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夜回到七零末_分节阅读_第45节
小说作者:崽崽猪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62 KB   上传时间:2018-05-31 17:28:03

  这一刻,一直游离在外没意识到赵母反常的赵国生,终于发现有什么不对劲了。

  似乎,他姆妈今天整个人画风都不太对。

  难道电视机的魅力真有这么大?

  赵国生深感怀疑。

  其他几个熊孩子安静的吃吃喝喝,表示今天收到的奶奶‘惊吓’已经够多了,夹菜算什么。

  “爷爷,奶奶,吃放了没,我姆妈让我送点猪肚子过来。”赵爱民火急火燎的一阵风一样迅速跑进来,手里稳稳的端着大半钵子炖好的猪肚子,一点汤都没有撒出去。

  赵母最近在家养病,三个儿媳妇三天两头往他们老俩口这里送点炖好的猪蹄啊,猪肚子啊,老母鸡啊,老鸭子汤啊。

  自发的,不用提醒。

  很孝顺。

  “正吃着呢,快,爱民坐下来一起吃。”不用赵父赵母开口挽留,刘兰秀眼疾手快的从碗柜里拿出了一副干净碗筷递上。

  赵爱民贼机灵的转悠着大眼珠子,瞧瞧了饭桌上的菜品,有他最喜欢的梅菜芋头扣肉,二话不说,马上笑容满面的坐下:“谢谢二婶。”接过碗筷。

  刚夹了几口菜,赵爱民忽然发现新大陆一般大惊小怪的惊讶道:“美艳姐?你回来啦,这肚子,快生了吧?”都怪他姆妈天天在家念叨美艳姐的肚子很尖尖圆,肯定是个儿子,害得他条件发射的乱问。

  赵美艳比他也不过大一岁多,十七八岁的赵爱民到了该娶妻生子的年纪了,最近他姆妈开始物色媳妇人选了。

  先物色女孩子,下聘礼定下来,过个一两年,差不多了。

  “恩,正好过几天是端午节,我想回家来待几天。”端午节,外嫁的女儿要携同女婿一起提着重礼回娘家送节礼的。

  索性借这个机会,既可以回来探望受腰伤的奶奶,也可以在娘家住几天。

  吃过饭,怀着身孕的赵美艳有点犯困,没精神,赵母连忙让她回去休息,不用陪着。

  等赵国生一家走后。

  赵父默默从腰间吊着的布袋子里拿出旱烟丝慢慢卷好,小口小口的轻轻吸着,时不时吐出一团团烟圈。

  “美玉,以后老三家媳妇再在你面前哭穷,你不要理会,要是纠缠不清的常来哭诉,你直接和宏生挑明了说,现在我们要攒钱了,攒钱给孙子们上大学用。”老大家的孙子是指望不上考大学了,都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了,老三家的已经辍学一个了,怎么哄骗都不愿意去学校,有了这个榜样,他也不奢望下面两个孙子考大学了,唯有靠老二家的‘光宗耀祖’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等明年你六十大寿过后,我们就请木匠师傅把我们的棺材给打好,然后就无所牵挂的好好攒钱了。”人活六十是花甲,六十而耳顺,是时候把棺材打好了。

  六十过后,吃一年少一年,谁知道什么时候两脚一蹬就去了,但凡有个好歹,也有个合适薄棺材遮身。

  “好,就这么办。”赵父有点感慨,岁月不饶人啊,转眼半截埋土了。

  这辈子,值了。

  儿子孝顺,女儿也孝敬。

  作者有话要说:  渣作者想要出去玩,谁知道你们一个个让我加更?呜呜呜

  看到好几个小伙伴说要考试,考证,虽然渣作者不知道最近有什么考试,但是,小伙伴们要加油哦!通通考过!

  小时候渣作者村里有个祠堂,里面全部是各家各户老人的空棺材,小时候不懂事,看多了香港电影,总想着里面有僵尸,又是怕,又是好奇,和小伙伴们想着去开棺材,结果棺材没打开,却被长辈揍的半死。

第78章

  赵家村, 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若是关起门来藏着掖着刻意瞒着村里人,比较隐蔽的事不想让人知道,那也是藏得住消息的, 若是不大设防,消息当然会不胫而走。

  都是一个村, 谁家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能瞬间从村头传到村尾,更何况买电视机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所以顷刻来了几波人来看热闹。

  不出一下午, 村里街坊邻居都知道了。

  村里人由原来看赵母笑话,‘为老不尊’爱看电视惹出半夜摔跤的丑事,到大部分人羡慕嫉妒赵母生了个好儿子。

  如果摔一跤能换来一台电视机, 他们人人都愿意。

  赞美和羡慕并不是统一一致的唯一声音, 其中暗地里隐藏夹杂着褒贬不一的酸话。

  “哼, 宏生, 你说姆妈这是什么意思?逢人就夸耀到二哥家多孝顺,我可不相信那买电视机的钱全部是二哥家出的, 换位思考一下, 你和大哥愿意拿钱给爸妈买电视机吗?”唬人的把戏,不就是给老二家图个好名声吗?想给他们家难堪。

  这行为赤.裸.裸的在讽刺他们家吗?踩着他们一家给老二家做脸面,反正她王梅芳是不相信二哥二嫂有这么大方。

  这些天,她伏低做小的在婆婆面前舔着脸讨好,还没消气吗?

  医院不是说了婆婆身体没大碍吗?还记恨着没及时出钱吗?

  “换我, 我愿意拿钱出来给爸妈买电视机,我孝敬我爸妈怎么了,有什么愿意不愿意的,那是心甘情愿的。”可惜家里的存款不足以再买一台电视机,要不然,赵宏生真愿意。

  “哼,说的好听,要真愿意,在姆妈摔跤后的这段时间,你怎么不把家里的电视机搬到爸妈哪里去?”所以,将心比心,王梅芳仍旧不相信老二家的那份满含水分的孝心。

  熊猫牌黑白电视机,一台起码得四百多,别以为她不知道,老二家也买了一台电视机。

  也就是说,老二家一次性买了两台电视机,他们自家一台,公婆家一台。

  粗略的算算,起码要八百块钱以上。

  哪怕舍得,老二家也没有那么多钱啊。

  都是为人儿媳,那点小心思谁不知道谁的,就二嫂那吝啬、抠门,小气巴拉舍不得的性格,会同意二哥拿那么多钱去孝敬公婆?

  呵呵,换成孝敬二嫂娘家还差不多。

  赵宏生:“……”说真心话,要是家里就四五百块钱,他可能是会犹豫不决的下不了决心。

  不过,他不会承认的,尤其是在媳妇面前。

  “你瞎说什么呢,我倒是想把电视机搬过去,你会同意吗?还不得把屋子给闹翻天。”赵宏生有点被人说中心事之后的恼羞成怒,怒斥道。

  “呵呵,反正我听不惯你姆妈说的那些极力捧着老二家的那番话,是真是假,村里人又不是瞎子,有几个会真的相信。”估计钱是出了些,绝对不是全部,就像他们家买电视机公婆私底下贴钱那样。

  “听不惯,你就捡你爱听的听呗,你还敢回嘴不成?”赵宏生今天出门在外也听到不小村里人调侃他的话。

  嫉妒心倒是没有,反而松了压在心底的那块大石头,姆妈至少有电视看了,不会再发生摔跤的意外事故了。

  而且,不管这事包含了多少水分,老二家真金白银的肯定铁打实的出了不少钱。

  这是事实,抹杀不了的。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十个手指头也有长短不一的呢,前些年,爸妈一直偏心他们家不也是事实吗?所以他很看得开。

  只是,有点小小失落。

  “我可不敢当着姆妈的面回嘴,在外人面前也不敢胡说八道的添油加醋,也就敢私底下在你面前忿忿不平的抱怨一两句,怎么,不行啊。”王梅芳有点阴阳怪气的斜眼瞪着赵宏生道。

  “行行行,关起来门来,你说什么都行。”多年的老夫老妻,谁不了解谁的为人。

  这次王梅芳能控制好自己,压住脾气不往外撒,已经很出乎人意料之外了。

  “哼,明天我要回娘家送端午节的节礼了,顺便在娘家住一两天。”在娘家待几天,等这阵风头过了,再回来。

  免得那些八卦好事者故意有事没事在她面前企图挑拨离间。

  “呵呵”赵宏生低头轻声闷笑,他说王梅芳这次怎么这么好说话,原来在这里等着呢,“好,随便你在娘家待几天。”

  这年头,出嫁女回娘家住上一两天是很难得的一件事,因为农村事多,婆家会有意见。

  “哎,早知道我们也应该生一两个女儿,不应该那么早结扎的。”王梅芳有点遗憾的感慨道。

  “哟,你这又怎么了,你不是一直自豪会生吗?专生男孩子?还因为这个,我姆妈对你可特别的纵容。”趁着王梅芳自己提到这个话题,赵宏生借机奚落她几句。

  这些年确实是他姆妈纵容成王梅芳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的性格的,想想她刚嫁过来那会,勤劳贤惠,通情达理的多让人怀念。

  “瞧着二嫂家的美艳,这女儿多孝顺,嫁的多殷实,三天两头,二嫂那亲家托人送东西过来。”这女儿可不比儿子差,逢年过节的往娘家送厚礼。

  羡慕的不仅仅是这徒有虚表的物质重礼,更是女儿的这份贴心的心意。

  这些天,王梅芳因为自私自利之心没有及时拿钱出来给婆婆看病,被赵宏生狠狠的说教了一段,争吵冷战了好些天,她冷静下来后反思了不少。

  看着行动不便的婆婆,拉屎撒尿洗澡都需要人在一旁伺候,心里说不嫌弃,动作上总能先一步做出选择的逃避,像个旁观者那样眼巴巴的远远看着大姐赵芬娟尽心尽力,点点滴滴的细心,耐心照顾,她脸臊得慌。

  在一定程度上,王梅芳对婆婆是有愧疚之心的。

  可要她贴身照顾婆婆拉屎撒尿洗澡,她做不到。

  忽然灵光一闪,那个躺在床上行动不便的人换成她亲妈,她想,她能毫无芥蒂的全盘做到。

  第一次,王梅芳迫切的产生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后悔没能生个女儿。

  “怎么,羡慕二哥二嫂生了女儿了?你不是常说女儿是赔钱货吗?”赵宏生故意挑着眉,戳她心窝子的揶揄道。

  当年是谁眼睛长到天上去了,看几个侄女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挑刺。

  这会子后悔没生女儿了?那可是他赵宏生亲侄女。

  王梅芳:“……”能不提这一茬吗?没看到她现在准备‘改邪归正’了吗?

  “你要真想要个女儿,认个干女儿不就得了?”养在别人家,多划算啊?

  对于王梅芳突发奇想的后悔没生个女儿,赵宏生齐之以鼻的听听就过了,他持反对意见的幸好没有生女儿。

  前面那么多年重男轻女,不算吗?

  真有了女儿,以王梅芳心里嫌弃赔钱货的性格,能对她好吗?

  光羡慕二哥二嫂家的美艳嫁的有多好,为女多孝顺,没想过二哥二嫂对女儿有多好,又是送美艳去镇上学裁缝,又是预备了丰厚的嫁妆,‘十里红妆’风风光光的出嫁。

  瞧瞧二哥二嫂家的小侄女美丽,在镇上读中学,村里有几乎人家的女儿舍得送她去镇上读书的?眼看着下半年初三了,听二哥的意思,只要成绩好,考上高中,还送她去县城读高中,甚至大学。

  昧心自问,王梅芳做得到对女儿这般好吗?

  不论儿子,女儿,男女平等的好。

  不然,瞧瞧大哥家怎么养女儿的,对女儿怎么样?昧了彩礼钱不说,嫁妆一分没有,就带着几身旧衣服清冷的嫁过去了。

  哎,说到上学,想到自家大儿子死活不愿意读书,硬生生的在家跟着村里其他孩子满山偏野的疯,看到就头疼。

  为这事,二哥还特意找他谈过心,问他对家里三个孩子的打算?不上学,就该学门手艺,再不济也得踏踏实实的种地养活自己,而不是调皮捣蛋的游手好闲。

  不要用孩子年纪小为借口,惯着他,还说大哥家的爱民在镇上找熟人混到宰猪场工作去了。

  最后二哥建议过两年,孩子大一些了,找些门路送去部队锻炼锻炼。

  “哎,你在想什么呢?我跟你说话呢?听到了吗?”王梅芳不适宜的及时打断了他的思考,使他从深思中回过神来。

  “你说,我听着呢。”赵宏生淡淡的笑着说。

  “认个干女儿的事还是算了吧,干女儿哪有亲生的好,再说认干女儿是靠缘分的。”农村认干女儿有很多讲究,一般是小孩子不好养活,请了‘活神仙’来算命,算出小孩认在谁名义下能养活长大成人,才会定下这门‘干亲’。

  这年头的干娘,干爹是真真实实的一门亲密亲戚,要请村里有威望的老人作见证,两家人要选一佳日摆设宴席,认认脸,见见亲戚,除了上户籍外,其他的和亲生的没多大区别。

  赵宏生:“……”说过来是你,说过去也是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5页  当前第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1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夜回到七零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