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奋斗在八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31节
小说作者:水晶翡翠肉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81 KB   上传时间:2016-09-11 17:14:51

“好。”

闻青吃过饭之后,摸了摸闻朋的脑袋瓜,拎着布袋向县城走。

走到县城,将自己和姚世玲做的鞋子交给肖姨后,便到四叉路口等公交车,下了车直奔汤权制衣厂。

汤权制厂已经开始生产,见闻青来到,朱师傅、叶师傅热情上前,把衣裳拿给闻青看。

闻青看从流水线上,抽出两件衣裳,察看一番,满意地点头。

朱师傅和叶师傅这才松了一口气。

汤权也笑着,对闻青表示感谢又感谢。

闻青的任务完成,汤权还真有些舍不得,闻青这么有才的人,不能为他所用太可惜了。

闻青问:“汤叔叔,销路有了吗?”

汤权实话说:“刚投入市场,得有一个适应期,一个月,或者更久才能见效。”

闻青说:“我有一个快速见效的方法。”

汤权一听,大喜,闻青的方法向来别出心裁,又极其有效,他巴不得闻青天天给他出方法:“什么方法?”

闻青说:“如果我说了这个方法,你得答应我一个要求?”

“你说。”

“我如果从你这儿拿衣裳,你给我最低出厂价。”

“你也要卖衣裳?”

“我有个店,就是那家肖姨裁缝店。”

“那是你的店?”汤权大吃一惊,闻青看上去不像有钱人家的后代,不过十六七岁,居然有自己的店面。

闻青点头:“对。”

汤权说:“行,只要你这个方法行得通,最低出厂价外我再打九折卖给你衣裳。”

“好。”闻青笑了,她这个方法是从水湾村的邻居中想到的,当然,二十一世纪时,这种方法不足为奇,但在这个时代却很少见,她说:“找托。”

“托?”汤权问。

闻青点头:“没错,托!”女人间的话题除了藏着秘密、八卦以外,还藏着无穷的商机。

水湾村的邻居说坏的,能让她的名誉受损。

若是汤权花钱请托,在女人间适时推销,一传十,十传百,在这个时代就起到了广告效应,当然,前提是她和汤权对新衣裳,都十分有信心。否则再广的广告都拯救不了扑街品。

闻青这么一说,汤权眼睛顿时发亮,激动地说:“闻青,这法子好,太好了,太接地气!”

闻青笑了笑:“那我等你们好消息,到时候我来拿货。”

“成,没问题,效益好的话,我还会给你包大红包。”

闻青笑了,然后同汤权告别。

汤权连忙地返回厂里,朱师傅、叶师傅见状问:“汤总,我咋觉得闻青这方法太儿戏呢?怎么可能几句话就买衣裳了呢。”

“咱们衣裳好!”朱师傅说。

汤权激动不已:“对,咱们衣裳好,闻青这个法子比我的省钱省事还有效,真是太好了!”

叶师傅不解,真的那么好?衣裳会好卖吗?

朱师傅则是中立的态度,他虽然看中闻青的衣裳,觉得会好卖,但是真的做出来了,他却忐忑了。

真的会好卖吗?

卖不出去怎么办?

第27章

朱师傅心里犯嘀咕。

汤权却心头喜悦。

而闻青已经坐上了回县城的公交车,半个小时后,到了肖姨裁缝店。

肖姨裁缝店内人来人往,十分忙碌。

“肖姨。”闻青喊一声。

肖姨得空抬起头来:“咦,闻青你回来了。”

“嗯。”闻青见肖姨又是卖布料,又是卖鞋,又是缝衣裳的,二话不说上前帮忙。

等到客人渐渐稀少,闻青提出:“肖姨,咱们店再招个人吧?”

“招人?”肖姨纳罕,忙是忙了点,但都不是急件,又不是忙不过来,再说农闲的时候姚世玲不就过来了吗?

“嗯。”闻青点头:“招个年纪和我差不多的,肖姨,你觉得修鞋大爷的孙女宝红怎么样?”

“宝红不会做衣裳啊?”肖姨说。

闻青笑着说:“但是她长得讨喜,人也机灵,会看眼色,这不就够了?”

“可是……”

“肖姨,我想从制衣厂里,拿些衣裳在店里卖。”闻青说:“搭配着我做的鞋子来卖。”

“卖衣裳?”肖姨立刻反对:“卖衣裳肯定不行,现在大家伙都是买布做衣裳,根本没几个人直接买衣裳的,再说了,尺寸不一样,谁会要,肯定卖不出去。”

闻青笑了,过去确实如此,家家户户都是拿布料做衣裳,成品衣裳少,但是随着整个国家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穿、戴、用不再拘泥本质属性,渐渐开始追求美观,甚至一些商品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

闻青别的行业不太懂,但是这一行,她要抢占先机,至少可以让妈妈和弟弟衣食无忧。

“肖姨,相信我,肯定可以卖出去。我们可以先拿货二十件,试试看。”闻青说。

肖姨虽然不情愿,但是既然闻青说了,她也只好试试看。

招修鞋大爷的孙女宝红的事儿,就这么敲定。

闻青同肖姨说了宝红的工作内容之后,招人的事儿,就交给肖姨去和修鞋大爷说去。并且闻青向肖姨说明,自己最近三天不会到县城来。

肖姨纳罕地问:“家里出什么事儿了吗?”

闻青说:“没什么事儿,就是家里要种玉米,种红薯,挺忙的,我就帮帮忙,平时也做做饭。”

“种地这事儿就是忙人,行,你忙,这店我看着,你放心。”肖姨笑着说。

闻青点点头:“谢谢肖姨。”接着便离开肖姨裁缝店,向大土路走。

走了半个小时,走到了水湾村。不过,她没有绕路从修鞋匠那里走,而是直接从村东头王婶家门口走。

之前路口树荫下,总会有三三两两的邻居乘凉,今天空无一人,这点闻青丝毫不意外,麦秸垛都被烧了,谁还有闲心乘凉说闲话。

闻青从王婶家门口路过,余光一瞥,王婶的院子里空荡荡的,但是可以听到院里传来一声声的哭声。

闻青步子没停,直接回了自家院子。

尚未进院子,邻居周大姐便从院子来出来,抬头一见闻青,客客气气地说:“闻青下工回来了?”

“周大姐好。”闻青笑着应一声。

周大姐说了几句客气的话,便回了自己家。

闻青进院子,就见姚世玲正坐在院子里捋红薯秧子,一撮撮青色秧子,下面都带着一团泥土,而后姚世玲将它们一一码在竹筐里。

“妈。”闻青喊一声。

姚世玲抬头,随即露出笑容:“闻青回来了。”

“嗯。”闻青走上前,就着周大姐坐过的凳子,坐在姚世玲身边,伸手就抓地上的红薯秧子。

姚世玲伸手阻拦:“你别碰,都是泥土,我自己来就行了。”

“没事儿。”闻青伸手就拿了一把,学着姚世玲的样子,像模像样的,闻青问:“怎么现在还有红薯秧子?”

“这是春天放着地窖里的红薯放的苗子,现在种,回头冬天的时候,麦子不够吃,红薯、玉米磨成粉,可以接济一下,挺到下一茬麦子。”姚世玲说。

闻青低头捋红薯秧子,再码到竹筐里,听着姚世玲说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儿,这是她上辈子都没有听过的,倍感亲切,然后问:“妈,周大姐来这儿干什么?”

“向我们借红薯秧子种红薯。”

“他们家没有?”

“有,都被烤死了。”

“怎么被烤死的?”闻青疑惑地问。

姚世玲看着闻青说:“你忘了,昨天失火。”

闻青这才想起来。

“周大姐家的地窖挖的浅,又贴着内院墙根,麦秸垛在外墙根,这一烧,硬生生烤着地窖,红薯秧子全烤死了!”姚世玲说:“这不,马上就要种麦茬红薯,没有秧子,只好来我这儿讨,幸好我春天的时候弄的多。”

闻青听后,连连点头,然后问:“周大姐损失这么多,王婶没打算赔?”

姚世玲一听闻青说王婶,连忙向院外看,然后小声说:“赔什么?今天早上她跑去村长家闹,说是二虎子没点麦秸垛,大风刮的。”

“噗嗤。”闻青没忍住,笑出来:“这都可以?”

姚世玲说:“还不止,说是自己家损失严重,想让村长打个报告给上头,说自己家是困难户,希望上头救济半年。”

“村长怎么说?”

“村长说,这都救济,国家把粮仓开了都不够吃。”

“那是。”闻青应着。

姚世玲站起身来,又拎了一个空竹筐继续码红薯秧子:“早上在村长家吃了瘪,上午又跑到二队队长家,队长性子可比村长强硬多了,直把他们夫妻两骂的狗血淋头,王婶哭喊了好一阵子。村长让他们赔我们六七家麦秸垛的损失,王婶拍着大腿说,是大风刮的火把麦秸垛给烧了,跟他们家没关系,要赔就让老天赔。”

闻青听过直想翻白眼,这理由亏的王婶能想到。

“下午的时候,种玉米的,种红薯的都从地里回来了。王大和王婶看到了,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两亩地是空着的,但是他们家的玉米种全烧没了,红薯也没有。于是就向邻居借啊,没想到没有一个人愿意借给他们,都说自己刚够种,没有多余的。

王大王婶着急啊,总不能种豆子,豆子产量低,玉米红薯产量高,麦子吃完,玉米、红薯还能顶一段时间,豆子又不能吃多久。王大王婶把一村子的人都借遍了,没有一家愿意借给他们。”

“是他们自己作的。”闻青问:“借咱们家了吗?”

姚世玲:“那倒没有,估计也没脸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4页  当前第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奋斗在八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