是那个胡经理不回头,想起来追吧,洪涛就堵在过道上,他又过不去,看到洪涛这个大个子和身板,他又不敢动手,只能向那二爷喊冤了。

“你这个人啊,还当什么供销科长,这个岁数真是白活了,来吧,别急,坐下吧,我孙子这是救了你啦!你那些破脸盆也不用急,我孙子不是说了嘛,他都买了!”那二爷白了洪涛一眼,他也没想到洪涛会管这个事儿,但是洪涛已经管了,他也只能是帮着洪涛说话。

“您可别跟我逗壳子了,您家要那么多脸盆干嘛?”大背头还是不信,虽然那二爷和洪涛都穿得比较洋气,一看就有富裕人家的样子,但是他也不信,那个富裕人家会买好几万个脸盆玩,这不是瞎扯嘛。

“信不信由您,来,这个当订金了,先聊聊价格吧,您可别趁机抬价,价格高了我可不买,您也说了,都是积压货。”洪涛也不和这个大背头废话了,伸手从双肩背里掏出两方钞票,放在桌子上。

“还是先收起来吧,成,我信了、我信了,出门在外,不能露白!”刘科长即使是跑供销的,算的上全国都跑过,吃过见过的主儿,也很难理解一个中学生,随便从包里一伸手,就拿出两万块钱来。别看他人有点笨,但是这个心眼还不错,一个劲儿的用报纸帮洪涛把钱挡上,生怕有人看见。

“得,那我就先收起来,您先和我说说价格和规格,然后咱们写个合同,公章您肯定是带着呢吧,您这儿正好还有会计,没公章也有财务章是吧,等到了福州,您打个电话回去,我也打个电话回去,然后让他们那边交钱拉货不就完了嘛,您在福州转两天,然后买张票回京,多省事?”洪涛把钱又放回背包里,然后把他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

“34厘米全白一等品,五千个,我都按去年的出厂价给你,1.57;34厘米半花的,一万四千多个,也是去年出厂价,2.33;剩下一万一千多个是全花的,都是一等品,也是出厂价2.73,怎么样?”大背头从女会计那儿拿出一个账本,一边念,一边指着账本上的数字和价格让洪涛看,表示他完全交了底了,看来他是一分钱都不想赚,只求把这堆积压货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了。

“这些都是一等品,为啥积压了?”洪涛挺纳闷。

“嗨,还不是那个倒霉的塑料盆啊,便宜、不怕摔,虽然说用不了几年就脆了,可是现在谁还像以前一样,一个脸盆用半辈子啊!你看现在那些摆摊的,都是用塑料盆、高压锅换粮票,用搪瓷盆的少了啊,卖不动。”刘科长一说起这个销路问题,一肚子都是牢骚。

他说的也不是没道理,现在塑料产品正流行,搪瓷制品肯定受冲击,再加上国营厂体制比较僵化,创新慢,转身也慢,多少年都是几种产品,有点跟不上目前时代的脚步了。

“哦……搪瓷这玩意我还真不太懂,这样吧,这批货我就都要了,然后等我回京之后,我再去找您,到您厂里看看,估计以后每年我还能帮您再消化几万块钱的货,要是还有其它品种的产品,我没准还能多要点。”洪涛还真是不懂搪瓷,所以也帮不上这位刘科长,但是这个条供货渠道他不想放弃,这玩意在国内没人要,但是老毛子不嫌弃,运到那边去,不能说算抢手货,但也不差,重要的这玩意比较好运输,占地方小,成本还低。

“哎呦喂,你可算是救了我了,你放心,该有的好处费我绝对少不了,只要那边款一付,我立马点现钱!”刘科长伸手捋了一下大背头,凑到洪涛耳边,小声的和洪涛嘀咕一句。

“刘科长,不是我矫情,您这个钱给我没用啊,我拿回去蒙谁去啊?这些买东西的钱可是我家的啊!”洪涛差点没让这位供销科长给气乐了,他居然要给自己好处费!

“嗨!我也是乐晕了,没关系,到了福州,全归哥哥我了,那儿我熟!对了,小兄弟,我一直没闹明白,老爷子说你救了我,我也不傻,你们的意思是那个胡建设是骗子,可是他骗我什么呢?我也不可能把几万个脸盆全给他发上海去吧?”刘科长用手重重打了一下自己的脑门,他这是习惯性的要给对方采购员好处费了,忘了洪涛是个人买的,重新许诺了好处之后,刘科长还是在纠结刚才那个胡建设。

“我估计吧,他肯定先带您瞎转几天,指不定找个什么地方租间房当办公室蒙您呢,再找几个同伙扮演一下,等您信了他之后,让您先付点好处费,然后你就找不到人了,他们不会骗您货的,那样太麻烦了,就是坑您个三五千块而已。”洪涛只能是按照上辈子的记忆,给刘科长解释一下这些骗子的大概流程,至于还有没有什么新招数,他就不知道了。

当火车进入福州站,这位刘科长已经成了那二爷的忠实信徒,就差跪下磕头认师傅了。原来他也好在家里养个金鱼养个鸟啥的,无意中提起之后,让那二爷三言两语这么一说,他就知道遇到高人了,立马拿出一个笔记本,认认真真的把那二爷说的每一句都给记录在案,准备拿回家去照方抓药。

要说好心有好报呢,当初万老板只是说从福州再买去石狮的长途车票,但是没说从福州到石狮不是每天都有车,要两天才有一趟。洪涛他们到站的时候,今天的长途车刚发车不久,合算还得再等一天多的时间。这时候就看出刘科长的作用来了,他有介绍信,可以去住高档一点的酒店,还真别小看这张破纸,没了他,洪涛和那二爷就得去私人招待所凑合,屋子里连洗澡间都没有。

最可心的是酒店里有专门的长途电话,这样洪涛就不用再跑到电话局里排队了,他和刘科长先到二楼去用酒店的长途电话各自通知了京城的人,让他们去完成这笔交易,然后洪涛又给万老板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自己和那二爷已经到了福州,两天后就可以抵达石狮。

刘科长很高兴,他这次出差可算是一波三折了,先是偶遇胡建设,以为碰上了好运,没想到差点成了厄运。然后又蹦出来洪涛这么一个大财神,瞬间就把他的问题给解决了,不光解决了这次,以后每年可能还都有采购量,这简直就是完美得不能再完美了。

对于刘科长来说,他现在的工作就是招待好洪涛这爷孙俩,虽然他当一个供销科长可能不太合格,但毕竟也不是一个完全的草包,接人待物还是没问题的,而且他确实在福州这边有不少业务上的关系,不管是单位的关系还是他个人的关系,总之都是关系。

原本洪涛并没想在这一趟做什么生意,他只是被动的陪着那二爷走一趟,安全的把自己和那二爷弄回京城去,就算大功告成了。可是火车上这次偶遇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就算是好人有好报吧,当刘科长和他闲聊的时候,听说他不光采购搪瓷产品,还对服装、鞋帽也有兴趣的时候,立刻自告奋勇,帮洪涛联系了几家当地的工厂,既有国营的,也有集体的,还有纯私人的。

于是在福州等长途车的这两天,洪涛一点都没闲着,他和那二爷的酒店房间从第二天一早就成了供销科办公室,不断有当地的厂家的业务员接到了刘科长的电话之后前来拜访,大家寒暄一阵之后就开始聊买卖,不光能聊,还能挑,刘科长每样产品都给洪涛挑了不止一家。那二爷对这些玩意没兴趣,他对福州的风土人情和小吃更中意,于是变成了洪涛和刘科长在酒店房间里做生意,那个孙会计陪着那二爷去市区遛弯,顺便逛逛。

第335章 石狮

要说改革开放,南方的沿海地区和北方内陆地区那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当北方大城市里还在讨论该不该有私人企业的时候,南方的沿海地区早就已经有了,相比起来,洪涛更习惯和这些私人老板谈买卖,因为他们的顾虑更少,只考虑一个成本和利润,谈起来更爽快。

山寨!这是洪涛在这辈子看到的第一款正经八摆的山寨产品,旅游鞋。牌子有耐克、康威两种,做工也算不错,用料也没有后世的山寨产品那么夸张,这时候的山寨还算是良心山寨,只是剽窃设计,并不太偷工减料。

洪涛并不在意到底是不是山寨产品,只要价格和质量满足自己的要求就可以了,而且有意思的是,当洪涛和这家私营皮鞋厂达成了合作意向之后,他立马就打电话叫来了好几位老乡。他的这些老乡有开皮带厂的、开服装厂的、开玩具厂的,应有尽有,按照这个情况,洪涛只需坐在酒店房间里,哪儿都不用去,他以前操心费力不好找的货源就送上门来了,而且人家还不在意你挑选,你随意挑,和谁做都没问题,完全靠手里的产品说话。

第三天夜里,洪涛带着一大摞合作意向书,还有刘科长给他和那二爷买的一大兜子水果,登上了前往石狮镇的长途车。从福州到石狮镇坐车要走近8个小时,当第二天一早长途车抵达目的地的时候,洪涛倒是没怎么太疲乏,但是那二爷明显不成了,腰酸腿疼的,年月不饶人啊。

泉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地区,尤其是海商,那个年代的海商就是进出口贸易啊!所以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血液里天生就带着一股商业的味道。石狮镇,就在泉州的南边,比泉州还要靠近大海,它的东边就是泉州湾,西边就是深沪湾,八几年的时候,这里还不是市,只是一个小镇。

镇子并不大,总共也就三四千户人家,据万老板介绍,这里只有一家叫做沈狮的酒楼和旅社,因为按照当地人的风俗,请客吃饭一般都在自己家里摆席,甚至唱戏、看电影,都是请到自己家里去关上门看。之所以有这个酒楼兼旅社,主要还是为了照顾那些返乡的侨胞,他们一般都会在酒楼里请客。

那家旅社嘛,也就是万老板和洪涛说的那家可以接待北方人的唯一地方。旅社很好找,离汽车站并不远,经理是位沈阳人,而这个旅社居然是沈阳某个区政府和石狮镇政府的联合产物,洪涛想破脑袋也想象不出来,这一南一北两个市镇怎么会联合到一起来办这么一个旅社呢。

不管他想的明白还是想不明白,反正这对他和那二爷来说,百分百是好事儿。因为这里的人比较排外,对于外乡人并不是很欢迎,更不可能邀请你去他们家里住,如果没这个旅社,洪涛和那二爷恐怕就得睡大马路了。旅社挺大,吃喝住都没问题,洪涛二话没说,进门之后就先要了两个最好的房间,然后先让那二爷躺下休息会,这一路都快把老爷子给颠散架了。

安顿了那二爷之后,洪涛并不困,他在车上睡了好几觉,别看他坐火车睡不着,坐汽车却没这个问题,分分钟可以迷瞪一觉,而且睡得一点不比床上轻,不管怎么颠簸都不会受影响。既然不想睡,那洪涛就打算出去转转,但是在出去之前,他还是先找到了旅店的经理,很谦虚的问了问,自己到底能不能随意出去转转,在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他也没马上就走,又问了问大概的风俗特点和忌讳,这才挂着相机出了门。

洪涛上辈子还真没来过石狮,不是不能来,而是不想来,为啥呢?因为在进入21世纪之后,福建这边除了走私比较出名之外,还出现了很多骗子,骗术几年就一翻新,什么盗刷银行卡、手机短信、电话诈骗等等,都是引领全国骗界潮流,影响不太好。虽然说不是每个福建人都这么干,这也是一小撮搅屎棍子,但是谁又愿意去一个盛产骗术的地方呢?除非是必须,否则肯定绕着走。

在后世的时候,洪涛看过一部叫做《铁证如山》的纪录片,就是由福建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拍摄时间大概是七十年代。当时洪涛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就对片子所描述的七十年代的石狮镇有一个疑问,这是真的吗?为什么要这么问呢?因为在那部纪录片里,石狮镇这个地方,居然从七十年代初期,就已经变成了市场经济了。

那是一个什么年代?还是嗡嗡嗡正盛的年代,你家多养一只鸡都得揪出去批斗,但是在这里,没关系。当时石狮人干什么呢?他们跑到周围的地区,收购粮食、布匹、食用油这些国家管控的生活物资,然后运回来高价出售。到一九七七年的时候,整个石狮在册的工商户只有一百多家,但是摆摊位做生意的达到了一千多家,而当时石狮的总人口才三千多户。

为什么石狮会这样呢?这里就有一个历史原因了,自古以来,这里都是地少人多,光靠种地,是养不活这么多人的,经商的理念,在这里根深蒂固。而且不光是在本地经商,石狮人还勇于开创,他们抛家舍业,脚步远达南洋很多国家,所以造成了这里的人几乎家家都有海外亲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侨乡。所以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多少也比其他地方人了解的清楚,手里也因为海外的亲属不断往回邮寄东西,而有了点钱,于是他们就想要过更好的生活。

怎么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呢?当然是做买卖了,那卖什么呢?石狮人有办法,他们把海外亲属邮寄来的衣服、物品都摆到街边出售,一来二去的,形成了一种叫做估衣摊的买卖。估衣这个词儿,大概意思就是买卖旧衣服的,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旧衣摊呗。靠着这种小本经营,万元户这个词儿,在石狮恐怕从六七十年代就已经有了,而且他们还不满足,光做这种倒买倒卖的生意他们觉得不过瘾,于是又开始弄家庭作坊和工厂,自己做自己卖。

但是胳膊毕竟拧不过大腿,大概一九七一年的时候,石狮倒霉了,省里派来了工作组,挨家挨户的清查,捣毁了十多家地下黑工厂,还逮捕了好几个出头鸟,一律打上投机倒把的罪名予以严惩,而那些估衣摊更是被严厉禁止。

不过石狮人并不是第一次被割韭菜了,历朝历代他们的祖先都被这样折腾过,于是他们也都具备了很强的生存能力和抗压能力。当你严查的时候,那人家就不干了,都和洪涛一样,把钱藏着,不拿出来,他们在等待时机。于是等嗡嗡嗡刚一结束,这些人又把钱从地里刨出来,不管是弄小工厂也好,托人捎给自己在海外的亲属帮自己进货也罢,反正一夜之间,石狮街头又是遍地摊位,买卖红火。

对于这些历史,洪涛半信半疑,但是面对眼前的事实,他不信也不成。洪涛他们住的个国营沈狮旅社,就在最热闹的大伦街上,出门之后你往左、往右都是摊位和商铺,大部分都是卖衣服的,至于他们是否有执照什么的,洪涛觉得很难说,按照那个纪律片里讲的,这里的人根本不太看重那个玩意。

石狮为啥叫石狮,洪涛没考究过,但是他觉得这个名字至少第一个字儿挺贴切的,这里几乎就见不到土地,满街、满镇放眼望去,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石头。地面是石条铺的、房子是石头盖的、山上也没有树,全是大石头,要说这里的人不做买卖,确实也没的干了,除了下海捕鱼之外,总不能在石头上种地吧?

逛街归逛街,洪涛一个摊位也不敢去询问,更不敢贸然去买什么商品,只敢站在一边看一看。因为临出来之前,那个旅店老板已经警告洪涛了,想买东西,那就想好一个价格,然后问摊主卖不卖,千万别问问这个多少钱、问问那个多少钱,再讨价还价一番,然后你不买,那你就惨了。摊主绝对不会放你走,必须得让你把刚才问过的东西买下来,而且价格更高,你还别打算反抗,你再能打,再凶,也干不过整个一个镇子里的人,他们都是同乡,虽然平时可以竞争,但是遇到外乡人,那还是很团结的。

“七匹狼、劲霸、特步、安踏、匹克……都是这嘎达的牌子吧,厉害啊!”洪涛拿着相机,只用了2个小时,就把整个石狮镇转了一圈,然后看着这座贫瘠的石头城,很难想象后世里它居然成了中国的服装、印染、制鞋的重镇,无数个大品牌就是从这里和它旁边晋江长了出来,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336章 其实也没啥

在旅馆里吃过了午饭,万老板所说的那个朋友终于来了,他姓邱,个头不高,30多岁的样子,皮肤是一种很特别的黑,不光黑,而且很亮,就像是打过汽车蜡一样。洪涛对这种皮肤很熟悉,这是标准的渔民,不管是在北方、还是南方,只有常年沐浴在海风里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肤色。

“邱大哥,我们什么时候能出海?”既然洪涛已经来到了这里,那就没必要再处处提防万老板或者这个姓邱的了,除非你抬脚就走,否则防也白防,这里是人家的地盘。

“不清楚,等电话就好啦,估计就是这几天,你们是打算全包、还是搭船?”这位姓邱的也不客气,直接就问起来专业问题。

“全包和搭船有什么区别吗?”洪涛从这个名字上,大概能知道是个什么意思,但是具体的还得听听人家的解释。

“全包嘛,整条船就载你一个啦,三万块,价格不高啦,没有老万的话,你个外乡人根本不会有人拉你的。搭船便宜些,一万块就可以,哪天去接货哪天你们跟着出去就可以啦!”姓邱的不太耐烦,看来他并不太想挣这个钱,只是碍于万老板的面子。

“全包!全包!现在交钱还是事后?”洪涛都不用琢磨了,他宁肯多花钱,也不想和走私船一起出海,这玩意太危险了。

“定金两万,回来再付清。”姓邱的听了洪涛的选择,好像也略微轻松了一点,看来他也不愿意带着两个外人去干活。当下洪涛拿了两万块钱给他,然后得到一个等通知的答复,那个姓邱的就走了。

“小涛啊,我看你就别和我一起上船了,这个人我不太放心啊!你先别插嘴,听我说完,咱俩都上船,更危险,人家把咱俩卷包会了,都没人知道,如果你留下,还能有个照应,我反倒安全点,你说呢?”姓邱的一走,那二爷就不太淡定了,经过这些天的奔波,他的理智也逐渐战胜了情绪,对于这趟远行他好像有点后悔了,不过都已经到了这里,总不能再回去,但是他考虑问题就全面多了。

“成,那我就在岸上等您……”洪涛没有再反对,除了怕死之外,他觉得那二爷这个建议非常正确,与其两个人都去冒险,不如留一个当接应,这时候不是玩仗义的时候,对于理智的人来说,如何达到目标,才是最根本的。

于是,两天后一个夜黑无风的晚上,洪涛就看着那二爷跟着那个姓邱的一起,走进了无边的黑暗中。然后他就一个人在旅馆里要了几个酒菜,然后拉着那位旅馆经理一起,坐在旅馆的屋顶上摆起了龙门阵。

这位旅馆经理倒是很理解洪涛的心情,他也清楚那二爷到底干什么去了,所以还安慰了一下洪涛,让他放心,因为像洪涛和那二爷这种情况,他看到的并不是第一次了,每年都有这样的人来此用这种办法和亲人见面,不过他倒是头一次见到有来自京城的人到这里来走这条路,但是人家也没多问什么。

大概到了早上六点钟左右,洪涛终于在屋顶上看到了那二爷的身影,与去的时候不同的是,他手里还提着一个皮箱,而那个姓邱的则跟着后面,用扁担挑着两个竹筐,看不清里面装什么,难道出海回来还送海鲜?

筐里装的还真不是海鲜,而是四个方方正正的木头盒子,每个盒子上面还都贴着一张小相片。洪涛都不用猜了,这肯定是那二爷老爹、媳妇、儿子和儿媳妇的骨灰盒呗,看来那大爷回到湾湾去也没闲着,居然把这些玩意都给带了过来。那个皮箱里装的东西比较让洪涛感兴趣,除了一些眼镜、钢笔、怀表、首饰之类的东西之外,还有两本相册。

“二爷,您哥哥比您帅多了啊,怪不得人家当飞行员,您去蹬三轮呢。”洪涛翻开第一本相册,里面都是那二爷他们家人的一些旧照片,其中那二爷的哥哥可以算是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了,尤其是后来穿上军装,更精神了,反正是比那二爷强不少,就是个头没那二爷高。

“……”那二爷根本没搭理他,看都没看。

“二爷,我二奶奶可比刘婶漂亮多啦,您当时是怎么想的?家里放着这么一个漂亮媳妇,还出去勾搭我刘婶?”洪涛不甘心,又翻了一页,看到了一个穿着旗袍的女人,估摸着应该就是那二爷那位正房了,不是洪涛胡说,确实挺漂亮的。

“……”那二爷依旧没搭理他,但是斜眼看了一眼。

“哎呦……哈哈哈哈,这就是您的那个亲孙子吧?还不如我这个干的呢,您猜怎么着?在没看见他之前,我本来挺自卑的,可是这一看到他,我忽然觉得生活真是美好啊!哈哈哈哈……这肯定是您亲的,遗传基因在这儿摆着呢,一眼就能看出您的模样来……哎呦!”洪涛一看老头还不理他,又拿起另一本相册,这里面大多是一个小孩的照片,还有一对年轻夫妇,估计就是那二爷的儿子一家人。

于是洪涛开始把那二爷那个唯一的大孙子提出来鞭挞了一番,其实洪涛这是在污蔑人家孩子,那个孩子比他长得强多了,至少不比小舅舅差,在这方面那二爷的遗传基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他和他哥哥长得都挺周正,挺武威的。但是到了洪涛嘴里,天鹅也能说成癞蛤蟆,那二爷是实在忍不了,一脚就把洪涛的椅子踹翻了,不过洪涛早有防范,人没事儿。

“你还不去买车票等啥呢?我一想起这几个小时的汽车我就头疼!”那二爷这个心头的结一解开,又恢复了原来的架势,说话也有底气了,使唤洪涛也使唤得也毫无顾忌了。

“得嘞,这又不是来的时候了,让坐牛车都没意见,您这个变化也真快啊,见了亲孙子就不认识别人了是吗?您别忘了,他一时半会也回不来,您还得靠着我!”洪涛对于老头这种踏上脚蹬板、立刻便心眼的态度很是不满,嘟嘟囔囔的走了出去。

再次回到京城,已经是八月份了,那二爷在征求了洪涛的同意之后,在他自己住的那间房子里,给他家里人弄了几个小牌位,然后骨灰盒就供在条案上,又托洪涛去照相馆翻拍了几张他们的大相片,然后挂在墙上。

洪涛可没功夫去管那二爷这些琐碎的家事儿了,他一回到京城,就一门心思的扑到了那些货物上。那三万多个搪瓷脸盘已经堆到灵境胡同的二楼上,这个二层楼也是七月份才盖完,还没有装修,洪涛也不打算装修了,这座楼还没盖完,一楼就已经租出去了,而租下这里的商户则是大大的有名,它叫皮尔·卡丹。

自从一九七九年头一次进入中国以来,这个意大利老头就没消停,他先是带着一群法国姑娘,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玩了一场时装秀,算是第一次把时装表演这个概念带进了刚刚睁开眼的中国。又以每年一届的速度,连着在京城办了四届时装表演,用各种低胸、大开叉把当时的观众和媒体都雷得外焦里嫩。

最后他老人家干脆直接把中国模特带到意大利去登上了T台,如果说后来那些中国模特应该感谢谁的话,这个意大利老头才是最应该感谢的,没有他的话,中国的模特业还得晚上几年。现在让他这么一折腾,好多城市都有了模特学校和专业的模特队,模特大赛更是搞得有声有色。

当然了,洪涛之所以把这间门脸房租给皮尔卡丹公司当服装店,并不是要感谢那个意大利老头,要感谢也轮不到他感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时和他谈条件的那位皮尔卡丹公司的负责人是个大美女,身高腿长、条顺盘靓还有气质,结果洪涛忍不住就心软了一下,答应把这里租给她们公司了。

好在洪涛还没完全失去理智,房租一分没少收,而且还有每年5%的递增,最让那位自信心满满的大美女郁闷的是,不管她如何展现她自身的魅力,洪涛哪怕是流着口水,也始终没签下一条丧权辱国的条约,更不答应把合同一下签太长,最多就三年,三年之后重新谈条件。

至于这个楼上嘛,洪涛现在也没想好干什么,索性就先当成库房吧,反正是二楼,也不会返潮,正好存放他从各处搜罗来的物资,反正空着也是空着。只要凑够一车皮的货物,就直接给黑子他们发过去,他们那边已经租用了一座农垦兵团仓库,怕风吹日晒的就放仓库里,不怕的就堆院子里,那边最不缺的就是空地,要多大有多大。

除了那些搪瓷盆之外,洪涛又把这次在福州谈好的那些供货意向整理了整理,然后盯着韩雪,让她挨个联系。不知道怎么说没关系,洪涛在一边听着,他说一句让韩雪重复一句,等说完之后,还得和韩雪把对方为什么这样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答之类的问题解释清楚,然后……然后拿起电话,接着打下一家!

第337章 一份儿大礼

光打电话还是不够的,剩下还有付款的问题也很麻烦。前面说过了,这个年月没有网上银行,更不能跨行转账什么的,那怎么给人家付款呢?用什么来保证人家的货送到你这里就能拿到钱呢?一个就是支票、一个就是银行汇票了,这两种东西都不是洪涛这个体户能拥有的玩意,所以还得打着大姨夫那个建筑公司的名义去办理。

这样又牵扯到一个税的问题,所以这些东西都得让韩雪搞明白,不见得明白得特别仔细,但是其中的关键之处你得知道,否则耽误事儿不说,以后少不了要在这些问题上受骗。

除了韩雪之外,洪涛还多带了一个学生,那就是小五。这位爷现在已经觉得京城快容不下他了,看着黑子他们一会儿拉走几万、一会儿又拉走几万,然后忽悠一下一车皮木材就来了,又忽悠一下,一列车皮化肥也来了,又忽悠一下,一车皮钢筋也来了,听说还要干嘛?还要往回运推土机和老吊车!这尼玛也太刺激了吧!

凡是老爷们,没有一个不想干这种买卖的,一个字儿,就是爽啊!相比之下,小五觉得那个前些天还看着和自己儿子一样的台球厅怎么看是怎么别扭,就和刚查出来这个儿子DNA和自己不一样似的,每天都不愿意往台球厅里去。

最可恨的还是黑子,你说你那张死人脸就在公司里老实待着吧,他偏不,他没事还去口岸那边转悠,顺便勾搭上一个苏联当地的大姑娘。勾搭也就勾搭吧,你就别四处嚷嚷去了,他还不,他打电报还和小五汇报了一下,小五又不是你爹,你找女朋友用的着和他说吗?

结果小五彻底爆发了,非要去同江坐镇去,京城这边他说什么也不管了,用他的话说,不能让老让兄弟们吃苦受累,他这个当哥哥的必须要冲锋在前、撤退断后!这就叫尼玛仗义!

洪涛当然也拦不住他,不过也不能让他就这么舒舒服服的白过去,既然你要冲锋在前不是吗?那成,我给你准备了点武器,你学会了怎么使用这些武器再去吧!这些武器就是韩雪现在学的这些有关财务方面的知识,不管是支票也好、汇票也罢,总不能让黑子他们那边,天天麻烦别人给他们帮忙,你过去就当半个出纳使吧。

别看小五是个街头混子,正经学没上过几天,但是一般能在街头混出来的人,脑子都不会太笨。笨的不是让同行捅死了,就是被警察抓起来了。所以说他在学习这些东西的进度上,一点儿都不比韩雪慢,有的东西他的反应还要比韩雪快,就是他那一手字体太难看了,有他在,洪涛再也不用为自己的字写出来像蜘蛛爬而发愁了。

“什么!?办婚礼!?”就在洪涛刚把小五送走,韩雪也基本能处理跑银行和大姨夫公司财务室的任务之后,洪涛刚休息了一天,准备在开学前这一周好好去拉尔夫那里放松放松的时候,那二爷又来指示了,他要和刘白氏办婚礼,正式迎娶这个苦命的女人。

“咋了?你不同意啊?我也没问你意见啊!我就是让你帮忙装修装修房子,你放心,我不占你那些院子,你留着下崽吧,我们俩就住院子里原来那两间房,收拾收拾就成。”那二爷对洪涛这个很吃惊的态度不太满意。

“我到不是不同意,但是您这个圈子转的有点快啊,不用问啊,肯定是大爷或者您那个亲孙子首肯了呗!看您那点儿出息,自己娶个老婆还得问别人意见,唉!瞧不起哦,瞧不起!”洪涛大概能琢磨明白是怎么回事,应该也没有他说得这么不堪,那二爷恐怕是因为这趟短暂的团聚,解开了什么心结,这才改变了主意,至于到底是什么心结,洪涛真没地方猜去,而且你也问不出来,这个老头还是很要面子的,他死也不会说。

“你爱瞧得起瞧不起,不过以后你就不能叫婶子了啊,得叫二奶奶了,哈哈哈哈,其它的不用你操心,你就管好你这张破嘴就成啦!”那二爷兴致挺高,也应该高,洞房花烛夜啊,人生四大喜之一,这要是再不高兴,那就没别的可高兴了。

“您打算什么时候办事啊?”洪涛撇了撇嘴,很不屑这个老头的小气样儿,这么多年了,他一直对于自己在外面拉低他的辈分耿耿于怀,现在他要结婚了,洪涛肯定就不能瞎叫了,他终于可以往回找补了。

“你二奶奶说了,国庆节就挺好,我也看了,我和老六一样吧,也别费那个力气了,我也在院子里来几桌就完啦,我和你说啊,到时候你再敢和你小舅弄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来折腾我和你二奶奶,我就把这个屋子里的家具全砍了当劈柴!”那二爷说着说着忽然想起在陆云鹏婚礼上洪涛的表现,立马警觉了起来。

现在他又多了一样威胁洪涛的手段,那就是这些家具,他终于明白洪涛为什么整天让他拿着钱满城去收购这些老物件了,原本他以为是洪涛喜欢这个玩意,一直等到万老板和他老爹一来,他才算明白,洪涛这是在攒钱呢。不用说再过几年,就是在现在,南方那边已经就有人开始注意上这些东西了,不光到京城来收购,北方的很多古城他们都去。现在那二爷再想踅摸到一件儿可心的物件可就难了,不是说物件没了,而是价格贵了好几倍,价格一高,那二爷当然就不可心了。

洪涛对于这些情况也听那二爷讲过,但是他并不着急,因为那二爷这些年坚持不懈收回来的家具太多了,其中光是被那二爷列为精品的家具,就已经摆满了玩意店,然后还送到丽都新店里一部分,都收藏在地下室。更多的是那些被那二爷看不太上的家具,恐怕得有上百件了,全都堆在小院的两间空房和二楼那间会计室里。

“得,您说了算,那您还缺点什么,我也给您送一份儿新婚礼物吧。”本来洪涛也没打算在婚礼上折腾这两个老人,那也太没溜了。

“你这次帮二爷找到了家人,就是给二爷最大的礼物了,本来我以为这辈子见不到他们了,没想到啊,我大哥还在,比我身体还好,而且我们家还有后了,嘿嘿嘿,不白活,你送我什么都比不了这个。”那二爷看见洪涛那个没精打采的德性,忽然又笑了,又从他的围榻上拿起那本相册,放在桌子上。

“呦,对了,您要是不说我还给忘了,您等着吧,到时候我送您一个好礼物,嘿嘿嘿,老头儿,瞧好吧!到时候您肯定不会不要的,哈哈哈哈!”听了那二爷这番话,洪涛心里突然一动,他还真想起一个好礼物送给那二爷。其实这件礼物也不能说是全送给那二爷的,当初他和那二爷就提过,只是这些年给忘了,现在正好有时间,不如去碰碰运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8页  当前第1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9/3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潜入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