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叔万福_分节阅读_第56节
小说作者:九月流火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86 KB   上传时间:2019-12-31 20:43:21

  几乎是同时,屋外也传来刘义的声音:“主子。”

  程瑜瑾本来准备好的话被打断,整个人顿时清醒,她蹭的一声站起来,连连退了好几步,一直退到离程元璟五步远的地方,划分界限的心非常明显。

  程元璟眼神微眯,喜怒不辨地朝门口扫了一眼。他本来不想理会外面的人,可是刘义听不到他的回应,竟然又说了一遍:“主子,属下有急事禀报。”

  刘义不是不知轻重的人,他这样说,显然是真的有要紧事。程元璟压住情绪,问:“何事?”

  刘义停了停,如果他没记错,程大姑娘还在屋子里。刘义见程元璟似乎没有避讳程大姑娘的意思,只能继续说:“主子,外面的人已经等久了,刚刚又派人来问,主子什么时候到?”

  程瑜瑾最开始也觉得刘公公禀报急事,她旁听不太好。然而这本来就是程瑜瑾的屋子,她实在不知道自己能去哪儿,只好硬着头皮听。

  程瑜瑾有些疑惑,刘义不顾打断程元璟说话来后院提醒,她还以为会是什么大事,现在听起来,似乎也没什么要紧。

  外面的人……程瑜瑾下意识咀嚼这几个字,突然想到,程元璟乃是太子,能派人来催他,还让刘义急成这样的,还会有谁?

  程瑜瑾脸色一下子变了,她记得程元璟刚来的时候身上就换了出门的衣服,程瑜瑾见他一点都不急,还坐下来和她说了许久,便以为程元璟要出门见什么朋友,稍微耽误一会无妨。可是,他要去见的人竟然是皇上吗?

  程瑜瑾脸都白了,她竟然耽误了圣上的时间,还又哭又闹让皇帝多等了这么久。程瑜瑾脸又红又白,只想赶紧让程元璟出门,哪里还记得自己刚才要说什么。

  “九叔,我并不知道还有人在等您。事不宜迟,您赶紧去吧。”

  程元璟心情极其之暴躁,马上就要说开了,什么时候来不行,偏偏挑这个时候。他回过头,见程瑜瑾一脸急切,恨不得推他出门。

  这个小没良心的。

  程元璟无声地叹了口气,只好站起身往外走。刘义见程元璟出来,长长松了口气。

  然而刘义这口气还没咽下去,就见身前的主子爷又停下脚步,转过头对后面说:“我去去就回,等我回来再继续和你说刚才的事。”

  程瑜瑾停在门口目送程元璟离去,程元璟突然停下来,程瑜瑾怔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立刻应下:“是。”

  程元璟也知道自己该走了,他看着程瑜瑾,似乎百般不放心:“程家那里我已经让人送话,这段时间你不必搬回去了,安心留在这里养病。”

  程元璟已经派人和程家说好了,程瑜瑾还能怎么样,只能点头:“好。”

  皇帝自从登基以来,已经好多年没有感受过等人的滋味了。尤其是昨日等了许久,对方走路到一半又折返回去了,就连今天,也是皇帝三番五次派人去催,才接到太监说太子已经出门的消息。

  皇帝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求着见程元璟呢。皇帝从太监那里知道了程元璟的行程,他算着时间差不多,才借口更衣,从摘星楼上走出来。

  皇帝走后,原本专心看灯的杨皇后忽然地将视线转过来,她看着皇帝离去的方向,细长的柳眉慢慢拧起。

  不光是杨皇后,随行出来看灯的妃嫔们都知道皇帝不在了。昨天皇帝便莫名其妙消失了一段时间,今日临时加行程要出宫看灯,这一晚上皇帝虽然毫无异样地和人说笑,可是在座的妃子们能从后宫众多佳丽中厮杀出来,各个都是人精,她们早就察觉,皇帝似乎心神不属。

  现在,皇帝听太监耳语了两句,没过多久就找借口离开。前后迹象穿联在一起,由不得杨皇后和众位娘娘们不多想。

  她们倒不会往太子的方向想,太子都已经失踪十四年了,前朝后宫早就默认太子死了,娘娘们心肝再玲珑多窍,也不会想到这一层。众位妃嫔,包括杨皇后,都怀疑皇帝是不是看上了某位民间女子,这两天借机在和野花厮混。

  杨皇后沉下了脸色,虽然献上来的花灯依然华丽,耍杂的戏团依然精彩,可是杨皇后脸上再无笑意。杨皇后都如此,其他娘娘们即便有心凑趣,得不到笑脸也觉得悻悻,便都收敛了说笑声。

  费尽心思讨好上面的太监不明所以,这是他特意找来的杂耍戏团,他本来以为自己能趁此机会大赚一笔,怎么主子们突然冷淡下来了?摘星楼上,凝滞的气氛一层层蔓延,而此刻在一间阁楼偏房里,里面的人还一无所知。

  皇帝沉住气,问:“你昨日怎么了?听太监说还你还叫了太医?”

  刘义在此恢复了身份,和众多太监一眼侯在墙边,低着头大气不敢出。程元璟不紧不慢,说:“路上遇到有人落水,我将她救起来后衣服湿了,不好来面圣,便先回府整理仪容。儿臣不敢让陛下等太久,就请陛下先行回宫。”

  “救人?”皇帝听了简直一头雾水,“你救什么人?就算救人,你身边的太监侍卫呢,竟然让你亲自涉险?”

  跟随在程元璟身边的太监听到这话全部跪下,伺候在御前的太监眼观鼻鼻观心,一动不动地望着地上的尘埃。侍从们吓得不轻,程元璟倒毫不在意,他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纠缠,而是说:“陛下,臣有一事,想请您恩准。”

  皇帝莫名生出一种不太妙的感觉,原本安排好的计划,从昨天程元璟失约后就仿佛脱了轨。皇帝十分沉得住气,问:“何事?”

  “请您为儿臣赐婚。”程元璟撩开衣摆,对着皇帝行标准跪拜礼,“请陛下开恩,为儿臣和宜春侯府长女程瑜瑾赐婚。”

第86章 回归

  程元璟说完后, 阁楼中安静的落针可闻。皇帝脸色深沉,隔了一会,皱眉问:“你这是做什么?”

  “儿臣失踪已有十四年, 骤然说找到了, 即便有陛下作证,恐怕仍有许多人不信。如果儿臣孤身一身,无牵无挂,其他人更会觉得这是骗局。就算一部分老臣信了, 见我年已二十尚未娶妻,恐怕也放不下心。不如将我归位的旨意和赐婚旨意一起颁布,有了太子妃, 外面的人才会安心。”

  成家立业从来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即便是投降的俘虏,归化再多年, 只要没有成婚,当局都不会真正放心。唯有娶妻生子、有了家室之后,才是真正扎了根, 才可以真正换取朝廷的信任。

  程元璟虽然不是归化之人, 可是太子之位不是闹着玩的,失踪了十四年,突然冒出来一个人说自己是太子, 谁能安心?要不是皇帝知道幕后消息, 恐怕他也不会轻易接受。

  娶妻成家,确实是安定人心、缓和矛盾的一个法宝。再说程元璟本来就消失了许多年,朝廷走为了继承人的事争吵过好几次, 程元璟归位后,确实要赶快生一个儿子来稳定人心。

  皇帝原本打算, 等宣布找到太子后,缓一两个月就下诏为太子选妃,如果程元璟有中意的人,只要合适,皇帝迁就迁就长子也无不可。但是,无论怎么说,未来的太子妃人选必然要出身清白,门第高贵,父兄在朝中就位高官,于安稳社稷有益。

  程家显然是不够格的。

  程家这些年有功,皇帝当然会封赏,但是这可并不包括让程家女当太子妃。太子妃事关国本,为天下女子垂范,皇帝早就构想过许多次,哪能这样潦草马虎地定下?

  皇帝沉住气,问:“这是程家说的?他们竟敢挟恩求报?”

  “并非,我岂是这样好拿捏的人。”程元璟已经站起来,立在皇帝下首,说,“宜春侯一生小心翼翼,连死前都牢牢保守着秘密,他怎么可能会有这个胆子。程家其他人更是完全不知,挟恩求报,无从谈起。”

  程元璟说完顿了顿,若无其事地接道:“真正挟恩求报的,是我。”

  皇帝眉头皱得更紧:“什么?”

  “昨夜有孩子不慎落入护城河,程家大姑娘为了救人也跳下冰窟,是我将她救起来的。”程元璟说,“这样说来,我对她也算有了救命之恩,所以让她来做太子妃,正好应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皇帝先是了然,随后震怒。怪不得程元璟昨天晚上没来,原来是跳到河里救人去了,今日的许多迹象也能对上号。可是,之后那些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都是什么玩意?

  皇帝说道:“你的太子妃人选事关重大,不必急于一时。等你回到宫中后,我自会下旨为你选妃,倒时名媛淑女云集,你可以慢慢挑。”

  “我知道。我这些年就在京城,城里有哪些女子,我都明白。”程元璟说,“正好我已经挑好了,不必再大动干戈,省得劳民伤财,陛下一同下旨就好。”

  皇帝心里的怒火越来越旺,脸上已经渐渐浮现出不满。皇帝勉强克制着,说:“你和她毕竟担着叔侄名分,公布之后,如何服天下悠悠众口?”

  “那些都是假的。”程元璟不紧不慢,道,“何况,给我和她赐婚,不正好能证明我并非程家人吗?”

  “你!”皇帝气极,“叔叔娶侄女,你觉得这个名声好听?”

  “她又不是,有何不可?”

  皇帝气的不轻,再也坐不住,直接从座椅上站起来,骂道:“荒唐!”

  皇帝算是看出来了,程元璟虽然和程家没有联系,可是这些年毕竟假托在程家,一来二去,便看上了他们家的大姑娘。然而天下女子何其多,何必为了一个女子,坏了名声,甚至堵住日后的路。

  皇帝原本打算让程元璟离开京城,消失一段时间后,换成李承璟的身份回来。对外就说当年皇帝派出去的秘密人马寻找多年,终于在民间找到太子,而程元璟这个人,自然永远死去了。

  一个人的长相骗不得人,等李承璟回来后,看到他的模样,肯定有人能猜出来是怎么回事。但是有些事情可以心照不宣,却没必要公告天下,毕竟百姓既见不到太子,也不认识程家的第九子。既如此,何不妨找一个大家都有面子的说法。

  皇帝日后会补偿程家,然而这必然是许久之后的事情,明面上,太子必须和程家毫无牵扯。一旦程元璟娶了程家大姑娘,他就会和程家永远绑定在一起。皇帝再厉害也没法堵住每一个人的嘴,慢慢的,众人总会发现,太子和曾经的程家九叔,似乎一模一样。

  到那时,皇帝所谓的历尽艰辛从民间找到走失的太子的说法,便再也站不住脚。

  这自然是皇帝不愿意看到的。皇帝深吸一口气,抑制住怒气重新坐下。为君二十年,他隐忍的功夫最为见长。皇帝声音喜怒不辩,问:“你若是执意娶程家女,那身份的事怎么办?你也知道,这种事情瞒不过悠悠众口,总会有人发现你就是程元璟。”

  程元璟眉目低垂,慢慢道:“瞒不过,那就不瞒。”

  皇帝皱眉:“你说什么?”

  “我是程元璟的事朝中众人都心知肚明,既然如此,何必自欺欺人,让众人陪着我演戏呢?陛下曾在香积寺见过程元璟,由此生疑,发现程元璟就是失踪的太子,也无不可。我直接以程元璟的身份归位,不比重新安排一套痕迹,更加令人信服?”

  皇帝和程元璟一直都知道彼此,所谓太子失踪,一直都是障眼法。但是如今杨家未倒,他们绝对不能承认过去十四年都在做戏。

  最好的办法便是人为制造一个偶然,皇帝在香积寺偶然遇到了一个人,冥冥之中有父子血缘牵引,皇帝生疑,派人查访之后,发现这个青年正是走失的儿子。

  这是程元璟和皇帝摆在明面上的相认理由,日后杨家、朝臣翻过来查,也只能查到这里。之后,皇帝和程元璟之间就产生一些分歧。

  皇帝觉得堂堂太子在京城长大,这些年一直待在杨甫成、杨太后眼皮子底下,太过挑衅,所以皇帝想抛弃“程元璟”这个身份,给太子换一个从民间找回来的戏码。杨家一定能查到太子就是程元璟,可是皇帝金口玉言,皇帝这样说,文武百官就算心知肚明,也不得不配合皇帝演戏。

  这样一来,大家都能体体面面地将场面圆过去。

  但是程元璟却不这样想。他已经放弃过一次自己的身份,再放弃自己在京城的成长经历,进士出身的仕途履历,以一个长于民间、毫无所长的太子身份回归东宫,天底下谁会服他?知道真相的只是少数,生活在京城之外的悠悠百姓,才是他立身之根本。

  他们父子的立场,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皇帝当年以不受宠的康王登基,多年来习惯了和稀泥,习惯了顾忌杨家颜面。要是让杨太后和杨甫成知道他们找了许多年的人一直住在京城,还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考中了进士,这绝对是在杨家脸上扇巴掌,是对杨太后的极大挑衅。皇帝不想另生枝节,便想着委屈程元璟,圆杨家的脸面。

  然而换成程元璟的角度,给杨家脸面,便是他对杨家示弱。一张战役还没开打便示了弱,还有什么叫阵的资格。

  程元璟一直不怎么同意皇帝的计划,但是原先他没必要和皇帝对着干,相比于看不到摸不着的面子,当然是实际的利益更划算。他完全可以顺着皇帝,皇帝自知亏欠,以后一定会补偿给他。

  如果不是程瑜瑾,今年冬天程元璟出门“访友”,就不会再回来了。

  是他想到她一个人在侯府孤零零过节,才硬生生地赶回来,程元璟这个人,自然也没“死”成。

  他在京城每多待一天都顶着众多压力,上元节已经是最后期限。过了上元,他就不得不离开京城,改头换面。但是现在,程元璟改主意了。

  早就有所打算,等真正做出决定这一刻,才觉得神清气爽,仿佛无形的枷锁顿时解开。程元璟微微垂着视线,并不直视皇帝。这乃是面圣的规矩,程元璟和皇帝虽是父子,但在这之前,他们得先是君臣。

  程元璟说:“陛下,我愿以程元璟的身份回归,并求娶程家长女,以证明自己并非程家血脉。”

  皇帝看着程元璟,良久没有说话。他的预感果然是正确的,这一件件的,没一件顺心。

  皇帝沉声问:“你已下定决心?”

  “是。”

  “你知道你这样做,放弃了多少助力,又平白给自己增添了多少麻烦吗?”

  “我知道。”程元璟垂着视线,在眼睫的掩映下,其他人看不清他眸子中的神情。程元璟不知道想到什么,身上的冷硬感稍微被冲淡,隐约露出些许柔软来:“我的妻子将与我同生共死,日后会和我进同一个穴墓。生同衾,死同穴,这样长的时间,如果枕边人都不是真正能交予性命的那个人,那还有什么意思?”

  皇帝本来压抑着火气,听到这些话,神情突然一怔。

  生同衾死同穴啊,当初钟氏还在的时候,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他当年只是个不受宠的康王,连封地都说不上广袤,钟氏生在京城长在京城,一旦随着他就藩,基本没有回来的机会了。

  她的父母亲人都在京城,随皇帝离开虽是生离,不亚于死别,这辈子恐怕再没有和父母相见的机会。但是钟氏陪他背井离乡,陪他离开浮金砌玉的京城,从头到尾都没有怨言

  。

  当年在康王府封地上,钟氏一脸期待地规划他们的未来,规划康王府这座院子做什么,那座亭台做什么时,皇帝也生过些一生一世的念头。

  可是后来,钟氏构想的蓝图并没有实现,包括她留给长女的庭院,也永远不会派上用场了。

  因为他们没有长女。

  她陪他撑过了最低谷,却死在苦尽甘来的前夕。

  皇帝明明该呵斥长子胡闹,明明该由着父母之命,为他挑一个各方面都合适的太子妃。但是想到早逝的发妻钟氏,皇帝那么多话,竟然都哽咽了。

  皇帝想了许久,最终只余叹息。罢了,终究是皇帝对不起他们母子。如果现在皇后还是钟氏,李承璟太子之位稳若金汤,自然可以想娶谁就娶谁。

  皇帝最后长长叹了口气:“你想好了?”

  程元璟低着头,声音坚定:“是。”

  “你已经大了,凡事也有自己的主意,这些事情朕不好再管。罢了,既然你执意,那就自己去做吧。”

  程元璟跪下长拜:“谢陛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页  当前第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1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叔万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