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潜入梦_分节阅读_第15节
小说作者:第十个名字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28 MB   上传时间:2015-12-04 12:10:37

到了70年代初,北京的防空洞达到了一个什么规模呢?总长度、总容纳人口数什么的具体数据咱肯定没地方搞去,但是可以用大白话说清楚,一句话就能说透:二环路以内,只要地面上有建筑的地方,地底下就有防空洞!

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这些防空洞还不是孤立的,绝大部分都是连通的,地面什么样、有什么,地下就什么样有什么。这不是作者在这里瞎编呢,当年作者那个倒霉小舅舅曾经为了骗作者5分钱,不辞劳苦的要带着好奇心极重的作者去下面探险,结果4个人举着2个手电筒,走了4个多小时,手电筒都没电了,才找到了一个出口,钻出来一看,已经从姥姥家的大杂院下面,走到了北京火车站对面。

幸亏那个院子里的人把防空洞当成了库房,当天正打开洞口搬东西呢,这样有了亮光,洪涛和小舅舅才找到了出口,否则饿死在下面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时北京城的地下就是一个完完整整的地下城,有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大礼堂、有一间一间的小屋子、还有四通八达的通道和隔断门,有些地方还通了电,有照明设备。

几乎是每个院子里、单位里、机关里、学校里都有防空洞的入口,有的就是一块石板盖着,有的讲究一些,还用砖什么的砌了一个建筑,弄一个可以活动的门,有些会锁上,有些就那么随意关着。

当时的孩子也没什么游戏可以玩,于是防空洞就成了一个可以玩藏猫猫、探险的绝好场所,尤其被男孩子们喜爱。但是这个庞大的地下城内部通道太复杂了,有些地方还会塌方或者被水淹没,大部分地区也没有电力供应,光靠孩子们手里的手电筒或者用油毡做的小火把根本不管用。一旦迷路,就很危险,很可能会被困在地下,永远也出不来了。

至于这种塌方,也不是头一次,经过长年的雨水侵泡,有些地方本来就已经不太结实了,正巧赶上堆放重物,不塌就不科学了。其实这个地方在洪涛上辈子里也塌过,当时是因为空地上停着一辆抽大粪的卡车,虽然原因改变了,但是结果却丝毫没变,历史这个玩意还真执拗。

洪涛之所以后悔,是因为他记忆里有这次塌方,可惜他没想起来,如果能想起来的话,早些劝说刘站长家把那些建筑材料挪开,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人情啊,估计就用不上再搭上自己这辆自行车的利润了。可惜的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不过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让姥爷去探望探望,顺便把自行车的事情透露给他,这也算是雪中送炭了吧,当他们家都沉浸在材料尽毁的悲痛中时,自行车喜讯起到的效果应该更强烈一些。

“胡哥啊,您就是我亲哥哥了,本来想给老二盖个小厨房,让他结婚之后也住得松快点,谁想到还赶上天灾人祸了!咱这一辈子没做过啥缺德事儿啊,怎么就轮到我脑袋上了呢!”刘站长听了洪涛姥爷的意思,拉着老头的手半天没撒开,小厨房虽然没了,但是突然冒出一辆自行车,对于他的二儿子来说,恐怕应该算是好消息了。

“嗨,说那个玄乎的玩意都没用,早年间饿死的人那个是做缺德事儿了?该饿死还得饿死,这就是命啊,赶上就算倒霉,没赶上也不能在一边瞧笑话,你说是不。这个车啊,也不是我给你弄的,是小涛他妈妈单位里内部分的,估计也是处理品,你可别嫌弃。”洪涛的姥爷现在和洪涛学的也开始撒谎了,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

“嘿呦,瞧您把我说的,我还挑什么牌子啊,有一辆就得求爷爷告奶奶了,你说现在的孩子也是,还非得要自行车、手表才结婚,咱们那会儿不就是买几块糖嘛!”刘店长赶紧又把姥爷的手拉了起来,玩命晃悠着,好像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真的不嫌弃。

“话也不能这么说,时代变了嘛,别人家的孩子啥样,咱也得差不多喽,要不以后孩子埋怨咱们啊,您说是不!成了,你什么时候有功夫就去我那儿拿车吧,哦,对了,我这个小外孙没事喜欢捣鼓各种乱七八糟的玩意,你说我那儿给他找去啊,我看你那个收购站里零七碎八的玩意不少,以后能不能卖给我点,也省了我去四处给他受累去了。”姥爷也跟着刘店长发了两句牢骚,然后就拉着洪涛准备告辞,临走的时候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事情,随口这么一提。

“还买什么,看上什么就拿什么,那本来就是废品,又没个准数,上次那个暖气片是太多了,普通小东西还花什么钱啊!”刘店长这时才明白,自己这辆自行车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但是他没觉得自己吃亏,如果他知道能用废品换自行车,早就去找洪涛的姥爷了。

“别,你那个是工作,咱不能占公家便宜,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一分都不能差,赶明儿我这个小外孙去了,你帮着照看照看,不听话你就直接揍他!”姥爷说得很大度。

“您饶了我吧,到时候您还不和我玩命啊!胡哥您慢走啊,一会我就取钱去,晚上我上您家找您去啊!”刘店长赶紧摇着手,表示不敢揍洪涛,顺便把拿车的时间也给定了下来,对他来说,这才是正经事。

到此为止,洪涛算是把自己的短期计划全都完成了,先是摆脱了托儿所的精神折磨,然后又能补充一下缺乏的蛋白质,还有了自己的小空间,再找到一个可以藏在背后赚钱的行当,最后把废品收购站也给拿下了,他觉得按照自己目前的能力,能做的基本已经都做了,至于以后到底会不会管用,能管多大用,那就谁也不知道了。

现在洪涛可算是一个大忙人,一天到晚都不闲着,除了上学校停课、给金月补习、教小姨裁剪之外,他还得隔三差五的跑到姥爷的小屋里折腾几个小时的自行车零件,一旦有了闲工夫,他就会跑到家后面的那个废品收购站里去和刘站长下棋,顺便踅摸踅摸收购站里有什么自己能用的东西,然后按照收购价买回家去,藏在自己小屋的床底下。

那个年代的废品收购站都是国营的,每片居民区里都会设一个,一般就是一间临街的房子,房子里有一个大柜台,上面放着一架称,后院就是仓库,收来的废品都放在那里。你家里如果有什么废铜烂铁、破衣服破纸之类的东西,你就得自己送到收购站里去,然后过称按斤算钱。

第46章 废物利用

当时的废品回收站几乎什么都收,普通的废纸、废铁、废铜、废塑料、旧衣服、旧鞋、破瓶子废玻璃都要,另外像头发、电池、牙膏皮之类的也收。洪涛小时候就记得父母会把用完的牙膏筒卷成一小卷留着,等攒多了之后,就会和其它废品一起送到废品收购站里去换几个钢镚回来。当时的牙膏筒都是用铝皮做的,后世的牙膏筒都是塑料的。

洪涛之所以非要混到废品收购站里来,主要不是冲着那些破铜烂铁,而是奔着那些废纸来的。他在后世里从电视上听过几个搞收藏的大家聊过他们当初刚玩收藏的时候,好多都是从废品收购站起步的,于是他也想试试。反正这玩意也没什么成本,没事搜罗搜罗,说不定能赶上那么一件半件的,放到以后不就发财了,这叫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要问洪涛懂不懂古董收藏的知识,他懂个屁,他连上周造的和西周造的瓷器都分不出来。不过这不是问题,这里也没瓷器可以买,主要都是废书废纸之类的东西,他只需要找那些看着像古代书画的玩意,即使找错了也无所谓,放到家里收着总会有可以分辨真假的机会,总比全变成纸浆强。

除了这些书画之外,洪涛还瞄准了另一样东西,就是半导体零件。收购站里有时会有人拿着破旧的收音机来卖,外壳算废塑料,里面的电路板和元器件就算是杂物了,值不了几个钱。

在洪涛眼里,这玩意很稀缺,虽然这些收音机都是坏的,有些都被砸烂了,但是里面的元器件大部分还是可以用的。洪涛不懂古董字画,但是对无线电还是有一些基础的,他上初中的时候比较喜欢无线电,还和父亲的一个教师朋友专门学过这东西。水平虽然很一般,但攒个来福再生式四管收音机还是没问题的,最成功的时候弄过一台6管三波段收音机,可以在夜里收到台湾的电台和米国之音的广播,还曾经用这个玩意诱惑同班的女生和他晚上一起去后海边上偷听敌台。

前面已经说过,这个年代的家用电器就是收音机和手电筒,其中听收音机是一家人唯一的娱乐项目。老人们用它听样板戏,父母用它听新闻,哥哥姐姐用它听评书,小朋友们用它听孙敬修爷爷的:小喇叭开始广播啦!

同自行车、缝纫机比起来,手表和收音机的货源还算是略微充足一些。因为前两样属于生活必须品,后面这两样没有也不会影响生活,顶多是枯燥一些罢了。不过也只是略微充足一些,还达不到谁想买谁买的程度,也是需要工业卷的。

如果洪涛能自己攒收音机去卖,应该也是一个赚钱的买卖,利润率甚至比自行车还高,但是洪涛还真没有这个能力。最难的地方就是配件,这时候没有中关村,也没有平安里电子配件市场,普通的电容、电阻还买得到,像一些放大电路上用的三极管就很难买了,尤其是硅三极管,非常非常难找。

三极管是晶体管收音机里的核心,后世里已经被大规模集成电路所代替,但是90年代以前的电器,不管是收音机还是电视机,都得靠它来整流、滤波、放大。当时中国的电子工业还不太发达,用的大多是锗三极管,这种管子漏电大、热稳定性也差、放大倍数小,用它做的电路噪声比较明显,总体上说没有硅管好用。

但它也不是一无是处,它的低电压性能很好,用在低放电路上声音比较浑厚,一直到90年代,还有那种发烧友,特意去找锗管来做低放,硅管做中放和高放,专门要它那种特殊的电子声。不过这都是发烧友级别的耳朵才能听出来,普通人听什么管子做的放大电路发出的声音都是一样的,顶多是觉得硅管比较嘹亮。

洪涛不会玩锗管,他学无线电那会儿已经是硅管的天下了,由于硅管的导通电压在0.65V,而锗管的导通电压在0.3V,所以一般会不把它们混用,因为你还得增加额外的稳压电路,很麻烦。

可是洪涛现在没地方买那么合适的硅管去,只能在这些破旧收音机里找,而且自己动手DIY这个玩意吧,动手程度越高,就越有意思,什么东西都靠买,拿回来一组装,根本就体现不出DIY的精神来,也涨不了什么技术,学不到什么经验。

除了玩之外,洪涛还想做一个性能好一点的收音机自己用,没事儿听听敌台什么的,不说那些政治性的宣传吧,至少还能听到一些外国歌曲,总比整天听样板戏舒服吧。

为了这个目的,他还给自己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想玩无线电怎么也得有趁手的家伙,电烙铁肯定是离不开的,这个东西他已经在废铁堆里找到了几个,虽然都是坏的,但是凑一凑还是能凑出一个完整的来,再去买一个新的烙铁芯换上,就可以用了。

焊锡、松香、小镊子很好找,父母的单位里都有这个玩意,随便拿一点回来就能用好久。尖嘴钳、钢锉、不太好弄,得去买新的,最麻烦的就是万用表,如果没有这个仪器,很多原件都无法检测出到底是好还是坏,制作完的电路也无法测试。这玩意洪涛自己做不了,既没那个技术,也没那个精确的测量仪器,所以只能去买了。

北新桥商场的机电柜台就有卖的,洪涛看了好几次没舍得出手,一块上海第四仪表厂出产的MF30万用表要50多块钱,顶洪涛攒一辆自行车的钱了,更顶一个工人一个多月的工资。洪涛到不是掏不起这个钱,主要是拿回家去没法和父母交代,总不能说借来一块十成新的万用表吧,傻子都不信。

新表不能卖,没有表又不成,那怎么办呢?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去买旧表。上哪儿去买呢?委托商店呗。就在北新桥商场南边,过了十字路口走上100米,马路东侧就有一个委托商店,里面卖什么的都有。为什么叫委托商店呢?这玩意有点像当铺,21世纪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在90年代以前,还有不少这种商店。

委托商店,顾名思义,里面的货物都不是商店的,而是别人委托放在这里卖的。只要是有正规手续的东西,基本上什么都可以放到这里卖,大到成套的家具,小到一个耳环。那具体怎么委托售卖呢?大概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由商店出钱,先把你拿来的商品收购,然后你就别管人家再卖多少钱了。

第二种就是由你和商店的工作人员共同对商品进行一个评估,最终定下一个价格来,然后放到商店里卖,卖出去了,你要交一定的费用给商店,卖不出去你们再重新商量新的售出价格。

一般拿到这里卖的东西都是比较贵重或者量大的,否则卖了半天还不够手续费钱,没人和你捣这个乱。洪涛在北新桥商场的机电柜台前转了好几圈,最终还是没舍得掏钱,于是带着跟屁虫金月,推着那辆小竹车,晃晃悠悠的又跑到委托商店里碰运气了。

为啥说是碰运气呢?因为这里经常有一些比较超值的货物出售,大概是某家人由于急用钱,不得不把家里的值钱东西拿来卖,还有就是不知道其实际价值,也拿出来卖了。但是这种情况不是天天有,来这里淘宝的也不是你一个人,所以能不能赶上,就得看命了。

洪涛基本上隔几天就会来这里转一圈,原来是兜里没钱,瞎转,还真看到过几件好货色,比如说一块40年产的五根火柴头(劳力士)的男表,全钢表链,保养得还不错,只卖70块钱。由于洪涛岁数太小,兜里也没钱,自然不敢让售货员拿出来给他看,只能趴在玻璃柜台上瞅了瞅,结果不一会儿就被一个中年人买走了。

这些日子他兜里子弹充足了,但是好东西却碰不到了,只看到了2件裘皮大衣不错,但是他不懂毛皮,不敢轻易下手。就算他懂也不敢买,买回去没法和父母交代,而且家里也没人能穿,你总不能让母亲穿着裘皮大衣、蹬着自行车去上班吧,这不成笑话了。再说这种东西也很难保管,怕潮湿、怕干燥、还怕生虫,没有特别大的房子,专门有衣帽间的,买了也是浪费,几年之后就成光板没毛、破皮烂袄一件了。

“就在车里吃雪糕啊!哥哥进去买点东西就出来,不许乱动!”洪涛把小竹车停在委托商店的门口,把金月抱进去让她在里面坐着,然后找块小砖头,把车轱辘打上眼儿,才进入了委托商店里。

今天里面的人不多,加上洪涛一共才有两个,另一个是个老头,提着一个皮子都快掉光了的黑书包,背着手正在一个柜台一个柜台的瞎踅摸呢,一看也是一个来淘宝的主儿。店里的两个售货员看到有人进来了,抬起一半眼皮瞟了洪涛一眼,然后又继续聊她们的天去了。

第47章 委托商店

委托商店的营业铺面就一间屋子,100平米左右吧,西面冲着大街的就是两扇门和两扇窗户,剩下三面靠墙全是一人多高的货架,货架前面是玻璃柜台,里面放满了各种待售的商品。屋子中间的空间也没浪费,堆着不少大件的商品,基本都是家具一类的,大衣柜、橱柜、衣架、沙发什么的都有,大件在底下,小件往上摞,都快顶到屋顶了。

洪涛没去柜台那边看,因为刚才那个老头已经看过多一半了,来这儿淘宝的都不是棒槌,既然他没出手,估计也没什么好货色,所以洪涛先去中间那堆家具边上踅摸着,看看能不能捡到什么漏儿。

“这破沙发的弹簧都鼓出来了,也敢卖40!穷疯啦!”围着屋子中间的家具堆转了多半圈,洪涛啥有价值的玩意也没发现,稍微看上眼的就是一对单人皮沙发,外观看着不错,皮子挺滋润,可是一坐上去才知道,里面的弹簧已经不成了,鼓的鼓、瘪的瘪。

“嗯,这是什么玩意?”坐在沙发骂了一句,洪涛正打算起来,忽然看到对面的大衣柜下面有一个黑乎乎的圆东西,也就是他个子小,又坐在沙发上,否则站着都很难看到,也不知道是谁把那个东西都给踢到里面去了。

“这么沉!”洪涛趴在大衣柜下面,伸手抓住了那个东西的一条腿往外拉,结果第一下居然没拉动,再一用力,才给拉了出来,手感很沉。

“我操!不会是老天爷开眼吧,给我一个好玩意?”东西拿出来之后,洪涛大概看明白了,这是一个圆形的托架,只有三条腿,脸盘大小,20多厘米高,外面刷着一层黑漆,还有点黏糊糊的,好像是沥青。

洪涛虽然对木头也不太懂,但是后世他也玩过几天手串,凭这个手感,他就能大致确定,如果这个玩意真是木头做的,那肯定是硬木的,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硬木,搞不好是件紫檀的玩意。不过上面刷的那层玩意太厚,洪涛用指甲抠了两下,都没扣动,看不到下面的木纹。

“……嘶……”他又用手指敲了敲,结果一点声音没有,还把手指头敲得生疼。

“阿姨,这个小墩子我要了,开票吧!”最后洪涛用劲儿把它翻了过来,终于在那3条腿接触地面的地方找到一块可以看到木纹的地方。当他看到那种细密如铁、酱紫色的木头纹理时,小心肝突突跳了好几下,然后赶紧冲着那两位还在聊天的售货员喊了一声,价格他已经知道了,就用粉笔写在上面,42块!也不知道是谁给定的价格,还有零有整的。

“你谁家孩子,跑这儿来瞎嚷嚷什么,你以为是你们家板凳呢?说要就要,去!出去玩去!”两个售货员被洪涛打断了聊性,很不高兴,要哄洪涛出去。

“我买东西,这是50块钱,给我开票吧!”洪涛用余光看到那个老头已经向自己这边走了过来,赶紧从兜里掏出一沓子钞票,数了5张,举在手里。

“你们家大人呢?知道你拿这么多钱出来嘛?”两个售货员看到洪涛掏出一沓子10块钱大票,立马不聊了,其中一位还从柜台里走了出来,拿过洪涛手里的50块钱看了看。

“我们家的事情我说了算,您看,户口本!粮本!煤本!副食本!都是我拿着,家里买东西都是我买,您先给我开票去吧,回头我再陪您聊天。”洪涛早有准备,他经常因为年纪小,买东西的时候被售货员歧视,于是他特意用帆布给自己做了一个小布包,和钥匙一起挂在脖子上,里面装着他家的绝大部分证件,就差把他父母的结婚证也给装进去了。

“邪了门了,让这么点的小孩出来买东西,家里大人都死绝啦!高师傅,给他开张票,这个墩子他买啦!42块钱!去交钱去吧!”售货员看了一眼洪涛拿出来的这些证件,还真没错,只好冲着门口的柜台喊了一声,原来那里面还坐着一个老太太呢。

“哎,这个东西我买了,您看看别的吧。”这时那个老头已经走过来了,弯腰伸手就要去抓那个小墩子,洪涛赶紧一迈步,把他给挡了下来。

“你买!我说同志,你们这儿买东西也不看人啊,这么点小孩也敢卖啊!万一他的钱是偷家里的,就不怕人家家长找过来?去,一边玩去吧,别捣乱!”那个老头好像也看出什么来了,一边冲那个售货员抱怨,一边伸手要把洪涛拉开。

“你别动手动脚的啊!你说谁偷家里钱呢?想欺负小孩是吧!信不信我弄死你老Y挺的!”洪涛没老头而劲儿大,差点让他给扒拉开,干脆站到了身后的墩子上,顺手抄起旁边一个贴熨斗,攥着熨斗把提在身后,准备保护自己的战利品。

“嘿,你个怂玩意,还敢抄家伙!我一脚踢死你!”老头让洪涛这个架势吓了一跳,不由自主向后退了半步,看着站在墩子上只比他矮一头的洪涛,作势要抬脚踹。

“干嘛呢!干嘛呢!你怎么回事,欺负小孩啊!有话好好说,你这么大人了,和小孩动手,岁数都白活啦!”旁边那个售货员看见老头和洪涛要打起来,赶紧插到了两个人中间,把老头给拦了下来。

“他个小王八蛋骂我!”老头还是不依不饶,不过他不敢和售货员动手,只能继续纠缠。

“阿姨,您也看到了吧,这东西是我先看见的,票都开了,他过来就要抢,还说我是小偷,还要打我,您帮我打电话给派出所吧,要不一会儿我和他打起来了,把您这儿的东西砸坏了谁都麻烦。老东西,有本事你别走,等警察来了,看看谁是小偷!”洪涛手里提着那个铁熨斗,站在墩子上,做出随时准备反击的姿势。

“你走不走?不走我可真打电话给派出所了,到时候你和他一起和警察说理去吧!你和一个小孩叫什么劲儿啊?”那个售货员显然是认识这个老头,其实经常来这里淘宝的人和售货员都是半熟脸,大家谁都知道谁是干什么的,售货员也不愿意因为一个小孩而得罪这些人。

“得,我给您一个面子,我不在这儿和他掰扯,我门口等着去成吧?”老头也是个老混子,听出售货员的意思了,人家是不愿意他在店里闹事,但是出了这个店,售货员就没责任了。

“阿姨,找钱吧,我能借您电话用用吗?我要给家里打电话,如果您不让我打,我出了事您也跑不了!”洪涛也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把钱递给那个售货员,然后提出了一个要求。

“高师傅,把电话借他用用,这是谁家孩子,真麻烦!”售货员不太情愿的让那个老太太从玻璃柜台后面把电话拿了出来,她虽然和外面那个老头认识,但也犯不着帮他顶雷。

“喂,我找金广兴,对,我是他外甥,谢谢您啊!”洪涛熟练的拨通了大姨夫的电话,和接电话的人报了大姨夫的名字,就等着去叫人了。

“哎,洪涛啊,你怎么给我打电话了,我晚上有事儿,明天再给你送东西去。”过了几分钟,大姨夫的声音从话筒里传了出来,他以为洪涛是等零件等着急了呢。

“大姨夫,我在北新桥委托商店呢,有人要抢我钱,您带两个人过来送我回家吧,那个人在外面等着我呢,我不敢出去。”洪涛没说事情经过。

“啊!还有大白天抢钱的!成,你等着啊,是北新桥路口南边的那个委托商店吧?”大姨夫也没问到底为什么。

“对,就是那个。”

“你别出去啊!我这就过去,别怕!”大姨夫说完就挂了电话。

“阿姨,我就住雍和宫,家里3个舅舅、3个表哥,如果怕事儿,我也不会自己拿着这么多钱出来,这件事儿和您没关系,您就在一边看热闹就成,不过您可别拉偏手,要不他会找麻烦,我那几个舅舅闲着没事儿也能过来逛逛。”洪涛这时才把手里的铁烙铁放回旁边的桌子上,然后拍了拍手上的土,大声冲着那个并不向着自己的售货员说了几句话,顺便也让其他2个售货员都听见。

“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只要别在我们这儿打架就成,找你钱,拿好了啊,丢了我可不负责!”那个售货员让洪涛一番话说得脸都红了,不是羞愧而是懊恼,因为一个小孩儿直接说穿了她心里所想,她本来还想往门口溜达溜达,给那个老头使个眼色啥的警告他一下,这下她直接缩了回来,走回柜台里去了。

“您把这个万用表拿给我看看。”洪涛到也不着急,把那个小墩子重新塞回大衣柜下面,还往里捅了捅,不趴在都摸不着,这才背着手在柜台外面转了起来,还真找到了他要买的万用表,也是FM30型号,只不过不是上海产的,而是遵义仪表厂,73年出厂的。

第48章 古董相机

“再麻烦您把那台开了盖的收音机也给我用用,我得试试这个表是不是好的……”洪涛拿起这块大板砖一样的黑色仪表,先看了看外观,然后又把电池装上,试了试几个简单的功能,还不错,指针的反应挺灵敏,精度也还凑合。

“成,这个我也要了,正好这8块钱还给您,再给您一张2张10块的。”在测试了几个原件之后,洪涛确认这太万用表基本性能还算完好,于是又掏出2张钞票,连同刚才找给自己的8块钱,一起放在柜台上。这只表售价28,比买一台新表省了快一倍的钱,而且性能没差别,这就是半个月的工资啊,能吃好几顿全聚德。

大概过了快一个小时的时间,大姨夫带着3个小伙子从外面走了进来,洪涛这时正带着金月在店里试衣服的,他也没绕过那个偏心眼的售货员,让她不断的拿各种衣服给金月试穿,成心折腾她。

“小涛,谁欺负你了?”大姨夫根本没往里走,站在门口就问上了。

“就外面那个穿着蓝衬衫,提着黑书包的老头,那不,坐在栏杆上那个就是!他要抢我买的东西,还在门口憋着我!”洪涛看到大姨夫来了,底气立马就足了,几步跑到门口,看到那个老头还真没走,正坐在路边的护栏上抽烟,眼睛还不时盯着商店的门口。

“走!”大姨夫二话没说,直接就冲着老头跑了过去,说是老头,其实也就50岁左右,还没洪涛的姥爷大。

“哎……你们干什么!干什么!救命啊!打人啦!”那个老头一看有人向自己跑过来,而且洪涛还敢到门口来了,立马知道情况不对,从栏杆上跳下来就想跑,结果让大姨夫带了的小伙子一把就给薅住了,然后一甩手,直接给扔了一个满地滚。

“我告诉你,以后不许在这片晃荡,让我看见你一次,打你一次,听见了没有!滚蛋!”大姨夫没动手打他,只收揪住他的脖领子,一只手就把他从地上提了起来,然后往前一送,又是一溜跟头。

和大姨夫这种从十几岁就开始搬砖、玩瓦刀的瓦匠比起来,那个老头就像一个小鸡子,一扒拉一个跟头。他也知道今天自己是栽了,边上那几个经常一起在委托商店里混的哥们没一个敢上来帮他的,都装作不认识,他也只能自己爬起来,连土都没敢掸,直接过马路,骑上一辆自行车,往南边走了。

“你买什么好东西了?让他这么上心?”赶走了那个老头,大姨夫让那三个小伙子先上车上等着他去,然后走到店门口,悄悄的问洪涛,现在洪涛的一举一动他都很好奇。

“对了,您来帮我看看,这是什么木头的。”洪涛既然给大姨夫打电话了,就没打算瞒着他,现在家里这些人,大姨夫属于那种脑筋最灵活、最能接受新事物、最能理解他的人。

“你买的就是这个?42块?”大姨夫看着洪涛趴在地上,从大衣柜下面把那个黑乎乎的玩意拉出来,一看上面写的数字,不禁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眼睛也看向了柜台里的售货员,那个眼神分明就是在说:你们蒙小孩儿!

“这位同志……是他非要买的……不关我们的事儿……”售货员也不傻,赶紧替自己分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8页  当前第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3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潜入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