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_分节阅读_第538节
小说作者:圆头圆肚皮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64 MB   上传时间:2023-12-02 18:35:18

  抬头看了眼木碑空间后方的八面碑空间,李逸暗自思索。

  这几天里,他每晚都有机会进入到八面碑空间里,却迟迟没有去。

  上次进入竹碑空间,耗费了长达三十年的时间,给他留下了一定的心理阴影。

  八面碑空间里的技艺相对古早,而且地图更大,所耗费的时间也更久。

  最重要的是,那个空间里未必能碰得到靠谱的名师,一定的情况下甚至还得靠自己才行。

  所以他打算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再作打算。

  目前,他已经选定了下一次打算进入的碑面,也就是那方木制的碑面。

  按照他的初步了解和分析,八面碑不同材质的碑面,应该代表着不同材料的制作工艺。

  上次他进入竹碑空间,获得了竹编技艺。

  那么这块木质碑面应该就代表着木质材料相关的加工工艺。

  木匠的祖师就是鲁班,他在竹碑空间里打过交道,还算熟悉。

  他如果进入木质碑面的空间里,附身的想必就是鲁班或者鲁班周边的人。

  既然要附身,那么不如附身一个更熟悉的对象,应该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

  不过考虑到上次在竹碑空间中的经历,李逸没有急于进去,而是在网上买了不少木工相关的书籍,这两天就该陆续到货了。

  他打算带着这些书进去,先用时间加速的功能把书先囫囵吞枣的过一遍,打些基础,再进空间。

  他可不想像上次一样动辄耗费三十年的时间来学艺了。

  虽然有记忆隔离,但那种痛苦是他实实在在经历的,他不想再受一遍那罪。

  收回视线,他熟练的摘下了指环,扎破了指肚。

  看到血珠溢出,他刚想下意识的按在木碑上,却忽然停了手。

  抬头看了眼四周的雾墙,他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如果是在时间加速的效果下进入木碑空间,会是怎样的效果?

  想到这点后,他就迈步来到了雾墙前,将指肚上的血珠按了上去。

  很快,血丝满眼,整个空间变得通红,时间加速开启。

  回到木碑前,李逸再次刺破指肚,将手指按了上去。

  眼前一黑,只是一瞬,意念回归,李逸忽然闻到了一股香气。

  这并不是食物的香气,而是檀香。

  睁开眼来,李逸却发现,自己这次并不是躺在床上醒来的,而是盘腿坐着。

  这还是头一次。

  才一睁眼,三座摆在香案神龛里的三清铜像就映入了眼帘。

  香案上摆放着四色花果,神龛前香有烛燃烧,李逸闻到的味道,就是香炉里燃烧着的檀香散发的味道。

  看到三清铜像,李逸不由一愣,随即低头看了眼身上。

  只见他穿着一身蓝黑色道袍,身下是一个蒲草编织的蒲团。

  这次他附身到一个道士的身上了?

  念头一转,他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于是,他双腿轻轻一撑,整个人就从蒲团上跃起,落在了一旁。

  感受着双脚的松快,他暗自嘟囔了句:“禅功不错……”

  抬头环顾四周,他发现,自己正身在一座卧房里。

  架子床在屋西侧,屋里除了一张桌椅之外,就是面前的这座香案了。

  香案旁放着几件法器,其中就有一面铜镜。

  拿起铜镜,李逸照了照自己,铜镜中投影出了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道士的面孔。

  看到他后,李逸就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这次他附身的人,叫张玄清。

第614章 雍正之死

  张玄清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人。

  他虽然也是一名御厨,但在刚进宫的几年,却一次也没给皇帝做过饭。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叔父叫张太虚,是一位道士。

  张太虚并不是普通的道士,而是龙虎山的大真人,也是当年为雍正帝炼制既济丹的道士。

  雍正是清朝12位皇帝中唯一一位信仰道教的皇帝。

  满清在入关之前,一直信仰萨满,后从皇太极开始转信藏传佛教。

  雍正在早年间也是信仰藏传佛教的,但到了后期,却转而信了道教。

  起因是一次生病之后,一位叫做贾士芳的道士,为他治好了病,而且效果不错。

  雍正龙颜大悦,封了贾士芳为妙应真人。

  但贾士芳修的是醮仪符箓,不懂外丹炼法。

  于是,雍正就密令他推荐懂得医药的道士进宫,其实就是想让他举荐懂得修炼养生之人。

  后来,在贾士芳的举荐下,以张太虚为首,王定乾为辅的几位道士进到了宫中,被安置在了圆明园中,为雍正炼制丹药。

  雍正四年,他们在圆明园中成功炼制出了既济丹。

  这种丹药据说是张魏公传下来的方子,服用可以升降水火,育神益血,久服可延年,令人不老。

  从那之后,雍正就经常服用这种既济丹,而且还赠给鄂尔泰、田文镜等心腹服食。

  据说鄂尔泰服用了一个月之后向雍正奏报,表示大有功效。

  雍正对此颇为自得,在赠给田文镜的时候,还表示自己正在服用它,从未间断。

  他还要田文镜放心,表示:“此丹修合精工,奏效殊异,放胆服之,莫稍怀疑,乃有益无损良药也。朕知之最确。”

  然而,在雍正十三年,他突然驾崩,乾隆仓促登基。

  他的死因无人知晓,传闻众多。

  有传说说他是累死的。

  由于康熙晚年的宽仁无为政策,让社会矛盾激化,清王朝明显出现了一种颓势。

  雍正上台后严苛整顿,雷厉风行,每天都要处理无数个奏折。

  据说他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

  除了去过河北遵化东陵几次之后,十三年里他基本上没出过BJ城,所以被称之为最勤勉的皇帝。

  所以许多人猜测正是由于他这么劳累,才导致过劳而死。

  也有人猜测他是因为暴病而亡。

  因为在死前的两天前,雍正就生了病,但并没有病入膏肓,依然还能办公。

  但在两天之后,他就突然驾崩了。

  但有一件事,也让人把怀疑的对象放在了张太虚等道士的身上。

  八月二十五日,也就是雍正帝死后第三天。

  乾隆郑重其事地作出一个举措,就是将道士张太虚、王定乾驱逐出了圆明园,逐回原籍。

  他在上谕中表示:“皇考万几余暇,闻外间炉火修炼之说。

  圣心深知其非,聊欲试观其术,以为游戏消闲之具。

  因将张太虚、王定乾等数人置于西苑空闲之地,圣心视之与俳优人等耳,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

  且深知其为市井无赖之徒,最好造言生事,皇考向联与和亲王面谕者屡矣。今朕将伊等驱出,各回本籍。

  伊等平时不安本分,狂妄乖张,惑世欺民,有干法纪,久为皇考之所洞鉴,兹从宽驱逐,乃再造之恩。

  若伊等因内廷行走数年,捏称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以及在外招摇煽惑,断无不败露之理,一经访闻,定严行拿究,立即正法,决不宽恕。

  乾隆在上谕中告诉世人,父亲雍正只是为了消遣,把张太虚、王定乾等道士请进圆明园,但始终没有听信他们,没有吃他们一粒丹药。

  而且雍正帝深知他们是市井无赖,生前就嘱咐要将他们轰走,他乾隆也只是执行父亲指示而已。

  在驱逐完之后,乾隆还告诫道士们,日后必须守口如瓶、严禁提及与雍正帝有关的任何言行。

  乾隆在百忙之中做出这样的举措,的确显得有些刻意。

  后世之人对于当年在圆明园中发生了什么,也是十分好奇,众说纷纭。

  李逸附身这么多次以来,也或多或少的听说过一些传闻。

  据说雍正的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大概从雍正七年起就开始生病了。

  他自己说过病症,表示自己“似疟非疟,或彻夜不成寐,或一二日不思饮食,寒热往来,阴阳相驳。”

  意思就是他感觉自己忽冷忽热、惊悸不安、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他还曾向鄂尔泰透露,说:“朕今岁违和,实遇大怪诞事而得者。”

  究竟是怎样的“大怪诞事”,无人知晓,但从他频繁请道士诵经念咒、驱邪治病,并且服用既济丹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心理层面的问题。

  不过李逸曾经在附身双林,打探景泰蓝工艺的时候,看过内务府的《活计档》。

  所谓《活计档》就是是内务府所属造办处里,记载日常承领各项活计的档案。

  里面的主要内容是宫廷传旨交办的铜锾、鞍甲、盔头、珐琅、金玉、匣裱、灯裁、油木、广木等各材料,以及琉璃厂、如意馆、铸炉处、舆图房、画院等工坊的有关事项。

  其中雍正十三年八月初九日有记载,“圆明园二所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

  而这批数量巨大的黑铅运进圆明园后的第十四天,雍正就突然暴毙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7页  当前第5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8/7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