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闺中录(重生)_分节阅读_第143节
小说作者:安瑾萱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960 KB   上传时间:2019-05-07 22:23:17

  “母亲放心,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顾景元一副不愿多谈的样子。

  陆氏看他淡漠疏离的眉眼,心里无奈地叹了口气。

  她这个儿子越长大越不好亲近了,相比较睿儿和长宁,景儿从小到大都比较独立自主,天生的不会依赖人。

  他刚出生的时候就不爱哭闹,吃饱了睡,睡饱了吃,从不让人操心。等到方才两岁的时候,他便有了自己的主意,不喜欢被人拿捏,更不喜欢被人强迫,每天都板着张脸,跟个小大人似的。当时睿儿已经六岁,跑过来同她告状,说弟弟一点都不听话,他不想跟弟弟住在一处。

  因着景儿不喜欢与她亲近撒娇,似乎也并不需要她这个母亲,所以她内心更偏爱会卖乖讨巧的睿儿,见他们兄弟两个有了矛盾,自然是偏帮睿儿的。于是便把睿儿接过来与自己同吃同住,而将景儿独自留在了院子里,只派了奶妈婆子去照顾他,直到睿儿十岁,景儿六岁的时候,她才将睿儿送回了院子。

  自然的,她们母子的关系便更淡漠了,景儿从不跟她说心事,磕了碰了摔了,从来都是默默忍着,若不是被奶妈发现,只怕没有人会知道他受过伤。再然后,与景儿日益成熟的心智相比,他过人的聪明才智也逐渐显现出来。

  顾家的男子过了七岁便要去国子监读书,景儿才去的第一天便让众人惊掉了下巴,他不知何时通读过诗书史记,四书五经,竟能对先生的提问对答如流,甚至还提出了几个问题考倒了先生。

  课方将上到一半,先生就带着景儿回了国公府,抖着胡子跟国公爷说,令公子老夫是教不了了。

  国公爷吓了一跳,还以为是景儿在国子监也总是摆出在家中的一张冰块脸,对谁都面无表情,要么不说话,一说话便全是嘲讽,所以得罪了国子监的那些人。正待将景儿拎过来责骂一顿,却被先生告知了实情,说景儿在课堂上与他辩论古今,谈诗论道,其学问早就不是他能教得了的,让国公府找更好的先生,免得在他这儿耽误了景儿。

  国子监的先生走了,国公爷看着景儿面无表情的一张脸,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后来,国公爷发现景儿真的与旁的孩子不一样,便决定亲自教导,整整五年的时间,不准景儿进入内宅被妇人影响,所以这五年内,她看到景儿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甚至景儿的一些消息,还得从旁的贵妇人那儿听说。

  可不得不说,国公爷的教导还是颇有成效的,景儿这五年内的变化可谓是天差地别,先不说在外头一时无两的名声,就说他对人,也终于不再是冷冰冰的样子,他学会了用微笑来面对众人,与你说话的时候也如柔风细雨,让人顿生好感。

  她当初真是高兴的不得了,看着儿子芝兰玉树,如玉君子般的模样,真以为他变得可以亲近了,可才半天接触下来,她就悲伤地发现,儿子根本就没变,甚至对人越发得冷漠疏离了,他不过,是学会了用温柔的表相来伪装自己。

  好在值得安慰的是,景儿虽然不愿与人交流,但时间久了,她发现景儿的心里还是有她这个母亲的,并不至于到六亲不认的地步。很多事,他只是懒得说而已。

  因为景儿这样的性子,他的朋友极少,甚少有人敢与他说话,便是大着胆子说上几句的,也再没有下一次了,而喜欢他的那些女子,也只敢在心里惦念着,毕竟没有长公主的家世气魄,谁愿意自讨没趣?便是长公主,也没能落得什么好。

  所以直到现在,能走进景儿内心的至交好友,也不过才岑儿一人,能与他说得上话的,也就只有没皮没脸的铖王世子与女儿长宁了。

  所以……景儿今日对秦宁之所做的一切,实在是叫她百思不得其解。

  他的举动太反常了,一点都不像她认识了十五年的儿子。

  她必须,要把事情弄清楚。

  “景儿,那你可否同母亲说说,你对那秦宁之有何看法?”她这个儿子太聪明,她也没必要跟他绕弯子了,直接问吧!

  顾景元看了陆氏一眼,淡淡道:“没什么看法。”

  陆氏一噎,正待问得更直白一点,顾景元却凉凉地反问道:“看母亲的意思,似乎对秦四姑娘很有看法。母亲是否觉得,除了给子恒治病,其他时候她不配出现在晋国公府?”

  “母亲怎么会这么想?”陆氏有些心虚地解释。

  她自然是瞧不上秦宁之的,之前她与长宁玩耍的时候,她就知道这么一个人,只是从未放在心上,女孩子之间的友谊算得了什么,阶级不同,嫁的人自然也是天差地别,终有一日会慢慢疏远。既然长宁喜欢跟她玩,她又何必多管闲事让女儿不开心?

  后来,她两次救了子恒的性命,导致她们之间有了一些接触,她发现这个女孩子知晓分寸,进退有度,对她也就多了几分欣赏,便更不会在意长宁与她交好,甚至她也愿意给这个女孩子几分体面,让她能嫁得更好一些,反正再怎么着,她也不可能越得过长宁去。

  她对秦宁之存着的,始终是一份高高在上的施舍。

  “不管母亲心里怎么想,但她是长宁的好友,长宁帮她合情合理,只要她没去碍着母亲的眼,母亲又何必在意?”

  顾景元知道要陆氏对秦宁之改观是不可能的,秦宁之的出身便是原罪,陆氏骨子里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叫她根本不可能对秦宁之平等相待。

  既然无法接受,那不如眼不见为净,任何的解释讨好都是无用的,又何必给自己平添烦恼?

  陆氏听他这么一说,心里倒是稍稍松了一口气。

  还好,儿子还是一副懒得解释的样子,没有为秦宁之辩解什么,那事情还不算太严重。

  这时,浅碧端了酒酿圆子进了屋子。

  陆氏有心缓和气氛,便笑着将碗推到顾景元面前,“好了,随你们怎么折腾吧,母亲不管便是了。”

  顾景元抿了抿唇,拿起勺子喝了一口,才又道:“我知道母亲在担心什么,我对秦四姑娘,只有欣赏,并无他意。”

  陆氏的脸上顿时露出释然的笑容,“母亲就知道你知晓轻重。”

  顾景元低头默默吃着酒酿圆子,没有再说话。

  在他还不能确定自己对秦宁之到底是什么心意之前,他不想让任何人窥视到他的内心。

  第二日一早,秦宁之便醒了过来。

  昨晚一夜好梦,她许久没有睡过这么香甜的觉了。

  因为药效良好,照顾周到,她的身体也已经恢复了大半,手臂小腿上的皮肤已经褪去了红肿,从外表来看,与平常无异了。

  她又试着说了几句话,虽然嗓音还有些沙哑,但已经能像平时一样正常地与人交流了,说话的时候也不会一阵阵的痛。

  青瑶和青芽一夜都没怎么合眼,见她醒来,又忙着给她喂药梳洗,更衣打扮。

  一切妥当后,她便起身去与顾长宁辞别。

  顾长宁尚未醒,听说她要走,只迷迷糊糊地应了声,便又蒙头睡去。

  秦宁之有些哭笑不得,吩咐丫鬟不要打扰她,便悄悄离去。

  她们出了院子,秦宁之正准备打道回府,青瑶提醒道:“姑娘,您不用去跟顾二少爷打一声招呼吗?咱们就这样走了,会不会不太礼貌?”

  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更新打低分啦,我真的每天都在努力码字了嘤嘤嘤,看到你们每天都在催更心好累,我会努力追上你们的步伐,至于评论区大家可以多讨论一下剧情嘛,这样可以激发我码字的动力,爱你们!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差距与反击

  秦宁之脚步一顿,而后摇摇头道:“不了,我们去打招呼才会给顾二公子带去麻烦。”

  青瑶和青芽都有些不解,“为什么?二少爷帮了您呀!”

  “若是旁人我肯定会去道谢,可顾二公子不同于其他人,若我去了,没得又生出些闲言闲语。”现在非常时期,秦宁之要更加小心谨慎,不能叫有心人钻了空子。

  青瑶和青芽恍然大悟。

  秦宁之又叮嘱青瑶和青芽,“你们两个以后若再见到顾二少爷,一定要注意分寸,万万不可像昨日那样坏了规矩。”说着,又顿了顿,意有所指道:“顾二少爷,不是谁都能肖想的……”

  她是在提醒两个丫鬟,也是在提醒自己。

  青瑶和青芽闻言,皆有些讪讪。

  其实她们确实是有些私心的,顾二少爷那样一个清风朗月般的人物,又能护着姑娘,若是,若是姑娘能嫁给他便好了。

  只是,她们心里却很清楚以姑娘的门第身份,是配不上顾二公子的。

  晋国公府是百年的世家大族,当年的晋国公是陪先朝太祖打下江山的大功臣,被赐予了世袭罔替的公爵之位,几百年来这江山都不知改朝换代了多少回,只有晋国公府尚还屹立不倒。

  对于这样的世家而言,便是皇家都并不放在眼里,老百姓中间也常常流传着一句话,铁打的江山,流水的皇帝,不变的世家,再加上晋国公府的后代并不昏聩浪荡,相反能者辈出,每朝每代,都会出几位股肱大臣,力保国公府百年基业。

  本朝先帝是泥腿子出身,为了改善皇家血脉,在世家大族间树立威望,便娶了当时晋国公府的六小姐立为惠妃,惠妃当时生下了一子,后又被封为贵妃,晋国公府一时间更是风光无两。

  尽管后来惠贵妃所出的誉王殿下没能登上皇位,可晋国公府并没有因此受累,反倒颇受当今重视,尤其是顾二少爷,当今不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赞了多少回,大有提拔之意。

  其他的世家要么已经没落,靠吃祖荫为生,要么被削官夺爵,贬为了庶民,而有权势的人家又没有晋国公府的底蕴厚度,因此放眼整个盛京城,并没有能与晋国公府相匹配的人家。

  更别提他们秦府,只是已经破落了的书香门第,在外人看来,一个靠着读书考功名挣来家业的人家,现在靠的却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锦衣卫来苦苦支撑着门第,真真是一个笑话。

  所以她们老爷虽然已经官至三品,可盛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没有愿与他们攀附的,甚至有的还在背地里骂他们秦府是数典忘祖的破落户!

  若不是因此,老太太又怎么会气老爷弃文从武,又怎么会更重视始终考不上功名但仍一心读书的大老爷?

  青瑶和青芽思及此,都不由黯然神伤。

  门第之别,阶级之差,是她们家姑娘怎么都越不去的坎,顾二少爷连公主都看不上,又怎会看得上她们姑娘呢?

  是她们被顾二少爷的美好迷失了眼,太过于痴心妄想了。

  秦宁之见她们明白了过来,也就不再多说,带着她们出了晋国公府。

  回到秦府后,秦宁之还没站稳脚跟,就被方氏叫了过去。

  她昨晚一夜未归,虽然有顾长宁来秦府通知了,但方氏的一颗心还是惴惴不安,一晚上都没睡好。

  见她来了,方氏急急忙忙将她拉了过去,左看看,右看看,眉心立刻就拧了起来,“怎么回事?怎么去个春花宴还把自己喝醉了?你一个姑娘家出门在外怎么能这般肆意妄为?你看看你,脸到现在还红着。”

  秦宁之笑着将方氏拉到一旁坐下,安慰道:“母亲,我就是不小心,以后再不会了。”

  方氏一听,眉头皱得更紧了,“你嗓子怎么也哑了?你到底喝了多少酒?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母亲要被你急死了!”

  “太太,您,您不要骂姑娘了,姑娘只是……”青瑶心里难过极了,姑娘遭了这么大的罪,回来还要受太太的责难,她们姑娘实在是太可怜了!

  秦宁之瞪了她一眼,又忙对方氏卖乖讨巧了一番。

  “宁之,以后可千万不能再做让母亲担忧的事情了。”方氏一向对她没辙,只能拉过她的手,语重心长道:“这身边的人都如狼似虎,母亲真不敢想象外头的人会是什么样的。”

  秦宁之吓了一跳,还以为方氏是发现了什么,忙问道:“母亲为何这么说?是否听到了什么谣言?”

  方氏的眸光晦暗不明,“谣言?陈氏亲口说的,怎会是谣言?”

  原来是陈氏……

  秦宁之放松了下来,拎起桌子上的茶壶倒了杯水递给方氏,问道:“大伯母又怎么了吗?她不是一直在所谓的闭门思过?”

  方氏接过茶盏,冷笑一声,“闭门思过?她这是在憋着大招只等机会好将我们二房狠狠踩在脚底呢!”

  秦宁之正在给自己倒茶,闻言一顿,忙放下茶盏,看向方氏,“母亲,您发现了什么?”

  她毕竟只是个孩子,很多事情并不方便出面,又因为从前太不靠谱了,陈氏身边的那些个心腹也压根拉拢不了,所以对于陈氏闭门不出一事,她是完全没辙。

  可看母亲的意思,是她去查了?并且还查到了什么?

  她有些惊讶于母亲的改变,但更好奇的,是母亲到底查到了什么。

  方氏已经平复了情绪,轻呷了一口茶,神色淡漠道:“她在求子。”

  “什么?”秦宁之瞬间瞪大了眼睛。

  陈氏在求子?

  “她是真的穷途末路了,大爷软弱无能,三个女儿都折了,娘家似乎也指望不上,便将希望寄托于不存在的儿子身上了。”方氏嗤笑一声,“自古长幼有序,她是觉着,只要她生下这秦府的长子嫡孙,便能从此翻身,依旧坐稳中馈,狠狠地给二房一击。”

  秦宁之的面色也一下子沉了下来,许久,才幽幽道:“她是对的,母亲,陈氏是对的。”

  “是啊,她是对的,她侍奉了老太太十几年,比母亲更懂老太太的心思。别看老太太现在对大房失望,可老太太骨子里还是认为大房才是能承继秦府家业的人。我们二房,并不能越得过大房去,否则,就是坏了祖宗规矩!若她真能生下嫡孙,老太太的一颗心定然要全扑到那嫡孙身上,到时,还不是全要被她拿捏住。”

  秦宁之惊讶于方氏的这一番见解,原来母亲什么都明白,她从前,大约只是不想把人想得那么坏而已。

  “母亲既然知道了,可有应对的法子?若真叫陈氏顺利怀上子嗣,于二房不利。”依秦宁之所见,就应该想办法让陈氏永远怀不上孩子,只是陈氏现在警惕性极强,只怕不那么容易得手。

  方氏靠在椅背上,带着无尽疲惫道:“其实母亲想分家出去单过,只是老太太还在,分家不过是妄想,母亲不想叫你父亲背上不孝的名声,从而连累你与文哥儿。所以,母亲不得不做从前瞧不上的恶毒之人了。”

  秦宁之上前握住方氏的手,“母亲,您不要这么说,陈氏这么多年没有怀上子嗣,证明是她身子不行,这之后怀不上也是正常的,咱们只是合理争取利益,又没有害人性命,比起大房所做的一切,咱们都能称得上是高风亮节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1页  当前第1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3/2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闺中录(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