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叔万福_分节阅读_第68节
小说作者:九月流火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86 KB   上传时间:2019-12-31 20:43:21

  “怎么不会?”李承璟说道,“你从来都目标明确,最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一旦确定了目标,无论有多难你都会走过去。同样,对你来说没有意义的事情,你向来是不屑于浪费精力的。”

  程瑜瑾沉默,李承璟将书摊在膝上,两手握住程瑜瑾的肩,不容拒绝地将她转过来:“你从来没有把丈夫当做共度一生的人,他对你来说,不过是一个工具,你人生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所以你积极择婿,积极挑选对你有利的人选,说到底,他们只是你实现人生目标的一个踏板罢了。”

  “我没有……”

  “瑜瑾,真的没有吗?”李承璟直直看着她的眼睛,语调缓慢,却字字叩在人心上,“你只是需要一个满足你条件的男人,只要能完成你的目标,那个男人是谁,并不重要。霍长渊也好,林清远也好,我也好,都是一样。”

  “你根本不在乎那个男人长什么样子,是什么性格,也从没有把他视为你人生的一分子。只不过你总是要嫁人的,所以才在自己的计划中安排了这一环。你从未考虑过爱,只在乎利。”

  “就比如我……也只能是我。除了大婚当夜你没有转换过来,之后在内殿的每一刻,你都会将仪态妆发保持完美。你说过你在外人面前要保持得体,原本你起居的地方不算外面,现在因为有我,已经算了,是吗?”

  程瑜瑾最开始下意识地反驳,可是听到后面,她就完全放弃了。因为她知道,李承璟说得对。

  他一直是这样,活的清醒又明白。世人的,亲友的,甚至他自己的那些微妙又自私的心思,他一直都看得明白,近乎冷酷。

  话已经说开,程瑜瑾倒坦然了。她脊背挺直,脖颈线显得纤长又优美,她无所畏惧地抬头,直视李承璟的眼睛:“殿下善断人心,妾身佩服。所以殿下欲要如何?”

  一个男子能冷静地剖析出新婚妻子并不爱自己,甚至不打算爱自己,恐怕对哪个男人来说,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然而李承璟神情却很平静,和刚才完全没有什么变化,他伸手抚过程瑜瑾鬓边的碎发,缓缓说道:“我一直都知道这件事,从我认识你开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是你,我既然打算娶你,自然该一开始就考虑好所有,莫非还能指望你婚后变一个性情吗?”

  落子无悔,他娶的人是程瑜瑾,他知道她无情,寡义,自私且不愿意付出感情,但是那又怎么样?

  他决定的妻子是程瑜瑾,程瑜瑾是什么样子,他就接受什么样子。后果应该在最开始时就想好,他不会为其他人改变,也从来不奢望别人为他改变。指望一个成人在成亲后变一个人,实在是很天真很自欺欺人的想法。

  程瑜瑾本来都打算好和李承璟约法三章,趁今日说开彼此的义务和责任,共同配合,演好东宫模范太子和太子妃。但是她没想到,李承璟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

  她怔了一下,不明白李承璟什么意思:“殿下?”

  “你不必向我许诺什么,无妨你寡情淡漠,反正我可以保证,你的利益永远和我一致。你喜欢钱财权力,就是喜欢我。”

  程瑜瑾良久看着李承璟眼睛,李承璟也深深凝视着她。程瑜瑾脸上的神情渐渐收敛起来,变得冷淡戒备:“殿下想要什么?”

  “很简单,待在我身边,永远陪着我就够了。”

  程瑜瑾挑眉:“只有这么简单?”

  程瑜瑾直觉不太信,对于夫妻而已,这本来就是绑定条件。她又不可能二嫁,只要她活着一日,必然在李承璟身边。

  “简单?”李承璟失笑,“我可不觉得。人在我身边容易,心在我身边难。”

  李承璟越是分析人心,越是能感受到人情淡薄。人心易变,喜新厌旧,外面的权谋算计李承璟都有信心筹谋,可是一个安全的家,一个永远等他回来的人,他却算不来。

  他失去过母亲,失去过姓名,失去过一切能证明他存在的痕迹,李承璟最渴望的事情,不过是一个永远不会失去,无论他是谁,都属于他的角落罢了。

  程瑜瑾能在李承璟的眼睛里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倒影,她抿了抿唇,慢慢地说:“殿下,你所求的,任何一个女子都可以做到。只要成了太子妃,无论如何,她都势必要为你打算,与你同生共死。所以,为什么是我?我似乎除了相貌还算拿得出手,其余并无什么特别的长处。”

  程瑜瑾还是不能相信李承璟就真的这样轻信于人,这是一个明显不对等的条约,李承璟要分享自己一半的权势和财富,可是另一方,几乎什么都没有付出。两边不等价,如何能做成买卖?

  程瑜瑾不信。

  “为什么不能?”李承璟笑了,他瞧着程瑜瑾,眼中光芒熠熠,仿佛星河倒映在他眼眸中,“为什么就不能,是我见色起意呢?”

  程瑜瑾一噎,一时没接上话来。她顿了顿,说:“殿下不至于这样肤浅吧?”

  李承璟摇头轻笑:“你未免太高估我了。我也是男人,我也好美色,尤其想将你这样的美人放在身边,看一辈子。”

  李承璟说着,眼睛朝下扫了一眼,暗示的特别明显。程瑜瑾跟着他的目光看去,发现落点出正是放在他膝上的书,书页正正敞在某一张很露骨的插图上。

  程瑜瑾极力控制,脸还是渐渐红了。这个人刚才说的一本正经,清高持重,结果目的竟然是这种事,还一早就想好了。

  程瑜瑾记得分明,从她和李承璟谈起成婚这个话题开始,他就没有再碰过那本书。所以,最开始挑起话头的时候,他就打算好了?

  亏他还能说的那样大义凛然,端方庄重。

  这就是他们国家的皇太子,程瑜瑾真是为朝廷的未来感到担忧。

  程瑜瑾脸红了,勉力瞪了他一眼:“你怎么净想这些?”

  “夜深人静,我的太子妃就坐在我身前,我还能想什么?”李承璟说着伸出两根手指,在她眼前晃了晃,“你已经欠下两次了。”

  程瑜瑾咬唇,她其实很想质问哪来的两次,但是又怕问出来后,会引来更多不正经的话。她贝齿轻咬,狠狠横了李承璟一眼。

  美人的眼神也是要看场合的,若是平时,必是凛然高贵不可侵犯,但是现在,烛光朦胧,美人眸光带水,脸飞薄红,这一眼尤其潋滟,美不胜收。

  李承璟含笑,手指搭在膝上,满意地叩了叩。

  什么不懂情趣,美人在骨不在皮,媚亦如此。形于外的诱惑主动,哪比得上欲言还休,仙人折腰。程瑜瑾此刻的样子,岂可为外人道哉?

第104章 更衣

  七月十四, 天未亮时,李承璟悄无声息地起身。太监早就候在外面,听到太子的传唤后鱼贯而入, 手中捧着全套朝服。

  李承璟因为大婚休假七日, 今日婚假就结束了,他也要恢复太子的职责,每日上朝听政,所有行程如皇帝一般, 风雨无阻,寒暑不改。

  早朝天不亮就进行,而且在承天殿广场外, 无论天气多么恶劣都不能轻易取消。而且早朝庄严, 如果早朝时衣冠不整或举止不端,会被言官弹劾一辈子, 轻则受训,重则丢官,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至于迟到, 更是想都不要想。

  臣子都如此, 李承璟作为全天下表率的皇太子,就更加严苛。太监们各个都提着心,太子早就吩咐过, 准备上朝时他们的动作要静, 万不能吵醒了太子妃。

  重刺锦绣内,程瑜瑾平躺睡着,并没有察觉到李承璟不在了。她朝另一边翻了身, 正好面对着李承璟原本的位置,她模模糊糊之间突然觉得眼前人不在了, 程瑜瑾心里一惊,顿时清醒起来。

  入目唯有尚带着余温的被衾,人已经不在了。

  程瑜瑾想到今日是李承璟婚后上朝的第一日,立刻坐起身,穿鞋下地。李承璟在外面听到帐子里的声音,立即抬手示意太监们停住,然后自己折回身,到寝殿撩开床帐:“你怎么醒了?”

  “今日殿下上朝,我身为太子妃,怎么能缺席。”

  “无妨。”李承璟说,“日后上朝的日子还久呢,又不是什么大事,现在时间还早,你回去睡一会吧。”

  “不。”程瑜瑾坚决摇头,“这么重要的日子,我要亲自送殿下上朝。”

  她已经站起身,从衣柜上随意披了一件家常衣裳,她此刻长发未绾,被压在衣服里面,程瑜瑾不甚在意地将手绕到后颈,轻轻一撩,满头青丝如瀑布般流泻下来,甩出一个优美的弧度。程瑜瑾没有再去管头发,她低头将衣衫上的纽扣扣好,然后笑着走向李承璟:“殿下。”

  李承璟看着这一系列动作,看着程瑜瑾像做什么理所应当的事情一般向他走来,眼神不由变得柔和:“好。”

  太子妃来了,所有太监自然让位,他们捧着衣服站在两边,轻手轻脚将要用到的衣物呈上前。程瑜瑾踮起脚,为李承璟穿上赤罗衣,将衣领细细压好,然后从锦盘上拿起革带,绕过李承璟的腰,在前方扣住。

  程瑜瑾低头为他束腰时,李承璟也在低头看她。太子的朝服是红色的,李承璟穿上英气勃勃又俊美非常,他衣袖极宽大,此时为了配合程瑜瑾,两臂轻轻朝两侧摊开,长袖自然垂落,仿佛一伸手就能将程瑜瑾整个人都环住。

  程瑜瑾精致的脸映在绛红朝服前,越发显得眉眼如画。她低头扣革带,眉眼极为认真,和刚才从衣领里撩头发时的神情截然相反。

  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太子朝服,以及站在他胸口、亲手为他穿衣的美人,此刻只要他一合手,将可以都揽入怀中。

  程瑜瑾扣好了革带,从锦盘上接过蔽膝、玉佩、绶带等,一一束在腰带上。做好这一切后,程瑜瑾后退两步,从最后一个锦盘中取过朝冠,抬头对李承璟笑道:“殿下,劳烦低头。”

  李承璟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微微低下脖子。程瑜瑾将冠束在发上,黑色的系带绕过耳后,扣在下颌处。

  至此,朝服便穿好了。慈庆宫的宫人都侯在门外,垂着眼等待着。李承璟说:“我走了。天色还早,你不用出去了,回去睡吧。”

  程瑜瑾还是摇头,从宫女手里接过披风,拢在自己身上,说:“我想亲自送殿下出门。”

  李承璟只好由着她。程瑜瑾跟在李承璟身侧,走到慈庆宫正门才停。慈庆宫离上朝的地方不算远,李承璟没有坐车辇,自己步行去。他走出两步,似有所感回头,见程瑜瑾拢着青色披风,提着一盏灯笼,站在宫门口。

  此刻晨光熹微,一团火光将程瑜瑾照的温暖又柔和。她站在黛青色的光线中,两边是众多宫女,身后是红墙碧瓦,而她皮肤白皙,长发如墨,仿佛星辰误落凡尘。

  程瑜瑾看到李承璟回头,轻轻点头一笑:“殿下,我在这里等你回来。”

  直到李承璟的身影再也看不见了,程瑜瑾才折身回宫。现在天都没大亮,经过这一遭后程瑜瑾睡不着,干脆更衣沐浴,在书房看了会书,等到时间了,便出门来给杨太后、杨皇后请安。

  皇帝以孝治国,对嫡母杨太后多有敬重,程瑜瑾作为太子妃,给皇太后请安已经成了每日例常。慈宁宫和慈庆宫一个在西,一个在东,距离不小,等程瑜瑾走到,见宫门前停了许多下人。

  程瑜瑾一眼就认出来皇后和太后的轿辇。杨皇后和杨太后是亲姑侄,皇后出现在慈宁宫不奇怪,另一个有资格乘坐太后轿辇的人,阖宫上下,恐怕唯有那么几个人。

  程瑜瑾进门,果然,熟面孔不少。皇后陪在太后身边,杨首辅夫人杨钱氏、杨皇后的姐姐杨妍,以及杨妍之女窦希音,都在。

  程瑜瑾进来后被这一屋子杨家人狠狠晃了晃眼,她只是大概扫了一眼,就心中轻笑。敢情一屋子人,唯有她不姓杨,不知道该说羊入狼窝,还是鸠占鹊巢。

  这么明显的人数悬殊,程瑜瑾没有露怯,依然不紧不慢、稳稳当当行礼:“儿臣给太后、皇后娘娘请安。杨夫人安好,窦太太安好。”

  杨夫人便是杨首辅的夫人杨钱氏,杨钱氏是杨太后的弟媳,膝下两女,长女杨妍,嫁给窦达为妻,次女杨妙,入宫做了继皇后。

  窦希音是杨妍和窦达的女儿,但是窦希音很少在窦家住,一年一半的时间在宫里,另一半时间住在杨家,唯有逢年过节,才回窦家露个脸,之后又立刻搬回外祖家。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窦希音的家在杨府,去窦府才是做客。

  杨家一连出了两个皇后,而这一代杨家又没有女儿,杨妍和窦希音的打算显而易见,连窦希音自己都把自己当杨家人。过去十来年间,窦希音是京城众人默认的太子妃人选。

  可惜后来窦希音的太子妃之梦落空了,二皇子的太子之梦也落了空。太子之位一直都有人呢,失踪多年的正牌太子从天而降,自带太子妃,许多人的梦境就此碎裂。

  杨妍、窦希音在这种场合见到程瑜瑾,表情都微妙极了。

  杨太后撩了一眼,淡淡叫程瑜瑾起身。宫人请太子妃落座后,杨妍似笑非笑地说道:“原来这就是太子妃,久闻其名,宫宴那天只是远远一见,今日近看,果然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今日得以一见,可算了却我的一桩心愿。”

  从小到大许多人都称赞过程瑜瑾貌美,从前无妨,如今她已经成了太子妃,杨妍对她的定位,竟然只是不可多得的美人?

  程瑜瑾笑容不变,顶着杨妍口中的不可多得的美貌,矜贵温和说道:“窦太太谬赞,那些不过是闺中虚名了。如今我既成了太子妃,自然不能辜负陛下和殿下的信任,当以德行为重,处处以身作则,容貌之流,已是虚物。”

  杨妍被这些话噎住,她见着程瑜瑾心情不爽,难免要刺一刺,所以故意说程瑜瑾说“不可多得的美人”,以示她不过是被太子看上容貌罢了。没想到程瑜瑾一口承认了自己美,还谦虚说要以德行为重,容貌都是虚的。

  啊呸,谁要真心夸她是美人了?她竟然还真敢应?

  然而气归气,看着这张脸,看着这个身姿,无论杨妍还是窦希音,都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杨家权势盛,然而发迹只是从杨太后开始,子辈的容貌气质还没法和那些养尊处优好几代的公侯贵族比。尤其是程瑜瑾坐在这里,从相貌,到仪态,再到气势,都妥妥压杨家众人一头。

  美丽端庄的太子妃,莫过于是。

  窦希音看程瑜瑾十分不顺眼,她还没有嫁给二皇子表哥,倒凭空冒出来一个太子妃,拦了她的路不说,连二表哥也变得不那么举足轻重了。窦希音岂能忍这种气,她本来打算让姑祖母好好给二表哥出气,可是她瞅了很久,都没有从程瑜瑾身上找出来一个不合适的地方。

  杨皇后看着程瑜瑾眼睛疼,她脸上冷冷淡淡,连眼神都不往过去扫。杨太后眼皮子朝上撩了一眼,道:“太子妃。”

  “是。”程瑜瑾说着站起来,稳当当压手行礼,“太后娘娘有何指教?”

  “太子妃责任重大,你既成了太子的正妃,便要处处守规矩,合体统,以免失了皇家的颜面。当年太子走失,哀家和皇帝耿耿于怀,日日忧心,如今终于找回来,也算解了哀家和皇帝的心结。你既然是他亲自请赐婚的,想必十分合太子心意,如此,你们尽早给皇家开枝散叶,也指日可待了。”

  说到子嗣,程瑜瑾不好接又不能不接,只是低着头,说:“儿铭记太后娘娘教诲。”

  她说记住了,却不说自己能做得到。

  杨太后耷拉着眼睛,说:“你终究是太子妃,和普通王妃不一样。这个宫廷迟早要交到你们手里,协理六宫之事,你也要慢慢学着上手了。”

  这话可说不上善意,自古太子难当,太弱了不行,太出挑了更不行。皇帝如今春秋鼎盛,杨太后便说宫廷迟早要交到太子妃手中,传到皇帝耳中,皇帝要如何想?

  程瑜瑾反应极快,立刻接话道:“儿愧不敢当。统领六宫是皇后娘娘的事,他人插手是逾矩,儿臣怎会明知故犯,做这等错事呢?何况陛下春秋鼎盛,皇后娘娘也风华正茂,儿臣有许多东西都不懂,正想让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教儿臣做事的道理呢。日后,还请太后和皇后娘娘不吝赐教。”

  程瑜瑾话中的“明知故犯”用的巧,寥寥几语就表明东宫的立场。后面的话无疑又将皮球踢回杨皇后和杨太后这里,因为无论她做了什么,都是“和皇后太后学的”。

  杨太后听后不悦,偏偏程瑜瑾这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杨太后也揪不出她哪里不对。杨太后不依不饶,说:“无妨,即便是寻常人家的长媳,也要学着帮婆母管家,更何况你是太子妃?正好中秋节要近了,这些日子,你就帮着皇后料理中秋节的事宜吧。”

  杨太后这是打定主意要为难程瑜瑾了,既然对方主动出招,程瑜瑾也没有避而不见的道理。她不紧不慢地行了一礼,说:“既是太后之令,儿自当遵从。”

  程瑜瑾一句话就将这件事打成杨太后的命令,并不是她逾越,而是遵守杨太后的要求,这是孝。

  杨太后皱了皱眉,一番交战下来,杨太后并没有在口舌上占到便宜,这让杨太后十分憋闷。她想,不过是口舌伶俐罢了,管理后宫,可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行的。尤其是程瑜瑾有名却没有权,想要办好中秋宴根本不可能,等程瑜瑾在中秋宴会上出了错,杨太后倒要看看,东宫要如何收场。

  只不过杨太后被人套话,终究心里不痛快。她故意晾了程瑜瑾一会,程瑜瑾却始终不骄不躁,不见异色,举止端正规矩,没有一处不妥当。杨太后左看右看都揪不出一处毛病,只能无奈地打发她走:“太子妃,你既入宫,当以侍奉太子为要。哀家这里用不着你,你先回去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页  当前第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1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叔万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