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_分节阅读_第199节
小说作者:冰莲清妍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83 MB   上传时间:2020-02-25 18:45:20

  如此才是厚此薄比吧?曾国生从来没有跟孩子们说过这事,那个时候,他也觉得遗憾,可是,父母不给读书,他也没有办法。

  后来,父母又让大女儿辍学,女儿却不似他那么懦弱,坚决要读书。也正是因为敢于反抗,才有了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

  曾国生觉得女儿比起自己要勇敢多了,而也是女儿带着他们发家致富,如今,还是听女儿的吧!

  想到这里,曾国生道:“好,芳儿,我与你妈都听你的。你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曾文芳高兴地道:“好,爸,我就等你们这句话。”

  然后她又道:“爸,妈,我是这样想的。我们把批发部转让给别人,田地也交由大伯娘与二伯娘耕种,不用她们给地租,只需要她们交公粮就行了。

  然后,你们跟我去市区生活,平时帮忙做做饭,我晚上教你们学讲京都那边的官话,还有,你们还要去学开车,争取都考到驾驶证。”

  王娟英满脸惊讶:“你是说,我也要去学开车?”

  “对,妈也要学开车。其实,学开小轿车比起学自行车要容易多了。”

  “啊,不会吧?小轿车比自行车要大多了,我可不敢开。”

  “妈,你相信我,记得我教你学骑自行车时,你因为方便去店里看我爸,不是很快就学会了吗?如今,你也要想着,不能让我爸没面子。

  俗话说‘夫唱妇随’嘛,如果去了京都,以后,我和弟妹生了孩子,要你们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呢,如果你不会,不是就会被嫌弃了吗?”

  “你这孩子,你们姐弟不嫌弃我不就行了?”

  曾文峰插话道:“妈,我们永远不会嫌弃你。但是,如果我们有条件做得更好,为什么不去做呢?”

  “好!那妈就听你们的,也去学开车!”

  王娟英一拍桌子,豪气地站起来。

  在王娟英的眼里,丈夫、儿女就是她的全部。如果只是为了她自己,她肯定下不了这个决心。可是,为了丈夫、儿女,她什么最肯舍弃。

  曾文芳姐弟当然知道母亲的性子,所以才用了这个法子。

第三百六十一章 趁热打铁

  事情就这样拍板定下来,大家还商定,这件事情不要让寨下村的人知晓,更不要让曾家上下知晓。因为他们还不知道沈家想怎样处理这件事。

  看在如今一家人都好好的份上,曾文芳决定不去追究曾老太太,毕竟就如她对父母所说,如果父亲不是在青山镇长大,也不可能跟母亲结婚,更不可能会有自己姐弟三人。

  不管曾国生以前受过多少苦,父母对他有多么不公,他还是健康长大了,还娶了媳妇生下三个孩子。曾家二老对他有养育之恩,如果他去计较,就会被人说成忘恩负义了。

  既然计较、埋怨也无济于事,不如就当错有错着了。

  下午,曾文芳去了镇府找刘叔,一是看看小玲有没有回家,二是看看刘叔家要不要接手批发部。

  “你是说,杂货批发部要转让?”

  “是啊,刘叔,您知道,如果只是开店,那还没那么辛苦。可是,我爸妈一天在青山镇呆着,就一天不肯舍去那些田地。又要开店,又要记挂着田地,比起村里其他人还要辛苦。

  如今,我与妹妹都出来工作了,弟弟明年也要毕业了。家里的负担轻了,我们姐弟都希望父母不要这么辛苦。”

  “你们姐弟都是好的。对了,租赁合同什么时候到期?好些人想接手你这家批发部呢。”

  “我知道,所以,这事就交给刘叔你处理。如果这店刘叔你让婶子或丽姐她们接着开,除了货款,其他家用的东西全留下给你们。”

  刘东升沉吟片刻,道:“你婶子倒是说过几次,不过,她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曾文芳笑道:“可以让小丽姐一起帮忙啊,发工资给她或者两家分成都行。”

  “嗯,这个法子好,那我与你婶了商量一下。对了,小玲的婚期近了,她说这个周末要到县城添置嫁妆,就不回来了。”

  “我知道,小玲打电话跟我说过了。对了,刘叔,我买了部车,到时候送嫁,我可以做司机哦。”

  “你买车了?”

  “嗯,我被借调到工业园上班,工业园离我住的地方很远,没有车很不方便。”

  “随着社会的发展,买车是迟早的事。上次,有个朋友说他有个国外的亲戚,家里有三部小轿车。”

  这不奇怪,曾文芳知道,到了21世纪,他们这里一家两三部车的人家,也不在少数。就是普通教师,一样买房买车,而稍为经济好些的家庭,都有一部车以上。

  上一世,叶家父母有一部车,叶元轲自己有一部车,他们家两个孩子都各有一部车。算起来,单单叶彬一家子,就有四部车。不,她应该还数错了,因为叶元轲后来娶的妻子,肯定也有一部车。

  只可惜,这些都与她无关,因为,她坐车的机会都少得可怜,更别说开车了。上次,开车送文兰堂姐一家子回叶家,她算是出了一口气。

  当然,如果这一世,换她家拥有四部车,不知道叶家人会怎么想。

  说起堂姐曾文兰,还是因为她上次插手,才在县城站稳了脚跟。据说,叶家老爷子已经去世,而叶家老太太多次让曾文兰辞去工作,回青山镇照顾她。

  但是,叶元轲很硬气,让老太太要么到县城住,要么就请保姆。叶老太太两样都不愿意,叶元轲也没有顺着她。只是周末或节假日回去青山镇陪老人。

  这件事,让曾文芳有些感慨,还在想,或许叶元轲本质还是不坏的,上一世,只是自己太顺着叶家人了,一点儿也不会为自己谋求出路,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

  “文芳,你已经跟你刘叔说了?”

  回到店里,王娟英看看自己守了近十年的店,又看看女儿,心里还是万般不舍。

  “妈,我想托刘叔来办这件事。如果刘叔自已愿意接下这店,里面一些家具就不用折成费用,直接送给刘叔。如果是别人接,那我们就算一算,给个合适的价位。”

  曾文芳想趁热打铁,不但要把店的事情安排好,晚上回到寨下村,还要找大伯、大伯娘他们商量,把田地的事情处理好。

  其实,这次之后,他们回青山镇的机会就少了。家里房子最好要有人守着,如果能说服爷奶去她家住,可能会好些。毕竟,这个春节,他们一家子估计还得在青山镇过。房子有人住着,才有人气。

  “哦,如果你刘叔肯接下来,也算好事。这店还能赚点钱,补贴一下生活还是可以的。”

  王娟英听到刘东升想接下这间铺子,心里稍稍好受了一些,有一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感觉。

  如果给别人,合同到期,镇府肯定会收回去,也开不了多久。上次能继续租下这家店,还亏得周书记与刘东升说情。

  “妈,下个月初我会回来参加小玲的婚礼,离现在也不过十多天。你与我爸就趁着这段时间安排好家里的事,到时候我顺便来接你们。以后,弟妹节假日就直接回市区家里。这样一来,我们一家人就可以经常相聚了。”

  “嗯,也就是想着这个好处,我才舍得这店。”

  曾文芳对未来的安排这番话逗乐了王娟英,对即将盘出去的店铺也没那么不舍了。

  吃过晚饭后,曾文芳去找老爷子,并让大伯、二伯都到老爷子房里商议事情。

  听曾文芳说要把田地分给他与二弟,曾国卫很欢喜。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家里的孩子不让他出外打工,而他之前开的早餐店也被房东收回去了。

  如今,街上早餐店多,也赚不到什么钱。曾国卫夫妻就没有寻思另找一家店来开了,也就在家带带孙子、种种田,只是,他家里的田地少。也就他夫妻与儿媳妇的田,两个孙子都没有分到田。

  他们夫妻二人带着两个孙子,只耕种着三亩田。曾国卫常想,如果家里能多一些田地就好了,儿媳妇就在镇上芳华毛织厂上班,农忙时还有假放,儿子文辉周末也可以回来帮忙。

  曾国卫一家的日子与两个弟弟的日子来比,还是差了些。幸亏他家只有文辉一个儿子,不然,再建几间新房,这日子就会更加拮据。

  因此,他总嫌弃这日子太悠闲,他认为如果能多种几亩田,家里的经济也可以更好一些。如今,侄女说家里的田地都可以分给他与二弟家,他能不高兴吗?

  三弟也是幸运,不像他与二弟,几个孩子户口农转非后,适逢村里分田,孩子们的田地都退了出去,退给了村里嫁进来的媳妇和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

  后来,文芳姐弟读书出身,吃上了国家粮。镇府那边却不让再重新分田了,因此,文芳姐弟的田都没有退出去。如今,他三弟家的田地是他们兄弟中最多的,五口人的田地,单单稻田就有五亩,自留地也有不少。

  曾国章家里虽然田少,但大儿子大儿媳妇都有工作,女儿文兰又会给些补贴。就是小儿子文波,生活费是国家出的,他还会利用寒暑假赚学费。

  儿女都不用他夫妻操心,这田地多与少他都无所谓。

  曾文芳说完之后,最先开口的是曾老太太:“你是说你们一家子都要去市区生活?这田地都不种了?”

  曾文芳撇了一眼老太太,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些年,老太太老得特别快,身体也很虚弱。上个月,还生了一场大病,好像是沈琅叔叔来过青山镇之后,老太太就病了。

  她还给老太太捎回不少营养品,如今看来,老太太莫不是心虚?是因为见到沈琅叔叔,想起了换孩子的事情,导致良心不安吗?还是因为她家生活越来越好,担心被换走的女儿生活不幸福呢?

  无论是什么原因,曾文芳都觉得那是她自作自受。以前,她觉得这位老太太虽然对母亲不好,但还算正常。

  岂料,就是这么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却做出了“狸猫换太子”的大事,真出乎她的意料之外。为了自家女儿能过上好日子,不惜让别人骨肉分离,也是心狠之人。

  这会儿,老太太又在想什么呢?难不成还不同意他们一家子住到市区去?

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虚

  “奶奶,我们姐弟都在外面工作,不想爸妈这么辛苦。如果他们都在市区住着,雪儿与文峰就可以直接回东湖,我们一家就能经常团聚了。”

  曾老太太用干枯的手指,指着曾文芳,无比气愤地道:“你们一家?难道我与你爷爷就不是你们的亲人?你们可真是白眼狼,日子好过了,就想不理我们这些老人了。如果他们敢走,我就去镇府告你们不养老人。”

  曾文芳不由翻了个白眼,这老太太,亏得她也能说得出这话。这些年,她家给他们的孝敬还少吗?

  每年一套夏衣、一套冬装,还有鞋子袜子全都给他们置办了。

  电视机、收音机,哪件贵重物品不是她家买的?怕他们冬天洗头会着凉,父亲给她买了风筒;怕他们夏天热,文峰还给他们买了风扇。平时买的营养品和糕点零食,就不用说了。

  而生活费,估计也只有她家给了。之前说好每个月兄弟三人都要给老人生活费,但是,去年,村里人说老太太跟大伯娘吵架,就说起了这事,说大伯、二伯家,根本没有给过他们生活费。

  除了小儿子会给生活费,还有在外面工作的孙子孙女过年过节也会给些零用钱,而大儿子与二儿子根本就没有给两个老人过生活费,平时不向老人要钱都不错了。

  想起这些,曾文芳就觉得曾老太太特卑鄙,父亲原本是天之骄子,如今被这老太太换成了农民。这老太太竟然还好意思只要父亲养着他们二老,难道亲儿子就不用孝敬老人了?

  她不想跟这样不讲理的老太太说理,只是看向曾昌安,道:“爷爷,有些重大节日我们会回来。每个月的生活费,我们也会按时给你们。如果爷奶能住在我们家,帮忙打理一下房子,那我们还可以额外给你们二老一笔钱。”

  曾昌安这些年过得很惬意,身体也硬朗。那年,曾文芳为文兰丫头仗义执言,使得文兰能到县城生活,还安排了工作,他便对这个孙女改了观。

  所以,他听到曾文芳这样说时,摇头道:“我和你奶会住到你们那里去,帮你们打理好房子。你不用额外给我们钱,只给生活费就行了。”

  曾老太太气发抖,拍着桌子大喊:“不行,怎么能让他们都住在外面去?我辛辛苦苦养大阿生,还给他娶回了媳妇,他就是这样对待长辈的?他们夫妻得一直呆在寨下村,服侍我们夫妻终老。”

  曾昌安没想到老伴反对得这么厉害,不由惊讶地道:“你是怎么回事?孩子到市里生活碍着你什么了?家里还有那么多人呢,我们又能吃能走的,暂时也不用他们服侍。”

  曾老太太语塞,意识到自己过于激动。这些日子,她看到老三家日子越过越红火,心里那是羡慕嫉妒恨。

  上次,曾国生带着沈琅来看老宅,听到沈琅说话的声音,吓得她惊慌失措,大病一场。一直到现在,她都诚惶诚恐,担心以前的事情大白于天下。

  如今,曾文芳却说,他们一家子都要离开青山镇,难道那个女人是东湖市人,如今找过来了?那派出所的人会不会来抓她?

  也正是有着这些思虑,老太太的反应才这么大。

  她抬起头,见屋子里的人都盯着她看,不由脸色发白,神情慌张。

  曾文芳从她的神情看出,这老太太还真把这事瞒得紧紧的,不但两个亲生儿子不知情,就连老爷子也不知情。也不知道到时候真相大白时,这老太太会怎么样。

  不过,曾文芳这个时候却没心思猜测她的下场,只是盯着老爷子,问:“爷爷,我两周后来接我爸妈,批发部的合同刚好到期了,镇府原本就想收回去,这下正好。”

  她不想让他们知道还有合同还有两年才会到期,如果真要转给他们,不要说店里的家具,就是货款,也未必拿得回来。

  上次,那间早餐转给大伯,大伯就连她先付的半年店租都没有给回她家。如果这次再给他们开,损失的就不是店租了,还有那么多货款呢。

  再说,得知曾家老太太做出这样的事来后,她岂会真的一点不生气?因此,这次,她只需要曾老爷子允许就行,其他人想怎样,一概不理。

  幸亏曾昌安应得很爽快,曾老太太本又心虚,这事便这样定下来。田地全部交给大伯处理,如果二伯也想多种了一些,只需跟大伯商量便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5页  当前第1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9/4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