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宠后养成史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九斛珠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88 KB   上传时间:2015-11-05 12:29:18

猜得事关重大,琳琅当即保证,“母亲放心,我绝不多说!”刚才情急了喊“夫人”,这会儿又是“母亲”,楚寒衣无奈笑了笑,带人走了。

这里琳琅往双泉馆走,心里却狂跳不止。徐朗安排了人保护贺府,这意味着什么?漠北军是昨天才到的京城外,形势危急之下,徐朗最先顾及的肯定是朝政大局,哪会有时间安排这些?然而看楚寒衣那意思,这会儿贺家那边的安排一时妥当了的,这就说明,徐朗应该早就在京城了!

如今徐朔下落不明,徐府上下更是没有半点徐朗的消息,众人所知道的,仅止于漠北军已经在京城之外,这些消息秘而不宣,楚寒衣和徐奉先……果然另有安排!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琳琅勾唇微笑。

☆、79|79

这几个时辰过得似乎特别慢,外面的街巷中再度吵闹起来,却不是往常见惯的商铺开门、百官上朝,而是兵丁带刀往来,往京城的各位皇亲家中去。

徐府附近也住着位郡王,在宁静的清晨,那里的兵丁呼喝声愈发清晰的传了过来,搅得人心惶惶。徐府的内院虽然看着平静,外院里却是人员往来匆匆,楚寒衣坐镇在书房,脸色渐渐的也有了焦灼。

外面的消息一道道传来——太子被杀、亲王被杀、郡王被杀、长公主被杀、公主被杀、郡主被杀……但凡君姓的人,无一例外的难逃此劫。

而深宫之内,朱镛兴奋而忐忑,虽然整宿没有睡觉,精神却是极好。这一路北上出奇的顺利,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皇帝和太子已被杀,君家再没有挽回狂澜的可能。皇宫已经在他的脚下,数万大军守在城外,除了几个老腐儒,朝中大臣莫敢违逆,唯一的问题,就是京城三十里外的十万漠北大军。

朱镛很是焦躁。

埋在徐家的线已经有了动静,说是楚寒衣有意归降于他,然而事情没有定下来,朱镛到底不敢放心。清晨时他就派人去了徐府说降,但是楚寒衣虽然有归降之意,却提出了颇为严苛的条件,让他根本无法接受。徐家的十万漠北军就在城外,朱镛也不敢冒进,只能默默盘算。

皇位近在咫尺,唯一的变数就是徐家那十万漠北军。若是开战,朱家军队中的精锐损了不少,未必能守得住这座城池,若想用徐家的家眷威胁……消息早已到了他的案前,徐府内两百名暗卫皆是武功卓绝之人,轻易控制不住。最好能招降,让徐家心甘情愿的投靠,可是那条件实在是……朱镛慢慢的扣着桌面,叫来近身的人,“去徐家的人回来了吗?”

“还没有,那个楚寒衣很难缠,提出了不少苛刻的条件。”

“只要他们愿意……”朱镛焦躁之下有点动摇,然而话音未落,却又有急信送到案前,看那标志,竟是来自江南的。

眉心莫名的就跳了一下,朱镛展开一看,登时火冒三丈,拍案怒声道:“秦紫阳这个老匹夫!”满面怒气让近前侍奉的人心惊胆战,连忙跪伏在地。朱镛盯着那张薄薄的信纸,目眦欲裂——

两天前,就在他入主京城前不久,朱镛留在淮阳城的亲信被人暗杀,不再被牵制束缚的秦紫阳会同沈桓私自放出了被囚禁在地牢的睿郡王,并传出朱镛已在京城战败的消息,搅得江南人心惶惶。朱家的精锐尽数在朱镛身边,留在那里的是这两年才训出来的一支军队,虽然作战勇猛,里面却多山匪流民,也不知秦紫阳和沈桓如何鼓动,竟吓唬得这群人一哄而散。余下的人,尽数落在沈桓手中。

信上寥寥数语,并未细述经过,只说朱镛的家眷已全然落入秦紫阳手中。

理所当然的,这个消息最先被送到了朱成钰手中。朱镛为防有变,将朱成钰留在了徽州,进可作为朱镛的后援,退则能守住江南,也能镇住那些新投靠的人不敢叛变。这个时候朱成钰得知京城已破,难免疏忽大意,得到江南内乱的消息后已火速南下救援去了。

这个蠢材!朱镛心里暗骂。沈桓等杀了吴文丑,必然是已有安排布置,朱成钰率兵回去,与自投罗网何异?

最担心的事情终究是发生了,朱镛却觉得不可置信。怎么可能,他留在那里的是副将吴文丑,那可是他的得力干将啊!忠心耿耿不说,武功和打仗的本事更是没的说,防范又严密,他怎么会被人暗杀?

朱镛简直愤怒到了极点。

自打出了沈玉莲的事情后他就对沈桓有了防备,开始慢慢削弱他手中的势力,架空他的地位,然而毕竟时间有限,在他领兵出征时,沈桓手里的力量依旧不弱。朱镛不敢将他带在身边,又不敢在这个时候杀了沈桓自断臂膀,才会将他留在江南,由吴文丑牵制。可是……吴文丑怎么会被暗杀!

朱镛觉得这简直就是噩梦。然而更加噩梦的消息马上又到了他的案前。

徐家驻扎在京城外三十里的十万大军,已迅速往皇城逼近。

哪有这样巧的事情?朱镛并不傻,登时猜透了其中关节——徐家远在漠北,难道已跟江南的秦紫阳串通?否则为何迟迟不来救援京城,及至到了京城,却又屯兵不前,一直观望?而恰恰在江南后院起火的消息传来时,徐家却突然动了,徐奉先这个老匹夫!

意识到自己已然落入圈套,朱镛怒不可遏,“将徐奉先的家眷全部捉来,命成璧严守城池!”长子朱成壁就在他的身边,这一路作战十分奋勇,朱镛带到京城的军队有八万之数,这些人当然不能全部进城,大多军队就在城外驻守,徐奉先想要攻进来,那也不是易事!

朱镛抬头看一眼天色,午时的太阳炽热浓烈,想必那些皇室的人已经杀得差不多了。数年蛰伏筹谋,一朝入主京城,这天下,他一定要拿到手中!

此时的徐府,楚寒衣已先一步得到消息,再度将所有人召集在了一起。上至徐老夫人,下至各处的杂役小厮,各房都清点了人数,一齐聚在了后院。所有人都慌乱而忐忑,楚寒衣也无暇多说什么,将小厮男仆们挑选出来,调到外面救急,女眷则尽数留在内院。

乌压压的上百人聚在一起,在楚寒衣看来只是小菜一碟。她娴熟的吩咐府里的管事以作安排,便有人带头,将五六人编成的小队带往各处,到得最后,便只剩一群女眷了。

这些人里头,以徐老夫人、二夫人、三夫人、胡氏、沈氏、徐浣和琳琅为尊,徐老夫人纵然经不得大事,这时候有楚寒衣做主心骨,到底也能撑得起来。她手中拄着拐杖,由贴身的大丫鬟银凤扶着,带着这群人进了湖边的一处小亭,而后进入暗道。余下的丫鬟仆妇,不论尊卑,由楚寒衣另行安置。

相较于外面的兵荒马乱,徐府中出乎意料的井然有序。

一切安排妥当,楚寒衣和徐湘披上了战甲,金刀大马守在了徐府门前。府里的两百名暗卫护在内围,外围则被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三千精兵围得密密匝匝。楚寒衣以前曾率兵守城,而今只是护住一座府邸,虽然没有牢固的城墙可依,有府内外布好的五千兵士在手,并无任何畏惧。

是以当朱镛派出的小将率一千人马奔袭而来时,彻底傻眼了。毫无疑问的,这些人被尽数剿灭。而在京城之外,徐奉先和徐奉英率领的十万大军已经兵临城下。皇宫中的朱镛得知消息时大惊失色,惊怒之余第一次觉得绝望——

显然徐家早有准备,徐府外围的三千兵士出现得无声无息,谁也不知道他们从何处出现,也不知道府里还有多少兵马。徐家暗中藏了如此多的兵马却根本无人知晓,这说明什么?

而城外的十万漠北军都是精兵,后面是否有援军也未可知。作战的号角已然吹响,朱镛手下的人马绝非徐奉先的敌手,而城内有楚寒衣坐镇,想要拿徐家的家眷威胁简直难比登天。更可怕的是,如果楚寒衣在护府之外还有余力,那么徐家里应外合……朱镛简直想都不敢想!

然而再怎么绝望,朱镛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人,当即清点人马,停止对皇室的清洗,一部分兵力放在徐府附近以防楚寒衣出击,他则率领其他的兵士亲自登上城楼迎敌。

从午时至深夜,城墙内外死伤无数,徐府那里却没有半点动静。楚寒衣一直守在府门前只守不攻,整个徐府被围得铁桶一般,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想要放乱箭烧了府邸,箭支却连徐家的墙都碰不着;想用附近的民居引火过去,但徐家建府之初就选了片好地儿,周围只有亲贵家的园林,烧不起多大的火势,更别说楚寒衣早有准备,火苗儿一舔到徐家,便即有人拿水扑灭。想要强攻,更是鸡蛋碰石头。

朱镛在城楼迎战,分不出更多的精力去对付楚寒衣,简直无可奈何。内外皆是徐家的人马,他还要时刻防着楚寒衣突然从哪里带出一支神出鬼没的漠北军,五六个时辰下来,身心俱疲。

城外的几万朱家军或死或逃,徐家在人数占了优势,已渐渐包抄过来。

朱镛坐在血泊中,耳边只有军士的急报——宜秋门告急、崇明门告急、天波门告急……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的朱家军,在此时已近溃败,原本高涨的士气已然低落下来,各处守军应付得捉襟见肘。

子时刚过,防守最薄弱的崇明门被攻破,据说是徐奉先的长子徐朔带八百人马突然杀出,里应外合。

防守被撕开一道口子,开始迅速的崩塌,宜秋门被破、望春门被破、丽景门被破……朱镛站在夜风中,心已然落入深渊。昨晚的这个时候,他正满心欢喜的奔向皇宫,杀了皇帝、夺了玉玺,为了京城落入朱家手中而欣喜若狂。

然而仅仅一天之后,这一切天翻地覆。仅仅一天的时间而已!

沈桓的背叛、朱成钰的错判、徐家军队的出现……这一切到底是天意还是有人暗中的布置?如果是有人处心积虑的安排,那这时间掐得也太准了!铺天盖地的绝望漫过来,朱镛手握长剑,浑身浴血。城楼下忽然响起徐家军的欢呼声和杀声,旁边已近溃败的军士纷纷丢盔弃甲。

城破了。

终究是人算不如天算,朱镛仰天长啸,听起来却悲怆凄绝。数年苦心经营,一路浴血奋战,铁腕手段除尽皇室宗亲,到头来,为他人作嫁衣裳。

*

琳琅走出暗道时天色将明。

从朱镛大军长驱直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二三个时辰,一天出头的时间里面,所有人的心都紧绷着,徐府上下甚至整个京城,应当无人能够入眠。在徐家得胜的消息传来的那瞬间,暗道里所有人紧绷的神经都松懈了下来,虽然大多数人还不明白其中的起落转折,但徐家能掌控局面,总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皇室已被杀得七七八八,朱镛自裁、朱成壁被捉……而今天下群龙无首,皇权将落入谁的手中,似乎不言而明。

京城内外,文武百官的精神并不敢松懈。从朱家得胜入主皇宫,到徐家清贼掌控京城,这个转折来得太快,谁都不知道后面还会唱出什么天马行空的戏来。种种揣测在徐奉先率军守住皇宫时流传开来,然而徐府之内,琳琅这个时候只想好好睡一觉。

朱家已灭,徐家掌控局势,唯一能算威胁的楚淮安又远在西陲,皇权落入谁手很快就会水落石出,但可以确信的是,贺家和徐家都已逃过了劫数。

提心吊胆了整个日夜,而今稍稍宽心,琳琅几乎是一碰枕头就睡着了。不过毕竟局势动荡,心里的某根弦依旧绷在那里,琳琅睡得很轻。双泉馆的丫鬟婆子们也都安然归来,木香等人撑不住,也都七歪八倒的眯着,锦绣和杨妈妈毕竟不敢掉以轻心,都强撑着守在琳琅榻边。

朦胧当中,琳琅觉得身边多了个人。厚软的床榻微微陷下去,琳琅几乎是在那一瞬间醒了过来,一把握住藏在榻角的匕首,翻身扬手。

手腕被人握住,匕首轻而易举的脱手飞出,琳琅脑子还留在混沌的状态,却已经看清了眼前的人——熟悉的俊朗眉眼、熟悉的温厚气息,他身上的铠甲还未解下,沾着斑斑点点血迹,脸上是从未见过的疲态,甚至有一丝血迹横在脸上,平时湛然有神的眼睛在此时也布满了血丝。

徐朗!

仿佛高悬在头顶的万钧巨石陡然卸下,琳琅顾不上说任何话语,下意识的重重扑进徐朗怀中。

☆、80|80

徐朗的铠甲上带着清晨水雾的冰冷,琳琅的脸蛋被膈得生疼,却觉得心满意足。徐朗想要用力抱住娇妻,却生怕铠甲伤着她。这身铠甲牢固紧密,穿解都很费事,他还有事在身,无暇脱换衣服,只能伸手捧着琳琅的脸,亲吻她,“琳琅,我真想你。”

“我也想你。”琳琅伸手环住他的脖颈。平时小火炉一样的人,这时候双唇却是冰凉,琳琅原本狂跳不止的心渐渐安静下来,她紧紧攀在徐朗身上,仿佛风雨飘摇中终于找到了可以依靠的救命之宝。

徐朗握着她的手,虽然万分流连不舍,却还是得起身。徐家兵临京城时他就已经折返京城了,只是没日没夜的布置安排,几天时间里统共睡了不到三四个时辰,朱镛攻破京城前他还曾深夜路过双泉馆来看琳琅,只是无人知道,他也无暇驻留罢了。

而今手头的事暂时告一段落,徐朗当即来了双泉馆,只是还有诸多事情要处理,不能多耽搁。知道琳琅担心贺家,徐朗拣最重要的说,“贺家上下平安无事,我这里还有许多事要做,最早今晚才能回来。”

“不能歇会儿吗?”琳琅心疼。认识徐朗这么多年,他或是端肃沉稳,或是促狭温柔,却从来都精神奕奕,绝未有过现在这样的疲累之态。

徐朗唇角动了动,揽过她的脸紧紧相贴,微微眯眼。真的是很累啊,几天几夜马不停蹄,这个时候只要精神稍稍松懈他都能睡着,可他不能松懈,朱镛虽然已死,与他串通的许多人却还未肃清,在朱成钰还未落网的情况下,这些人随时可能有异动,万一煽动朱镛残余的旧部向徐家发难,毕竟也是个麻烦。这个乱局,越早清理越好。

捧着琳琅的脸亲了亲,似乎又有无形的力量油然而生。徐朗振奋精神,在她唇上重重一吻,“安心睡吧,等我。”

挺拔的背影迅速消失,要不是指尖残留着铠甲的冰凉,琳琅几乎要以为这是个猝然的梦境。

徐朗无恙,贺家无恙,纵然后事未定,这一觉却已能安然睡着了。心里虽然翻涌着诸多疑惑,琳琅这会儿也是没空去想了,当即裹上锦被,再度入眠。

一觉醒来已是申时三刻。锦绣已经备了香甜的糕点,琳琅起身后由木香水香服侍着洗漱,瞧一瞧日头已经有点斜了,拿糕点垫了垫肚子,便往楚寒衣的清心堂问安去了。

到了清心堂,楚寒衣那里却忙碌得很,见琳琅过来,楚寒衣布满疲惫的脸上牵起一丝笑容,“歇好了?”

琳琅让锦绣将食盒里的糕点呈上去,“母亲劳累了这几天,先吃点东西垫垫吧?”说着拿出食盒中的莲子汤给她呈上,外加一碗酥酪。这时节已是八月末了,正午的时候日头依旧颇毒,这会儿也有残存的暑热在,吃一碗酥酪再好不过。

楚寒衣只在晌午歇了一个时辰就又起来理事,虽然睡前也用了点午饭,到底精神损耗大,这会儿也觉得有些饿了。再有一个时辰就该用晚饭,这会儿用糕点也正合适,楚寒衣笑着夸了琳琅一句,道:“我这里事儿多抽不开身,正好你过来,帮我去瞧瞧湘儿吧。”说着将那酥酪推了推,“她爱吃酥酪,这个给她。”

“我已经给她备了一样的,这碗母亲留着吧。”琳琅瞧着人员往来确实忙碌,便告退出来。

出了清心堂走一段再进了武英居,里面静悄悄的没有声音。徐湘跟寻常的姑娘家不同,虽是公府出身,却不喜有太多的人在旁伺候,院里除了四个贴身的丫鬟外,就只几个做杂事的婆子,这会儿婆子们不见踪影,唯有丫鬟水旋正在院里做事。

见了琳琅,水旋丢下手里的活儿迎过来,她跟着徐湘久了,慢慢的也有一股爽朗气,笑着道:“二少夫人来啦,姑娘正睡着呢。”

“她怎样了?昨儿没有受伤吧?”琳琅颇担心。今晨出了暗道后她曾路过武英居,当时没瞧见徐湘,后来她在双泉馆里沉睡,自然也没留意打探。也不知徐湘昨天跟着楚寒衣守在府外对敌,是否有受伤。

水旋引着琳琅往里走,道:“姑娘肩上中了一箭,这会儿正在歇息,郎中也瞧过了,没什么大碍,二少夫人放心吧。”

走进屋里面,两个丫鬟就守在徐湘榻前,见了琳琅要行礼,被琳琅挥手止住。她轻手轻脚的走上去,徐湘睡得正熟,受伤的肩头已经包扎好了,看着也没什么大碍,她放心的退出门去,让锦绣将食盒交在水旋手里,而后去眉寿堂那里问了安,依旧回双泉馆歇着。

这一趟回来,精神头又好了不少,徐府这会儿还是不许人轻易进出,琳琅便将七凤叫过来,问了问外面的情形。

朱镛率兵入城后依旧秋毫不犯,他也未贸然明着冲进皇宫,而是派兵驻守,他则往枢密院的衙署去了。如今皇室被朱镛杀了个七七八八,皇亲国戚们个个胆战心惊,朝臣们也都惶惶不安,枢密使赵辉是个纸上谈兵的主,论起兵法谋略是一等一的,真个打起仗来,却没那胆气。

朱镛一路北上时,赵辉虽然一直说要用兵镇压,然而却没半点用处,也不知暗里是否跟朱镛串通。余下右相贺文瀚倒是镇定,虽然太子被杀,他这个当老师的难免伤心,然而朝政却不能荒废,这个时候的行动格外重要,是以早早就往枢密院去了,余下的六部尚书和先帝时的一些议事重臣也都有了动静。

七凤目下能探到的也就这些消息,晌午时她去贺府看过,贺文湛和秦氏等人确实毫发无伤。

琳琅放了心,用了晚饭后也不熄灯,备好了茶点只等徐朗归来。

入夜后万籁俱寂,折腾了两个夜晚的京城难得的安顿下来,宁静中却别有暗潮。琳琅翻了两页书也看不进去,好容易等徐朗回来,连忙趿着鞋子迎过去,一面又让锦绣和黄莺等人安排饭菜。

徐朗果然是饿着肚子回来的,虽然精神疲惫之极,这会儿有饭菜垫肚子,还有娇妻在旁陪伴,精神头倒是好了许多。

他这两天精神耗费得大,白天因有事缠身,午饭也是胡乱对付的,这会儿饿得狠了,便有点狼吞虎咽的模样。琳琅在旁看得好笑,徐朗便偏头看她,“笑什么?”

“你在外面就是这样吃饭的吗?像是怕人抢走了似的。”琳琅笑归笑,却还是帮着夹菜舀汤,十足的贤惠小媳妇模样。

“行军在外,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慢慢就养成了这习惯。”徐朗放下碗箸,“你就不好奇外面的事情?”

“当然好奇。”琳琅挪过去坐在他身边,“而且还有好多疑问,不过总不能打搅你吃饭啊。”

“外面的事都安顿得差不多了,只是皇帝被朱镛杀死,这时候朝臣们吵得正凶呢。”徐朗迅速吃完后漱口擦嘴,拉着琳琅到了榻上,“你猜他们怎么说?”

“国不可一日无君,当务之急当然是得有新主。恐怕他们现在吵的是这天下是不是要改姓吧?”琳琅缩在徐朗的臂弯,双手环在他腰间,“朝臣中以枢密使赵辉和我大伯父为首,大伯父的性子我知道,这个时候应该会稳妥行事,不管是不是真心,都会说从君家残余的人里面选人当皇帝;赵辉那个人……应该是想让徐家主政?”

“倒是猜得挺准。”徐朗多日没跟琳琅亲近,侧身将她拥着,嘴唇蹭在她的额头。

“那国公爷怎么说?”琳琅颇有点小心翼翼。

“父亲负责镇守京师,余下的交予朝臣。”徐朗垂目打量着琳琅。

徐家以忠勇为名,徐奉先这个时候自然不会急着出头,会这样说也不奇怪。琳琅嗯了一声,想要避开这个话题,徐朗却笑吟吟道:“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做?”

“君家气数已尽,再换个人也未必能有什么起色,何况朱镛那一通乱杀,现在剩下的也就一些不起眼的郡王县主了吧?”琳琅直言不讳。以前还觉得徐家未必有谋夺天下的心,然而如今看来,故意放朱镛入城屠杀皇族,而后再以“清贼”之名杀了朱镛,徐家若真心护主,哪里可能做这些小动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宠后养成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