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福女_分节阅读_第13节
小说作者:寒小期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25 KB   上传时间:2018-12-21 16:39:58

  娇娇摇头:“不认识,这些事儿也是听说的。”又道,“咱们继续玩吧?我看街面上的花灯都点起来了。”

  刘三少爷眼神复杂的看着她:“你知道吗?他刚才问了……罢了,下楼玩吧。”

  不过,这一日的花灯会,因着众人都各有心思,真正能玩得高兴的,估计也就是娇娇和刘五娘了。

  娇娇是因为知晓上辈子的事情,哪怕她嫁人后就跟刘家没什么来往了,可该走的节礼年礼却是不曾缺过的。因此,她很清楚刘家并不曾遭到什么坎坷磨难。相反的是,刘家在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还挺好的,虽不像娇娇的夫家那般幸运,可对比之前,却也是走了上坡路。

  刘五娘就是单纯好玩了,她人小忘性大,早先还对比娇娇为自己抱屈,转眼就跟娇娇又好上了。俩人结伴去了街面两边的摊位上,挑挑拣拣的选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她俩都不差钱,街面东西也便宜,因此很是买了一大堆。别的就不说了,单是各色花灯簪就买了十数根。

  那花灯簪也算是焦邺县花灯会的特色之一的,其实说白了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无非就是一根木簪的尾端绑了一个小小的花灯,只是创意新颖,真论起来确是不算什么。倒是县城里的银楼里,会有银制和赤金的花灯簪,有些还是镶嵌着玉石、宝石的,那才是真的名贵。

  娇娇自问姻缘已定,那是半点儿不愁的,权当自己是来玩乐的,陪着小表妹刘五娘买了一根又一根的花灯簪,又搜罗了一大堆女孩子用的事物,倒是让随行的仆妇叫苦不迭。

  待时间不早了,在刘家几位少爷的连番催促下,娇娇和刘五娘这才意犹未尽的返了家。

  对比这俩没心没肺的,刘四娘简直就要气结。她本意是想抓住花灯节的好机会,觅得一位佳婿。结果一表妹一亲妹,眼珠子都快黏在小摊上了,无论怎么说怎么劝,就是不肯走快些,愣是从街头逛到了街尾,弄得她只急急的去塘边放了花灯,根本就没时间跟俊郎官来个花灯下的偶遇。

  俩妹妹拖后腿,兄弟们又急着赶回家,刘四娘几乎气得呕血,却不得不跟着回到了府中。

  一进二门,刘四娘就甩着袖子往后头去了,竟是连亲妹子都不等了。刘五娘愣了一下,没等她追上去,娇娇就拉了她一把:“还是先去老太太那边吧,怎么说也该请个安再回房歇着。对了,再把咱们买的这些东西叫老太太过过眼,兴许还有她喜欢的呢。”

  刘五娘买这些小玩意儿本就图个好玩,不至于那么小气,闻言就点头答应了,俩人结伴往刘母处走去。

  至于几位少爷,直接就没进二门,而是去前头将今个儿发生的事情尽数告诉了三位老爷。

  前院里是个什么情况,娇娇并不知晓,她一面命人呈上今个儿的收获,一面随口说了那位奇奇怪怪的大人。

  虽说娇娇上辈子的夫家极富,她也跟着见过不少世面,可她到底是个女子,见的不是老太太就是太太,不然就是未嫁的小姐和尚且年幼的少爷。那些大人物们,她是一个都没见过。

  就连她最好胖友石二太太俞秋娘的亲大哥——那位有着诸多神奇操作的县太爷俞承嗣——她也从未见过哪怕一眼,只是跟俞太太分外熟悉。

  “……那人说他是外祖父的故交,还说什么过几日会前来拜访的。”娇娇面色平静的复述道。

  刘母原还想着随便拣几样小玩意儿,权当逗孩子开心,结果一听这话,顿时没了那心思,只一叠声的问道:“那人没说自己叫什么名字?那说没说来意?对了,那人多大年纪?有什么特征不曾?”

  娇娇将知道的都说了,末了又道:“他后来又喊三表哥去旁边说了几句话。”

  “好,我知道了……时候不早了,你们退下去吧。”刘母听了娇娇的描述,顿觉心头难安,偏还要强忍着不安劝她们下去休息。

  “外婆你别担心,应该不会是什么坏事的。”娇娇临退下前,还多劝了刘母一句,虽说她并不清楚刘家未来的发展,但肯定是好的。

  可惜,观刘母的脸色,她显然没能听得进去娇娇的好意劝说。

  待娇娇等人离开不久,刘家三位老爷便相继到来。

  彼时,刘母早已挥退了众女婢,连一贯信任的嬷嬷都被她轰了出去,她只靠坐在太师椅上,面色凝重的等着什么。直到儿子们到来后,她才道:“说吧,娇娇说那人拉着三郎私下聊了几句,他到底跟三郎说了什么?”

  刘大老爷上前将事情一一分说,只将刘母听得心神巨震,忍不住双手直颤:“怪不得,怪不得啊,当初我逼问荷娘,到底是谁坏了她的名节,她就是咬紧了牙关不说,逼急了,就说给她三尺白绫索性了结了性命,省得连累了家里。”

  一声长叹后,刘母不知是怕还是赞,只道:“原来,竟是这么一回事儿!”

  “可五妹已经没了啊!”

  “是啊,荷娘没了。”刘母喃喃自语般的说道,“荷娘打小身子骨就好得很,出嫁还不到六年,就没了。我知那冯源对荷娘一往情深,必是荷娘因着思虑过重才熬坏了身子骨。可娇娇她……”

  刘母整个人好似被抽走了魂一般,两行热泪从眼角流下,满脸满目俱是刚醒悟过来的痛楚:“我的荷娘啊,你怎么就闯下了这般弥天大祸!”

  众人皆默。

  很多事情本就不需要说得这般通透,就是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从哪里看出了破绽。

  再看刘母,仿佛一瞬间苍老的十岁,懊悔之情溢于言表:“不该啊!当初就不该留娇娇在家小住的!年前她一病倒就该立刻送她回家!要是……”

  ——要是娇娇在年前就已离开,又怎会在焦邺县的元宵花灯会上与那人相遇呢?

第18章

  就算刘家买得起绫罗绸缎、古董玉器,却没法买到后悔药。

  连着两天,刘母都病怏怏的,怎么都提不起精神来,甚至一合眼就会梦到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不过,她还是叮嘱了又叮嘱,让所有人都闭嘴,万万不得在娇娇跟前透露半点儿口风。

  所幸,刘家这三位老爷尽管能耐不一,口风还是很紧的。二老爷在当天回院子时,还特地召了他长子到跟前,仔细的叮嘱了一番。

  也因此,即便其他人都知道了他们在元宵花灯会上遇到了已逝老太爷的故友,但更深一层的事情,倒是暂时被压了下来。

  刘府看起来是一派祥和,风平浪静,可在知情者眼里,却是十足十的暴风雨前的宁静。

  娇娇本人倒是毫无所察,最多也就是觉得刘母这两日情绪不太好,可因为是冬日里,人本身就是蔫巴巴的,没有精气神,再一个,刘家好歹也是富贵人家,隔三差五的都会给府上的主子请个平安脉,刘母更是被重点关注的人物。因此,她虽是察觉到了,却也并未真的往心里去,只是抽空多往刘母跟前凑,说一些解闷逗趣的话,想叫刘母高兴一下。

  刘母:…………一点儿高兴不起来。

  这日,娇娇又照常过来请安,之后也没急着离开,只坐在刘母身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

  “娇娇啊,你觉得外婆对你好不?”刘母心头揣着事儿,且那事儿还是同娇娇有着密切联系的,叫她无论如何也安生不下来,聊着聊着,就问到了这事儿上。

  娇娇笑道:“外婆对我自然是好的,我打小没了娘,虽说村里的婶子大娘都对我不错,可那终究隔了几层,不像外婆你,我头一回瞧着就觉得亲切,就好像见着我娘一般。”

  刘母目光复杂的看着娇娇,尤其她的面容看得格外仔细。

  犹记得年前娇娇来刘家小住时,刘母只觉得她长得可爱讨喜,并不曾往深处想。可这会儿,认认真真的瞧了娇娇的五官后,却是半点儿荷娘的影子都瞧不见。

  按说,母女俩长相相似才是常态。就拿刘家人来说,刘母生养了三儿两女,三个儿子都是浓眉方脸,谈不上好看,但也算是长相端正。而两个女儿,不管是出嫁多年的大女儿莲娘,还是已故的小女儿荷娘,是个人瞧见了,都道这俩同刘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话兴许是有夸张的成分,不过七八分相似是有的。

  可娇娇的长相却同她娘没有一丝一毫的相像之处,甚至刘母仔细回忆了她女婿冯源的长相,再三比对却仍然无法寻出相似点。

  以前没发现是因为没往那方面去想,再说娇娇太胖了,脸蛋滚圆,连带着把五官都撑开了。外人瞧着冯源如此疼爱她,自不会往旁的地方想,可如今的刘母却是越想越胆寒。

  不像母,亦不似父,那娇娇的长相究竟是随了哪个?!

  更确切的说,元宵花灯会那日,对方盯着娇娇看了许久,他看的到底是娇娇本人,还是某个同娇娇相貌极为相似的近亲女眷?

  “外婆?”娇娇仰着脸,好奇的瞧着刘母,“我脸上是有东西吗?”

  “没,是外婆瞧你瞧得出了神。”

  “是我长得像我娘吗?可我六婶儿说,我娘是个高挑细腰瓜子脸的美貌女子。”娇娇低垂着头,万般委屈的拿手对戳着,“我太胖了,跟我娘一点儿也不像,我觉得以后迟早有一日会胖死的。”

  “瞎说什么呢!我活了这大半辈子,听说过有人饿死,就没听说过还有人胖死的。这穷人家吃饱饭都难,怎么会胖死?富贵人家,哪个不是像咱们家这般,隔三差五的请平安脉的?也就你小脑袋瓜子瞎想,没这回事儿的!”

  娇娇放下手,一脸愕然的抬头看向刘母,眼底里俱是震惊。

  刘母还道是她打小就被人捧惯了,一下子被驳了回去不习惯,好笑的道:“你想想,你们村里是不是养猪养鸡?鸡便罢了,那猪是不是整日里圈在一个地方,只管吃喝不管动弹的?你有见过猪胖死的?”

  “没……”

  原来是这样吗?

  穷人家没见识,但不可能顿顿都大鱼大肉,糖更是奢侈品,很多穷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吃过几块糖。不像她,正餐全是浓油酱赤的大荤,每天还要吃好几餐点心,还俱是高糖分的精致茶点。

  回忆起上辈子的种种,娇娇原本眼底里的震惊转为了骇然,一时间,她再度陷入了沉思之中。

  ……

  这厢,娇娇又一次开始怀疑人生了。可很显然,这次同邱十一娘那次是完全不同的。

  那厢,前两日她遇到的那位布政使司右参议则早已部署好人马,开始彻查此事。

  从刘三少爷那处得知,娇娇是刘家的表小姐。因着刘家这边,人丁虽兴旺,但真要查却也容易,上一辈一共两位姑奶奶,大的那个只有儿子没有女儿,小的则在十年前便已故去,留下一个年幼的女儿。

  有了明确目标后,查起来就更容易了,很快他就得知,刘荷嫁的是桑平县平安镇下河村的冯家,而那人在十多年前只是个商行跑腿的小厮,如今倒是混得不错了,可仍旧只是个小人物。

  “大人,此事必有蹊跷。这刘家乃是焦邺县的大户,十多年前,家主刘福坤尚未过世,听闻他对幼女最是疼爱,就连县丞替自家子侄过来求娶,都没有松口。这种人,如何会将爱女下嫁给一个农户?”

  即便冯源家有良田百亩,可在那些真正的贵人眼里,这点儿家资根本就不算什么。哪怕现如今,冯源前途无量,刘母也不愿意心爱的孙儿迎娶娇娇,而是更倾向于让娘家侄女嫁过去,之所以后来松了口,也是因为邱十一娘中途放弃了,三房又是出了名的上不得台面。可以说,但凡刘母有别的法子能够再度联姻,就绝不会选择让娇娇嫁入她刘家的。

  都说抬头嫁女,低头娶媳。如今冯源都已经今非昔比了,刘母依旧舍不得让孙子迎娶娇娇。既如此,又怎会在十多年前让爱女下嫁呢?这本身就不合常理,除非刘荷并非她亲生的。

  “查清楚刘荷的身世了?”

  “那刘荷的确是刘家如今那位老太太的亲生女儿,都不需要去查,但凡上了点儿年纪的女眷,都记得她们母女俩长得有多相似。因此,刘荷绝无可能是庶出。”

  “有意思,这可真有意思。刘家最受宠的嫡出小姐,竟然下嫁给了一个庄稼把式,或者应该说是一个商行跑腿打杂的小厮?”

  “大人,还要继续查吗?”

  “冯月娇的出生年月日已经核实过了?”

  “都已查明核实清楚,刘三少爷那日所言句句属实。”

  刘三少爷所知自然是实情。

  要知道,冯源当初送娇娇去刘家,本身就有着结亲的打算,不然也不会同刘大老爷说那番话了。再一个,娇娇是刘母的亲外孙女,当初她还未出生,作为刘荷的娘家人,也曾去送过催生礼,之后的满月百日周岁,哪怕刘家人并未亲至,也是派了管家带上贺礼前去的。刘家那头要知道娇娇的生辰,实在是太容易了。

  “不过……”回话的人迟疑了一下,到底还是将所打听到的情况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刘荷从议亲到出嫁,只用了半个月时间,远远短于正常富贵人家小姐备嫁时间。另外,她嫁过去后很快就有了身孕,八个月后便诞下一女。只是下河村那边,似乎都认为她是早产。”

  “呵呵,早产。”

  “那冯源对其独女十分疼爱,似乎因着早产一事,从孩子出生后,就很在意她的身子骨。打小汤汤水水不断,即便是极小的风寒,也是万分仔细的。每到冬日里还要找人开方子,药膳、补品更是年年不漏。”

  “早产儿嘛,在娘胎里就没养好,先天亏损体弱多病,甚至不容易养活养大……好一个早产!!”

  回忆起那日在茶楼看到的胖姑娘,他只觉得脑壳生疼。

  他当时还奇怪呢,到底是怎样的人家能把好好的一姑娘养成如此丰腴圆润的模样。如今,原因倒是找到了,他却没办法责怪将娇娇喂胖的那人。想也是,一般孩子尚且会夭折,早产儿养活的概率太低太低了,无论有多仔细都不为过。

  沉默了半晌后,他只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其实,这时离元宵花灯会已经过去了近半个月的时间。一方面,他想查个清楚明白后,再上刘家拜访。而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这一切的一切全都只是一个巧合。

  人有相似,物有相同,兴许真的是他想多了也说不定。

  结果,摆在他眼前的调查真相,叫他不得不做出一个决断。

  “幸好发现得早,那孩子还未嫁人……去刘家送上我的帖子,就说我明日登门拜访!”

第19章

  从元宵花灯会那日起,刘家这些知情人士就没过上一天安稳日子,总感觉有一把利刃悬在头顶,说不准哪一日就会当头劈下。

  偏在这期间,刘家又出了幺蛾子。

  闹事的是三太太,她老早以前就将娇娇看作是自己儿媳妇了,为此不惜费劲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借刘梅之手逼走了邱十一娘,又趁着刘母不悦之际,同样将刘梅逼走,再后来更是打败了二房,成功的将自己的儿子推到了最前头……

  当然,事情根本就不像三太太想的那般简单,说白了,刘母打从一开始就不赞同这桩婚事,弄到后来没法子了,也才在几个孙子里头舍了一个。

  甭管真相如何,反正三太太是认定了娇娇就是她的儿媳妇。

  结果,从花灯会回来后,三老爷就将儿子带了出去,早出晚归,叫她寻不到让俩人相处的机会不说,更是几次三番的提醒她,把先前的想法暂时摁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页  当前第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