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忠仆之妻_分节阅读_第120节
小说作者:暮序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57 KB   上传时间:2018-08-24 20:45:37

  “程绍禟此举,乃是奉朕之旨意!但凡手上沾染了无辜百姓鲜血之徒,不管他是拼死抵抗,还是举手投降,一律杀之以平民愤!”

  满殿鸦鹊无声,朝臣们心中如同掀起一阵惊涛骇浪,无论谁也没有想到,程绍禟此举不过是奉命行事。

  赵赟脸上一片阴狠的神情:“对付穷凶极恶之徒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要比他更狠,比他更恶,而不是跟他讲什么仁义道德!”

  “你们谁敢保证,这些所谓的降兵,投降之后就真的能洗心革面,从此安份守己?他们是匪、是贼、是手上沾了无辜者鲜血的郐子手,朕不只要杀他们,便是与他们狼狈为奸,相互勾结的当地官员,一律就地斩首示众,绝不轻饶!”

  朝臣们被他语气中的肃杀唬住了,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只是谁也不敢再多话,均低下头去。

  见他们一个个都老实了下来,赵赟冷笑一声,缓缓地又道:“众卿家可还有其他事情要奏?”

  朝臣们被他唬得胆寒,便是原本有事要启奏的,此刻也没了那等心思。

  赵赟也不在意,不疾不徐地又道:“去年因四处纷争未平,各地不少学子被耽搁在路上,以致未能及时赶赴京城参考,朕欲于明年加开恩科,不知众卿家意下如何?”

  “陛下圣明!”朝臣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赵赟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该如此识趣才好,也不必他再多费唇舌。

  散朝之后,看着那个明黄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殿内,朝臣们暗暗松了口气,随手抹了一把额上的汗,这才惊觉背脊也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先帝一心修道寻仙不理政事,他们的日子虽然好过,但是朝政大事也确实难以施展;如今金殿上的这一位,倒是比先帝不知要勤勉多少倍,政事更是从来不会含糊,但他们每一回上朝都是担心吊胆,待下朝后坐上归家的轿子,均会生出一种劫后余生的诡异之感来。

  吏部尚书抹着冷汗,忽地觉得,其实就算下一刻陛下下旨让自己荣养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不必每日担惊受怕,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毕竟自己也是一把年纪了,再经不得这般吓。

  湖州衙门内,程绍禟坐在堂前,翻着李副将呈上来的湖州知府供词,皱着眉问:“可都审问清楚了?”

  “都审问清楚了。”李副将回答。

  程绍禟点了点头,将供词折好:“庞大人想来也快到了,善后之事便交由他处理,传令下去,着众将士好生歇息,养精蓄锐,三日之后出发前往平州!”

  “是!”李副将领命而去。

  “将军,咱们一下子杀了这么多降兵,恐怕朝中会有些……”一旁的小穆替他整理好桌上的案卷,有些忧虑地道。

  “无妨。”程绍禟拂了拂袖口,反问,“那你觉得那些人可该杀?”

  小穆呆了呆,想到那日湖州百姓跪在将军马前,请求将军为他们惨死的家人作主的一幕幕,当即啐了一口,咬牙切齿地道:“那些全是畜生,自是该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既是问心无愧,又何惧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程绍禟平静地道。

  “是,将军说得对!大丈夫行事但求无愧于心,旁人看法如何又有什么打紧。”小穆挺着了腰板,朗声道。

  程绍禟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去好生歇歇,还有不知多少场仗在等着咱们呢!”

  平江以南仅是取下了湖州,接下来还有平州、雍州、宜州,可他剩下的却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平江以南彻底平定后便要继续南下,一路平乱,直至——离岛。

  晋源,离你我兄弟再次相见的日子,只剩不到三年了。到时候,生生死死,恩恩怨怨,也该有个了断了。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死与共,不离不弃,皇天后土,共鉴此心。

  昔日镖局兄弟结义的誓言犹在耳边,他眸色幽深,也不知过了多久,才低低地叹了口气。

  道不同,难以为谋,往日情义,难抵各为其主。

  三日后,大军拔营,程绍禟一身戎装,骑着战马领着众将士出城,城门上悬挂着的数十个人头,长发覆面,见证着这座城池刚刚经受的一场劫难。

  城外十里,路的两旁站着不少拖儿带女,衣衫破烂的百姓,待大军越来越近后,不约而同无声地缓缓跪下。

  程绍禟察觉这一幕,喉咙一堵,双唇微动,想要说些什么话,却发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大道上,只有马匹的‘哒哒’声、兵士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伴着飞扬的尘土渐渐远去,也掩住了劫后余生却又大仇得报的不少百姓含泪的双眸。

  这一年,朝廷大军在统帅程绍禟的带领下,势如破竹,先后平定湖州、平州之乱,直取雍州,而大军所到之处,血流成河,程绍禟不论乱匪降或不降,该杀的绝不手软,待到次年开春之时,随着雍州八县中的六名知县人头落地,朝廷大军再平定一城。

  自此,大军统帅程绍禟亦得了一个‘煞神’的名号,关于他的种种杀人如麻事迹在民间迅速流传开来。

  启元二年,皇后诞下嫡子,又逢雍州平定的捷报传回,启元帝赵赟龙颜大悦,不及嫡子百日便赐下名‘瑞’,是为祥瑞,足以看出他对嫡子之看重。

  皇后拿着他御笔亲书的‘赵瑞’二字,迟疑良久,方道:“他到底还小,陛下如此盛宠,只怕他年纪小受不住这天大的福气。”

  赵赟冷笑:“朕之嫡子,亦为天之骄子,又有什么福气是他受不起的?至于那些魑魅罔两,若敢犯我儿,必教他们有来无回,彻底毁灭于天地之间!”

  听他这般说,皇后又是感动又是叹息,到底不再多言,只默默地在心中向八方诸神祷告,祈求八方神明护佑他们父子。

  启元帝加开恩科,错过了上一科的各地举子齐齐涌集京城,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春闱。

  凌玉挺着即将临盆的大肚子,含笑听着周氏眉飞色舞地说着新得的孙儿种种趣事,听到杨素问新任娘亲的手忙脚乱,她便不禁直想笑。

  真是没有想到当初那个乍乍呼呼的直率傻丫头,如今也为人妻,为人母了。

  “媳妇诞下了长孙,此刻我便是双眼一闭,两腿一伸,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说到最后,周氏长长地叹息一声道。

  没能为凌家生下传承香灯的儿子,一直是她最大的遗憾,尽管相公从来不曾因为此事而怪过她半句,待她更是一如既往,可她却始终觉得过意不去。

  如今她总算是彻底放下了心头大石,他日九泉之下也能坦然面对凌家的列祖列宗了。

  凌玉听罢蹙眉:“娘你胡说些什么,好好的怎说这些,若是让爹听到了,只怕又有一番啰嗦。”

  周氏拍了拍嘴巴:“是是是,是娘不好,大好日子说这些。”

  尽管周氏从来不曾说过,但凌玉多少也是知道她的心事的,曾经她一直气不过老爹性情专横,把家中诸事都压在娘亲的身上,可如今年纪渐长,她的看法也渐渐有了改变。

  她的老爹,纵是满身的毛病,只对子嗣的不执着,并一力承担起无后的罪名这一条,便远胜世间上许多伟岸大丈夫。

  “若你姐夫此番能高中,你姐便也算是熬出来了。”想到如今暂住在家中的大女婿梁淮升,周氏又忍不住一脸期待地道。

  凌玉笑了笑,敷衍地回答:“是啊,到时再寻份好差事,姐姐便正式成了官夫人……哎呦!”

  “怎么了怎么了?”见她话音突变,周氏唬了一跳,忙问。

  凌玉勉强地朝她露出一个笑容:“娘,我大概是要发动了……”

  ***

  小石头与赵洵、诚哥儿、昌哥儿几个孩子围着摇篮,看着里面那小小的襁褓,吱吱喳喳地说开了。

  “为什么他的脸蛋不红了?”

  “为什么他总在睡觉?都不会饿的么?”

  “他这样包着手脚,会不会不舒服?”

  ……

  皇后含笑地听着他们的童言童语,瞥了一眼明明板着一张脸,可一双眼睛却显得异常明亮的赵赟。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陛下居然会有此闲心,带着这帮小孩子过来看出世没多久的儿子。

  下一刻,她便见他得意地扬了扬嘴角,随即拢嘴佯咳一声,威严地道:“好了,你们也该回去继续念书了,不要再围着朕的儿子吱吱喳喳个没完没了,吵到他睡觉,朕必不会轻饶了你们!”

  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即噤声,齐唰唰地一字排开:“谨遵陛下之命!”

  见他们如此听话,赵赟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便见他们规规矩矩地鱼贯而出,待出了门,一窝蜂似的往外便跑。

  “今日轮到我抡双锤了,你们不能跟我抢!”

  “谁跟你抢,你那小身板,能抡得起双锤么?”

  “不要瞧不起人,小石头都能抡,凭什么我就不能!”

  “就凭他能压着你揍!”

  “哈哈哈,说得对说得对!”

  “那是以前,以前以前以前!”是诚哥儿气急败坏的声音。

  “要不你再与他比划比划,看这回还是不是一样?”昌哥儿坏笑着道。

  “好啊好啊!输了可不许哭鼻子!”小石头兴奋地接了话。

  “比就比,谁怕谁啊!”

  ……

  笑闹声渐渐远去,赵赟嘴角抽了抽,自言自语般道:“朕怎么觉得这帮兔崽子越来越不像话了……”

  皇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察觉他不悦的视线,连忙掩饰住笑意,俯身将不知什么时候醒了过来的小皇子抱了起来。

  赵赟探着脖子望着皇后怀里的儿子,眉头都快要拧到了一起。

  “小殿下醒了也不吵不闹,可见是个会心疼人的,将来必定是个孝顺的孩子。”彩云看到赵赟凑过来的身影,连忙退到一旁,偷偷瞥了一眼他的表情,斟酌着道。

  “这会儿倒是乖,若闹起来的时候,真能把给人恼死。”皇后怜爱地道。

  赵赟继续瞪着那张已经白嫩了不少的小脸蛋。

  小家伙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回望着他,片刻之后,小嘴一扁,哇哇哇的哭了起来。

  “他他他、他怎、怎么了,怎么突然就哭了?”赵赟目瞪口呆,结结巴巴地问。

  “想来是饿了。”皇后柔声哄着儿子,随口回答,很快便有奶嬷嬷急急走了进来,抱着小皇子下去喂奶了。

  哭声嘎然而止,赵赟也松了口气,又略有几分得意地道:“朕的嫡子,如何会是个被朕瞪几眼便吓哭的胆小鬼。”

  皇后默然片刻,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

  “娘娘,陈嬷嬷使人来回,程夫人生了位小千金,母女平安。”正在此时,明月进屋来禀。

  “小千金?”皇后先是一怔,随即便笑了,“如此一来,程将军夫妇也是儿女双全了。”

  赵赟却是皱了皱眉,嘀咕道:“小丫头片子顶什么用,还不如多生几个儿子,将来父子同上战场,那才算好呢!”

  皇后:“……”

  ***

  凌玉也没有想到这一回生产竟是如此顺利,抱着新得的小女儿在怀中时,她的脸上不禁扬起了幸福的笑容。

  王氏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不停地摩挲着手掌道:“老大家的,给我抱抱,给我抱抱……”

  小孙女,娇滴滴软绵绵的小孙女,她这辈子还没有养过这样的小姑娘呢!

  凌玉见她如此欢喜,笑着女儿小心翼翼地递到她的怀里。

  屋里的青黛茯苓等侍女见王氏如此笑颜逐开,可见确确实实是喜欢小孙女,彼此对望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释然。

  “娘,大嫂,也把小侄女抱出来让我瞧瞧啊!”屋外的程绍安急得直跺脚。

  王氏装作没有听到,抱着孙女儿不肯撒手:“这丫头长得像娘,性子嘛,这会儿瞧着,倒是跟她爹小时候一般模样,又省心又乖巧。”

  凌玉还是头一回听到她说起程绍禟小时候的事,对她用‘省心乖巧’四个字来形容那个民间传闻中‘煞神’,一时有些无法想像。

  只是,想到那个人,她不禁有几分失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1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0/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忠仆之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