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错位人生_分节阅读_第142节
小说作者:寒小期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904 KB   上传时间:2020-01-30 19:53:08

  “秀啊,当妈求你了,回来吧!”

  换个人多多少少心里也该有些松动了,可毓秀还真就没有。听着周萍的这番话,她听是听了,可愣是没办法感同身受。

  回想她这十几年的生活,反正记忆里除了开心快乐就再没有其他的了,有任何事儿她奶都会护着她的。她是幸福的,内心也是充满了安全感的,根本就不憧憬什么父母,只因她奶一个人就可以让她感觉到满满的幸福了。

  而且……

  她真的真的真的非常不喜欢这种变化,生活为什么不能平稳的往前走呢?说什么抱错了,说什么亲生父母,这些只会给她带来无尽的困扰,让她完全不知所措。

  周萍其实不是那么的通人性,可因为毓秀面上的表情太过于明显了,她连假装看不懂都做不到,只能眼泪汪汪的哭求着:“你真的就打定主意不回来了?你想想啊,现在是没啥,等你以后出息了,你家里人都扒着你,到时候你咋办呢?”

  “珠珠妈妈,我老早就想好了,等我出息了,就把我奶接出去跟我一道儿过,好让她老人家好好享福。那要不然,我为啥要出息呢?”

  “你可要想清楚,到时候可不止你奶一个人。”周萍心都在滴血,可还是得再度提醒毓秀,“你爸你弟妹,你那两个姐姐我就不说了,还有苗家其他亲戚呢?”

  毓秀心说,自家人也就算了,亲戚她才不在乎,尤其那些人对她奶那么凶,又是吵又是骂又是教训的,才不要管他们。

  眼见毓秀一副听不进去的样子,周萍最终还是泄了气,拿了钱就往毓秀的兜里硬塞:“行吧,你把钱收下,记得一定要藏好了再回去,千万不要叫人发现了,别让任何人瞧见。回头苗大娘给你钱你就拿着,别跟她客气。”

  “拿着!你就听我一回,这是给你上大学的钱!”

  犹豫再三,毓秀到底没能推辞得过,只能小声的道了谢,转身往苗家去了。

  周萍目送她离开,等她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时,终于忍不住绷不住了,蹲下来抱着膝盖哭了个肝肠寸断。

  ……

  这次连带上一次的,周萍也是格外难得的才跟人说了那么多的话。毓秀倒是听了,可听过也就算了,其实并没有真的往心里去。

  揣着兜里的那卷钱,毓秀很快就回到了家里。

  也是随着双脚迈入院门的那一刻,毓秀才由衷的长出了一口气。甭管别人是怎么说的,可在她看来,周萍确确实实是个外人,顶多也就是她好朋友的妈妈,跟周萍对话,哪怕实际上毓秀其实没说几句话,可她还是觉得很累很累。也只有回到自己家中,才能感觉到打从心底里升起的那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甄美从她那屋的窗户探出头来,见是毓秀从外头回来,又下意识的看了眼门窗紧闭的灶屋,很快就又把脑袋缩回去了,接着歇她的午觉。

  毓秀也没搭理她,脚步不停的往堂屋去了。

  周萍有一点是真的想错了,真正被毓秀划分到自己人阵营的只有李桂芳一人,像姐姐弟弟倒还好,可对于这个刚回家就不停搞事的妹妹,毓秀还真就没啥感觉。事实上,甄美回到苗家也有半个月了,可毓秀跟她说过的话,只怕连两句都没有。

  可很快,李桂芳就从后院出来了。

  站在前院里瞧了瞧,李桂芳径直进了堂屋,问毓秀:“上哪儿去了?我刚才找你来着,这大热天的,你出门咋也不知道戴个草帽?前两天也是,眨眼你就不见了。”

  毓秀迟疑了一下,她倒是记得周萍叮嘱了不要将给钱这个事儿告诉任何人,可在她心目中,李桂芳是个很特殊的存在。

  略一挣扎,毓秀心中的天平仍旧是不由自主的倒向了李桂芳。

  伸手将兜里的那一卷钱掏了出来,毓秀老老实实的说:“珠珠妈妈给我的,说是让我上大学用的。”

  李桂芳很自然的就从毓秀手里将钱接了过来,把上头的橡皮圈拿掉,飞快的数了数:“足足二百块,这下够了。”顺手将钱往兜里一揣,李桂芳满脸的轻松,“我原先还在想呢,叫你带多少钱合适,还特地找人辗转问了下,说是两年前甄卓凡上大学带了一百五十块,大学里别的开销倒是没有,就吃吃喝喝,一天三顿要是都在学校食堂里吃,每个月六块八块就够开销了,小姑娘吃得少大概要更省一些。算上别的日用品,一年下来怎么着一百块也够开销了,剩下的足够路费了。”

  北上的路费不便宜,算上汽车票火车票,哪怕不吃不喝,也得起码三十块。这还是最近两年路费便宜了,要是搁在八十年代初,只怕还要更贵。

  本来“衣食住行”,行就是最贵的,以前出门还要介绍信呢,也差不多是最近几年才省却的。不过,像毓秀这种上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是最好的介绍信了,能省不少事儿。

  李桂芳盘算了一会儿,又道:“回头我给你兑些零散的钱,路上坐车买票,或者你想吃个啥,就用分分角角的钱来付。这二百块我给你缝到厚棉衣里头,你路上千万别碰,等到了首都要用的时候再去拆,不用就别管它,只记好了不要拿去洗。记住了没?”

  “记住了。”毓秀点头应道。

  眼见毓秀应声,李桂芳仍然还是有些不放心。这也没法子,谁让他们村处于以前红太阳公社的中间位置,小学那会儿就不说了,就是后面上了初中、高中,因为离得不是特别远,哪怕学校里是提供住宿的,那毓秀也一天都没住过。搁在以前,李桂芳觉得挺好的,回家住方便省事不说,还省钱呢。可眼瞅着毓秀马上就要离家北上了,她心里就轻松不起来了。

  在李桂芳心目中,毓秀还是个孩子呢!哪怕村里不少像毓秀这个岁数的小姑娘都已经在相看人家了,甚至搁在以前,都可以嫁人生娃了,可李桂芳还是拿她当个小孩儿看。

  咋想都不放心,她索性又道:“我还是找块油布给你包起来吧,省得你回头浑忘了。”

  “奶!”毓秀忽的想到一个事儿,“珠珠妈妈叫我别自个儿去买票,让到时候跟卓凡哥哥一起走,还说路上有个照应,心里踏实。”

  “对哦,甄卓凡也是在首都,他那个学校离你那头近不?”李桂芳停了脚步,回头问道。

  “我也不知道,可珠珠妈妈说是门对门的,还说回头让卓凡哥哥把我送到学校里。”毓秀有一说一,不过她也知道周萍先前同她说的话里头,有很大一部分是不适合让李桂芳知道的,不为别的,毓秀本能的感觉,要是叫她奶知道,保不准她奶就会伤心了。

  所以还是别说了吧。

  “那行,这下我可省事儿了。回头给你准备一些零钱,分分角角块块的都弄一些,再给你煮些鸡蛋带上。对了,饼干这玩意儿好,放得住,到时候多带一些。我再想想还缺啥……”李桂芳说着说着,突然想起一个事儿,“毓秀你可记住,珠珠妈妈给你钱这个事儿,不要告诉别人。”

  这要是叫别人知道了,还不得骂她?骂毓秀?

  好在,同样的话,从周萍口中说出来,跟在李桂芳嘴里过了一遍,那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起码对毓秀而言是这样的。

  “我记住了,绝对不告诉任何人。”毓秀点了点头。

  “那行吧,你接着看书,困了累了就回屋打个盹。我去给你缝衣服。”本来缝衣服这种事情该是拿到屋檐底下来做的,毕竟李桂芳年岁也不轻了,不说老眼昏花吧,这针线活儿的确有些考验她了。可关系到钱,她还真就没法子了,只能趁着如今天光亮,赶紧回屋拿针线把钱死死的缝到了棉衣里,这活儿还不能交给别人去做,可把久不做针线活儿的李桂芳累了个够呛。

  **

  却说甄家那头,周萍在外头哭了一场,这回她总算是长了个心眼,哭过之后没直接回家,而是缓了缓,待情绪平稳了,又拿帕子擦了脸,这才回了家。

  甄兴华正在家里头等着她呢,看到她回来,先下意识的看了下她的脸,见她仅仅是眼圈微微有些泛红,心下到底还是松了一口气:“钱收下了?你叮嘱过她了?”

  “嗯,好说歹说总算是把钱收下了。我也反复的叮嘱了她好多遍,这孩子不笨,应该是记住了。”说着,周萍又忍不住想掉眼泪,“你说她咋就那么固执呢?还跟我说,就当啥事儿都没发生过。这咋可能呢?”

  自家婆娘是个啥性子,甄兴华还能不清楚?横竖她也就是私底下说说而已,甄兴华顺势劝了两句,让她别在孩子们面前露出来就成了。

  提到孩子,周萍又想哭了。

  甄家早已大不如前了。事实上,七十年代时,因为各家各户都是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换粮食的,哪怕他们这一带土地肥沃,家家户户都不至于饿死,可辛苦劳作一年基本上也就混个肚儿圆,想要攒下钱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辛辛苦苦攒下几个钱,家里孩子要念书,一年到头总不能一块布都不扯,哪样不花钱了?那年头,大家是连鸡蛋都舍不得吃的,都说鸡屁股银行,鸡蛋都攒起来,拿去供销社换盐巴换针头线脑。

  可都说了那是在七十年代了。

  等改革开放后,最初两年他们这种小地方的变化还不明显,可到了八十年代,情况就大不同了。

  首先,乡下这边开始逐步实现了包干到户,粮食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其次,以前每家每户养的鸡鸭都是有数目的,可后来却是随便养,不单是鸡鸭了,连猪牛羊都随意,只要你愿意养,养多少都没问题,而且养了就是你的,不需要上交国家。再接着,就是买卖放开了,以前哪怕是乡下地头的自由集市,也是明着不禁止,但从不提倡,可后来竟是允许农民们上城里去卖东西了,自家的也好,收别人家的也罢,反正你爱咋样就咋样,投机倒把再也不是一个罪名了。

  偏就在家家户户都往前迈一大步时,甄家却是在走回头路。

  六七十年代,甄兴华每个月的工资就有几十块,后来因为调职回乡反而降了薪。好在,后面他承包了小客车,生意还凑合,加上他没请别人帮忙,是夫妻俩自己熬出来的,每个月扣除杂七杂八的费用,哪怕农忙时分也能有二三十块落在兜里。

  乍一看是还凑合,可对比之下呢?就不跟别人家比了,跟自己从前比起来,都感觉远远不如了。更别提以前是物资紧张,手里捏着钱也没处买东西。可眼下,啥都开放了,除了像电视机、电冰箱这种奢侈类的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都已经不需要票证了,连开后门托人情都不必了,就是敞开了供应的。

  可偏偏,甄家没了钱。

  “我去做饭。”周萍生怕自己又忍不住哭出来,只得寻了个借口跑去了灶屋。

  虽说这会儿都晌午过后了,可甄家先前想尽一切办法凑钱,到今个儿才好不容易凑齐了二百块钱。甄兴华也是怕夜长梦多,赶紧给了才好,又想着刚过了午饭的点,应该是最容易叫人出来的时间。也因此,他们家直到现在都没能吃上饭。

  好在,凑合做一顿饭费不了多长时间。周萍也不想煮饭了,拿家里仅剩下的一把面,用沸水煮了,又搁了些青菜,咬咬牙还是打了个鸡蛋进去,只是等盛起来时,绝大多数的面和唯一的鸡蛋都是给了甄兴华的,她那碗几乎就是清汤寡水了。

  “我今个儿没胃口,兴华你多吃点儿,医生说你还没完全好,得养养身子。”

  甄兴华实在是太疲惫了,连着跑了好几天,关键还不是身子骨累,而是心累。眼下,他哪怕明知道周萍是托词,也没精力跟她争了,只叹着气拿筷子吃面,心里想着得赶紧好起来,身为一家之主,总不能叫孩子们跟自己一起吃苦。

  至于甄卓凡,今早就被老屋那头喊过去了,好像是那边想叫他讲讲考大学啥的,毕竟再过几天他就要出发北上了。

  今个儿来弟没出门,毕竟甄家大房这边,也就只有她还在念书了。

  甄卓凡耐心很好的给她讲了一通自己的经验,主要当然是读书方面的,至于将来考哪个大学,怎么填报志愿,还真就不急于一时。毕竟,到九月份开学,来弟也才念初三。

  “要是可以的话,你最好是考到县里的高中去,那边的教学质量更好一些。”尽管甄卓凡自己一直是在乡里读的书,可他打从去首都上大学后,才终于意识到了各地教育质量的差距。

  为什么明明七七年就恢复了高考,都足足九年过去了,却只考出了两位大学生一位大专生?这不仅仅是因为这年头考大学非常艰难,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乡下地头师资力量太差,教育资源远不是大城市能够比的。

  都不说首都了,省城、市里的教育质量都比他们要好上一大截。

  也是到了大学里面,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优秀人才后,甄卓凡才明白自己能顺利的考出来,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要知道,他从小到大始终都是第一名,还是甩开第二名很远的那一种。可到了大学里,县状元算什么?能考上清大的,就没有笨蛋。

  第一学期,他几乎是在打击中过去的,哪怕他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期末考试的成绩却也只是堪堪稳在了中游。

  这是他从未遭受过的巨大打击。

  中游啊!哪怕不是第一名,他也万万没想到,自己能落后那么多。更可怕的是,他清晰的知道,他是在进步的。学习是不会辜负人的,他既然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也实实在在的吸收了不少新的知识,比起高中阶段,他在大学里更努力,比高三那一年还要拼命。

  可他的进步,却还是抵不过那些从小就拥有极好教育资源的优秀人才。

  当然,清大也不是没有跟他一样泥腿子出身的学生,这类人也不少的,大家都很拼命苦学,非常珍惜这难能可贵的学习时光。可就算这样,要做到在清大拔尖还是太难太难了。

  甄卓凡倒不怕跟家里人说实话,直言不讳的道,他是去了首都才知道自己仅仅是个井底之蛙。也得亏他本身就爱读书,要不然就凭每次考试都拿第一,想着自己已经很优秀的,就停滞不学习的话,怕是无缘大学了。要知道,第一名这个美誉真的不算啥的,每个年级总是会有一个第一名的,可并非每一年都有人能如愿以偿的考上大学。

  这些话,其实甄卓凡不说,来弟也是明白的。她打从一开始就没指望过学校能帮她多少,小学初中也就罢了,到了高中阶段,这话要咋说呢?师资力量是真的跟不上,因为所有的老师都没上过大学,让他们自己去高考都考不上,哪怕某些老师在某一科目确实教的不错,但更多的却是对高考的无能为力。

  来弟上辈子就是个城里娃,她上学时,老师们几乎就都是师范毕业的大学生了,仅有的个别几个不是科班出身的,可人家是教书育人好多年的资深老教师了。可搁在眼下……

  她本来是琢磨着,等上高中以后,想法子去一趟省城,多买一些书,毕竟轮到她高考时,都已经是□□年了。那会儿,各类的参考书、工具书、卷子啥的就太多太多了。

  “珠珠说,她的书都可以送给你,你回头让小伟帮你都搬过来吧。不过,教科书一直都在变,参考用书也应该会有所变化的,到时候再看看吧。”甄卓凡真不觉得当来弟高考时,自己能帮上什么忙,除非他毕业留校当老师,那兴许还能接触到一些。假如他毕业后去了别的单位,那肯定是对高考两眼一抹黑的,啥忙都帮不上。

  来弟能说啥呢?她觉得自己点头就好了,甄卓凡说的话肯定还是要记住的,但她对于自己的未来早已有了打算。事实上,她就压根就没想考去首都,更没想过要考清大京大啥的。不是看不上,是人贵有自知之明。

  上辈子那么好的教育环境,她自身家境也很不错,离大富大贵是远了些,但无论是各种书籍还是补习班,家里是一点儿都不省钱,牟足了劲儿让她读。可就算这样,她拼死拼活也就念了个还不错的一本大学里很一般的专业。

  人啊,不管是穿越了还是重生了,智商是不会变的。

  谢过了甄卓凡后,来弟盘算着所剩无几的暑假,自个儿也觉得应该收收心了:“那我晚上跟二哥一块儿去找你们?还是索性过些天,等你上大学了再去?”

  甄卓凡倒是无所谓她啥时候去,因为所有的初高中教学用书都是在甄珠那屋的,他那屋一本没有。只是刚要点头,甄卓凡临时又改口道:“要不索性等珠珠嫁出去了再说?我爸都出院了,这两天他老往县城里跑,估摸着就是在跟那头商量婚事。”

  来弟目瞪口呆。

  等等,他不知道甄珠被退婚了吗?

  仔细回忆了一番,来弟也不肯定这事儿甄卓凡到底知不知道,其实她会知道也是凑巧听到家里人在说话,并不是谁刻意告诉她的。

  迟疑了一瞬,来弟到底还是弱弱的开了口:“那个……堂哥啊,我咋听说,珠珠姐姐被退婚了呢?”

  “什么?”

  “我是听你妈跟我妈说的!”来弟瞬间甩锅,“就前些日子,你爸那会儿还在住院呢。对了,就是三叔请假回来那两天。”

  甄卓凡寻思了一会儿,他是相信来弟说的话,因为来弟实在是没必要说这种谎话,可为啥这事儿他一点儿也不知情呢?是仅仅瞒着他,不想让他离家后还担心,还是说这事儿连珠珠都不知道?

  “珠珠知不知道这个事儿?”甄卓凡问道。

  来弟知道个屁!

  理论上说,看甄珠那副跟往常没啥差别的样子,应该是不知道的。可问题是,大佬是能跟一般人比的吗?万一人家绷得住呢?或者一点儿都没往心里去呢?

  反正来弟就是摇头,生怕甄卓凡误会,还特地强调道:“我也不知道她知道不知道!”

  换成甄珠都不一定弄得明白她这话的意思,好在甄卓凡是明白了。

  他也懒得拐弯抹角的打听,而是选择了直接回家问父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结果,等他从老屋那头回去,甄珠已经到家了,站那儿皱着眉头数落她妈。

  “我前个儿不是把这些天挣的钱都给妈了,妈你咋还这么抠门呢!我爸才刚出院没几天呢,不说大鱼大肉,那也不能每天青草萝卜吧?你倒是给我爸吃好点儿补补身子啊,给炖个汤啥的,咋能省这个钱呢?大不了我少吃一口,反正我身子骨结实。”

  周萍满脸的尴尬,有些事情注定只能成为秘密,是绝对不可以说出来的。偏这么一来,她就没办法解释为啥家里会穷成这样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1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2/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错位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