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叔万福_分节阅读_第61节
小说作者:九月流火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86 KB   上传时间:2019-12-31 20:43:21

  “母亲,您自己生的儿子,那就自己去教,既然不舍得打骂,那就做好孩子一辈子走狗偷鸡、一事无成的打算。你自己既不舍得管教,又不想让儿子越过越糟,便将责任转移到我的身上,这是何道理?”

  程瑜瑾说完,直视着庆福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我不愿意。”

  庆福郡主从心底里升上一股怒意,她的宝儿活泼好动,虎头虎脑,程瑜瑾竟然敢这样说宝儿?但是庆福郡主心底里有另一个声音无力又绝望地说道,这是真的,程瑜瑾说的都是真的。

  她的宝儿,以后可能真的只会吃喝玩乐,走马斗鸡,和他的父亲程元贤一样,一事无成。可是程元贤有一个好爹和好女儿,前半辈子有爹为他铺路,临死将侯爵交到他手里,后半生又有女儿撑着,有程瑜瑾在,程元贤作为太子妃的父亲,无论如何都不会被人轻慢。

  程元贤一辈子没什么能耐,唯独命好。可是,庆福的儿子要怎么办?宜春侯府的侯位到程元贤是最后一代,日后如果没有圣上开恩,程恩宝连祖宗的功劳簿都吃不了。至于宁王,那更是想都不必想。藩王不能回京,宁王这一辈子,恐怕连程恩宝这个外孙都见不着,谈何为程恩宝安排前程。

  庆福郡主想来想去,发现她唯一能指望的,竟然只有程瑜瑾这个过继养女。世事真是讽刺,庆福郡主唯一的救命稻草,竟然是阮氏那个贱人的女儿。

  然而庆福郡主抛弃了骄傲,拉下脸来找程瑜瑾求助,程瑜瑾却想都不想拒绝了。程瑜瑾并不愿意提携着程恩宝。

  庆福郡主感到茫然,程瑜瑾她怎么敢?姐姐不补贴弟弟,出嫁女不补贴娘家,程瑜瑾怎么能干出这种事情?

  程瑜瑾听庆福长篇大论说了半天,早就听烦了。她端起茶杯,说:“母亲,人和人之间都是等价交换的,如果程家以后帮不到我的忙,那我也不想帮程家的忙。我们彼此,都自求多福吧。”

  端茶便是变相的赶客之意,庆福郡主脸色僵硬,蹭的一声从座位上站起来,快步朝外面走出去了。

  阮氏和庆福郡主相继灰溜溜从程瑜瑾这里离开,之后好几天,果然再没有人敢来打扰程瑜瑾。

  没过多久,程老夫人也得知了程瑜瑾的态度。程瑜瑾虽成了太子妃,但并无帮扶娘家的意思,甚至她已经将话说的非常明白,程家帮不了她,那她也不会管程家死活。大家公平交易,谁也不要欠谁。

  能说出这样的话,简直是铁石心肠。程家人张着嘴只管吃的幻想破灭,一个个明显安分下来,再无人敢惹程瑜瑾。

  真是可笑,程瑜瑾原本没有撕破脸的时候,程家众人一个个又无赖又理直气壮,等程瑜瑾说出绝情的话后,这些人反倒更敬畏她。

  这就是人性,讽刺又可笑。

  宜春侯府难得度过了一段平静安宁的日子,各房谁都没作妖。

  三月,春暖花开,礼部和鸿胪寺亦在宜春侯府举行了隆重的纳采礼。仪仗队从奉天门蜿蜒到程家,一路乐声庄严,观礼之人夹道。随着皇家礼物一起送来的,还有四位宫廷嬷嬷。

  杨皇后观望这么久,终于出手了。

第93章 女官

  宫廷门庭深, 规矩大,每个皇妃进宫之前,总会有宫里派嬷嬷下来, 教她们学一学宫中礼仪。这项传统即便是入宫的低位嫔妃也不能例外, 程瑜瑾身为太子妃,皇家的脸面,天下女子的典范,要求比旁人更严格, 也合情合理。

  这个道理程瑜瑾明白,杨皇后明白,负责教规矩的女官姑姑也明白。

  四位女官中以郑氏为首, 她其实才三十多岁, 但是所有人见了她都要称呼一声姑姑。

  郑女官未曾婚配,终身侍奉宫廷, 负责教导新进宫的秀女学习宫廷规矩。她年龄并不算很大,然而因为常年绷着脸,脸上皮肉显得刻板, 看着非常不好接近。

  她的声音也一如她给人的印象, 一板一眼,毫无感情:“程大姑娘,您是圣上钦赐的太子妃, 按理您是主, 我们是奴。可是奴婢奉了皇后娘娘的命,前来指导程大姑娘礼仪,以正皇家礼法。为了避免将来太子妃丢了皇家的脸面, 奴婢等人教导您规矩时,必尽心尽力, 无有藏私。无规矩不成方圆,奴婢等人都是为了姑娘好,一会教起规矩来,姑娘可不要记恨奴等。”

  程瑜瑾颔首:“我自然明白。谢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恩典,臣女必铭记在心,时时自省,片刻不敢忘。”

  郑女官皮笑肉不笑地扯了下嘴角:“那就好。程大姑娘,我们这就开始吧。”

  程瑜瑾欣然应允。郑女官已经教导过四五批秀女,在她手下被整治哭的宫女不知道有多少,像程瑜瑾这样的贵族小姐,她更是见过太多了。妃嫔们刚入宫时,个个如程瑜瑾一般,自信骄矜,身上带着被捧出来的公卿小姐架子。她们都觉得自己的礼仪已臻完美,断不会被女官跳出错来,可惜,在郑女官的戒尺下,还不是都敢怒不敢言,只能低头。

  教训一个涉世未深的小丫头片子而已,郑女官有得是自信。而教训的人是未来的太子妃,这就更让人有成就感。

  郑女官不紧不慢,打算看好戏,然而三天过去,郑女官的心态崩了。

  程瑜瑾到底是什么情况?这几天她们四个女官眼睛都不眨地盯着程瑜瑾坐卧、行走、说话甚至睡觉,但是程瑜瑾每一个动作,竟然精准的像是有一把尺子比量一样,郑女官存心挑错都挑不出来。

  郑女官入宫二十年,头一次对自己生出浓浓的怀疑。

  若是宜春侯府的情况传到宫里去,必然会被杨皇后大骂,以为郑女官收了程家好处,故意放水。

  郑女官简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若是换一个人,郑女官也觉得是在放水,可是当事人是她,郑女官十分清楚,她完全没有。甚至后面为了挽回颜面,她盯得更加仔细刻意。

  然而就是如此,程瑜瑾的举动都没有丝毫不规范、不文雅的地方。

  郑女官大受打击,忍不住怀疑人生。好在昨日晚上回房之后,和她同住的另一个女官也脸色难看,两人试探着交谈,才知道她们的内心想法一样。

  对方也完全挑不出错。实在是太标准了,甚至换成她们自己,也做不到如此精确。

  找到了同伴,郑女官内心的焦灼顿时减轻一半。她们两人偷偷合计,一致觉得是程瑜瑾得知宫里要来人,特意临阵恶补,提前纠正过仪态。但是临阵磨枪撑得了一时,撑不了一辈子,她们慢慢磨,总能等到程瑜瑾装不动的那一天。

  于是四人更加用力地盯着。郑女官心想,人又不是木偶,只要是肉体凡胎,就总有松懈放松的时候。她们一直盯着,程瑜瑾还能一天十二时辰时时刻刻保持完美?

  谁知道,还真能。

  人总有放松的时候吧,但是程瑜瑾似乎不需要。她吃饭、喝水,甚至睡觉,都规规矩矩,腰背挺直,手腕抬起的高度一分不多,一分不低,标准的仿佛从礼法簿子上拓下来得一样。

  郑女官让程瑜瑾练习行礼,她特意让程瑜瑾维持着半蹲的动作,她们四人围在旁边,手中戒尺已经蓄力,等程瑜瑾稍微晃动她们就用力打上去。

  这一招不知道成功整治过多少妃嫔宫女。除了杨皇后这种后宫是自家的天之骄女,其他所有妃子都经历过这番噩梦。郑女官眼睛都不眨地盯了许久,程瑜瑾竟然一动不动,一丁点摇晃都没有。而且程瑜瑾脸上的神情还很轻松,似乎只要她们不喊停止,程瑜瑾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郑女官没有办法,只能让程瑜瑾起来。挑不出错,自然没法指点,宫里心照不宣的整人阴招,竟然一项都使不出来。

  郑女官又换了跪拜礼,空首,叩首,肃拜……每一项都是如此。程瑜瑾顺顺畅畅地做,四个女官围在两边看,彼此面面相觑,谁都说不出话来。

  郑女官原本不以为意的心,慢慢紧绷起来。这位年轻而横空出世的太子妃,似乎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简单。

  这份耐力和忍性,别说杨皇后,就连以规矩傍身的郑女官,都做不到。

  最开始得知失踪多年的皇太子找回来的时候,举宫皆惊,连带着对那位尚未露面的太子妃,都一下子涌到了风口浪尖之上。皇太子的事他们不敢说,但是对于太子妃,其实宫里人都是不怎么在意的。

  尤其是众人听说,这个女子还被退过婚。退婚之事最近已经没人提起了,但是女官们心里还是生出微妙的鄙夷,一个家境普通、声名普通,连宫都没进过的侯门闺秀,太子妃的位置能掉到她头上全是家里走狗屎运。这样一个人,有什么资格和时常在宫里小住的窦小姐比?

  郑女官出宫的时候甚至怀疑,这个土包子太子妃,指不定还不知道宫礼要怎么行,跪安时要先退左脚还是右脚呢。

  但是现在,郑女官一行人被深深打脸。四人努力绷着脸,谁都不敢说话。

  程瑜瑾自从订婚之后,不再每日去程老夫人面前请安。但是自从宫里四位女官来了之后,她突然变得极其孝顺,程老夫人和庆福郡主谁都不落。今天也是如此,程瑜瑾抄了一会内训后,径直放下笔。

  郑女官在一旁盯着,立刻冷冷地喝止:“程姑娘,你今日两遍内训尚未抄完,不得出门。”

  “我知道。”程瑜瑾放下笔,笑着看向郑女官,“孝者,人道之至徳。必也恪勤朝夕,无怠逆于所命,祗敬尤严于杖屦,旨甘必谨于餕余。我抄至这一节,心有所感,想去向祖母、母亲请安。”

  郑女官紧紧皱着眉,程瑜瑾若是出门,路上一来一回不知道要耽误多少时间,而且在外面,总不如在屋里一样好管教。可是,程瑜瑾搬出内训的内容,她若是说不行,岂不是和内训对着干?

  程瑜瑾见状,轻描淡写地加了一段:“既笄而有室家之望焉,推事父母之道于舅姑,无以复加损矣。女子如何孝顺父母,才能推断出其出嫁后如何孝顺公婆。女官阻拦我,岂不是拦着我向皇后娘娘尽孝?”

  郑女官彻底说不出话来,只好硬邦邦地说道:“程姑娘伶牙俐齿,极会活学活用。但是凡事要紧的是行为,光逞口舌之能,恐怕会对未来不益。”

  程瑜瑾哪里听不出郑女官在威胁她。现在程瑜瑾耍花招,进了宫之后,郑女官只消和杨皇后提上一嘴,有的是程瑜瑾好看。但是还是那句老话,仇恨值一百和仇恨值五十没什么区别,杨皇后本来也不会善待她,那何必让自己难受呢?

  程瑜瑾笑着,说:“我记住了郑女官今日的话了。我们之后的日子还长,有些礼法我研究的不透彻,以后有的是机会和郑女官讨教呢。”

  威胁人,谁不会。郑女官眉头皱得更紧,她用杨皇后威胁程瑜瑾,程瑜瑾接近着就又威胁回来。程瑜瑾毕竟是太子妃,杨皇后明面上不会对她怎么样,可是郑女官却只是一个小小的宫人,程瑜瑾想捏死她,还是非常轻松的。

  郑女官被噎得不轻,偏偏程瑜瑾语言功夫极好,威胁尽在不言中,但是从话面上,却揪不出一点错处。郑女官目光不善地瞪了程瑜瑾好几眼,程瑜瑾置之不理,舒舒服服地换衣服出门。

  现在已经四月了,府中上下都换上轻薄的春装,行走在府中花红柳绿,清香阵阵,穿着春衫的丫鬟在花木中往来穿梭,瞧着就让人心情愉快。程瑜瑾端着工整的步伐,身后领着四个女官、众多丫鬟,浩浩荡荡朝寿安堂走去。丫鬟下人们瞧见程瑜瑾,远远就给她让开道路。

  程瑜瑾的阵仗极大,程老夫人一早就接到下人报信。程老夫人听说大姑娘带着那四个宫廷女官又来寿安堂了,头疼地连水都喝不下去。

  那四个女官掌戒律,往那里一站比金刚还吓人。虽然她们主要盯着程瑜瑾,但是程老夫人之流和程瑜瑾共处一室,怎么可能不受影响。程瑜瑾天天往来跑,搞得程老夫人这几天也绷着神经,不敢吃不敢喝,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

  程老夫人都如此,下面的丫鬟婆子更是如临大敌。几天下来,寿安堂上下都苦不堪言。

  他们只是被余波扫到,就已经如此疲惫,那程瑜瑾每日处在漩涡最中心,该如何难?

  程家的女眷们越发觉得太子妃果然不是人干的事。最开始有许多人嫉妒,不甘心这种好事落到程瑜瑾头上,叫嚣自己来会比程瑜瑾更好。可是宫廷专属婚前培训才进行了几天,就再没有人说类似的话。就连如今她们看向程瑜瑾的眼神,都不见嫉妒,只剩敬畏。

  然而感慨归感慨,程老夫人虽然心疼程瑜瑾,但是一点都不想再跟着程瑜瑾受训。庆福郡主还可以借口管家、串门,往其他地方躲,而程老夫人作为侯府老封君,实在拉不下脸面避而不见。何况,荣安堂就在这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程老夫人还能躲去哪儿?

  程瑜瑾进门后,笑吟吟给程老夫人问好。四位女官跟四大天王一样镇在后面,程老夫人不得不挺起腰杆,坐的端正。而其他侍立的丫鬟媳妇,也不得不挺胸沉肩抬头,收起放松嬉闹之态,一个个拿出头上顶碗的姿态来。

  程老夫人特别想告诉程瑜瑾以后不必来了,可是程瑜瑾却非常孝顺,表明每日晨昏定省是她该做的,她绝不会因为自己成了太子妃,就疏忽孝道。程瑜瑾的心就是如此质朴,有福不一定同享,有难一定要同当。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

  程老夫人一拳打在棉花上,简直糟心透了。

第94章 阴影

  程老夫人就这样痛苦地享受着天伦之乐, 好在没过一会,下人禀报,姑太太回来了。

  程老夫人精神一振, 昨天程敏特意递了话来, 说今日要带着女儿回娘家,程老夫人从昨日起就盼着了。

  程老夫人是母亲,断没有出门迎接女儿的道理。从前程瑜瑾一是作为晚辈,二是为了讨好程老夫人, 往往一早就等在二门,但是如今,她也只是在接到程敏进门的信后, 微欠了欠身, 站起来对进门的程敏等人点头示意:“姑姑,表妹。”

  程敏难得能回娘家, 她见到程瑜瑾后又惊又喜,正要上前说话,但是随后就看到屋子里作女官打扮的四位姑姑。程敏脸上的笑收敛, 脚步顿了顿。

  险些忘了, 程瑜瑾已经被赐婚为太子妃,她的身边,自然是有教养女官的。

  本来阖家团圆的场面, 因为女官的存在, 变得拘束生硬。程敏当了这么多年公府二夫人,养尊处优,筋骨早都散了, 哪能和小姑娘们一样讲究仪态。程敏别别扭扭问好之后,不知道该说什么。女官就在跟前杵着, 她即便想问程瑜瑾一些私密话,也说不出口来。

  就连程敏和程老夫人说话,也变得不自在起来。

  这可是宫里的眼线,她们怎么敢当着宫里人的面拉家常。程敏干巴巴说了会套话,不由陷入冷场,不知道该起什么话题。她想了想,将身后一串昌国公府的姑娘们叫过来,说:“你们这群皮猴快过来,早就让你们多和大姑娘学学,如今你们大表姐封了太子妃,规矩才学都是一等一的好,你们还不过来和人家取取经?”

  这才是程敏今日真正的来意。昌国公府得知宜春侯府出了位太子妃后下巴都惊掉了,但是现成的门路不用白不用,徐家一找到机会,忙不迭把程敏打发回家,让程敏带着府上丫头们,赶紧和太子妃混个脸熟。

  除了程敏的亲生女儿徐念春,庶女徐挽春,徐家大房的庶女徐顾春,都跟过来了。

  这是早就说好的,徐念春等人挨个给程瑜瑾问好。徐念春虽然被家里养的娇,但是毕竟是公府的正经小姐,时常在长辈面前厮混,各府大场合不知出席过多少,请安问好等礼仪早就轻车熟路。然而此刻,她站在程瑜瑾面前问好,短短一句话竟然说的磕磕巴巴。

  徐念春这还算好的,其他两位庶女,话都说不利索,声音越来越小,后面干脆听不见了。

  不能怪几个姑娘失礼,实在是眼前的阵仗太过吓人。郑女官这四个人看着就刻薄难相处,她们板着脸时,比府里最古板的嬷嬷都吓人。徐念春顶着这样的视线,总觉得下一瞬间戒尺就要打到她的腿上,她半个身体都是僵硬的,还哪能流利地行礼说话。

  程瑜瑾见状暗叹,小姑娘们终究还是娇气,幸好这些女官是来盯着她的,要是分到徐念春头上,这得吃多少苦头?

  程瑜瑾笑着拉起徐念春的手,说:“我早就想见三表妹了,只可惜不能出府,一直没见到。幸好你今天来了,近来徐老祖宗身体可好?”

  有程瑜瑾带着,徐念春放松许多,跟着说道:“老祖宗一切都好,就是这几日乍暖还寒,天气变得快,她有点咳嗽。”

  “春冬换季是容易上火咳嗽,我上次做了些枇杷膏,清热解毒,效果尚可。我给祖母送了些,还剩下一罐,不曾用过。一会我取了,表妹帮我带给徐老祖宗。”

  徐念春松了口气,她顺势问起枇杷膏怎么做,程瑜瑾也不藏私,详详细细地掰开了讲给她。说起手工活,一下子将众人的距离拉近,这种话题即便听不懂,提问总是能的。其他两个庶女一齐听着,间或也能插一两句。

  屋子里的气氛终于和缓些了,不再像刚才一样紧绷。徐念春也恢复常态,能妙语连珠地接话。徐念春心里默默地想,原来这就是她和瑾表姐的差距。

  她时常能说出一些巧妙的俏皮话,将长辈逗得哈哈大笑。她也一直以此自得,可是现在她才发现,她只是自己能说妙语,程瑜瑾却可以让其他人说妙语。

  这其中的功夫,差了不知道多少年。程瑜瑾的控场能力非常强,只要程瑜瑾想,她可以让任何人状态极好,越说越开心,同样,也可以让人磕磕绊绊,丑态毕露。

  徐念春叹气,难怪程瑜瑾能做太子妃,这份功力她自愧不如。以前程敏夸程瑜瑾的时候,徐念春还不以为意,这一次她才真正见识到差距,徐念春心服口服。

  说了一会,婆子站着门外禀报:“老夫人,太太,二姑奶奶也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页  当前第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1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叔万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