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_分节阅读_第649节
小说作者:圆头圆肚皮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64 MB   上传时间:2023-12-02 18:35:18

  待会儿上桌的时候,直接用龙肚汤一冲就可以了。”

  “哦,那就好。”

  黄小明长舒了口气,笑道:“这个我能干,力气活儿而已。”

  说完,他就快步去了储藏室,很快就抱了一捆弯弯扭扭,像是蛇一般的粗藤出来。

  粗藤两端都被砍断了,凝结着一层鲜红的汁液,已经干了,色泽像是鸡血一般,正是李逸要的鸡血藤。

  看着黄小明放在案台上的鸡血藤,郝力保拿起了一根打量了下,随即又放在鼻子下方闻了闻,才点头道:“是鸡血藤。”

  他用手指抹了下鸡血藤断裂的横截面,好奇问:“这就是鲜鸡血藤吗?我还是第一次见鲜货,之前我都是用炮制好的干货。”

  他的菜单上也有一道血藤仔鸡汤,是专门为女性客人配的,主料就是鸡血藤。

  不过他买的鸡血藤都是炮制好的干药材,里面别说汁液了,就是水分都没多少。

  “这种不光是鲜的,还是野生的。”

  李逸笑道:“鸡血藤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对月经不调,痛经,血虚萎黄都有很好的疗效。

  不过鸡血藤的鲜藤效果要比干藤更好,而且这是真正的粤省大东山石坑崆附附近采的野生鸡血藤,质量是最好的。”

  “大东山?”

  郝力保搜寻回忆,沉吟:“我买鸡血藤的时候也听说粤省的鸡血藤是最好的,但我买的好像是梅州的。”

  “那应该是梅州种植基地的货,品质也不错,但和野生货比还是有差距的。”

  李逸说着,就拿过了一根鸡血藤,指着藤茎表面示意:“鸡血藤要看横截面,它的质地越红,孔洞导管越多,环数越多,品质就越好。

  这根鸡血藤的颜色就很红,像刚切下来的鹿茸一样,而且环数也很多,有二十几个了,层层叠叠,髓心也都长满了,这种鸡血藤就是最顶级的。

  二十几个环就说明这根藤已经长了有二十几年了,而且它的直径已经过九寸了。

  九为极数,鸡上枝头,九啼成凤,过了九寸的鸡血藤就已经可以被称为凤血藤了,凤血藤的药效要比鸡血藤强得多,当然数量也更稀少,属于可遇不可求,这些藤还是节目组托关系才弄到的。”

  听着李逸的解释,直播间里的观众听得好奇,纷纷发着弹幕询问着。

  “真的假的?能治痛经?”

  “我们贵省也有,山里好多,砍开以后拿回去煮鸡蛋,泡茶喝,还挺不错的。”

  “血藤嘛!我这里好多,都在山上,煮的水我也喝过,效果还行,最好加点红糖一起煮。”

  “我在云省风庆,我家这里的特产就是鸡血藤膏。”

  “好东西啊!男孩子可以喝吗?”

  “想买一点给女朋友,在网上买靠谱吗?”

  李逸同样看得见弹幕,看到弹幕中有很多观众在询问怎么买,就示意镜头靠近,对着鸡血藤的横截面拍了个特写。

  “注意,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鸡血藤,各地产的鸡血藤品种都不一样,所以在买的时候还是要看清楚的。”

  李逸冲着镜头仔细解释:“鸡血藤又叫过岗龙,五层风,活血藤,它是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藤茎。

  因为它的藤茎中有血红色的汁液,色泽像是鸡血,所以才被称为是鸡血藤。

  很多人会把它和大血藤搞混,它们的外观也很像,但药效是不一样的。

  大血藤是木通科植物,它的血藤入药的效果是清热解毒,活血,祛风,还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鸡血藤是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这两种是不一样的。

  大血藤的藤茎横截面是像花一样,一瓣一瓣的。

  鸡血藤的截面是一圈套一圈的,就像树的年轮一样。

  南方很多省份都有鸡血藤,但用的品种都不一样。

  赣省丰城用的是山鸡血藤,桂省用的是亮叶鸡血藤,云省禄劝是用巴豆藤当鸡血藤的。

  还有弹幕里有云省风庆的朋友,他们当地的鸡血藤是木兰科的异型南五味子,和中间南五味子的藤茎。

  这里面的门道比较多,我就不多解释了,大家只要注意在买的时候看准粤省发货,然后药材的横截面和我手里的这种差不多就可以了。”

  听了李逸的解释,不光直播间里刷起了一片“了解”,就连一旁的郝力保都恍然的点了点头。

  他虽然会用鸡血藤入菜,但也只是用品质最好的,却没想过这里面还有这么多讲究。

  好在他宁愿买贵,没有买错,也算是不亏。

  但他的汤,和李逸的这种肯定就没法比了。

  毕竟他用的是种植干货,李逸用的是野生鲜货,药效都不是一个水平的。

  将鸡血藤递给了黄小明,李逸示意:“把这个断面锯下来一截,找个地方挂起来,拿个小汤碗在下面接,让里面的血汁滴在碗里。

  滴一滴出来就换一只汤碗,每只碗里接一滴就够了。

  等到不流了,就再锯掉一截,让它继续流就可以了。

  等我把龙肚汤烧好,往碗里加一些汤,把血汁冲开,【凰血回春汤】就算做好了。”

  “好,交给我吧!”

  黄小明听得明白,应了声就回身去拿汤碗了。

  李逸则去到了储藏室,从冰柜里拿出了一个汤桶,放在灶台上,用小火加热了起来。

  “这就是你说的龙肚汤?”

  郝力保掀开汤盖看了眼,只见里面凝结成冰的高汤里,包着一个布袋状的东西,看不出是什么。

  “对,用龙趸的鱼肚包上12味中药材,炖够三天三夜,就成了这锅龙肚汤了。”

  “怪不得昨天没见你熬,原来是早就熬好了。”

  郝力保嗅着锅中内侧刚刚融化的汤水飘散而出的鲜香,点头赞叹:“熬足三天三夜,怪不得能有这种滋味,厉害。”

  李逸笑了笑,没有多说,只是擦了擦手,重新架起了一口砂锅。

  接下来,他就要开始做【金凤羹】了。

  这道羹是九凤菜收尾的菜。

  和这一期收官的节目一样,这道菜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实际上却大有讲究,论复杂程度,甚至不输【凤育九雏】。

  李逸把大部分菜交给郝力保他们师徒去做,就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做这两道菜。

第755章 周八珍

  所谓【金凤羹】,其实就是号称天下第一羹的雉羹。

  雉羹是彭祖创的菜,也就是易牙的师父。

  而这道菜在那个年代,也相当于厨艺的最高境界了。

  这道菜的主料是红腹锦鸡,也就是凤凰的原型。

  但到了现代,红腹锦鸡已经是保护动物了,不能捕杀,所以李逸就用了同属雉属的养殖七彩山鸡作为了主料。

  不过除了红腹锦鸡之外,这道羹还需要用到八味辅料一同烹制。

  而这八味辅料就是大名鼎鼎的八珍了。

  八珍有很多个版本,宋明时期的八珍是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

  而从清代开始,就出现很多个版本了。

  比如由海参、鱼翅、明骨、鱼肚、燕窝、熊掌、鹿筋、蛤士蟆组成的参翅八珍。

  由熊掌、鹿茸、象拔、驼峰、果子狸、豹胎、狮乳、猴头组成的山八珍。

  由鱼翅、鲍鱼、鱼唇、海参、裙边、干贝、鱼脆、蛤士蟆组成的水八珍等等。

  到了后期,还又在这些版本的基础上分了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等等许多个版本。

  但根据历史记载,最早的八珍,也是最正宗的八珍,就是周八珍了。

  八珍这个词就是出现在周代的《周礼·天官》上。

  《周礼·天官·冢宰》中有云:“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

  《周礼·天官·膳夫》中则记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

  这里的八珍指的是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捣珍、渍、熬、肝膋。

  在《礼记内则》中,详细记载了这套两千多年前的八味珍贵食材的原料和做法。

  其中【淳熬】和【淳母】指的是肉酱油浇白米饭和肉酱油浇黄米饭。

  其实就和现代的肉酱盖浇饭差不多。

  炮豚就是乳猪,要先小火煨烤,烤出油香来,再过油炸透,最后再用文火细炖,炖到软烂脱骨,入口即化,就算做成了。

  炮牂是一模一样的做法,但做的是羊羔,其他步骤都没什么区别。

  叫过烧腊徒弟,李逸就把煨烤的工序交给了他。

  而用来炖煮的高汤李逸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放在灶台上用微火热着,随时备用。

  随后,李逸就去了储藏室,打开了几个放在保鲜柜里的泡沫箱。

  泡沫箱里的冰块还没融化,压着其中一条条包着保鲜膜的肉条。

  依次打开泡沫箱,取出了一条条粗细不同的肉条来,放在了托盘上,李逸就端着托盘回到了后厨。

  将保鲜膜依次剥除,李逸把里面的肉都取了出来,拿去水龙头下略冲了下,就放在了厨房纸上,擦去了水分。

  看到李逸面前一条条的肉,郝力保扫了一眼,就开口问:“里脊啊?”

  “对。”

  李逸擦着肉上的水渍,一边用刀剔去了多余的筋膜。

  “这条是羊里脊吧?”

  郝力保伸手拿起了其中一条,打量了下,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随即又拿起了最粗的一条,问:“这是牛里脊?”

  “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7页  当前第6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9/7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