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夜回到七零末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崽崽猪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62 KB   上传时间:2018-05-31 17:28:03

  拗不过赵国生,一番嘟囔嘀咕,最后还不是得乖乖的听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除了刘兰秀当事人,赵国生家谁不知道?事情兜兜转转最终还是会被赵国生达到目的,无论刘兰秀絮絮叨叨、喋喋不休的反对和不同意。

  吃过猪肝面,挑挑选选买了两斤最便宜的水果糖,扯了几种花色的布料,才姗姗来迟的去了棉被店铺。

  秋冬薄厚棉被各六床全都打好了,就等着左顾右盼就等着赵国生来拿,占地方。

  一人扛了三床棉被,两床薄的,一床大的,捆在一起扛在肩上,看起来蓬松松的面积大,其实才二十来斤重。

  往东边一看,一道红霞连接在天地间,太阳刚出来,趁太阳还没来得及完全烘烤大地像个火炉前,温度不高,赵国生和刘兰秀大步流星、风驰电掣的火急火燎往回赶,像是背后有人在追赶一样。

  在村口刚巧碰到三弟媳妇在井边洗衣服,诧异的目光死死地盯着他们肩上扛着的新棉被,像是很新奇,奇奇怪怪的说了几句酸话。

  对这种人,赵国生懒得理睬,直接无视她的存在,装着听不到她说话,呵斥着刘兰秀快回家,两夫妻绷着脸装作心情不好的演戏般配合的天衣无缝,在三弟媳妇摸不着头脑时大摇大摆的离去。

  赵国生一回家就睡觉,他觉得自己需要补眠。

  然而同样半夜起来劳碌辛苦到现在的刘兰秀对此摇摇头,倒也没说什么,只是让孩子们不要去打扰赵国生,然后她不放心的把所有棉被拿出去摊开晒着,细心的用被单又套上试了试。

  赵国生这一觉睡得舒服,一直到中午闻着饭香,肚子饿了才醒过来。

  夜里没睡好,补眠再久总觉得不够,让赵国生心中暗叹息到,好像从现代到七九年这段时间无形中加在他身上,年纪大了,折腾不起了。

  不然这怎么解释?在现代,他个夜猫子,常常半夜里才睡下,早上很早就要起来上班,一点事也没有?那不是年轻怎么折腾都没事吗?

  “马上就要开学了,你们两兄弟收收心,这些天少出去,复习下功课也行,还有美丽,你休了一年学,现在要重新捡起课本,多用点心。”一个暑假像脱了缰的马,心玩散了,怕一下子收不回。

  “知道了”

  熊孩子一听上学,脑袋一个个耷拉着,没有精神。

  “呲嘶,不是要考大学吗?怎么感觉你们几个不太想上学”孩子就是孩子,贪玩是他们的天性,这与成绩好坏无关,也喜不喜欢上学也无关。

  熊孩子:“……”

第30章

  连续两个多月,即使再忙都未曾间断过夜里出去捉泥鳅和黄鳝,闲的时候捉的多,忙的时候捉的少。

  短短两个多月,赵国生凭借惊人的毅力和辛苦,除了开销,硬是攒齐了一千块钱的整数。

  “我明天去把钱存银行?”零零散散有布包起来有一大包,放家里真不放心。

  一是他们两夫妻的房间没有门,就一块门布遮挡着,大门一天超过十二小时是开着的,二来放家里长时间不用,小心被老鼠啃了。

  “放家里心里踏实,存银行要急用也不方便”再说存银行多麻烦,让她去取钱,她也弄不清楚。

  赵国生:“……”

  看刘兰秀一副赵国生随时会抢她钱警惕把钱抱在怀里的戒备模样,就明白这事没得谈。

  无所谓了,反正钱也不是特别多,藏在家里也没有人知道,与其劝服刘兰秀把钱存银行,还不如让爱华暂停做大衣柜的活,先抽个时间做两扇内门。

  看样子,以后赵国生以后除了必要的生活费,其他的钱不要经过刘兰秀的手了,直接存银行,给她看存折就好。

  原本估摸着年前用这笔钱在县城买套房,现在房价低,所有人还没意识到房子的价值,都住着单位房。

  现在看来,这事泡汤了,要想跟刘兰秀说清楚‘买房子升值’的观念是对牛弹琴,只会让她更防备着赵国生接触这笔钱。

  算了,早一两年,晚一两年买房影响不大,这几年中国的房价没有什么明显的浮动。

  九月份,已经立秋了,还有两三个月的功夫给赵国生捣腾,十一二月份步入冬天,天气会剧变,再想赤脚下田下水可就受不了了,即使穿着雨鞋也得挑有太阳的天气,不然人能忍受寒冷的温度,泥鳅、黄鳝受不了,不见踪影。

  学校开学了,家里三个小的熊孩子全去学校了,两个大的孩子一个上午去镇上学裁缝,一个跟着木匠师傅打杂,突然清静起来的家更显空旷。

  “你现在就做棉袄了?”上次又买了一次棉花还以为是用来充填枕头的呢。还觉得纳闷呢,新做的的枕头套里面充满了瘪谷子,软软的,头枕在上面还挺舒服的,就是有点担心容易①起虫。

  “是单棉袄,毛线太贵了,还费时,这单棉袄既可秋冬季节刚变天的时候穿,又可以冷的时候穿在大棉袄里面”衣服里均匀的缝上薄薄一层棉花,相对比起毛衣来说确实便宜又实惠。

  “那也太早了吧”这才九月份啊,有必要这么早吗?

  “老让孩子捡别人的旧衣服穿也不好,现在他们大了,过一两年要去镇里上学了”昨天她在村里和其他妇女聊天,听说军子那孩子死活不愿意去县城上学了,说有人嘲笑他穿的像个叫花子。

  赵国生:“……”

  这年头学校里的学生嫌贫爱富、攀比的少吧,赵国生也不确定了。

  仔细想想,赵国生太忽视家里的男孩子了,总觉得男孩子对穿着打扮无所谓,滚一滚一年又过去了,尤其是裤子膝盖那里是三天一小补,五天一大补,永远都是破的。

  “那多给他们做几条裤子吧,鞋子也多做几双”小孩子特费鞋,特别是脚趾头,脚的大拇指总是露在外面。

  好在家里有台缝纫机,不然纯收工纳鞋底得费多少时间。

  “还用你说”她心里早有底了。

  “我还故意买了几种差不多的颜色,不仔细分辨看不出来,这样才不打眼”要是他们家的熊孩子一个个一天一身新衣服,太惹眼了。

  赵国生:“……”

  都考虑到这了,赵国生真的无话可说了。

  酝酿好久的话被刘兰秀这么一打岔,赵国生只能重新憋回肚子里,暂且不买房,买辆单车恐怕也行不通。

  传闻他们家是借钱起的新房子,这才没几个月,赵国生要真买了车,这不打脸吗?钱从哪里来的。

  日子过的太舒坦顺利了,该有的财不外露的谨慎心都忘了。

  赵国生可不经查,很容易查出他贩卖泥鳅、黄鳝投机倒把的事来,罪不至于坐牢,但是批判、教育不会少,好几年村里人都会带有色眼镜看他们家,平安度过这几年就好了。

  “我预备给爸妈也一人做一件新的大厚棉袄”当然她娘家那边的俩老不会忘记。

  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话赵国生秒懂刘兰秀的意思,不就是想给娘家爸妈置办新衣服吗,有什么不能光明正大的说,他又不会有意见。

  不过刘兰秀不说,赵国生也不会主动提,不然刘兰秀那颗不灵光的脑袋会多疑,鬼知道她会补脑什么。

  有些人就是你说实话,她不相信,你说谎话哄她开心,她却信以为真。

  只要她高兴就好。

  两人坐在堂屋的大门口,微凉的风一阵一阵的吹来,舒服的令人有点打瞌睡,屋外,那断断续续的知了有节奏的“知——知——”声音很响亮,听习惯了也不会觉得厌烦,反而很安心。

  “今天中午爆炒青蛙肉怎么样”这年代还没有推出政策说青蛙是益虫,需要保护,不允许吃。

  好多年不曾吃过野生的青蛙了,在市场上能买到的一般都是养殖的,口感不一样。

  “昨晚才吃过干蒸田鸡,今天又吃青蛙?你不腻吗?”刘兰秀发现赵国生好似永远吃不腻泥鳅、黄鳝、青蛙田鸡这类东西。

  赵国生摆着手慢悠悠的说:“你不懂”彼有哥的寂寞你不懂的范。

  再过个三四十年你就懂了,他们间隔着的不仅仅是时间。

  “是,我是不懂”刘兰秀懒得理他,翻了个白眼接着说:“你懂,你自己动手啊。”

  身为一个大老爷们吃个青蛙还穷讲究,说什么不剥皮影响食欲,真是麻烦。

  “嘿嘿,谁让我娶了个能干的好老婆呢。”赵国生嬉皮笑脸的打马虎,嘴甜着哄刘兰秀开心。

  “你那样”她也是顺嘴一提,调侃赵国生几句罢了。

  每个地方习俗不一样,赵国生一直认为青蛙是一定要开膛破肚后剥了皮才能吃,就像吃橘子要剥皮一样。

  久而久之,习惯了,即使现在知道青蛙不剥皮是可以吃的,他改不了了。

  再过几天就是‘花好月圆人团圆’的中秋佳节,外嫁的女儿要回娘家送节送礼,碰巧中秋节前两天正好是赵国生父亲生日,按往年的旧历都是放在一起过的。

第31章

  “你明天去县城送泥鳅的时候买个猪蹄和猪肚子,给爸过生日和过节,顺便买点月饼”家里条件好了,刘兰秀稍稍舍得花钱了,按照以前,买两斤猪肉,从家里拿点鸡蛋再拿八块十块钱对付过去了。

  “知道了”不用刘兰秀提醒,赵国生恨不得借着过节的时机买条大草鱼回来吃。

  因为他们家和赵父赵母关系愈发亲密的原因,两个拇指大的鲤鱼,两三个手掌大的鲤鱼吃多了,饭桌上再没出现过鲜美嫩滑的草鱼,很令人嘴馋。

  “对了再买些纯棉细布料回来,要白色的”突然想起什么又额外添了一句。

  赵国生蹙着眉头不解的顺口问到:“白色布料,你不嫌难洗啊。”

  农村人常在土地里忙乎,白色衣服不耐脏,很少有人买白色。

  刘兰秀没注意到赵国生眉头紧蹙,只当赵国生关心她,笑着说:“是给美艳做内衣的”丝毫不避讳。

  “咳咳”赵国生很尴尬,不敢多问。

  这类事有着说不清楚的尴尬和窘迫,要是在现代,赵国生能脸不红心不跳的陪女朋友去内衣店,指不定对此还能发表一番言论,而面对女儿,情况就不一样了,该避嫌的避嫌,该避讳的避讳。

  人处在什么位置,该有什么态度,一定要泾渭分明。

  很多事情女人比起男人来说细致入微的多,所以,在孩子的成为过程中,父母双方缺一不可。

  就在赵国生神色放轻松的时候,刘兰秀冷不丁的又说:“顺道买几条内裤,要红色的。”要不是她自己做的裤头那里穿着不舒服,才不愿意花这个钱。

  “咳咳”像是被呛住了,咳了会硬着头皮说:“这事,你有时间自己去镇上买。”再不济让大女儿美艳买啊,她每天往返镇上,方便的很。

  “去镇上赶集不得花钱呀,就这么点事,不值当,你不是三天两头要去县城一趟吗?顺道就带回来了。”刘兰秀奇怪的蹙着眉头反驳道。

  过来会反应过来后挑眉轻笑着戏谑到:“你不会是不好意思吧?呵呵,给自家老婆买怎么着?难堪吗?”

  赵国生:“……”他不敢说。

  无奈,争论不过,只能厚着脸皮,脸不红心不跳的应着。心里想着,这和给女朋友(老婆)买姨妈巾是一样的,很平常。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中秋,县城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人流量比起平常多了不少,从大街上穿梭晃动着的人穿着打扮、行为举止来看,农村人占绝大多数。

  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此起彼伏的叫喧闹声,不绝于耳,那扑鼻而来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赵国生努努鼻子很是不舍的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只为买到所需的东西。

  要不是赵国生来得早,猪蹄和猪肚子早就卖光了,说好的人穷、舍不得花钱吃不肉呢?这购买力赶得上后世天猫双十一的疯狂,真恐怖。

  好不容易抢到了两只猪后腿,一个猪肚子,称了几斤猪肉,还想买点猪血回去清肠胃,猛不防的被人群给挤了出来。

  没法,赵国生苦涩的轻笑一声,转身投入另一番‘腥风血雨’中,喜滋滋抢夺了一条六斤多的大草鱼。

  差不多东西都买齐了的时候,赵国生这才扭扭捏捏,硬着头皮别扭着低着头进了百货商场,先是买了白色纯棉细布料,不管三七二十一,狠狠的买了十多尺,那阵仗恨不得把‘一辈子’的全买了。

  惹得旁人诧异的盯着他,就连百货商场店员都好心含糊其辞劝解到:“这种白色纯棉细布料长时间放着不用会有点发黄。”这种布料很多人喜欢用来做内衣,店员猜测赵国生买来也是。

  被人看穿了的赵国生脸上火辣辣的烫的厉害,仍是装着没事人一样,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勇气问:“三五八件要多少布料。”干脆直接点。

  可能那位店志是过来人,很有经验的和赵国生说道了一番,彼有惺惺相惜的意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5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夜回到七零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