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叔万福_分节阅读_第63节
小说作者:九月流火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86 KB   上传时间:2019-12-31 20:43:21

  阮氏见程瑜墨脸色不好,以为程瑜墨不甘心程瑜瑾嫁入东宫。那可是太子妃啊,程家人连宫里娘娘都没怎么见过,徐家光一个淑妃,就足够程家羡慕仰望了。可是,程瑜瑾却平天一声雷成了太子妃。

  在这之前,他们压根想都不敢想,程家居然有这种造化。

  阮氏安慰程瑜墨:“墨儿,过日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是嫁的高就能过得好。太子的情形……唉,那些话我也不敢说,但是宫里皇后太后都在,二皇子也一点都不差,最后谁是赢家还不一定呢。当太子妃是苦差事,太子败她跟着一起死,太子赢她却未必能跟着进位。那实在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位置,受尽后宫磋磨,最后却未必能得以善终。哪像你,霍侯爷年轻有为,家里人口简单,你一过门就是侯夫人,自己独门独院的,又有夫婿喜爱,不比什么都好?等过两年你生下儿子,日子那就更好过了。”

  阮氏说到这里欲言又止,隐晦地瞟了一眼程瑜墨的肚子:“墨儿,你现在……”

  程瑜墨摇头,阮氏叹了口气,难掩失望。但是紧接着她又安慰女儿,说:“没事,你还年轻着呢,子嗣的事不急。你现在年纪还小,过早生孩子对你身子骨不好,养两年等长开了再生。”

  这和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样,程瑜墨只能点头,应下这个说法。阮氏见程瑜墨还是怏怏,劝道:“你也别太急了,凡事顺其自然。但是你可一定要盯紧了女婿,不能让他去别的房留宿。就算要去,事后也要灌避子汤,即便是娘给你的陪嫁丫头也一样,你可不能心软。”

  程瑜墨点头:“娘,我省得。”

  阮氏看着女儿比闺中还要尖细的下巴,消沉了许多的气质,心里直泛疼。阮氏搂住程瑜墨,说:“女儿啊,女人这一辈子就是来受罪的,家里千娇百宠把你养大,却要送到另一家去做牛做马,受苦受累。你要恨就恨娘吧,都怪娘把你生成女儿。刚嫁人这一段时间都苦,娘当时也是一样,等你生下孩子,就有盼头了。而且你姐姐毕竟成了太子妃,你婆婆顾忌着你姐姐,也不敢太过为难你。你以后务必要让霍家人知道,你和大姑娘姐妹情深,感情十分深厚,你若是受了委屈,就骗你婆婆说进宫要找太子妃评理,她肯定就不敢再刁难你了。”

  刚才还说程瑜瑾进宫后一定过得不好,现在就想利用程瑜瑾的名头办事,程瑜墨听了,都觉得可笑。

  程瑜墨自嘲地笑了,过了一会,她的声音低不可闻:“娘,过几天,她真的要嫁给九叔了吗?”

  “那是太子!”阮氏皱眉,连忙纠正道。

  “我知道。”程瑜墨垂着眼睑,神色郁郁,看不清眼中神色,“但那是一个人啊。”

  阮氏似乎有点明白女儿的想法,她叹气,道:“没错,听说最开始皇帝属意早些成婚,定在了六月,太子在皇帝面前周旋,改在了七月。那时候你姐姐她正好出孝,嫁人风风光光,无所顾忌。”

  “七月。”程瑜墨抿唇,“那其实很快了。”

  确实很快,程瑜瑾都没有察觉到,时间便一溜神到了六月。程瑜瑾自从敲打过郑女官,展示了自己的强硬后,女官们果然安分了好一段时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程瑜瑾当众翻了一次脸,女官们反而不敢再试探她的底线。

  之后两方相互制衡,倒也平安无事地待到六月。

  月底,程家举行了隆重的除服仪式,程瑜瑾脱下身上的孝服,换上鲜艳衣衫。紧接着没过几天,宫里便派遣礼使、仪仗车辂从左顺门出发,浩浩荡荡穿过主街,停在宜春侯府正门口。

  宜春侯府唯有婚丧嫁娶才开的正门,此刻挂着红绸,面朝整个京城大开。

第96章 大婚

  今日纳徵礼, 代表皇家来给宜春侯府下聘的是遣礼使,正使副使两人。即便副使都是朝中品阶不小的官员,想也是, 太子大婚每一步都是要详详细细进国史的, 能露面的都不会是无名之人。

  也就是说,在场每一个人,都比程元贤官位高。

  程元贤真是既自卑,又充满了莫名其妙的自豪。

  遣礼使送纳徵礼和制书进侯府, 之后按照繁琐的礼仪,在重重香案、帷幔前面拜了又拜,将皇家的聘礼一一陈列在中庭中。此刻宜春侯府门外围满了百姓, 众人对着地面上高大气派的红木箱指指点点, 艳羡声、溢美声不绝于耳。

  之后,进府的是制书。遣礼使恭恭敬敬将玉质制书奉在案上, 然后皇太子妃冠服先行,在一路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中送入正堂,后面跟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仪仗队, 直将正院塞得满满当当。正使当众宣读制书, 看他脸色,能参与这种大礼仪,显然与有荣焉。

  程元贤等人跪拜接旨后, 皇太子妃的冠服才被女官护送着送入程瑜瑾屋子。程瑜瑾在自己院内换了全套冠服, 在数名女官的簇拥下,缓慢走入正堂。

  太子妃垂范天下,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太子和太子妃都有很重要的礼仪意义, 祭祀、朝贺、元日……可以说天下礼仪,有皇帝的地方就有太子, 有太子的地方就有太子妃。

  今日这种严肃场合,程瑜瑾这个正主才是重头戏。

  程瑜瑾露面的地方在内院,不会被外面的人看到。程瑜瑾戴着九翟四凤冠,穿着深青色翟衣,外罩中单,腰束蔽膝、玉佩、朱绶,整套服饰繁复而郑重。

  程瑜瑾仪态完美,姿容绝艳,穿上整套礼服,简直耀眼的不可直视。

  穿这种宽袖衣服,让袖子前后摆动是极其失礼的行为。程瑜瑾在众人注目中缓缓走出来,她手掌隐于衣袖之中,右手贴于左手背上,胳膊齐平,宽大的衣袖自然垂落,看着庄重又典雅。

  顶着众多或善意、或不善的视线,程瑜瑾没有丝毫慌乱,她稳稳停在香案前,在赞礼女官的指引下行四拜礼,然后跪下,听宣礼女官读册书。

  这就是程瑜瑾正式的册封旨意,乃是玉制,礼仪中最高级别的册书。宣册女官读完之后,程瑜瑾双手接过,跪在右侧的女官见状连忙膝行,恭敬地将手举过头顶。程瑜瑾将册书放在右侧女官手中,自己在宫人的帮助下,慢慢站起来,拿着玉圭又端端正正拜了四礼,赞礼女官终于长长道:“礼毕。”

  满院子人听到,立刻上前给程瑜瑾行大礼:“恭喜太子妃。”

  程瑜瑾也不由露出微笑,对着众人轻轻颔首。

  之前虽然全天下都知道她是太子妃,但是终究名不正言不顺,其他人称呼她,还是要用程家的身份。但是从现在起,她正式被册封,就是真正的太子妃了。

  日后人人见了她,都得低头俯首,恭敬地唤一声“太子妃”。

  监官从正门出去,走到外院,吊着长长的嗓子宣布“受册礼毕”。外面顿时响起一片恭喜声,随行的官员都上来和程元贤道贺,而正使副使以及监礼太监没寒暄多久就动身要走,他们有任务在身,还得回宫里复命。

  册封之后,很快就是正式成婚的日子。这几天,整个宜春侯府都快忙得翻底了。程家从没办过这么大的礼仪,皇太子大婚和普通婚宴可不一样,若是普通嫁娶,婚宴上出了什么纰漏,顶多是在其他家族面前丢些脸,但是若太子妃的婚礼上出了错,那不是丢不丢脸,那可是丢脑袋的问题。

  程家的家规算不上好,要不然也不至于全家祖祖辈辈都不思进取。上行下效,可想而知,宜春侯府下人们的规矩也不怎么样。

  程家众人慌得不行,前段时间二姑奶奶大婚的时候,迎亲时出了好大一桩乱子。霍家的人都到门口了,新娘房里还没安顿好,到最后险些连盖头都没找到。要不是程瑜瑾在外面拖了很久,恐怕那天程家就要丢大丑了。

  这一次,府里再没有另一个“程瑜瑾”帮忙拖时间,就算有,恐怕内务府也不允许。

  程家又是慌又是怕,人人都忙得都脚不沾地。好在这种大典仪,宫里下放了一整套人过来安排,术业有专攻,再没有人比宫里人更拿手这些繁文缛节。程家人听内务府的指挥,女官们让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倒也有惊无险地到了正日子。

  亲迎这日,程瑜瑾天不亮就被叫醒。其实这一天谁都没法睡觉,不光程瑜瑾这里,寿安堂程老夫人的正房,萱华院庆福和程元贤的正房,先后都亮起灯光。

  程瑜瑾先是焚香沐浴更衣,换上燕居服,然后拖着长长的正红色大衫,随着程元贤、庆福郡主两人一起去祠堂前行礼、祭酒。此行是专程告诉祖宗,程家有女选做太子妃,今日便要入宫了。家女临行前,特意前来告于祖宗。

  长长的祝词读完后,程瑜瑾深拜,辞别程氏列祖列宗。

  放在最外面的一尊牌位,正是程老侯爷。

  当日程元璟从外地刚回来,身上犹带着远方的霜雪,快步走入程老侯爷病房。没过多久,程瑜瑾也跟着跑进来。两世的发展就从这里开始不同。

  那时程老侯爷临终前最后的心愿得偿,看着眼前的一切十分欣慰,得以平静赴死。不知程老侯爷有没有想到,一年以后,跟着程元璟进来的那个小姑娘,又跟着他走出程家。

  从祠堂回来后,程元贤和庆福郡主端坐正堂,程瑜瑾在女官的指引下对程元贤、庆福郡主深深四拜。程元贤看着眼前并非自己亲生,但是却给他带来了想都不敢想的荣耀的女儿,感慨万千。

  他原本忧愁父亲死了,没人替他张罗,他的爵位可怎么办。然而谁能知道,都没用得着程元贤费脑子,这个爵位就稳稳掉到了他头上。

  毕竟太子妃的父亲,不上不下顶着个世子头衔算什么。日后写皇太子大婚典注,太子妃的出身不够体面,让修史馆的人怎么下笔?

  都不消李承璟说,下面的人就麻利给程元贤办妥了袭爵一事,一应手续完全不需要程元贤操心。他仿佛躺着,就赢了。

  往常庆福郡主老拿这桩事挤兑他,可是此刻,在程瑜瑾的婚礼上,程元贤当真觉得自己的命真好。

  前半辈子有父亲,后半辈子有女儿。

  程元贤清了清嗓子,努力露出庄严的模样,说:“尔往大内,夙夜勤慎,孝敬毋违。”

  程瑜瑾应下:“女儿受教。谢父亲。”

  她又走到庆福郡主身前,庆福郡主也说:“尔父有训,尔当敬承。”

  “是。谢母亲。”

  程瑜瑾的时间非常紧张,每一时辰每一刻都有安排,程元贤和庆福郡主不敢耽误程瑜瑾,赶快让她去进行下一步。

  庆福郡主看着程瑜瑾走出正门,身后红色的大衫在门槛上拖出流水一样的弧线。庆福郡主低声叹了口气,即便不情愿,也得承认自己后半生,程恩宝后半生,甚至整个程家的命运,都寄托在眼前这位女子身上。

  程瑜瑾毫不吝于坦白自己的冷漠,之前那次,庆福郡主和程瑜瑾已经基本撕破脸。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庆福反而更要讨好着人家。

  程瑜瑾又去拜见了程老夫人,听程老夫人训话。新妇出嫁,家里长辈都要给新妇指点,以告诫女儿去夫家的为人处世之道,务必孝顺公婆,相夫教子,早日生下子嗣。但是有资格给新娘子训话的都是直系长辈,换言之,程元翰和阮氏这些叔叔婶婶,是没有资格的。

  即便他们才是程瑜瑾的亲生父母。

  受醮戒结束之后,程瑜瑾回房,换下繁琐的燕居服,又换上更加繁琐更加沉重的翟衣礼服。之后就没她的事情了,她只需要等着亲迎的队伍到。

  她这里得以轻松片刻,想来,恐怕李承璟那里忙得不轻。

  事实确实如此。皇太子是一朝国本,婚礼又事关传承,是重中之重礼仪。尤其这是李承璟回归太子身份后,举办的第一场大典礼,最能证明他的正统性。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这次大婚最终有多么隆重,就不必说了。

  外面的事情程瑜瑾不得而知,她不知道等了多久,听到外面突然喧闹起来。热闹声越来越大,渐渐礼乐的声音也能听到了。程瑜瑾便知道,李承璟来了。

  这些流程明明熟烂于心,甚至程瑜瑾连李承璟会在什么时候到达程家门口都一清二楚,但是这一刻,等真正听到迎亲的礼乐,她竟然无端升起一阵紧张。

  她要嫁人了,她真的要嫁给李承璟了。程瑜瑾紧张之下竟然连李承璟的脸都模糊了,他们上次见面,还是正月她刚病好的时候。那时候她受到的冲击太多,根本没心情注意李承璟的形容长相。甚至从她知道他不是程元璟,而是宫里的皇太子后,程瑜瑾就不怎么直视他的脸了。

  导致现在,程瑜瑾记忆最深的一幕,竟然是建武二十二年早春,风扬起隔夜的雪,呼呼荡荡看不清对面的路,唯有他笔直的身姿,大红的曳撒,格外瞩目。

  女官们听到声音后都在偷偷注意程瑜瑾,她们见太子妃端端正正地坐着,并没有因为外面迎亲的声音而乱了仪态,俱十分满意。

  程瑜瑾端庄坐在床上,纤细的手交握,并掩于袖子中。她脖颈挺直,头上的九翟四凤冠晃都没晃一下,看着极为沉着。沉着的太子妃依然尽职尽责地担当着礼仪排面,心里却在想,她记不清李承璟的脸,那他还记得她的样子吗?她今天的妆容尤其夸张,其实她本来长相好看多了,要是被误会那就恼火了。

  外面礼乐声敲敲打打,听声音的距离,他们已经进府了。今日程元贤要穿着最正式的朝服,他见到未来女婿,得先向太子下跪行礼,然后才听到赞者在一旁唱:“皇太子奉制行亲迎礼。”

  之后每一步骤都是这样,李承璟走在最前面,礼官跟上,再然后才轮到程元贤。他们停在中堂,而这时候,程瑜瑾也在女官的指引下走到中堂,停在庆福郡主之后。

  都到了这里,她的眼前还是隔着一扇屏风,不让他们夫妻直接见面。其实程瑜瑾脑袋上顶着五六斤重的冠,也委实没有心情去看人。她隐约听到李承璟祭雁,赞者唱了许多词,最后那个悠长的声音唱道:“礼毕,请皇太子出门。”

  李承璟似乎也无语了,他朝程瑜瑾所在的屏风扫了一眼,无奈又生气。搞了这么多花样,一步一步麻烦极了,最后他连程瑜瑾的人都没见到,就让他出门?

  尤其是程瑜瑾就在不远处,他一眼就看到了她的身形。李承璟头一次觉得这些古板繁琐的规定讨厌极了。

  此刻正堂里满满当当的人,外面还有不间断的奏乐,按道理喧闹的很,可是随着李承璟的动作,竟然奇异地齐齐安静了一瞬间。

  最终李承璟还是什么都没说,率先朝外走去。程瑜瑾提着的心放下,这时候才感觉出些好笑。她嘴角翘了翘,很快就压住不见,依然还是那个端庄的太子妃。

  等程元璟走的看不见之后,女官才引领着程瑜瑾往外走。她在中门处上凤轿,凤轿富丽堂皇,精巧至极,连抬轿子的都是女子。她坐上凤轿,之后车帘掩下,遮的严严实实。

  程瑜瑾还真从头到尾,一眼都没看到过李承璟。

  皇家讲究,是真的讲究。

  今日太子大婚无疑是全城热点,一路都有百姓随行围观。大婚的仪驾穿过东长安门,浩浩荡荡走至午门。所有的护驾侍卫、军官在此止步,再往前就是犯禁了。唯有程瑜瑾的仪仗队继续往前走,走进东顺门。她的轿子刚刚落地,就听到轿门被叩响,随行女官在外面轻声提醒:“太子妃,请出轿。”

  程瑜瑾几乎是马上就反应过来刚才叩轿门的人是谁。她握着玉圭的手指紧了紧,随后眼前骤然一亮,车帘被掀开,李承璟穿着一身玄黑冕服,眼前五彩九旒轻轻晃动,让人看不清他的眼睛。可是程瑜瑾知道,他正在看着她。

  未婚夫妇婚前不得见面,婚后却朝夕相对,同生共死。生前时时看着,死后也要埋进同一个棺冢。

  共享命运,共度余生。

  程瑜瑾心中深深震动,比她接受册封还要感同身受。李承璟朝她伸出手,仿佛在邀请她进入他的人生。

  程瑜瑾犹豫片刻,缓慢伸出手去。

第97章 洞房

  程瑜瑾伸出手去, 她的动作能看得出来有些迟疑,但是当手指触碰到李承璟的手,立即被他反手握住。李承璟的手心温暖有力, 程瑜瑾被他带着走出凤轿, 竟然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全感。

  仿佛无论她有多少迟疑犹豫,只要她愿意迈出第一步,李承璟就会将剩下九十九步走完,不远万里来握住她的手。

  旁边候立的女官们面面相觑, 能看出来搀程瑜瑾出轿本来应该是她们的职责,但是现在被皇太子抢走,按理现在还没礼成, 太子这样与礼不合。

  但是女官们悄悄去看李承璟的脸色, 没一个敢在这种时候提醒。显然,太子也不需要她们的提醒, 他很知道大婚的步骤是什么,每一步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这里已经进宫, 没有外人观礼, 女官们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看见。程瑜瑾走出轿子后,悄悄从李承璟手中挣开。东顺门到慈庆宫路程还有很长, 程瑜瑾手里要拿玉圭, 一直被李承璟占着一只手可不行。

  程瑜瑾稍微动了动,李承璟也顺势松开手。很快宫内的车辇到了,他们二人次第换步辇, 两人一前一后,往东宫走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页  当前第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1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叔万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