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十年代女医生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珠珠月半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66 KB   上传时间:2018-06-23 20:19:04

  “唔。”方圆点点头,“走,我们下馆子去,我请你吃好吃的。”

  “你这是断头宴吗?”

  “哈哈哈。”方圆大笑。

  方圆并没有把外派的事和家人提及,因为她知道妈妈肯定要各种担心,事情已经定了,着急也没用,干脆等快出发的时候再告诉她吧。

  第二天上午陈主任就找她谈话了。

  方圆已经有心理准备,所以能平静的接受,她问陈主任这次医疗队会分派到哪里?

  陈主任告诉她,医院这次派出四名医生参加医疗队,根据市卫生部门的调派,将会有三名医生到西北省偏远地区支援,留一名支援南华市农村医疗工作。

  不等方圆追问,陈主任告诉她,林院长照顾到她是县医院医疗队唯一的一名女医生,马上到艰苦的北省工作会不适应,把一个留市的名额给她了。

  方圆这才彻底放松了下来,忍不住露出开心的笑容。

  她最怕的是会到遥远的外省,作为一个东部地区长大的人,她听过太多西北省的事,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了大批的人,那里水源稀缺,那里不吃米饭……

  觉得这时候露出笑容不合时宜,有些对不起派到那边的几名同事,她马上端正表情。

  陈主任笑着指指她道:“什么时候你不畏惧艰苦的环境,才是真正成长起来。”

  她还不想太快成长呢,方圆抱着这个念头,脚步轻快的离开陈主任的办公室。

  名单公布后,方圆就要准备去省卫生部门参加为期三天的培训学习。

  临走前,她要把手头的工作给安排好,把现在所负责的病人分别交给外科的刘医生和蒋医生继续治疗。

  还有一个特殊的病人,就是张干事,方圆本以为她不会再来针灸了,没想到固定的针灸时间到时,她还是来了,只是表情难看,一句话也不说。方圆不以为意,心里把两人定为医者和病人的普通关系,也就能调整心态了。

  针灸后告知张干事,她马上要出去学习,学习回来以后再给她针灸一次,就可以结束疗程了。

  张干事从诊床上起来,理好自己的衣服,轻哼一声就走了。如果不是看在治疗确实有效果,她想把这老毛病彻底根除,才不会给这不知好歹的医生好脸色。

  方圆去培训前,她值班期间收治的那个病人,在入院两天后发生休克,一度情况危急,身体各项指标都不正常,器官开始衰竭,最后终于检查出结果,他体内存在好几种寄生虫,已经没有治愈可能,生命剩余时间已经不长。

  病人及家属都没有想到,只是不重的外伤,因吞了蛤/蟆反而造成致命,他们都不能接受这个情况,办了出院,想再到省城大医院求诊。

  蒋医生和方圆也没有阻拦,虽然作为医生,他们知道病人器官衰竭已经没有康复的可能,但是也理解其求生的欲望。

  方圆是临出发前两天才把这消息告诉方晓琴,她妈妈当时瞪大眼睛不敢置信,一直喃喃道,怎么考了大学还要到农村。

  她拉着方圆就想去找陆拥军帮忙,方圆好不容易把她安抚住,告诉她这是院领导决定,已经下发文件公布,是不可能更改的,而且她觉得去农村呆一段时间也没什么不好,正好可以改改自己身上的一些小毛病。

  让方晓琴安慰的是,方圆没有到太远的地方,仍旧留在本市,对她来说,这是不幸中的大幸,特别是她知道其他医生是到西北省的消息。

第25章

  方圆到卫生厅报到的时候, 发现这次召集的医疗队人员还挺多的,市县医院及各医疗机构抽调出来的医务人员近一百多号人。

  其中女性医务人员, 在医疗队伍里占了三分之一,包括有医士和护士。

  三天的培训时间,一天是用来开动员大会,宣读伟大领袖的最高精神和卫生部的指示, 重点学习新的领导纲领, 加强医疗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天分发新印制的医疗手册,组织学习手册里面的基础医学知识, 这也是今后他们的教科本。根据领导人提出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他们将下放到各公社和生产队,为当地培训半农半医的保健员, 筹建基层医疗机构。

  第三天是发放各类物品, 方圆领到了一本红BAO书、一个棕色带有红十字的皮保健箱、一个听诊器、一只体温表。

  分配到省外偏远地区的医生, 还预先领到了全国粮票等一些票证。

  领到物品后, 卫生部门分组,对去往各地的人员进行了目的地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讲解, 以便这批医务人员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生活中。

  三天培训结束后,方圆回到了县城, 为张干事最后针灸一次, 再交接了工作,回到家里收拾起行李, 踏上了下乡巡医的第一站, 余阳县林关公社。

  县卫生部门找了一辆驴车, 派人将她和另一名医生送到县属公社。驴车先把另一名医生送到他所要服务的凤卧公社,再到方圆要去的林关公社,到地方时,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

  他们是一早就出发,中饭都是在驴车上解决的,当方圆从车上下来时,屁股已经被颠出几瓣,下地后腿脚发软,差一点跌倒。

  方圆抬眼望去,一座凹字形的平房就是林关公社的卫生院了,土墙上的白灰应该是刷上不久的,比起她刚经过的一些农居土垛房来说,条件好上许多。

  他们过来的时候,已经有几个好奇的社员跟在驴车后面,动静闹的不小,卫生院里马上也有人迎了出来。

  一行三人,前面一个年长的男同志头发微秃,后面跟着的两个男青年,一个身着白大褂,一个穿着自己打着补丁的衣服。

  “你们好,是来支援我们基层卫生工作的同志吧?”年长的医生带着热切的笑容看着方圆他们。

  “你是路院长吧?”送方圆过来的县卫生部门的干事握着路院长伸过来的手,使劲摇了摇,“我是余阳县卫生局的,今天负责把方医生送到你们这里。”

  他把方圆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

  路院长看着方圆,眼睛发亮,他们这里就是缺女医生,听说方圆是省城医科大学毕业,又在县医院外科室工作过,他对她的到来十分高兴。

  “方医生,你好,你好,欢迎来到我们基层卫生院工作。”

  “路院长,你好。”方圆笑的回应道。

  路院长招呼大家进屋时,卫生局的干事摇手说还要赶路,就不进去了。当方圆的行李被和路院长一起的两个男同志帮忙卸下来后,干事坐上驴车,让人赶紧驾车离开了,他这时回县里,估计要半夜才能到。

  路院长带着方圆参观了一下卫生院,一边和她介绍卫生院的人员情况。方圆知道了路院长是部队卫生员转业的,卫生院现在只有三个人,一起进来的两个男同志,穿白褂的是县卫校毕业分配到这里,另一个是公社社员,现在跟着路院长学医。

  卫生院长方形的正房,左边大间的是一个接诊室,放了两张办公桌,办公桌后面是一张诊床,角落一人高的立柜上了锁,估计里面放了一些医疗器械和药品,右边是个简陋的手术室,里面有一些检查设备。

  东厢房原是病房,里面放了三张钢丝床,但是现在两张床上有私人物品,旁边放着脸盆等杂物,路院长说小林(卫校毕业生)和小钱(社员)暂时住在这里。

  小林和小钱的家都在下面生产队,离卫生院挺远,平时来回不方便,他就安排两个人住在病房了。

  西厢是厨房和小饭厅,堆放了满满的杂物。

  一圈参观下来以后,方圆问路院长,给她安排的住所在哪里。

  路院长道:“对对,小方你赶一天路了,我先带你去住的地方休息。”

  小钱在后面帮忙提着方圆的行李,路院长在前面领路,从卫生院出来,经过几户农居房,三人在一间盖着茅草的土垛房子前停了下来,路程十分钟不到。

  方圆低着头钻过矮木门,看着房子里的情况,心里顿时拔凉拔凉的。

  房子低矮阴暗,土墙和地面都是坑坑洼洼的。一块脏的看不出颜色的布帘把房子隔成两间,左边房间放了一张旧木床,对面的小窗下放了一张快腐朽的破书桌,右面的房间砌有土灶,还有一张断了一条腿的长凳子倒在角落。

  “这本来是公社一个老光棍的房子,他今年年中去世了,房子就空了下来,这次知道你要来,我们公社社长特地为你安排的。”路院长道,他想了一下,觉得自己话里有些不妥,又连忙道,“小方,这原房主虽然过世不久,但是之前我们找人来彻底打扫过,你不会有忌讳吧?”

  方圆艰难的摇了摇头,既然路院长说了,这是特意安排给她的,应该是特殊照顾她了,像小林他们,还没给分配住所呢,她以前也去过农村,奶奶家里没有盖房子之前,条件也不好,但是看到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要生活的地方,她心里还是感到一阵绝望。

  路院长他们走了以后,方圆在房子里站了许久,脚酸了,也没有在那张床上坐下。

  重新给自己鼓了鼓劲,她撸起袖子打算好好收拾一番。

  方圆问了在门口好奇往里打量的几个孩子,知道水井在屋外两百米处,她带上灶台边的木桶,来回打了好几次水,拿着板刷把木床和桌子刷了好几遍。

  看着那张朽烂了一半的桌子,方圆只把脸盆等轻一点的东西放上去。

  接下来把灶房那间也彻底收拾一番,坑坑洼洼的地面扫干净,只是可惜墙和地面都是土块,再理也干净不到哪去。

  等木板床干了以后,方圆才把自己的床被铺上去。坐在柔软的被面上,她又是一阵发呆。

  从包里拿出了之前剩下的两个水煮蛋和一块冰凉的菜饼,这时小林敲门进来,给她送了一壶热水来,方圆万分感激。

  她喝了两口热水,简单擦洗一下就躺到床上去了,第一次感觉全身都脏的情况下,还能快速入睡。

  今天她实在太累了,身心俱疲。

  晚上方圆迷迷糊糊之间,感觉有什么东西顺着她的腿往上爬,她突然惊醒过来,伸手隔着裤子揪住那团软呼呼吱吱乱叫的东西,全身毛一下炸了开来,惊叫一声,把整条裤子都拽了下来,手中紧紧抓着那团东西不敢放手,连同裤子一起,狠狠的扔到远处。

  抱着被子还有些惊魂未定,她望着满室漆黑,说不出的害怕和无助。

  过了一会儿,房里不时传出吱吱乱叫声,老鼠顺着墙角到处乱窜,似乎不止一只,有好几只老鼠在打架、追逐,它们占据了房子,成了黑暗的主人。

  方圆一直抱着被子坐在床中央,她不敢躺下来,怕头顶的老鼠窜的太快掉下来,也不敢靠着墙壁,怕肩膀上随时会爬上一只。

  头枕着膝盖,她半睡半醒,一直到天亮。

  整个人有些恹恹的起来后,她忐忑的走到门边,看着昨天扔到这里的裤子,犹豫许久,到灶间拿了一根火钳,把裤子夹起来,当里面一团掉落下来时,她吓得尖叫着躲开。

  是一只死透的小老鼠。

  方圆拉开门,把这只小老鼠夹出去扔了。

  相比低矮房子沉闷的空气,清晨的林关公社笼罩在茫茫白雾里,既开阔又美丽。空气里带着一丝湿润与清甜,远处是一片开阔的田地,朦胧中有社员拉着水牛出去吃牧草,旁边的土垛房前,有人捧着一个粗瓷碗蹲在大石头上吃早饭。

  一个刚从自留地里掐了一把嫩葱回来的大婶经过方圆前面,好奇的打量了她一下,过来招呼道:“你是卫生院刚来的医生吧?起得倒早啊。”

  “你好。”方圆点头回应道,她不自然摸了摸自己的头发,昨天睡前把头发放下来了,刚起来没有梳头,现在披头散发,样子肯定十分糟糕。

  “你是哪里人啊?听话音和我们差不多,也是余阳县的吧?”

  “是的。”

  方圆看着大婶还要往下问的架势,连忙告辞回屋了。

  土灶里有一口铁锅,后面堆着几捆木柴,看来是路院长他们给她备的。

  方圆坐在灶前,折腾了半天,灶里的火还是生不起来,她只有放弃了。

  一头卷曲的头发披散,只用一根发绳系在后面,脸上沾着黑灰的污渍,还没有洗脸刷牙,方圆不知道接下来先干什么时,一阵生理反应提醒她。

第26章

  方圆在房间没发现厕所, 她走出门,问门口经过的一个孩子最近的厕所在哪。

  孩子对初来乍到的陌生人挺好奇, 拉着方圆的手,蹦蹦跳跳地在前面带路。

  房子后方一条不宽的泥石路边上,有一个用木板搭砌起来,上面盖着茅草的公厕。

  毛厕用木板隔成三个厕位, 方圆看着高及大腿处, 满是黑黄污渍的圆木板,她需要坐上去才能方便, 最主要,毛厕前面没有一点遮拦。

  一阵风刮过,棚顶的茅草簌簌作响。

  方圆忍着生理反应, 站在对面望着这个半开放式的厕所, 没有勇气走过去。

  带她过来的孩子以为方圆担心没手纸, 她跳起, 从不高的棚顶拿了一块竹片下来,咧着牙高兴的递给方圆。

  方圆呆愣的看了竹片一会儿, 连忙摇头表示自己用不上,她按着肚子, 问孩子, 附近哪里还能方便的地方么?

  孩子想了一下,摇了摇头。

  这时有两个扛着锄头拎着菜篮子的女社员前后过来, 直接在方圆面前脱裤子, 坐下来如厕, 两人还一边聊着天,她们看着方圆,有些奇怪这个陌生的姑娘披头散发站在毛厕前面发什么呆。

  这时又有一个男社员过来,方圆看到,转头就跑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十年代女医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