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在七十年代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七年玉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84 KB   上传时间:2018-09-09 18:07:06

  “二姐,我们现在回去吧。”

  回到县城,温凤生就把水产生意,还有在省城买房子一事告诉了沈文月。

  沈文月觉得这是件大事情,她不能一个人擅自做主,得和丈夫商量一下。

  第二天,温凤生他们三个人回到了鹿儿庄,把卖水产和买房子的事情告诉了温庆宝。

  这次,温庆宝对在省城买房子没有提出反对。他认为儿子马上就要上大学了,在省城里有一套房子会很有面子,到时候给儿子说媳妇也好说。

  四千块,可以说是温凤生他们家全部家产了,是这两年沈文月她们做衣服赚的。

  买房子的事情就定了下来,不过暂时不急。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搞水产。

  温凤生答应省城那几家老板,先弄一千斤的鱼和黄鳝等水产供应给他们。

  靠温凤生一家人在两三天内是弄不到这么多的鱼的,温凤生就想了个办法,可以拿钱收购鱼和黄鳝,这样村里的人就会主动去捉鱼抓黄鳝和泥鳅,然后拿来卖给他们。

  温凤生以一毛钱一斤收购鱼、黄鳝、泥鳅。

  村里人见温凤生一家收购鱼和黄鳝,都觉得他们是疯了,不过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情,有钱不赚是傻子。

  两天内,温凤生一家就收集到一千多斤的鱼、黄鳝、泥鳅、还有螃蟹。

  鹿儿庄去省城要三四个小时,温凤生特意去县城请了一辆货车,把鱼和黄鳝装在盆里和桶里,运到了省城。

  省城里的几个饭店给温凤生的价格是两毛钱一斤鱼,三毛钱一斤黄鳝和泥鳅。

  温凤生送来的鱼和黄鳝又肥又大,几个饭店的老板都非常满意,立马就把钱给了温凤生,还让他每隔两天送一批过来。

  温庆宝是跟着温凤生一起来省城,见就这样轻轻松松地赚了几百块钱,心里非常震惊。

  “爸,我们得扩大收购,去隔壁几个村收购。”

  “好。”温庆宝见收购这些鱼和黄鳝这么赚钱,自然不反对扩大。

  父子俩回到家,沈文月见收购鱼和黄鳝这么赚钱,就让他们父子俩专心做这个,家里的茶叶就靠她们母女三个人采。

  村里人见温凤生他们母子俩继续收购鱼和黄鳝,自然是巴不得,整个村子里的人干劲满满地去捉鱼和抓黄鳝。

  至于,温凤生他们把收购来的鱼和黄鳝卖到哪里去,他们没兴趣知道,也没有眼红地去举报他们父子俩。

  不过,在这个时候收购鱼和黄鳝不属于违法违纪的行为,因为鱼和黄鳝不是村里集体养的,不算是公共财产。

  父子俩扩大收购,一个星期就赚了一两千块钱。卖了半个月,就把省城里那套房子买了下来。

  高考结束后的大半个月后,高考成绩下来了。

  1979年的高考的总分是600分,温凤生考了555分,没有任何意外地考了他们省的第一名,是他们的省状元。

  分数和他估算的差不多,他的数学、物理、化学基本上没有扣分。这扣掉四十五分,是在语文和政治上扣的。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上辈子大舅被人顶替的事情,其实是我本人大舅的真实事情。当时我外公是生产队的队长,他们村里的书记当年被我外公斗过,书记就记仇了,我大舅考中大专,书记为了报复,就把我大舅刷了下去,让别人顶替了我大舅。因为这件事情,我大舅的一生差不多毁了。

  如果我大舅当年去上大专,或许他这一生就不会这么凄惨。

第27章

  满分六百分, 温凤生考了五百五十五分,这个分数是非常高, 毫不意外地成为了他们南江省的理科状元。

  自从高考恢复后,全国对高考的关注非常高, 完全不输给后世, 温凤生这个理科状元自然也受到了强烈的关注。

  不止市里有记者来采访,就连省里也来了媒体采访。一时间, 温凤生可以说成为了他们整个省的风云人物,准确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考上了省里的理科状元, 而且是南江省恢复高考后,第一个考这么高的分,可以说是南江省的骄傲, 省里自然会有些表示。

  省里奖励了温凤生五百块钱。省里有表示了,市里自然也要有些表示, 白云市的政府奖励温凤生三百块。省里和市里都有了表示, 县里自然也要有所表示,白玉县的政府奖励温凤生两百块。

  温凤生所在白玉高中,当然也会有所表示, 毕竟这是他们学校有史以来第一个理科状元。从今以后, 他们白玉高中会变成著名的高中。

  白玉高中没有什么钱, 但是很阔气地奖励温凤生两百块,和县政府一样。

  温凤生光奖励就有一千二百块钱,在这个时候一千二百块可是巨款。

  一时间,来拜访温凤生家的人都要把他家的门槛都踩烂了。

  温凤生写了封信给远在帝都的余秋阳, 把他高考的成绩告诉了余秋阳。

  余秋阳收到信后,心里非常开心。虽然他早就知道温凤生高考一定能考得好,但是没想到温凤生考的这么好,心里是非常的自豪,四处向他朋友炫耀他的好学生考了五百五十五的高分。

  五道口职业技术员学院的校长听说余秋阳的学生考这么高的分,二话没说地表示一定要让温凤生来他们的学校,不能被隔壁的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抢走。

  余秋阳表示温凤生一定会填他们学校的,而且是数学系,绝对不会被隔壁的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抢走。

  听到余秋阳这么说,校长这才放心。

  五道口职业技术员学院的校长不是乱担心,隔壁的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真的在打温凤生的主意,怕温凤生被隔壁的五道口抢走,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的校长特意派人来白玉县寻找温凤生。

  听说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的动作后,五道口的校长坐不住了。虽然余秋阳说温凤生会报他们的学校,但是如果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诱惑温凤生,听说这个温凤生今年才十四五岁,心思单纯、要是被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骗了,改变主意报考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那就糟糕了。

  五道口的校长把余秋阳叫来,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余秋阳见校长这么担心,趁这个机会想给学生谋取到一些好处,比如说奖学金、学杂费全免、平时还有生活补贴等。

  至于学费,犹豫高考才恢复,目前上大学是不要钱的。虽然学费免费,但是学杂费和住宿费什么的还是要交的,对于贫困的农村家庭来说,这也是一笔“巨款”啊。

  “老陈啊,我怕隔壁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会给凤生不少好处。”余秋阳微微拧着眉头,神色看起来非常担忧,“凤生家里的条件不怎么好,我怕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抓住这一点,给凤生开出所有费用全免,还给凤生补贴什么的。”

  陈校长一听这话,脸色立马变得严肃:“温凤生同学家里条件困难,自然要一切费用全免。你去跟他说,我们不仅让他一切费用全免,还给提供奖学金,还有生活补贴。”

  “老陈,你说的这些事是一年,还是……”

  陈校长非常豪气地说:“当然是四年全免。”

  “老陈,四年怕是不够啊。”余秋阳笑着说,“我这个学生以后怕是会考研,甚至考博。”

  陈校长听到这话,不仅没有苦下脸,反而双眼顿时一亮,神色有些激动:“真的啊?”

  余秋阳轻轻点了下头:“恩,如果他来我们学校,我会要求他考研考博。”余秋阳觉得温凤生在数学上有天赋,想把温凤生培养成一个数学家。如果数学家这个目标太远大了,那把温凤生培养成一个数学教授也不错。

  陈校长大手一挥:“行,只要他在学校一天,他的所有费用就全免。”

  有了陈校长这番话,余秋阳心里就满意了。

  “好,那我明天就出发。”

  “老余,你务必要把这个温凤生带到我们学校来啊。”陈校长这么重视温凤生是有原因的,高考恢复了三年,考上五百分以上没有几个。去年,全国就三个人考了五百分以上,最高分考了五百分三十分,还被隔壁的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抢走了。今年的分数虽然公布了,但是各个省的成绩还没有统计,目前还不知道全国有几个考了五百分以上。

  今年本地,也就是帝都,没有一个人考了五百分。加上,温凤生有可能考了全国最高分,这么一个全国状元来到他们学校是多么一件光荣的事情,所以陈校长十分重视温凤生。

  “老陈,你放心,我一定会把凤生带到我们学校来。”

  第二天,余秋阳带着陈校长的期望,出发去白玉县。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加上几个小时的汽车,终于到了白玉县。

  余秋阳比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晚来一天,好在温凤生还没有开始填志愿。

  被余秋阳料中了,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的人给温凤生开出了不少好处。不止这样,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还去了白玉县的政府,跟政府人员说了一堆好话。当然,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的人还去了白玉高中,找校领导也说了一番好话。

  白玉县的领导和白玉高中的领导都劝说温凤生填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

  余秋阳对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的人的手段感到佩服,如果温凤生不是他的学生,怕是早就答应填报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

  对于余秋阳的到来,温凤生一家人十分的欢迎。沈文月和温庆宝简直要把余秋阳当做祖宗一样供奉着,如果不是余秋阳悉心地教导温凤生,温凤生怎么可能考这么高的分,怎么可能考上省里的状元。

  余秋阳把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的校长的那番话告诉了温凤生他们,惊得沈文月和温庆宝倒抽一口冷气。

  “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还提供凤生出过留学,而且还是公费的?”这个条件是余秋阳在临走的时候,跟陈校长附加的。

  “对,如果凤生到时候要考研考博,学校会全力支持他去国外留学的。”余秋阳想把温凤生培养成一名数学家,自然是要让温凤生出过深造。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国外的教育资源和条件是要比国内好。

  温凤生没想过考研考博,现在听余秋阳这么说,他不禁有些心动。上辈子,他不是个文化人。这辈子,他可以做一个高学历的文化人。

  “出国留学啊!!!”沈文月和温庆宝想都不敢想。他们连南江省都没有出过,去帝都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了,没想到儿子将来有一天还能去外国读书,这简直是……他们祖坟一定是冒了青烟。

  余秋阳目光慈爱地望着温凤生:“我希望凤生以后能出国深造,所以这才跟我们学校的校长要求的。”

  温凤生一脸乖巧地说道:“我听老师的。”

  余秋阳见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拜会了白玉县的政府,还有白玉高中的领导,自然他也要去走一趟,不然不就显得他们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没有诚意。

  县里和白玉高中的人得知余秋阳之前下放到鹿儿庄,而且是他亲自教导温凤生的。

  听到余秋阳这么说以后,县里的人和白玉高中的老师终于明白为什么温凤生能考的这么好,要知道温凤生当初考进白玉高中的时候成绩中等,忽然之间成绩变得非常好,老师们还以为温凤生开窍了,没想到是有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授亲自教导。

  既然温凤生和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有这么一段渊源,县里和学校就没有再劝说温凤生报考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了。

  再说,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全国著名的大学,和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不相上下。温凤生去了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对他们县里和学校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的人得知温凤生和余秋阳的关系后,就放弃了劝说温凤生报考他们的学校。

  没有任何意外,温凤生的志愿填写了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自然是数学。

  余秋阳还有事,在温凤生家里呆了几天就回帝都了。温凤生还要等待录取通知书,暂时没法跟余秋阳去帝都。再说,他还要赚钱,在上大学之前,最起码要把老家那个土房子推到,重新盖一个水泥房。

  ~~~~

  自从温凤生考上了他们省的省状元,他们一家人在村里的地位是直线上升。之前,欺负他们家的生产队队长的一家人,立马变了脸色,谄媚地来讨好他们一家人,说温凤生是他们村里的荣耀,还说温凤生要是上大学的钱不够,他会发动全村的人凑钱,一定要让温凤生上得了大学。

  之前,和他们一家断绝的关系的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也纷纷改变了态度,可以说是三百六十度大大改变,对他们家的态度十分亲切。

  这不,沈文月他们刚从地里回来,就见她的婆婆和几个妯在他们家门口。

  “月子,你们回来了啊。”吴氏,也就是沈文月的婆婆,神色非常亲切,完全没有以前的嫌弃和冷漠。

  李翠花也满脸笑容:“月子啊,我做了菜,你们一家人就去我家里吃饭吧。”以前的李翠花完全看不上沈文月,但是现在不同了,沈文月的儿子考中了状元,以后还要去首都上全国最好的大学,这前途不可限量,她必须讨好沈文月。

  其他两个弟媳纷纷点头附和:“二嫂,大嫂家做了一桌子好菜,我们也是托了你的福,能去大嫂家吃好吃的。”

  沈文月冷眼地看着婆婆和几个妯娌:哼,她儿子没有考大学之前,这几个都看不起她,还和他们一家人断绝关系不来往。现在,她儿子考上了省状元,都纷纷来攀亲戚,这副嘴脸还真是难看。

  “月子啊,你大嫂一大早就去镇上买了不少好菜。”吴氏走到沈文月面前,想伸手拉着沈文月的手,却被沈文月躲开了。

  李翠花笑呵呵地说:“咱们凤生考上了省状元,应该好好地庆祝下,我就做个主烧一桌好菜,请我们一家子人吃饭。”

  “咱们凤生真是厉害啊,考了五百多分,是名副其实的状元啊,这要是搁在古代,凤生以后是要做大官的。”

  “可不是么,咱们凤生从小就聪明,我一早就知道凤生以后会有出息,但是没想到凤生这么有出息,考中了状元。”四婶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现在整个县的人,不对,是整个省的人都羡慕我们温家。”

  沈文月面无表情地听着婆婆和几个妯娌花式夸她儿子,别人要这么夸她儿子,她会很高兴,但是这几个人夸她儿子,她只会觉得可笑,甚至有些恶心。

  “月子,凤生呢,和他爸什么时候回来?”

  沈文月冷冷地看了一眼吴氏她们,“你们不是和我们家断绝关系了吗,不是再也不和我们家有来往吗,不是觉得有我们这样的亲戚很丢脸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在七十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