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重生日常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荼蘼夫人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15 KB   上传时间:2020-01-27 20:48:21

  当然了,这个舍得不是说他们舍得花钱吃多贵的东西,而是工地上不包早饭,而上午的活又重,所以他们早上都舍得花几毛钱让自己吃饱。

  这要下苦力的汉子饭量可了得,赵湘湘做的包子馒头份量那都是给足了的,巴掌那么大一个的馒头,那些工人,只要饭量不是太小的,一气都能吃上四个。

  梁淑琴就算能吃的了,但是平常那么大的馒头,她吃一个就已经觉得饱了。

  在工地卖早餐、盒饭的人很多,但是要说生意最好的,那还得是梁成弘的生意最好。

  本来赵湘湘的手艺就好,份量上也不动小聪明,不像一些想要节省成本的人,小小一个面团,放多些发酵粉,做成一大个馒头来卖。

  大家都是过日子的人,谁家的馒头做得扎实、好吃,多吃上几次就都明白了。

  凭着味道好,价格也适中的卖点,梁成弘在工地每天都能卖掉满满一挑的包子馒头。

  因为生意好,所以哪怕身体上累一点,梁成弘两口子心里还是高兴的。

  借梁淑琴的钱已经还了,现在两口子挣到的钱都是自己的。

  赵湘湘现在更是每天睡觉前都要把家里的钱都拿出来数一遍,就盼着早点攒够数,好在城里买上房子,也像小姑子一样,再把几个孩子接到城里来念书。

  这天还没到上午九点,梁成弘就担着空了的挑子回来了。

  他一进店,赵湘湘就连忙过去帮他接挑子,挑子一上手,只靠重量,她就知道今天也买完了。

  梁成弘卸下了肩上的担子,又仰头往肚子里灌了一杯温开水,之后才对媳妇说道:“那些买早饭的工人,都说馒头就这样吃干得慌,明天我们熬点稀饭搭着卖吧!”

  赵湘湘有些犹豫:“这……熬稀饭倒是不费什么事儿,但是你怎么运到工地上去呢?”

  现在梁成弘每天本来就要担一挑早点了,根本就腾不出手来拿稀饭。

  梁成弘倒不觉得有多难:“实在不行我就多跑一趟,反正也没多远,现在天冷了,这馒头本来就干,没点稀的汤水确实难咽下肚。”

  梁成弘都这样说了,赵湘湘还能说什么呢,第二天早上起来后面的时候,她就先在炉子上煮了一大锅稀饭。

  梁成弘先用大木桶把稀饭装了运到工地上之后,再回来拿包子馒头。

  经常在他这里买早餐的工人很快就注意到了,在这寒冷的早晨,一碗热腾腾的稀饭确实让人难以抵抗:“梁大哥,你这稀饭怎么卖的?”

  “你要买够四个馒头的话就送一碗稀饭,单买的话就一毛钱随便喝。”

  这个定价也是梁成弘两口子商量过的,一大锅稀饭也用不了几斤米,再加点莴笋叶子,虽然不够浓稠,但是胜在有菜叶的清香。

  梁成弘也不担心真的有人花一毛钱,就喝稀饭到饱。

  都是干体力活的人,就算喝一肚子的稀饭,不吃点包子馒头垫垫的话,很快就会觉得饿了。

  一听说买四个馒头就送一碗稀饭,大家纷纷开口说道:“那给我拿四个馒头,再来碗稀饭。”

  “好的,马上。”梁成弘这几天也是做惯了的,收钱、装馒头、盛稀饭的动作一气呵成。

  只不过工地上的人这么多,碗筷梁成弘倒是没有这么多,胡乱拿了十几个碗,前面的人喝了还回来之后,直接就盛个下个人喝了。

  好在这些工人都不是太讲究的人,对此大家也都不在意,接过自己的早点稀饭之后,就去一旁蹲着吃早饭了。

  梁成弘的早点生意,只做了一个月,就到过年的时候了。

  过年不管是工地上的工人,还是在省城开店的店家,都收拾东西准备回家过年了。

  大家辛辛苦苦忙活一年,为的也就是过年这几天,一家人能在一起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团圆年。

  然而回家之前,梁成弘这里还迎来了一波生意高峰期。

  客人就是工地上的这一群工人。

  他们早就知道梁成弘店里除了卖早餐以外,还卖烧烤。

  之前大家手里钱不多,没有来店里吃过烧烤。

  现在因为大家要回去过年,廖哥他们就给工人结了工资,手里有钱之后,大家除了给家人添置东西以外,大多也愿意掏个一块八毛出来尝尝烧烤是个什么味道。

  到了晚上九、十点钟,梁成弘店里储备的食材已经一扫而空了,梁成弘只得给妹妹打电话,看她那里还有没有食材应应急。

  好在因为大家都陆陆续续回家过年了,梁淑琴这边准备的食材这几天都有剩一些。

  接到哥哥的电话之后,梁淑琴连忙把店里剩下的食材打包好了,让苏延卿赶紧骑车送过去救急。

  因为梁淑琴送过来的这些食材,梁成弘才没让店里的客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梁淑琴这边,因为店里的食材都送去梁成弘那边了,倒是难得的让肖解放下了个早班。

  今天也是梁淑琴今年的最后一天开店,收拾好店面之后,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工资和红包。

  “肖叔,这几个月辛苦了你和慧慧了,明天就放假了,初八再开门,这是小慧和你这个月的工资。”

  肖解放大概数了数,疑惑:“这,多了呀。”

  梁淑琴笑着说道:“多的是我给你和小慧封的红包,钱虽然不多,但也算是我们一家的一点心意。”

  肖解放说什么都不肯收这个钱:“这……你是小辈,我是长辈,哪有收你红包的道理?”

  “行、肖叔你非要这么说的话,那我们也不扯什么长辈晚辈的了,我是老板,你是员工,这个红包就当我给你的奖励。”

  这话梁淑琴说的是真心又实意,肖解放人耿直,做事又卖力,自从他来店里帮忙之后,梁淑琴是省了不少的心。

  上辈子梁淑琴没少听儿子念叨,要想留住好员工的心,除了口头上不值钱的夸奖以外,还得给一些实际的甜头才行。

  听她这么说了,肖解放才总算不再推迟,收下了了红包。

  他盘算着明天趁着百货大楼还没放假,去给女儿买上一身好看的衣服。

  他们爷俩,今年也风风光光的回村过个年。

  要回老家,自然是少不了采买一番的,梁淑琴和吴秀芹都要回趟娘家,还有苏安云那里,总是要准备一些礼物了。

  今年因为开了冻货店,鱼虾但是不缺,梁淑琴又买了一些鞋袜衣物总算是把走亲戚的礼物买齐。

  锁好院门之后,苏家一家老小就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坐上了回村的汽车。

  老宅几个月没有人烟,一大家子一进屋门,就得放下东西,撸起衣袖,开始从里到外的大扫除。

  算下来梁淑琴他们要在村里呆十几天,床单被套,这些东西早就送到苏安云那边了,这大冬天没有被子盖可不成,苏延卿和苏大友只能拎着给苏安云准备的礼物,上门去取被子。

  好在苏家只有两张床能睡人,一床被子,一床褥子,也就只有四床棉被。

  苏延卿他们回来的时候,跟着回来的还有苏安云。

  看着女儿,吴秀芹有些疑惑:“你怎么过来了。”

  苏安云啼笑皆非的说:“妈,你看你这话说的,让别人听见了,还以为你多不待见我呢。”

  知道自己刚才的话有歧义,吴秀芹难得开口解释道:“不是,屋子都没收好,到处都乱糟糟的,哪有空招呼你啊?”

  “我这不就是过来帮着您收拾嘛,哪要你招待了。”

  “行吧,那你把房顶和墙上的蜘蛛网和灰尘扫了吧!”

  苏安云挽起袖子,打趣道:“得、几个月不见你女儿,见面了也不说两句亲热话,开口就给安排上工作了,您可真是我亲妈呀!”

  吴秀芹啐了一口没好气的说道:“你个促狭的,明明是你自己说要帮忙的,现在又说你我急着给你安排工作。”

  梁淑琴没有掺和吴秀芹母女俩的机锋,只开口说:“那妈和大姐你们先收着,我去准备午饭。”

  中午大家都有些累,胡乱吃了点就各自散了。

  苏大友和苏延卿忙着去见村子里的熟人朋友,梁淑琴和吴秀芹陪着苏安云去闯叠被唠闲嗑。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年,就在大家的家长里短里过去了。

  ※※※※※※※※※※※※※※※※※※※※

  荼蘼娃儿感冒发烧,老母亲头发都愁掉一大把,流行感冒肆虐,大家都要注意身体哟。/(ㄒoㄒ)/~~

第六十三章

  老宅拥挤, 苏家一大家子都挤在两张床上睡觉,大家在省城都各自睡的自己的房间, 时隔许久挤在一起睡觉,倒是久违的亲近了起来。

  过年小孩子是最高兴的,既热闹,又有红包拿。

  今年梁淑琴给亲戚家的孩子包的红包相比较往年要大一些,苏家几个孩子收到的回礼自然也要多一些。

  在梁淑琴清楚说过, 今年孩子们收到的红包不用上交, 全由他们自己支配,几个孩子更是高兴坏了。

  就连最小的苏远志,都抓着一把红包,懵懂的凑在哥哥姐姐身边,听他们兴奋的说着要买什么衣服、玩具, 时不时的跟着跟着他们咯咯笑。

  梁淑琴惦记着早点回省城开店营业,正月八号就忙着赶回了省城。

  苏大友两口子原本想在村里多呆一段时间的,毕竟相比在省城的时候, 他们还是在村里过着更加有滋味, 熟人多,能聊的也多。

  梁淑琴倒是让他们不用急着回去,烧烤店那边有她和肖解放就行,但是苏大友也不是那种拎不清的人,知道自己和妻子回去之后, 儿媳妇多多少少能够轻松一点。

  烧烤店开了这么久了, 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已经走上了正规, 除了才开年生意淡一点以外,每天还是有一些固定的进账。

  店里不那么忙的时候,梁淑琴就窝在家里折腾火锅底料。

  经过她的数次加工改良之后,总算是确定了一款味道不错的配料比。

  梁淑琴敲定的这款火锅底料,味道虽然没有后世的那么好,但是在现在口味比较单一的省城,应该还是算吃香的。

  廖哥他们的商场从修建进度来看,再有个两、三个月应该就能竣工了。

  梁淑琴心里盘算着,就按现在的生意看来,三个月以后,自家就算攒不够买两个门面的钱,买一个的钱总归差不离。

  这门市买来做什么,这段时间梁淑琴也想好,就开火锅店!

  苏延卿现在对于媳妇那真是言听计从,梁淑琴说开火锅店,那他们就开火锅店。

  钱不够,他就死命挣,多往外省跑几趟,多带点省城稀罕的东西回来买,不拘是冻货还是干活,只要有市场,他就敢进货。

  看着儿子媳妇为了挣钱都卯起了劲儿,苏大友和吴秀芹都有些不能理解。

  在他们看来自家现在的日子,过得已经算是很好了,在省城有那么大一座房子,吃穿也不愁。

  苏大友真不明白儿子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一天这么折腾自己。

  不过这一年多,苏延卿两口子有出息了,家里的话语权自然在他们手里,所以苏大友他们心里虽然不赞同,但也没有泼两人冷水。

  反正老两口现在年纪大了,重活虽然帮不上,但是后勤还是可以帮着做好的。

  梁淑琴和苏延卿就忙着两个店,家里的家务和四个孩子,都暂时交由苏大友老两口看管。

  苏大友负责买菜带孙,吴秀芹负责洗衣服做饭,两人分工明确,倒是给梁淑琴他们省了许多功夫。

  开年没多久,梁成弘两口子总算存够了买房钱,到处打听了一段时间之后,买下了一套平房,虽然只有四个房间,但是地皮是他们的,等以后手头富裕,可以自己往上加盖一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重生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